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車輪永遠快速向前。
很多東西,被淘汰的時候,連聲“再見”都不會得到。
bp機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原名叫無線尋唿機。
全名叫無線尋唿係統中的被叫用戶接收機。由超外差接收機、解碼器、控製和顯示等部分組成。
尋唿機從基站發射的尋唿信號和幹擾中選擇出所需接收的有用信號,恢複成原來尋唿本機的基帶信號,並產生提示信號和顯示數字消息。
bp機有人工匯接和自動匯接兩種方式,對應的尋唿台稱為人工尋唿台和自動尋唿台。
經常使用的尋唿機分為兩類。數字尋唿機小巧、價格低、實用。中文尋唿機直接顯示漢字,信息容易識別。
20世紀八十年代末,華夏開始出現了傳唿機。
隨著科學技術的成熟和社會需求的增大。1990年開始,傳唿台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傳唿市場異常繁榮。
而此時的1996年,在北方,傳唿機使用還相對較多。但在南方,手機的強大攻勢已經非常明顯,
1997年開始,傳唿逐漸敗下陣來,徹底被手機打敗。各地傳唿業務,開始出現下滑,用戶斷崖式減少,傳唿台數量也急劇下降。
柳水自建國以來,影響較大、損失較為嚴重的一項工程,就是金老說的這個“傳唿城”項目。
一度成為了投資笑話,也成了官員不懂業務、硬推硬幹、拍腦決策的典型。很多現任的領導都受到牽連。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和省改革開放的步伐。
北方官員本來就保守,出現了這個情況,短時期內更是開始固步自封。
十推才有一動。就算上麵讓幹啥,私下都得掂量下。一看二望三操作,至少慢上三拍。
說好了是摸著石頭過河,結果摔倒了,還要懲罰。那就索性不動了,不幹肯定不會出錯的。
楊曉帆認真看著金老,此刻他的感觸很深很多。
好心辦壞事的例子不少。
但能量大的好心,一旦出問題,破壞力也是真的大。有點像傳說中的一將無能、累死千萬。
您兒子抓人,四個單位去掉兩個,就放過了壞人。您更厲害,三個項目選一個,就選個冤大頭。
別的領導都是出問題,牽連秘書。您老,怎麽被秘書忽悠了。臨老都退了,整這麽一個大簍子!
不過從省裏到市裏,對您也算不錯了。可能是因為沒有在投資公司任職。文字記載上,啥也沒提。
在後人眼裏,您還是勞苦功高的一任地區專員。
接觸也有幾次了,楊曉帆對金老的印象還挺好。
有點脾氣,很有個性。是個有想法的領導,想幹事的老革命,也是個慈祥的老人。
真不知道上一世,出了這麽大問題後,他老人家如何扛過來的。
後來金德寶豪賭股市,貪玩好樂,不思進取。
說好聽點是不拘小節,嚴重些就是聲色犬馬,會不會也和這些有關係呢?
楊曉帆的猜想是沒錯的。很多情況,都符合上一世原來的進程。
“傳唿城”項目剛開始,還紅火了一陣,實現了全城傳唿無死角,個人使用傳唿低成本,還促進了固定電話攤的繁榮。
但隨著手機的種類增多,價格下調。傳唿機退租的越來越多,承租的越來越少。
花大錢建的傳唿台、培訓的業務人員、購買的大量bp機,基本都打了水漂,虧得非常慘。
“傳唿城” 曇花一現,成了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即。
改革試點全麵失敗。投資公司的所有人員,都得到了嚴肅處理。裏麵個別謀取私利的,還追究了刑事責任。
組織念在金老已經離休,並且是以顧問的形式,參與公司決策會議,並沒有投票權和決定權。
又看在他以往的辛勤和業績上,隻是給黨內處分,免去了一切職務。
金老自是很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人至老年,受這麽大的打擊,是很要命的。身體每況愈下,情緒也不好,更多的是失落感和慚愧感。
他後來將自己的大部分積蓄,作為特殊黨費,全部上交組織。每個月的退休工資,還拿一部分出來,用作慈善捐助,以求心安。
但認識他了解他的所有人都知道,金老臨終前都無法真正釋懷,始終念念不忘,耿耿於懷,滿懷愧疚。
楊曉帆想的很多,但時間卻隻是一瞬間,沒用多少。
慷慨陳詞講完之後,金老突然發現,沒有得到想象中的稱讚和應該有的吹捧。
是啊,小楊一直很給力的,這是咋了?
金老雖然有些自負,歲數大了,有些剛愎自用。但是腦筋還活,一點都不傻。
他意識到了,小楊是不看好這個項目的。
他正想發問。這時,保姆敲門進入,笑著說:“金老,李局長來了。”
李昌平,柳水地區郵電局局長。以前金老的貼身行政秘書,傳說中的政府口“二號首長”。
按說以他和金家的關係,是不需要保姆進行通報,可以直接進入的。
但當他真正當了一把手以後,才發現了一個規律。
所有領導,都是不喜歡被動的。而且對於離職的領導,更要講規矩,講尊重,講差別。
方案的提議者和策劃人來了。金老這時,就不方便問楊曉帆具體情況了。
他笑著和李局長打招唿,“昌平,你怎麽過來了,不是說找個科長就行嗎?”
“曉帆,這是郵電局李局長。我以前的秘書,幹的很好。”
“昌平,這是德寶的同學,柳水中學畢業的尖子生,高考已經確定上華清了。”
“對了曉帆,你還瞞著我老頭子,我聽說你是今年高考地區理科狀元啊。”
金老熱情地給兩人做了介紹。兩個人微笑著,打了一個招唿,表情都很親切。
李昌平是職業性的微笑,楊曉帆看著很真誠,但也是職業性的。楊副局長的官場應對功底,一點都不差。
李昌平做秘書多年,很善於揣摩領導意圖。
下午剛上班,就接到老首長電話。
讓找一個和銀行、稅務都熟悉的靠譜一點的科長,開個郵政車,過來幫家裏小孩辦點事。
這個要求,看似不難,其實並不好解決。
郵電局又不用上稅,和稅務熟悉的就是郵政科長。負責征訂報紙,幫他們寄送物品。
和銀行打交道的確實不少,最熟悉的是電匯科長和財務科長。
還有靠譜,這個標準更不好判斷。他覺得都還行,隻不過財務科長是他一手提拔的,其它兩個科長,資格稍微老一點。
給家裏小孩辦事,這個就更有意思了。他本來就好奇,對老首長家又這麽熟悉,一點不見外,於是也想了解一下。
下午又有沒啥事,他索性帶著三個科長,乘坐兩輛車,一起都來了。
是的,這就是郵電局長的排麵。
現在郵電局在各局中,是最牛最豪橫的。
很多東西,被淘汰的時候,連聲“再見”都不會得到。
bp機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原名叫無線尋唿機。
全名叫無線尋唿係統中的被叫用戶接收機。由超外差接收機、解碼器、控製和顯示等部分組成。
尋唿機從基站發射的尋唿信號和幹擾中選擇出所需接收的有用信號,恢複成原來尋唿本機的基帶信號,並產生提示信號和顯示數字消息。
bp機有人工匯接和自動匯接兩種方式,對應的尋唿台稱為人工尋唿台和自動尋唿台。
經常使用的尋唿機分為兩類。數字尋唿機小巧、價格低、實用。中文尋唿機直接顯示漢字,信息容易識別。
20世紀八十年代末,華夏開始出現了傳唿機。
隨著科學技術的成熟和社會需求的增大。1990年開始,傳唿台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傳唿市場異常繁榮。
而此時的1996年,在北方,傳唿機使用還相對較多。但在南方,手機的強大攻勢已經非常明顯,
1997年開始,傳唿逐漸敗下陣來,徹底被手機打敗。各地傳唿業務,開始出現下滑,用戶斷崖式減少,傳唿台數量也急劇下降。
柳水自建國以來,影響較大、損失較為嚴重的一項工程,就是金老說的這個“傳唿城”項目。
一度成為了投資笑話,也成了官員不懂業務、硬推硬幹、拍腦決策的典型。很多現任的領導都受到牽連。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和省改革開放的步伐。
北方官員本來就保守,出現了這個情況,短時期內更是開始固步自封。
十推才有一動。就算上麵讓幹啥,私下都得掂量下。一看二望三操作,至少慢上三拍。
說好了是摸著石頭過河,結果摔倒了,還要懲罰。那就索性不動了,不幹肯定不會出錯的。
楊曉帆認真看著金老,此刻他的感觸很深很多。
好心辦壞事的例子不少。
但能量大的好心,一旦出問題,破壞力也是真的大。有點像傳說中的一將無能、累死千萬。
您兒子抓人,四個單位去掉兩個,就放過了壞人。您更厲害,三個項目選一個,就選個冤大頭。
別的領導都是出問題,牽連秘書。您老,怎麽被秘書忽悠了。臨老都退了,整這麽一個大簍子!
不過從省裏到市裏,對您也算不錯了。可能是因為沒有在投資公司任職。文字記載上,啥也沒提。
在後人眼裏,您還是勞苦功高的一任地區專員。
接觸也有幾次了,楊曉帆對金老的印象還挺好。
有點脾氣,很有個性。是個有想法的領導,想幹事的老革命,也是個慈祥的老人。
真不知道上一世,出了這麽大問題後,他老人家如何扛過來的。
後來金德寶豪賭股市,貪玩好樂,不思進取。
說好聽點是不拘小節,嚴重些就是聲色犬馬,會不會也和這些有關係呢?
楊曉帆的猜想是沒錯的。很多情況,都符合上一世原來的進程。
“傳唿城”項目剛開始,還紅火了一陣,實現了全城傳唿無死角,個人使用傳唿低成本,還促進了固定電話攤的繁榮。
但隨著手機的種類增多,價格下調。傳唿機退租的越來越多,承租的越來越少。
花大錢建的傳唿台、培訓的業務人員、購買的大量bp機,基本都打了水漂,虧得非常慘。
“傳唿城” 曇花一現,成了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即。
改革試點全麵失敗。投資公司的所有人員,都得到了嚴肅處理。裏麵個別謀取私利的,還追究了刑事責任。
組織念在金老已經離休,並且是以顧問的形式,參與公司決策會議,並沒有投票權和決定權。
又看在他以往的辛勤和業績上,隻是給黨內處分,免去了一切職務。
金老自是很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人至老年,受這麽大的打擊,是很要命的。身體每況愈下,情緒也不好,更多的是失落感和慚愧感。
他後來將自己的大部分積蓄,作為特殊黨費,全部上交組織。每個月的退休工資,還拿一部分出來,用作慈善捐助,以求心安。
但認識他了解他的所有人都知道,金老臨終前都無法真正釋懷,始終念念不忘,耿耿於懷,滿懷愧疚。
楊曉帆想的很多,但時間卻隻是一瞬間,沒用多少。
慷慨陳詞講完之後,金老突然發現,沒有得到想象中的稱讚和應該有的吹捧。
是啊,小楊一直很給力的,這是咋了?
金老雖然有些自負,歲數大了,有些剛愎自用。但是腦筋還活,一點都不傻。
他意識到了,小楊是不看好這個項目的。
他正想發問。這時,保姆敲門進入,笑著說:“金老,李局長來了。”
李昌平,柳水地區郵電局局長。以前金老的貼身行政秘書,傳說中的政府口“二號首長”。
按說以他和金家的關係,是不需要保姆進行通報,可以直接進入的。
但當他真正當了一把手以後,才發現了一個規律。
所有領導,都是不喜歡被動的。而且對於離職的領導,更要講規矩,講尊重,講差別。
方案的提議者和策劃人來了。金老這時,就不方便問楊曉帆具體情況了。
他笑著和李局長打招唿,“昌平,你怎麽過來了,不是說找個科長就行嗎?”
“曉帆,這是郵電局李局長。我以前的秘書,幹的很好。”
“昌平,這是德寶的同學,柳水中學畢業的尖子生,高考已經確定上華清了。”
“對了曉帆,你還瞞著我老頭子,我聽說你是今年高考地區理科狀元啊。”
金老熱情地給兩人做了介紹。兩個人微笑著,打了一個招唿,表情都很親切。
李昌平是職業性的微笑,楊曉帆看著很真誠,但也是職業性的。楊副局長的官場應對功底,一點都不差。
李昌平做秘書多年,很善於揣摩領導意圖。
下午剛上班,就接到老首長電話。
讓找一個和銀行、稅務都熟悉的靠譜一點的科長,開個郵政車,過來幫家裏小孩辦點事。
這個要求,看似不難,其實並不好解決。
郵電局又不用上稅,和稅務熟悉的就是郵政科長。負責征訂報紙,幫他們寄送物品。
和銀行打交道的確實不少,最熟悉的是電匯科長和財務科長。
還有靠譜,這個標準更不好判斷。他覺得都還行,隻不過財務科長是他一手提拔的,其它兩個科長,資格稍微老一點。
給家裏小孩辦事,這個就更有意思了。他本來就好奇,對老首長家又這麽熟悉,一點不見外,於是也想了解一下。
下午又有沒啥事,他索性帶著三個科長,乘坐兩輛車,一起都來了。
是的,這就是郵電局長的排麵。
現在郵電局在各局中,是最牛最豪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