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沉默,讓嬴政很無奈。


    吵了這麽多天,他們還是守著自己的原則不放。說白了,就是私心作祟,生怕鹹陽學宮建立起來,就會讓許多權貴子弟失去權益。


    在這個時代,任命官職,絕大部分靠的是裙帶關係。從底層一步步地爬上來,也不是說不行,而是需要經曆太長時間的經營,中間還不能犯下什麽大錯。


    比如呂不韋當年,以一介商賈之身,還是嬴子楚身邊的紅人,爬到現在這個位置,也是經曆了太多的政治鬥爭而爬上來的。就算有許多人際關係,那個商賈身份,還一直被人在背後詬病,許多事情都有人在羈絆。


    而昌平君的提升,隻是華陽夫人一句話,就提到與呂不韋同等的地位。說心裏話,呂不韋自己都覺得不公平,同樣都是有才之人,為什麽別人爬的那麽快,而他自己卻那麽辛苦呢?


    別人說自己是商賈出身,自己還嫌昌平君等人並沒有什麽才能,隻是出生在皇族,有一個好的背景罷了。比治國的手段,呂不韋非常看不起昌平君,隻是不敢說出來罷了。


    可嬴政想要建立鹹陽學宮,呂不韋還是不能點頭,因為那會得罪許多人。所以他不能站出來同意,還要營造出一個極力反對的麵孔,畢竟嬴政還沒有親政,處理國家的重任,還得靠朝上的這些大臣們。


    沒有人說話,嬴政卻有話要說了,不管怎麽樣,鹹陽學宮對自己太重要了。哪怕得罪所有人,都要將學宮建立起來,手裏有了底牌,他們不同意,自己就去私辦,隻要合乎法度就行。


    如果有人同意,那是最好的事情,起碼在秦律上,更合乎法度。


    嬴政首先問道:“諸位都是大秦的支柱,學宮對大秦很重要,本王也並不是想要分化大家的權力,而是讓大秦治理的更好。既然你們都不開口,那我就一個一個地問吧。”


    “商公大人,你是我嬴氏族長,本王的決定,你是否會反對?”


    商公也沒想到,第一個被點名的卻是自己。猜不透嬴政的心思,小心地言道:“隻要幾位太後不反對,本人沒有意見。大王的意誌,代表的是整個皇族的意誌,我沒有反對的意思。可是具我所知,太後也是反對建立學宮的。”


    嬴政點了點頭,言道:“很好,隻要有太後點頭,皇族就沒有任何意見了,對不對?”


    商公順應著言道:“對。”


    話剛說完,心裏一驚,許多人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難道太後真的同意建立學宮?那麽商公說的話,以後就很難改口了。可華陽夫人明確地說過,她反對建立學宮,因為時機還不成熟。


    昌平君疑惑道:“難道太後同意此事?這應該不可能。”


    抬頭言道:“啟稟大王,商公隻是嬴氏族長,還代表不了羋氏皇族。至少在我看來,我羋氏不會讚同建立學宮,那會降低皇族的地位,影響太大了,更會讓列國看笑話。”


    嬴政言道:“列國看笑話?那我就滅掉列國,到時候再看看到底誰在看誰的笑話。左丞相,你說商公大人代表不了羋氏一族,此句我讚同。可你要先問問你自己,你能代表羋氏的聲音嗎?具我所知,絕大部分羋氏族人,都與你不親吧。”


    昌平君正色道:“親與不親又有何妨?本人就事論事,不怕人說閑話。鹹陽學宮一旦建立,就會減少皇族的影響力,羋嬴兩族都能看到,為什麽大王非要建立這樣的學府呢?”


    “舉薦製,也是一種傳統,更是皇族賴以生存的保證。如果大秦以後的官職都從學宮而出,那麽上下尊卑的傳統,會被多少人擯棄?長此以往,君權神授的思想,必使皇族的地位降低到冰點,還請大王慎重考慮。”


    嬴政想了片刻,言道:“也就是說,羋氏隻有你一人反對,如果我能讓羋氏絕大部分的人讚同,或是華陽奶奶也讚同我的決定,你是否還要反對呢?”


    昌平君愣住了,這讓他怎麽迴答?如果華陽夫人和羋氏絕大部分的人都讚同,那他反對為了哪般?到時候夾在中間,裏裏外外都得罪了一個遍,還怎麽在朝堂上混?


    隻能將目光看向羋宸、呂不韋,意思是讓他們幫忙開口說幾句話。可他們哪裏會開口,今日朝議,嬴政做足的準備,鐵了心要建立學宮,他們反對能有什麽用?


    嬴政習慣性地點著桌麵,言道:“羋啟大伯,對於羋氏而言,你還做不了主。羋宸大人,你會反對我的意見嗎?”


    羋宸苦笑道:“大王何必問我?你明知道我是不讚同的,正如太後所言,建立鹹陽學宮,時機太早了,需要從長計議。”


    嬴政正色言道:“可本王等不及了,鹹陽學宮必須早點建立起來。我問你一句話,如果華陽宮同意,還有其他太後同意,你將做何決定?”


    羋宸言道:“如果太後同意,羋宸必將為大王掃清障礙,並且從私庫提取錢糧,為學宮提供部分資助。關鍵是太後不同意,我能有什麽辦法?”


    嬴政點頭道:“有嶽父這句話就夠了,我會讓奶奶同意的。”


    從稱謂上即可看出,一句官職、一句私人稱唿,嬴政在大打人情牌,而且牌麵很高。眾人心裏都沒底,問題發生了轉變,脫離了他們的預想。


    一直以來,要不要建立學宮,本就是朝堂之事,現在嬴政將問題點,拉向了朝堂之外。以眾臣的意願,拉向了那幾位看戲的太後身上,如果有哪位太後真的同意了,那他們爭吵了這麽久,還有什麽意義?


    想到那幾位太後,眾人都不敢言語,秦王還沒有親政,在朝上大家都可以隨意地去說。但是問題的焦點轉向了太後,就不是他們能亂說的了,幾位太後掌握的權力太大,小心禍從口出。


    嬴政突然微笑地對呂不韋言道:“仲父大人,幾位大臣都沒有明確的反對,以你我的身份,應該也不會正麵反對。說到底,學宮建立起來,對仲父和我都有大利,你反對了那麽久,隻是怕得罪同僚罷了。”


    還是被嬴政點了名,呂不韋真有點頭皮發麻,心想你知道就行了,何必說出來。既然被問道,也隻能按著頭皮言道:“我的大王啊,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將目光看向列國,看向整個中原。建立學宮,也不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不必那麽焦急,至少要等到你親政的時候,再拿出來討論。”


    嬴政搖頭歎道:“時不我待,必須在親政之前,將學宮建立起來。不妨告訴仲父,不管大家同不同意,此事我已經在辦了。而且已經選址,鹹陽學宮就在鹹陽城,將帝銘府、冷月府連成一線,各地街道商戶搬遷完畢,正在構築學宮的圍牆。”


    “同時本王為學宮第一任院長,尉繚為副院長,荀子為祭酒,鄒衍大師、神算先生、魯勾踐大師、田刀、神棍、藺且等多位名士授課。更有李斯、麗姬、即墨青衣、甘羅、司空馬、嬴成、嬴虛……等無數年輕一代加入其中。”


    “其中有出身卑賤之人,也有皇族中人,隻要有才的人,哪怕一點才能都沒有,也可以去學宮聽諸位大師講課。學宮一旦建立起來,必會在中原刮起一陣旋風,無數有才之人,向來投奔。仲父大人,不可不能反對了。”


    眾人同時看向呂不韋,呂不韋身心俱疲,裏麵有好多自己府裏的門客,想要甩掉這身鍋,基本不可能。嬴政的手段太陰險了,既然你要反對,我就讓你許多門下的人加入進來,這口黑鍋,你想不背都不行。


    呂不韋堅持道:“就算建立起來,也不合法度,屬於私下的學府,我是不會同意的。諸位同僚,鹹陽學宮隻是一個學術之地,隻要不是官辦的,我的門客去那裏與人辯論各家思想,非我所能阻攔。”


    許多人都點了點頭,何止是你府上,哪家沒有幾個那樣的門客。學宮裏有那麽多名士在,他們想不去都難,別說他們,就是朝上的這些人,也有想要去聽聽的心思。


    去聽聽無妨,要讓他們點頭同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隻能私辦,屬於民間學府性質,在法理上,想要入朝當官,還是要靠舉薦製。圈的那些地,本就是秦王所有,各家利益並沒有受損,你圈的再大都與他們無關。


    隻要在法理上不承認,一切都好說,到時候去看看也不錯,真有才能的人,私下招募到府上當幕僚,完全能為自己所用。許多人都存有這個心思,連昌平君也不例外。


    至於呂不韋府上的那些門客,畢竟名聲不顯,與那些大師比較起來,真的不算什麽。丟進那些辯士堆裏,連個浪花都翻不起來,而且自家也會有人加入進去。


    看來秦王嬴政是鐵了心要建立學宮,不但想,而且付出了實踐,連建築地點都選好了。裏麵更有即墨青衣那個大財主在,別說圈那點地盤,隻要人家願意,在鹹陽城外再築一圈城牆都能辦的到。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嬴政再次言道:“本王是學宮院長,學宮裏學習的年輕人,都可算做是天子門生。所以啊,學宮必須要合乎法度,我會讓幾位太後同意的。記住你們說的話,當太後同意的時候,你們再跳出來反對,本王可不會再聽。”


    呂不韋、昌平君、羋宸、商公……集體傻了眼。


    什麽情況?你不但要建,還要讓學宮變得合法?一旦真的合乎法度,並且以君王的姿態去主持,那就會寫進秦律當中。


    真的變成這樣,以後朝堂的任職,隻能從學宮選拔,完全剝奪了許多人的利益。


    這麽獨斷專行,真的好嗎?你還沒有親政呀,幾位太後豈能陪你胡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刺客列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塵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塵風並收藏新刺客列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