一三一 事後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 作者:拔劍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元央島返迴後,程振便迴到赤岩島閉關。對於外界是何反應,他一概不問。
他不是故意閉關躲清靜,而是真的在閉關。
在元央島時,借助趙昊那箭陣,程振在太乙分光合擊術的修煉上進了一步。但是,他感覺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
當時,他運使“太乙分光劍術”時,很自然就想起了前世讀過的一首詩。詩自然是傳世佳作,不過給程振觸動最大的還是詩的最後兩句。
“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逢。”
這句本來講的是幹將莫邪兩柄寶劍終有重逢之時,但卻一下觸動了程振自己關於“太乙分光”這法門的感悟。
雌雄者,剛柔也,陰陽也。剛柔、陰陽本就互為表裏,一體兩麵。陰陽混一乃是自然而然之事,是天地之理!
以詩為引,程振對於“太乙分光”的體悟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這便是他急於閉關的原因。
“詩中劍理高深,莫非那位真如傳說所言,乃是詩劍雙絕的謫仙人?”
對於前世的追思不過是心神短暫的發散,很快,程振的心思便繼續放到了自己的修行之上。
經過一個多月的閉關,程振之前的靈感和體悟已經完成了沉澱。想要完全將之轉化成為實力,需要的是水磨工夫,已經不再需要閉關了。
出關後,程振第一件事自然是到巡樞島拜見李庚陽。此次絕爭能夠如此順利成功,李庚陽在背後出了不少力。若無他暗中庇護,不說別的,來自趙昊師門的種種手段都夠程振頭疼的。
“你如今已是真傳弟子,今後有何打算?”
師徒寒暄之後,李庚陽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
程振想也不想直接答道:“自然是一切照舊。”
這便是程振的真實想法。
按照門規,絕爭之後程振便代替趙昊成了真傳弟子,並且趙昊名下一應洞府、法寶、丹藥等等也都歸入到了程振名下。
對於程振來說,除了一個真傳身份外,其他東西其實都是可有可無的。即便是趙昊名下的那座福地洞府,由於是金火屬性且火強金弱,對程振來說也並不比現在的赤岩島好。
而且,程振謀求真傳之位,也隻是為了將來更進一步做準備。現在的他,對於真傳之位也並不看重。
在程振看來,目前所處的位置,不過是個過渡罷了。他並沒有覺得自己成了真傳就要改變什麽,也不可能改變什麽。
李庚陽聞言隻是點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似乎在他看來,成為真傳弟子也不是一件多麽了不得的事情。
師徒兩人如此的想法若是被外人知道,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不說其他,李庚陽門下另外五名弟子,也隻有二弟子是真傳弟子。其他人包括出身陳氏的陳升明都不是真傳。溟滄派中,能夠真正將真傳之位視作平常的還真沒有多少人。
李庚陽繼而說了另外一件事。
“你成為真傳之後,陳氏有人代陳真人贈你些禮物過來,我已經讓人送到你洞府中了。”
他口中的陳真人指的是他的老師,程振的師祖,陳啟元陳真人。這位真人壽元早就超過千歲,已經幾百年未出族地了,傳聞已經快到壽盡轉生的關口了。
程振名義上雖然是陳真人的徒孫,卻並未見過麵。對於一位壽元將盡又無望更進一步的元嬰真人來說,所謂徒子徒孫、族中後輩什麽的,根本就不會在意。
程振猜測,這位真人都未必記得自己的名字,因為自己成為真傳高興之下就賞賜東西這種可能性也很低。所謂贈禮多半也是陳氏假借陳真人之名罷了,無非是看自己有潛力,借此加深一下關係。
“多謝師祖賞賜,陳氏那裏,弟子也會去書信致謝。”
“此事你自為便是。若是你五師兄還在門中,都不必那麽麻煩。”
程振聞言,略一思忖就明白了。五師兄陳升明出身陳氏,他可不僅僅是李庚陽的一名弟子那麽簡單。將來陳真人壽盡轉生,接下來數百年,陳氏與李庚陽等人之間的關係便要靠他來維係。
程振作為李庚陽門下一名很有潛力的天才弟子,對於陳氏來說很有籠絡的價值。本來這種事情由陳升明出麵最自然,師兄弟之間好打交道。
不過,陳升明幾年前就外出尋藥曆練去了,至今未歸。而程振嶄露頭角的速度太快,若是等到陳升明迴來再籠絡就有些太遲了,這才有了假借陳真人之名贈禮之事。
不過,少了一層關係,陳氏所謂就多少顯得有些刻意了,讓李庚陽有些不喜。李庚陽年輕時如何且不說,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早已不是陳氏附庸,已經有資格作為陳氏盟友了。對於陳氏拉攏自家弟子的做法,雖不至於說什麽,但也不會樂意。
程振心中揣度一番後,發覺有些事情還是要問清楚才好。至少弄清楚自家師尊和陳氏之間到底是什麽狀態,免得將來做錯事。他自身情況也有些複雜,拜師李庚陽學的也是陳氏族中的功法,出身的家族和陳氏關係甚密,他也不得不找好自己的定位。
“弟子平日疏於交際,倒是不知除五師兄外,陳氏中還有何人需要弟子交好?”
這其實就是在問李庚陽,陳氏那麽大有那麽多分支,咱們這一脈到底和哪些人關係好。
李庚陽自然明白程振的意思,不過並未迴答程振的問題,而是問了一個程振沒想到的問題。
“你將來可有尋求道侶的打算?”
“!!!”
程振心中吃了一驚:道侶?怎麽突然說到這個了?都修真了也逃不過被催婚的命運嗎?
不過,程振很快就想到自己老師不是會關心弟子婚姻狀況之人,結合之前談論的話題,立即想到,可能還是與陳氏有關。
“莫非是陳氏有意…額,有意促成此事?”程振沒好意思說出召婿這個詞。
“你隻說你今後如何打算?”
聞言,程振也不再亂想,正色道:“弟子矢誌大道,並無與人結為道侶的想法。”
雖說並非有了道侶就無望大道,但是程振還是覺得大道當獨行。況且,也沒聽說有哪些道侶能攜手走到最高處的。
……
他不是故意閉關躲清靜,而是真的在閉關。
在元央島時,借助趙昊那箭陣,程振在太乙分光合擊術的修煉上進了一步。但是,他感覺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
當時,他運使“太乙分光劍術”時,很自然就想起了前世讀過的一首詩。詩自然是傳世佳作,不過給程振觸動最大的還是詩的最後兩句。
“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逢。”
這句本來講的是幹將莫邪兩柄寶劍終有重逢之時,但卻一下觸動了程振自己關於“太乙分光”這法門的感悟。
雌雄者,剛柔也,陰陽也。剛柔、陰陽本就互為表裏,一體兩麵。陰陽混一乃是自然而然之事,是天地之理!
以詩為引,程振對於“太乙分光”的體悟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這便是他急於閉關的原因。
“詩中劍理高深,莫非那位真如傳說所言,乃是詩劍雙絕的謫仙人?”
對於前世的追思不過是心神短暫的發散,很快,程振的心思便繼續放到了自己的修行之上。
經過一個多月的閉關,程振之前的靈感和體悟已經完成了沉澱。想要完全將之轉化成為實力,需要的是水磨工夫,已經不再需要閉關了。
出關後,程振第一件事自然是到巡樞島拜見李庚陽。此次絕爭能夠如此順利成功,李庚陽在背後出了不少力。若無他暗中庇護,不說別的,來自趙昊師門的種種手段都夠程振頭疼的。
“你如今已是真傳弟子,今後有何打算?”
師徒寒暄之後,李庚陽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
程振想也不想直接答道:“自然是一切照舊。”
這便是程振的真實想法。
按照門規,絕爭之後程振便代替趙昊成了真傳弟子,並且趙昊名下一應洞府、法寶、丹藥等等也都歸入到了程振名下。
對於程振來說,除了一個真傳身份外,其他東西其實都是可有可無的。即便是趙昊名下的那座福地洞府,由於是金火屬性且火強金弱,對程振來說也並不比現在的赤岩島好。
而且,程振謀求真傳之位,也隻是為了將來更進一步做準備。現在的他,對於真傳之位也並不看重。
在程振看來,目前所處的位置,不過是個過渡罷了。他並沒有覺得自己成了真傳就要改變什麽,也不可能改變什麽。
李庚陽聞言隻是點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似乎在他看來,成為真傳弟子也不是一件多麽了不得的事情。
師徒兩人如此的想法若是被外人知道,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不說其他,李庚陽門下另外五名弟子,也隻有二弟子是真傳弟子。其他人包括出身陳氏的陳升明都不是真傳。溟滄派中,能夠真正將真傳之位視作平常的還真沒有多少人。
李庚陽繼而說了另外一件事。
“你成為真傳之後,陳氏有人代陳真人贈你些禮物過來,我已經讓人送到你洞府中了。”
他口中的陳真人指的是他的老師,程振的師祖,陳啟元陳真人。這位真人壽元早就超過千歲,已經幾百年未出族地了,傳聞已經快到壽盡轉生的關口了。
程振名義上雖然是陳真人的徒孫,卻並未見過麵。對於一位壽元將盡又無望更進一步的元嬰真人來說,所謂徒子徒孫、族中後輩什麽的,根本就不會在意。
程振猜測,這位真人都未必記得自己的名字,因為自己成為真傳高興之下就賞賜東西這種可能性也很低。所謂贈禮多半也是陳氏假借陳真人之名罷了,無非是看自己有潛力,借此加深一下關係。
“多謝師祖賞賜,陳氏那裏,弟子也會去書信致謝。”
“此事你自為便是。若是你五師兄還在門中,都不必那麽麻煩。”
程振聞言,略一思忖就明白了。五師兄陳升明出身陳氏,他可不僅僅是李庚陽的一名弟子那麽簡單。將來陳真人壽盡轉生,接下來數百年,陳氏與李庚陽等人之間的關係便要靠他來維係。
程振作為李庚陽門下一名很有潛力的天才弟子,對於陳氏來說很有籠絡的價值。本來這種事情由陳升明出麵最自然,師兄弟之間好打交道。
不過,陳升明幾年前就外出尋藥曆練去了,至今未歸。而程振嶄露頭角的速度太快,若是等到陳升明迴來再籠絡就有些太遲了,這才有了假借陳真人之名贈禮之事。
不過,少了一層關係,陳氏所謂就多少顯得有些刻意了,讓李庚陽有些不喜。李庚陽年輕時如何且不說,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早已不是陳氏附庸,已經有資格作為陳氏盟友了。對於陳氏拉攏自家弟子的做法,雖不至於說什麽,但也不會樂意。
程振心中揣度一番後,發覺有些事情還是要問清楚才好。至少弄清楚自家師尊和陳氏之間到底是什麽狀態,免得將來做錯事。他自身情況也有些複雜,拜師李庚陽學的也是陳氏族中的功法,出身的家族和陳氏關係甚密,他也不得不找好自己的定位。
“弟子平日疏於交際,倒是不知除五師兄外,陳氏中還有何人需要弟子交好?”
這其實就是在問李庚陽,陳氏那麽大有那麽多分支,咱們這一脈到底和哪些人關係好。
李庚陽自然明白程振的意思,不過並未迴答程振的問題,而是問了一個程振沒想到的問題。
“你將來可有尋求道侶的打算?”
“!!!”
程振心中吃了一驚:道侶?怎麽突然說到這個了?都修真了也逃不過被催婚的命運嗎?
不過,程振很快就想到自己老師不是會關心弟子婚姻狀況之人,結合之前談論的話題,立即想到,可能還是與陳氏有關。
“莫非是陳氏有意…額,有意促成此事?”程振沒好意思說出召婿這個詞。
“你隻說你今後如何打算?”
聞言,程振也不再亂想,正色道:“弟子矢誌大道,並無與人結為道侶的想法。”
雖說並非有了道侶就無望大道,但是程振還是覺得大道當獨行。況且,也沒聽說有哪些道侶能攜手走到最高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