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這一舉動,直接打亂了呂不韋所有的部署。
軍營兵源損失良多,本打算在朝議時,選上自己提拔上來的人。可嬴政連夜來到軍營,先是砍掉一人,給所有人來了個下馬威。當場定下了人事安排,這是在軍中,並且是秦王隻口發出,那就是聖旨,省去了許多傳令程序。
連昌平君也站在嬴政那一邊,任憑呂不韋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其他辦法。還是那句話,他雖有權謀之術,但本身並無帶兵能力,不知道軍人們需要什麽。
而嬴政這一計,恰恰是將領們願意看到的。政治說白了,還要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就算許多政務嬴政還不太熟悉,但手中有兵,心裏就有底氣。收攏了軍心,贏得了將領們的愛戴,這也是從趙姬那裏學來的。
在雍城三日,嬴政也不是什麽事都沒做。在趙姬的指點下,讓他懂得了那些軍人需要什麽,也學到了什麽才是真正的帝王之術。趙姬更是告訴他,哪怕嬴皓和嫪毐私下打個裏朝天,在互相製衡下,最終也要聽她的意思去做。
嬴政學的也快,以一萬戍衛軍的進駐,可以穩定軍心,更讓將領們喜出望外。讓他們明白,他們還是有兵可帶的,甚至比以前更能打仗的兵。有了希望,自然人人擁戴,連昌平君都看到了這一點,大勢所趨,自然要順水推舟,唯獨呂不韋看不清。
鍾離冷聲道:“從今以後,我不想再看到出現鐵桶陣那樣的軍陣,完全是拿性命去填。死了那麽多人,裏麵就有我教導的人,所有將領都要自罰律己。調來一萬戍衛軍,也是我的意思,並且得到趙姬太後的支持。”
“昌平君大人,請你告訴我,為什麽當嫪毐帶兵進入鹹陽,你不立刻派兵支援呢?如果與他們展開巷戰,在熟悉地形開戰,損失可以減到最小。”
嬴政皺眉道:“昌平君,為什麽不立刻發兵進駐鹹陽?如果你第一時間行動,嫪毐的兵根本沒機會進攻秦宮。隻需拖延一個時辰,各地的援兵也會相繼到來,你也是多年帶兵打仗的人,這個道理不懂嗎?”
昌平君心裏苦悶,這是借題發揮,估計自己的左丞相之位也保不住了。事已至此,隻能答道:“因為呂相給我帶來一個消息,嫪毐此次兵禍鹹陽,主要是來殺他的。如果不調查清楚,盲目的出兵,損失會很大。”
“可我沒想到戍衛軍作戰能力那麽強,損耗了大多數兵力,小臣有罪,請大王剝奪本人左丞相之位。自己犯下的罪,就要用於承擔,也讓後來者明白這個教訓。”
嬴政點頭道:“準奏,暫時賦閑在家,但也要做好再次提用的準備。在本王的規劃中,未來的戰事,絕對少不了你的一份。”
昌平君滿意地答道:“多謝大王。”
昌平君心中喜悅,嬴政這麽說了,說明以後還有機會帶兵上戰場。這隻是個引子,可能呂不韋也要倒黴了,當這個呂相做不下去了,那麽留下的空缺,自己完全能夠補上。至少他在軍中還有人脈,呂不韋不懂的,他都懂。
果不其然,嬴政問道:“仲父大人,當日我將鹹陽大任交給你,隻是短短數日,就讓我大秦國力損耗。請迴答我,當日嫪毐帶兵進入鹹陽,你在何地?”
呂不韋心情低落,言道:“我在軍營。”
嬴政正色道:“你不在鹹陽坐鎮,來軍營做什麽?這裏有昌平君在,難道你覺得,自己的作戰能力比他還強?我大秦丞相啊,不坐鎮中樞,還要插手軍中事務。就因為你的到來,讓昌平君顧忌重重,從而貽誤戰機。”
“說到底,他是左丞相,你是丞相,官大一級令他不得不謹慎。”
“嫪毐被收監,鹹陽治安依然不穩定,你不但沒有迴鹹陽指揮,還在軍營停留。你可想過,你留在軍營一日,許多將領都要惶恐一日,就怕你在朝議上說些對不利之言。”
“當我返迴鹹陽的時候,呂府竟然沒有一個人在。就算嫪毐要殺你,也隻是殺你一人,與你的那些門客有什麽關係?”
“在其位,不謀其事,你讓本王如何處置於你?”
呂不韋總算明白了,嬴政先是拿昌平君開刀,現在就要輪到他了,急忙言道:“請大王準我立刻返迴鹹陽,朝中許多政務,還需要我照應,我會盡快穩定人心,絕不讓大王難做。”
嬴政搖頭歎道:“不必了。”
“我在宮裏待了半宵,批閱了大量的奏章,絕大部分大臣都在做事,也知道我在宮裏,想盡一切辦法將奏章送到我手上翻閱。看著那些奏章裏,我心喜悅,我大秦的臣子都是忠心的,都在踏實地做事。”
“可有個情況讓我心痛,那些奏章裏,居然沒有仲父大人的。也就是說,仲父本人並不在鹹陽,你可是我大秦丞相,是本王的左膀右臂。在鹹陽有亂之時,你卻不在我的身邊,其他大臣會怎麽看?太後們會怎麽看?”
“鹹陽極缺人手,本王現在宣布,罷黜仲父的丞相之位,待家反省,請仲父立刻返迴巴蜀老家,鹹陽就不要去了。”
眾人不敢發出任何聲音,這個懲罰太重了,一朝親政,居然將托孤之臣貶為庶人。至少昌平君還有個念想,可以安心地在家中休養,畢竟有嬴政親口說的日後提拔。可對呂不韋,沒有一句再次啟用的言語,說明對呂不韋厭惡已久,年輕的君王已經忍不下去了。
呂不韋好似老了許多歲,歎道:“大王既然還叫我仲父,對我已算仁至義盡,或許這些年來,許多決策惹惱了你。可我還是要說,大秦暫時還離不開我,政務比軍務更複雜,裏麵牽涉到的人脈關係,盤根錯節。如果我走了,就沒有人對大王勸諫……。”
嬴政抬手言道:“請仲父放心,這些我已有決議,明日朝議,李斯接替你的位置,尉繚為國尉,馮劫為禦史大夫,馮去疾為右丞相。羋宸大人也會卸任丞相職務,專心做他的郎中令。”
“許多人都很年輕,但是年輕不怕,可以慢慢鍛煉,至少他們都聽話,不會跟我唱反調。”
呂不韋驚訝道:“馮氏父子提拔到這個位置,他們真的能做好嗎?請大王謹慎。李斯在呂府學習多年,他做丞相我不反對,因為他有那個能力,可馮氏在朝中並沒有多少人脈,理清其中的關係就很難,恐怕不太適合。”
嬴政言道:“沒有關係最好,那樣更能聽話。這些年來,仲父的人脈網很龐大,可我大秦的國力並沒有增長多少。既然不行,那就要推倒重來,你反對馮氏父子,恐怕也有私心吧。因為他們從來不去呂府,讓你不喜。”
“而他們所在的位置,很容易得罪人,得罪就得罪吧,起碼政令能很好的傳達下去。一個政令下達,到了目的地,變成另外一個意味,本王不想再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就這樣吧,仲父可以在老家看著,看我能不能把他們用好。”
呂不韋的心徹底寒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直接將他打下凡塵。看著大帳中人,這裏可不是朝堂,沒有一位能幫他說話。
心灰意冷的呂不韋,最終承認了這個事實,低頭言道:“下臣遵命,請容我最後看一次大王對嫪毐的處罰,然後迴歸家鄉。”
嬴政皺了皺眉,之所以不提前懲罰嫪毐,就是想要找個替嫪毐脫身之法。現在呂不韋不走了,那麽想要留嫪毐的性命,就不行了。這裏麵牽涉的秘密太多,處置不好,會留下許多尾巴,讓人詬病。
又聽呂不韋言道:“嫪毐行次謀逆之罪,理應當誅,不但如此,他的兩個孩子也要立即處死,以免尾大不掉。一位真正的君主,不經曆鮮血的洗禮,始終無法真正樹立君威。”
嬴政麵色很難看,都到了這個時候,還來教訓自己。鍾離對此也很無語,可呂不韋的這點要求,還真的無法拒絕。
坐在嬴政身邊的嬴艾,卻麵帶微笑地在嬴政耳旁輕語幾句,嬴政才露出笑容。至於說的什麽話,隻有鍾離、千姿、千葵三人聽到。
嬴艾對嬴政低語道:“這個老不死的臭老頭,既然敢惹哥哥不快,那就讓他看。等此間事了,讓禁衛軍護送他迴老家,對他的一言一行進行監視。總有一天,他會說錯話,到時候再處死也不晚。”
嬴政低聲笑道:“處死就不必了,他畢竟是我的仲父,這點舊情我還是念的。既然他要看我殺人,那就讓他看個夠。”
嬴艾嘴角彎彎翹起,低聲言道:“他說別人尾大不掉,我看是他自己尾大不掉才對,太子哥哥既然不想管,那就讓我來吧,事後也沒人能與哥哥扯上關係。”
嬴政拍了拍嬴艾的小腦袋,不再言語。嬴艾有一點說的很對,呂不韋在秦國經營幾十年,各種人脈關係資源太多,現在去了丞相之位,他的影響力在鹹陽依然根深蒂固。
特別是呂府的那位人才,許多人都是嬴政要用的,如果呂不韋在老家說些什麽話,許多人都會聽。嬴政最怕的就是這樣的人,宮裏的幾位太後,以前也是這麽做的。看似不做任何事,但卻能影響到許多人。
而呂不韋教訓嬴政慣了,到了這個時候,還要看他懲罰嫪毐,如果做的不讓他滿意,難免又會影響頗深。嬴政最討厭的就是這樣的人,老而不死是為賊,那就看嬴艾有什麽手段去做吧,起碼嬴政自己下不了手。
軍營兵源損失良多,本打算在朝議時,選上自己提拔上來的人。可嬴政連夜來到軍營,先是砍掉一人,給所有人來了個下馬威。當場定下了人事安排,這是在軍中,並且是秦王隻口發出,那就是聖旨,省去了許多傳令程序。
連昌平君也站在嬴政那一邊,任憑呂不韋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其他辦法。還是那句話,他雖有權謀之術,但本身並無帶兵能力,不知道軍人們需要什麽。
而嬴政這一計,恰恰是將領們願意看到的。政治說白了,還要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就算許多政務嬴政還不太熟悉,但手中有兵,心裏就有底氣。收攏了軍心,贏得了將領們的愛戴,這也是從趙姬那裏學來的。
在雍城三日,嬴政也不是什麽事都沒做。在趙姬的指點下,讓他懂得了那些軍人需要什麽,也學到了什麽才是真正的帝王之術。趙姬更是告訴他,哪怕嬴皓和嫪毐私下打個裏朝天,在互相製衡下,最終也要聽她的意思去做。
嬴政學的也快,以一萬戍衛軍的進駐,可以穩定軍心,更讓將領們喜出望外。讓他們明白,他們還是有兵可帶的,甚至比以前更能打仗的兵。有了希望,自然人人擁戴,連昌平君都看到了這一點,大勢所趨,自然要順水推舟,唯獨呂不韋看不清。
鍾離冷聲道:“從今以後,我不想再看到出現鐵桶陣那樣的軍陣,完全是拿性命去填。死了那麽多人,裏麵就有我教導的人,所有將領都要自罰律己。調來一萬戍衛軍,也是我的意思,並且得到趙姬太後的支持。”
“昌平君大人,請你告訴我,為什麽當嫪毐帶兵進入鹹陽,你不立刻派兵支援呢?如果與他們展開巷戰,在熟悉地形開戰,損失可以減到最小。”
嬴政皺眉道:“昌平君,為什麽不立刻發兵進駐鹹陽?如果你第一時間行動,嫪毐的兵根本沒機會進攻秦宮。隻需拖延一個時辰,各地的援兵也會相繼到來,你也是多年帶兵打仗的人,這個道理不懂嗎?”
昌平君心裏苦悶,這是借題發揮,估計自己的左丞相之位也保不住了。事已至此,隻能答道:“因為呂相給我帶來一個消息,嫪毐此次兵禍鹹陽,主要是來殺他的。如果不調查清楚,盲目的出兵,損失會很大。”
“可我沒想到戍衛軍作戰能力那麽強,損耗了大多數兵力,小臣有罪,請大王剝奪本人左丞相之位。自己犯下的罪,就要用於承擔,也讓後來者明白這個教訓。”
嬴政點頭道:“準奏,暫時賦閑在家,但也要做好再次提用的準備。在本王的規劃中,未來的戰事,絕對少不了你的一份。”
昌平君滿意地答道:“多謝大王。”
昌平君心中喜悅,嬴政這麽說了,說明以後還有機會帶兵上戰場。這隻是個引子,可能呂不韋也要倒黴了,當這個呂相做不下去了,那麽留下的空缺,自己完全能夠補上。至少他在軍中還有人脈,呂不韋不懂的,他都懂。
果不其然,嬴政問道:“仲父大人,當日我將鹹陽大任交給你,隻是短短數日,就讓我大秦國力損耗。請迴答我,當日嫪毐帶兵進入鹹陽,你在何地?”
呂不韋心情低落,言道:“我在軍營。”
嬴政正色道:“你不在鹹陽坐鎮,來軍營做什麽?這裏有昌平君在,難道你覺得,自己的作戰能力比他還強?我大秦丞相啊,不坐鎮中樞,還要插手軍中事務。就因為你的到來,讓昌平君顧忌重重,從而貽誤戰機。”
“說到底,他是左丞相,你是丞相,官大一級令他不得不謹慎。”
“嫪毐被收監,鹹陽治安依然不穩定,你不但沒有迴鹹陽指揮,還在軍營停留。你可想過,你留在軍營一日,許多將領都要惶恐一日,就怕你在朝議上說些對不利之言。”
“當我返迴鹹陽的時候,呂府竟然沒有一個人在。就算嫪毐要殺你,也隻是殺你一人,與你的那些門客有什麽關係?”
“在其位,不謀其事,你讓本王如何處置於你?”
呂不韋總算明白了,嬴政先是拿昌平君開刀,現在就要輪到他了,急忙言道:“請大王準我立刻返迴鹹陽,朝中許多政務,還需要我照應,我會盡快穩定人心,絕不讓大王難做。”
嬴政搖頭歎道:“不必了。”
“我在宮裏待了半宵,批閱了大量的奏章,絕大部分大臣都在做事,也知道我在宮裏,想盡一切辦法將奏章送到我手上翻閱。看著那些奏章裏,我心喜悅,我大秦的臣子都是忠心的,都在踏實地做事。”
“可有個情況讓我心痛,那些奏章裏,居然沒有仲父大人的。也就是說,仲父本人並不在鹹陽,你可是我大秦丞相,是本王的左膀右臂。在鹹陽有亂之時,你卻不在我的身邊,其他大臣會怎麽看?太後們會怎麽看?”
“鹹陽極缺人手,本王現在宣布,罷黜仲父的丞相之位,待家反省,請仲父立刻返迴巴蜀老家,鹹陽就不要去了。”
眾人不敢發出任何聲音,這個懲罰太重了,一朝親政,居然將托孤之臣貶為庶人。至少昌平君還有個念想,可以安心地在家中休養,畢竟有嬴政親口說的日後提拔。可對呂不韋,沒有一句再次啟用的言語,說明對呂不韋厭惡已久,年輕的君王已經忍不下去了。
呂不韋好似老了許多歲,歎道:“大王既然還叫我仲父,對我已算仁至義盡,或許這些年來,許多決策惹惱了你。可我還是要說,大秦暫時還離不開我,政務比軍務更複雜,裏麵牽涉到的人脈關係,盤根錯節。如果我走了,就沒有人對大王勸諫……。”
嬴政抬手言道:“請仲父放心,這些我已有決議,明日朝議,李斯接替你的位置,尉繚為國尉,馮劫為禦史大夫,馮去疾為右丞相。羋宸大人也會卸任丞相職務,專心做他的郎中令。”
“許多人都很年輕,但是年輕不怕,可以慢慢鍛煉,至少他們都聽話,不會跟我唱反調。”
呂不韋驚訝道:“馮氏父子提拔到這個位置,他們真的能做好嗎?請大王謹慎。李斯在呂府學習多年,他做丞相我不反對,因為他有那個能力,可馮氏在朝中並沒有多少人脈,理清其中的關係就很難,恐怕不太適合。”
嬴政言道:“沒有關係最好,那樣更能聽話。這些年來,仲父的人脈網很龐大,可我大秦的國力並沒有增長多少。既然不行,那就要推倒重來,你反對馮氏父子,恐怕也有私心吧。因為他們從來不去呂府,讓你不喜。”
“而他們所在的位置,很容易得罪人,得罪就得罪吧,起碼政令能很好的傳達下去。一個政令下達,到了目的地,變成另外一個意味,本王不想再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就這樣吧,仲父可以在老家看著,看我能不能把他們用好。”
呂不韋的心徹底寒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直接將他打下凡塵。看著大帳中人,這裏可不是朝堂,沒有一位能幫他說話。
心灰意冷的呂不韋,最終承認了這個事實,低頭言道:“下臣遵命,請容我最後看一次大王對嫪毐的處罰,然後迴歸家鄉。”
嬴政皺了皺眉,之所以不提前懲罰嫪毐,就是想要找個替嫪毐脫身之法。現在呂不韋不走了,那麽想要留嫪毐的性命,就不行了。這裏麵牽涉的秘密太多,處置不好,會留下許多尾巴,讓人詬病。
又聽呂不韋言道:“嫪毐行次謀逆之罪,理應當誅,不但如此,他的兩個孩子也要立即處死,以免尾大不掉。一位真正的君主,不經曆鮮血的洗禮,始終無法真正樹立君威。”
嬴政麵色很難看,都到了這個時候,還來教訓自己。鍾離對此也很無語,可呂不韋的這點要求,還真的無法拒絕。
坐在嬴政身邊的嬴艾,卻麵帶微笑地在嬴政耳旁輕語幾句,嬴政才露出笑容。至於說的什麽話,隻有鍾離、千姿、千葵三人聽到。
嬴艾對嬴政低語道:“這個老不死的臭老頭,既然敢惹哥哥不快,那就讓他看。等此間事了,讓禁衛軍護送他迴老家,對他的一言一行進行監視。總有一天,他會說錯話,到時候再處死也不晚。”
嬴政低聲笑道:“處死就不必了,他畢竟是我的仲父,這點舊情我還是念的。既然他要看我殺人,那就讓他看個夠。”
嬴艾嘴角彎彎翹起,低聲言道:“他說別人尾大不掉,我看是他自己尾大不掉才對,太子哥哥既然不想管,那就讓我來吧,事後也沒人能與哥哥扯上關係。”
嬴政拍了拍嬴艾的小腦袋,不再言語。嬴艾有一點說的很對,呂不韋在秦國經營幾十年,各種人脈關係資源太多,現在去了丞相之位,他的影響力在鹹陽依然根深蒂固。
特別是呂府的那位人才,許多人都是嬴政要用的,如果呂不韋在老家說些什麽話,許多人都會聽。嬴政最怕的就是這樣的人,宮裏的幾位太後,以前也是這麽做的。看似不做任何事,但卻能影響到許多人。
而呂不韋教訓嬴政慣了,到了這個時候,還要看他懲罰嫪毐,如果做的不讓他滿意,難免又會影響頗深。嬴政最討厭的就是這樣的人,老而不死是為賊,那就看嬴艾有什麽手段去做吧,起碼嬴政自己下不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