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遊姑蘇
重生六零:開局撿個奶娃子 作者:無言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金陵城裏逛了兩天之後,許建國便決定帶著一家人去往姑蘇。
然後在姑蘇待上個三兩天,領著家人們遊覽一下姑蘇的園林美景,再到城外的寒山寺去看一看,感受那千年古刹的靜謐悠遠,之後便會返迴金陵進行休整,等待著穩穩前往陸軍指揮學院報到的日子到來。
許建國購置的宅子坐落於平江路上,是姑蘇城內一片充滿曆史韻味的老城區。
此地的建築與金陵老宅一樣,也是曆史保護建築。
盡管宅子雖麵積不及金陵老宅那般闊綽,但卻占盡地利,處繁華市井而獨得清幽,緊鄰潺潺小河。
推窗而望,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畫卷便在眼前徐徐鋪展。
宅子的外觀是典型的蘇式風格,粉牆黛瓦在歲月的洗禮下泛著柔和的光澤,仿佛默默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木質門窗精雕細琢,細膩的紋路猶如自然生長的脈絡,每一處雕花都似在輕吟著古老的歌謠。
飛簷鬥拱微微上揚,恰似飛鳥展翅,賦予建築靈動輕盈之態。
許建國一家人抵達姑蘇老宅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的三點多鍾了。
因為不趕時間,所以全家人上午的時候,到金陵市中心的百貨商店溜達了一圈,買了不少的東西。
大丫、二丫和福妞三人,更是給林洪濤和林紅霞兄妹倆買了禮物,穩穩、樂樂和許平安三人,也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老爸老媽和三個姑姑一人買了一支鋼筆。
幾人在收到三個小家夥送給自己的鋼筆的時候,心裏的那份開心和感動無以言表。
特別是許建國和文思甜兩人,更是將手中的鋼筆視若珍寶。
當然,全家人也都沒有忘記小紅豆,給她買了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引得小丫頭一會兒抓抓這個,一會兒抓抓那個,總覺著自己的兩隻小手好像不太夠用。
全家人在抵達姑蘇的當晚,並沒有外出吃飯,而是在家中吃了頓由許小拾準備的家常便飯。
不過吃完飯之後,由於天色還不算太暗,一家人又走出了院子,沿著河邊散了會兒步。
路上時常能夠看到附近的人家沿著台階走到河邊洗洗涮涮,雖然這一幕看上去很美好,可讓許建國一家人接受不了的是,上遊的人剛剛在小河裏刷完鍋碗,下遊的人卻在河邊洗衣服,因為現在不是清晨,他倒是沒看見有人刷馬桶的,不過想來這麽幹的人應該也不少。
直到此時,他才特別慶幸自己當初在讓符伯他們來翻新姑蘇老宅的時候,要求他們去街道做了申請和備案,引入了自來水管和修了衛生間。
抵達姑蘇的次日,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前往滄浪亭。
姑蘇有四大名園,分別是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龍夏國宋、元、明、清四個朝代中蘇式園林的經典。
而這一次,許建國並不準備將四大名園全部逛完,而是隻選擇了宋朝時期建成的滄浪亭和明朝時期建成的拙政園。滄浪亭拙政園 滄浪亭入園伊始,那複廊便牢牢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福妞拉著小紅豆的小手,沿著複廊徐徐踱步,一邊是園內的蔥鬱山林,古木參天,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地上光斑陸離。
另一邊則是園外的清清河水,水波蕩漾,倒映著岸邊的依依垂柳與粉牆黛瓦,恰似一幅天然的水墨畫。
小紅豆好奇地張望著,不時的用尋常人聽不懂的嬰語問東問西。
文思甜對滄浪亭裏的漏窗似乎情有獨鍾,她站在一扇漏窗前,仔細端詳著那形態各異的窗格,有的如綻放的梅花,有的似飄逸的雲朵,透過漏窗望去,園內景色若隱若現,宛如猶抱琵琶半遮麵的佳人,別有一番韻味。
漏窗,又被稱為漏花窗、花窗,是窗洞內有漏空圖案的窗,主要起到通風采光的作用,是龍夏國古代建築園牆上的一種裝飾。
漏窗一般用於封閉的小視距的空間,可以免除小空間的閉塞感,增加空間層次,做到小中見大。
而這種裝飾風格,通常在江南宅園中應用很多,北方則很少能夠見到。漏窗 從滄浪亭出來之後,所有人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於是他們便又乘車去往了拙政園。
一踏入拙政園,滿園的繁花盛景令人目不暇接。
園中的荷花池正值盛花期,大片大片的荷葉如綠傘般鋪滿水麵,粉的、白的荷花在綠葉的簇擁下競相綻放,風姿綽約。
二丫興奮地跑到池邊,俯身欲嗅荷花的清香,卻險些失足落水,驚得一旁的大丫趕忙伸手拉住她,沒好氣的在她頭上敲了一下,教訓道:“你呀,總是這麽冒失,小心掉進水裏喂了魚!”
二丫吐了吐舌頭,衝著自己大姐扮了個鬼臉,引得不遠處的小紅豆咯咯直樂。
沿著蜿蜒的迴廊前行,兩側的花窗不斷變換著框景,似在展示一幅幅流動的畫卷。
符伯繼續擔任解說員的角色,在一旁為眾人講解著拙政園的曆史。
等到他們從拙政園裏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午的12點多了,遊玩了一上午,眾人皆感覺意猶未盡,但奈何肚子抗議,所以隻能到此為止。
反倒是小紅豆,一手拿著旺崽牛奶,一手拿著小小的雞蛋糕,吃的很是香甜,絲毫沒有受到餓肚子的影響。
離開拙政園之後,符伯和杜雨兩人便開車帶著許建國全家人去了距離不遠的一家名叫啞巴生煎的小飯館。啞巴生煎,作者很喜歡他們家的味道,每次到蘇州都會去吃,個人感覺比上海的小楊要好吃。 這家小店,許建國前世來姑蘇的時候有幸來吃過,味道非常不錯,相比於滬洲的小楊生煎,他倒是更喜歡這裏的口味。
此時因為正是飯點,所以店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一家人找到空位坐下之後,許建國便起身去點餐,除了招牌的生煎之外,他還點了很多特色小吃和麵條,例如燜肉麵、爆鱔麵和雪菜肉絲麵。
生煎包的外皮金黃酥脆,上麵點綴著粒粒白芝麻,猶如繁星點點。
心急的福妞見自己老哥動筷了之後,便立即夾起一個生煎包,輕輕的咬開了一個小口,鮮美的湯汁頓時湧出,燙得她直唿氣,卻又舍不得放下,引得眾人一陣哄笑。
小紅豆看著生煎包,饞得口水直流,頓時覺得手裏的雞蛋糕不香了,大丫從生煎裏麵夾出來一小塊肉餡,幫她吹涼,放進了小紅豆的口中,美味又新奇的口感,頓時讓小丫頭的臉上洋溢出了滿足的笑容。
然後在姑蘇待上個三兩天,領著家人們遊覽一下姑蘇的園林美景,再到城外的寒山寺去看一看,感受那千年古刹的靜謐悠遠,之後便會返迴金陵進行休整,等待著穩穩前往陸軍指揮學院報到的日子到來。
許建國購置的宅子坐落於平江路上,是姑蘇城內一片充滿曆史韻味的老城區。
此地的建築與金陵老宅一樣,也是曆史保護建築。
盡管宅子雖麵積不及金陵老宅那般闊綽,但卻占盡地利,處繁華市井而獨得清幽,緊鄰潺潺小河。
推窗而望,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畫卷便在眼前徐徐鋪展。
宅子的外觀是典型的蘇式風格,粉牆黛瓦在歲月的洗禮下泛著柔和的光澤,仿佛默默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木質門窗精雕細琢,細膩的紋路猶如自然生長的脈絡,每一處雕花都似在輕吟著古老的歌謠。
飛簷鬥拱微微上揚,恰似飛鳥展翅,賦予建築靈動輕盈之態。
許建國一家人抵達姑蘇老宅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的三點多鍾了。
因為不趕時間,所以全家人上午的時候,到金陵市中心的百貨商店溜達了一圈,買了不少的東西。
大丫、二丫和福妞三人,更是給林洪濤和林紅霞兄妹倆買了禮物,穩穩、樂樂和許平安三人,也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老爸老媽和三個姑姑一人買了一支鋼筆。
幾人在收到三個小家夥送給自己的鋼筆的時候,心裏的那份開心和感動無以言表。
特別是許建國和文思甜兩人,更是將手中的鋼筆視若珍寶。
當然,全家人也都沒有忘記小紅豆,給她買了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引得小丫頭一會兒抓抓這個,一會兒抓抓那個,總覺著自己的兩隻小手好像不太夠用。
全家人在抵達姑蘇的當晚,並沒有外出吃飯,而是在家中吃了頓由許小拾準備的家常便飯。
不過吃完飯之後,由於天色還不算太暗,一家人又走出了院子,沿著河邊散了會兒步。
路上時常能夠看到附近的人家沿著台階走到河邊洗洗涮涮,雖然這一幕看上去很美好,可讓許建國一家人接受不了的是,上遊的人剛剛在小河裏刷完鍋碗,下遊的人卻在河邊洗衣服,因為現在不是清晨,他倒是沒看見有人刷馬桶的,不過想來這麽幹的人應該也不少。
直到此時,他才特別慶幸自己當初在讓符伯他們來翻新姑蘇老宅的時候,要求他們去街道做了申請和備案,引入了自來水管和修了衛生間。
抵達姑蘇的次日,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前往滄浪亭。
姑蘇有四大名園,分別是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龍夏國宋、元、明、清四個朝代中蘇式園林的經典。
而這一次,許建國並不準備將四大名園全部逛完,而是隻選擇了宋朝時期建成的滄浪亭和明朝時期建成的拙政園。滄浪亭拙政園 滄浪亭入園伊始,那複廊便牢牢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福妞拉著小紅豆的小手,沿著複廊徐徐踱步,一邊是園內的蔥鬱山林,古木參天,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地上光斑陸離。
另一邊則是園外的清清河水,水波蕩漾,倒映著岸邊的依依垂柳與粉牆黛瓦,恰似一幅天然的水墨畫。
小紅豆好奇地張望著,不時的用尋常人聽不懂的嬰語問東問西。
文思甜對滄浪亭裏的漏窗似乎情有獨鍾,她站在一扇漏窗前,仔細端詳著那形態各異的窗格,有的如綻放的梅花,有的似飄逸的雲朵,透過漏窗望去,園內景色若隱若現,宛如猶抱琵琶半遮麵的佳人,別有一番韻味。
漏窗,又被稱為漏花窗、花窗,是窗洞內有漏空圖案的窗,主要起到通風采光的作用,是龍夏國古代建築園牆上的一種裝飾。
漏窗一般用於封閉的小視距的空間,可以免除小空間的閉塞感,增加空間層次,做到小中見大。
而這種裝飾風格,通常在江南宅園中應用很多,北方則很少能夠見到。漏窗 從滄浪亭出來之後,所有人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於是他們便又乘車去往了拙政園。
一踏入拙政園,滿園的繁花盛景令人目不暇接。
園中的荷花池正值盛花期,大片大片的荷葉如綠傘般鋪滿水麵,粉的、白的荷花在綠葉的簇擁下競相綻放,風姿綽約。
二丫興奮地跑到池邊,俯身欲嗅荷花的清香,卻險些失足落水,驚得一旁的大丫趕忙伸手拉住她,沒好氣的在她頭上敲了一下,教訓道:“你呀,總是這麽冒失,小心掉進水裏喂了魚!”
二丫吐了吐舌頭,衝著自己大姐扮了個鬼臉,引得不遠處的小紅豆咯咯直樂。
沿著蜿蜒的迴廊前行,兩側的花窗不斷變換著框景,似在展示一幅幅流動的畫卷。
符伯繼續擔任解說員的角色,在一旁為眾人講解著拙政園的曆史。
等到他們從拙政園裏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午的12點多了,遊玩了一上午,眾人皆感覺意猶未盡,但奈何肚子抗議,所以隻能到此為止。
反倒是小紅豆,一手拿著旺崽牛奶,一手拿著小小的雞蛋糕,吃的很是香甜,絲毫沒有受到餓肚子的影響。
離開拙政園之後,符伯和杜雨兩人便開車帶著許建國全家人去了距離不遠的一家名叫啞巴生煎的小飯館。啞巴生煎,作者很喜歡他們家的味道,每次到蘇州都會去吃,個人感覺比上海的小楊要好吃。 這家小店,許建國前世來姑蘇的時候有幸來吃過,味道非常不錯,相比於滬洲的小楊生煎,他倒是更喜歡這裏的口味。
此時因為正是飯點,所以店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一家人找到空位坐下之後,許建國便起身去點餐,除了招牌的生煎之外,他還點了很多特色小吃和麵條,例如燜肉麵、爆鱔麵和雪菜肉絲麵。
生煎包的外皮金黃酥脆,上麵點綴著粒粒白芝麻,猶如繁星點點。
心急的福妞見自己老哥動筷了之後,便立即夾起一個生煎包,輕輕的咬開了一個小口,鮮美的湯汁頓時湧出,燙得她直唿氣,卻又舍不得放下,引得眾人一陣哄笑。
小紅豆看著生煎包,饞得口水直流,頓時覺得手裏的雞蛋糕不香了,大丫從生煎裏麵夾出來一小塊肉餡,幫她吹涼,放進了小紅豆的口中,美味又新奇的口感,頓時讓小丫頭的臉上洋溢出了滿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