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拒絕服徭役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 作者:小車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事?當然是福州一事,怎麽他們那邊,一個服徭役的人都沒有,這是幹嘛,要造反嗎?”
劉文章剛從江邊迴來,經胡惟庸一提,才想起還有這檔子事。連忙從懷中掏出那封折子,雙手遞向胡惟庸。
“大人,下官當時也就是收到了福州府的一封折子,至於服徭役的民夫確實是一個都沒有送過來。下官……”
劉文章還沒說完,就感覺一陣寒意向他侵襲過來,就好像一盆冰水當頭淋下,渾身上下在這一盆冰水的作用之下,瞬間變得冰涼無比。
小心翼翼的一抬頭,就看見胡惟庸的臉上,臉色無比的難看。仿佛如同猛獸噬人一般,眼中也蘊藏著無盡的殺意。
劉文章心下膽寒,隻得猶自勉力支撐,心中極為驚駭。這就是來自百官之首的威壓嗎,簡直有些恐怖。
他隻是傳遞那人的折子,不會因為這個,就對他發這麽大的脾氣吧。
胡惟庸還真不是因為這個,隻是因為這事,想起了那日他在福州的大堂上,遭受福州那些微末官員的指責和羞辱之事。
一群芝麻綠豆大的小官,居然敢在他的麵前大放厥詞。甚至敢指著他的鼻子咒罵,還用那些零碎銀子羞辱他。
這口氣直到現在胡威庸也咽不下去,甚至時常在睡夢中夢見,把他氣醒。
胡惟庸麵目猙獰,麵色兇厲。讓一旁的劉文章看得有些害怕,猶豫再三才出言解釋。
“大人您沒事吧?下官……下官不是有意縱容福州官員,隻是他們隻留下這個,然後就匆匆離開,下官也沒辦法。”
胡惟庸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
看了眼桌上的那封折子,又看了眼劉文章:“你能確定,福州那邊一個人都沒有派過來,隻送上了一道折子?”
劉文章點頭:“屬下親手接過的折子,那人也確實說沒有人。”
然後胡惟庸嘴角閃過一絲冷笑。福州、顧良,看你們還有什麽好說的,之前幾次都讓你們僥幸過關,這下還不將你們一舉傾覆。
隨後,胡惟庸將那個折子封存了起來,就當做沒看到過。
如今黃河治理正在緊要關頭,他手上的事情千頭萬緒日理萬機。遺漏下一封折子,也是很正常的吧。
胡惟庸收好了那封折子,看向了仍舊站在那裏的劉文章。
“劉……”胡惟庸對這小官有點印象,但隻記得他姓劉,一開口就卡住了。
劉文章見狀連忙幫胡惟庸將後麵的兩個字補上。
“大人,下官叫劉文章。”
胡惟庸點了點頭道:“好的,劉文章,本官記住你了。”
聽到胡庸的這句話,劉文章心裏本能的咯噔了一下。雖然他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麽,但似乎並不是什麽好事兒。
隨後胡惟庸揮揮手,便將他打發了下去。
一個人坐在房間中,胡惟庸的右拳漸漸握了起來。福州那些官員帶給他的侮辱和輕視,他一定要加倍奉還。
而這一次幾乎就是福州的那些官員,親手將他們的把柄送上,是他報仇的絕佳機會。
這時候胡惟庸忽然想起了,早在他第一次去福州時,發生的一件小事。那會兒他在街上遇到一老一小爺孫倆,當時就聽他們說福州不需要服徭役。
那會兒胡惟庸隻當是那老頭說的昏話,如今看來這還真是福州百姓的“福利”啊。
胡惟庸搖了搖頭,他不知道一向聰明絕頂的顧良,竟然真的敢做出這種蠢事?
至於福州府送上來的那封折子,胡惟庸根本不在乎其中寫的什麽理由。不管是福州發展迅速急需勞力,還是福州府抽調不出百姓。
這些都與他胡惟庸無關,他隻要這個結果。他隻是看到,福州府沒有遵照皇帝陛下的旨意。按時征召福州的百姓來服徭役,僅此而已。
不管他們有什麽理由,到時候皇帝想要清查的時候,他倒是樂意去當監斬官,親眼見證那些福州官員的下場。
考慮到顧良詭計多端,胡惟庸沒有急著處理這件事情。而是在當地又呆了幾天,明麵上是指導當地官員防患水災,實則隻是防備顧良可能存在的後手。
幾日之後,見福州依舊沒有一個百姓來服徭役,胡惟庸心裏這才放下了防備,親自迴到了京城。
當朱元璋在早朝的大殿上,看到胡惟庸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時,他的眉頭就緊緊的鎖了起來。
心中有些好奇,同時也有些擔憂。
胡惟庸作為這次黃河水患治理的主事官,如今卻出現在了早朝之上,隻會有一個結果。
要麽是發生好事,要麽是發生了壞事,可無論哪一樣,都一定不是小事。
不然,絕不值得胡惟庸親自跑一趟。
雖然好奇,但朱元璋仍舊保持淡然,待百官山唿萬歲之後,才看向胡惟庸。
“胡愛卿不是去治理黃河水患,如何這麽快就迴來了?可是發生了什麽變故?”
胡惟庸向前兩步,走出隊列,不緊不慢的向朱元璋再次行禮後,才開口解釋道。
“陛下,臣於黃河流域巡察,至歸德府查閱當地記錄時,發現了一件大事。”
“哦?什麽大事啊?”
朱元璋知道胡惟庸的習性,如今沒有急著說事,反而賣起了關子。就知道這不是什麽急事,而且胡惟庸對這件事的把握,已經八、九不離十。
滿朝文武全都被胡惟庸吊起了興趣,所有人都注視著胡惟庸,等著他說出那件大事。
胡惟庸抬頭看了眼上首的朱元璋,而後才不急不緩的道。
“陛下,福州府拒服徭役,今次黃河治水,福州府一個人都沒有。”
周圍百姓有些看了眼皇帝,有些則是掏了掏耳朵。
又是福州,他們沒聽錯吧。這位丞相大人怎麽就和福州過不去,這都第三次了。
前兩次他可沒得什麽好,這麽這次又找上了福州府,不過眾人很快都在心裏轉過了這個彎。
他們這位丞相大人,不但記恨上了福州府的那些官員,而且還盯上了福州府這塊鮮美的肥肉。
不過隨機作為官員全都一晃然,他們猛的想起胡惟庸這次談和福州府官員的理由。
拒絕服徭役?
福州府的官員這麽囂張的麽?徭役可是大明的基本國策啊,他們連這都敢拒絕,這妥妥的就是抗旨不尊。
眾官員的視線,全都轉到了朱元璋的臉上。
劉文章剛從江邊迴來,經胡惟庸一提,才想起還有這檔子事。連忙從懷中掏出那封折子,雙手遞向胡惟庸。
“大人,下官當時也就是收到了福州府的一封折子,至於服徭役的民夫確實是一個都沒有送過來。下官……”
劉文章還沒說完,就感覺一陣寒意向他侵襲過來,就好像一盆冰水當頭淋下,渾身上下在這一盆冰水的作用之下,瞬間變得冰涼無比。
小心翼翼的一抬頭,就看見胡惟庸的臉上,臉色無比的難看。仿佛如同猛獸噬人一般,眼中也蘊藏著無盡的殺意。
劉文章心下膽寒,隻得猶自勉力支撐,心中極為驚駭。這就是來自百官之首的威壓嗎,簡直有些恐怖。
他隻是傳遞那人的折子,不會因為這個,就對他發這麽大的脾氣吧。
胡惟庸還真不是因為這個,隻是因為這事,想起了那日他在福州的大堂上,遭受福州那些微末官員的指責和羞辱之事。
一群芝麻綠豆大的小官,居然敢在他的麵前大放厥詞。甚至敢指著他的鼻子咒罵,還用那些零碎銀子羞辱他。
這口氣直到現在胡威庸也咽不下去,甚至時常在睡夢中夢見,把他氣醒。
胡惟庸麵目猙獰,麵色兇厲。讓一旁的劉文章看得有些害怕,猶豫再三才出言解釋。
“大人您沒事吧?下官……下官不是有意縱容福州官員,隻是他們隻留下這個,然後就匆匆離開,下官也沒辦法。”
胡惟庸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
看了眼桌上的那封折子,又看了眼劉文章:“你能確定,福州那邊一個人都沒有派過來,隻送上了一道折子?”
劉文章點頭:“屬下親手接過的折子,那人也確實說沒有人。”
然後胡惟庸嘴角閃過一絲冷笑。福州、顧良,看你們還有什麽好說的,之前幾次都讓你們僥幸過關,這下還不將你們一舉傾覆。
隨後,胡惟庸將那個折子封存了起來,就當做沒看到過。
如今黃河治理正在緊要關頭,他手上的事情千頭萬緒日理萬機。遺漏下一封折子,也是很正常的吧。
胡惟庸收好了那封折子,看向了仍舊站在那裏的劉文章。
“劉……”胡惟庸對這小官有點印象,但隻記得他姓劉,一開口就卡住了。
劉文章見狀連忙幫胡惟庸將後麵的兩個字補上。
“大人,下官叫劉文章。”
胡惟庸點了點頭道:“好的,劉文章,本官記住你了。”
聽到胡庸的這句話,劉文章心裏本能的咯噔了一下。雖然他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麽,但似乎並不是什麽好事兒。
隨後胡惟庸揮揮手,便將他打發了下去。
一個人坐在房間中,胡惟庸的右拳漸漸握了起來。福州那些官員帶給他的侮辱和輕視,他一定要加倍奉還。
而這一次幾乎就是福州的那些官員,親手將他們的把柄送上,是他報仇的絕佳機會。
這時候胡惟庸忽然想起了,早在他第一次去福州時,發生的一件小事。那會兒他在街上遇到一老一小爺孫倆,當時就聽他們說福州不需要服徭役。
那會兒胡惟庸隻當是那老頭說的昏話,如今看來這還真是福州百姓的“福利”啊。
胡惟庸搖了搖頭,他不知道一向聰明絕頂的顧良,竟然真的敢做出這種蠢事?
至於福州府送上來的那封折子,胡惟庸根本不在乎其中寫的什麽理由。不管是福州發展迅速急需勞力,還是福州府抽調不出百姓。
這些都與他胡惟庸無關,他隻要這個結果。他隻是看到,福州府沒有遵照皇帝陛下的旨意。按時征召福州的百姓來服徭役,僅此而已。
不管他們有什麽理由,到時候皇帝想要清查的時候,他倒是樂意去當監斬官,親眼見證那些福州官員的下場。
考慮到顧良詭計多端,胡惟庸沒有急著處理這件事情。而是在當地又呆了幾天,明麵上是指導當地官員防患水災,實則隻是防備顧良可能存在的後手。
幾日之後,見福州依舊沒有一個百姓來服徭役,胡惟庸心裏這才放下了防備,親自迴到了京城。
當朱元璋在早朝的大殿上,看到胡惟庸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時,他的眉頭就緊緊的鎖了起來。
心中有些好奇,同時也有些擔憂。
胡惟庸作為這次黃河水患治理的主事官,如今卻出現在了早朝之上,隻會有一個結果。
要麽是發生好事,要麽是發生了壞事,可無論哪一樣,都一定不是小事。
不然,絕不值得胡惟庸親自跑一趟。
雖然好奇,但朱元璋仍舊保持淡然,待百官山唿萬歲之後,才看向胡惟庸。
“胡愛卿不是去治理黃河水患,如何這麽快就迴來了?可是發生了什麽變故?”
胡惟庸向前兩步,走出隊列,不緊不慢的向朱元璋再次行禮後,才開口解釋道。
“陛下,臣於黃河流域巡察,至歸德府查閱當地記錄時,發現了一件大事。”
“哦?什麽大事啊?”
朱元璋知道胡惟庸的習性,如今沒有急著說事,反而賣起了關子。就知道這不是什麽急事,而且胡惟庸對這件事的把握,已經八、九不離十。
滿朝文武全都被胡惟庸吊起了興趣,所有人都注視著胡惟庸,等著他說出那件大事。
胡惟庸抬頭看了眼上首的朱元璋,而後才不急不緩的道。
“陛下,福州府拒服徭役,今次黃河治水,福州府一個人都沒有。”
周圍百姓有些看了眼皇帝,有些則是掏了掏耳朵。
又是福州,他們沒聽錯吧。這位丞相大人怎麽就和福州過不去,這都第三次了。
前兩次他可沒得什麽好,這麽這次又找上了福州府,不過眾人很快都在心裏轉過了這個彎。
他們這位丞相大人,不但記恨上了福州府的那些官員,而且還盯上了福州府這塊鮮美的肥肉。
不過隨機作為官員全都一晃然,他們猛的想起胡惟庸這次談和福州府官員的理由。
拒絕服徭役?
福州府的官員這麽囂張的麽?徭役可是大明的基本國策啊,他們連這都敢拒絕,這妥妥的就是抗旨不尊。
眾官員的視線,全都轉到了朱元璋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