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為一爐的名著。
鹹陽城門口,許多來鹹陽奔赴前程的列國之人,在逐客令下,陸續地準備離開。也就在這個時候,呂府的門客掛上《呂氏春秋》,並且聲稱,大秦丞相呂不韋曾有言,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給千金。
無數的人駐足腳步,他們來秦國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出仕,求得富貴嘛。呂相的口氣太大了,竟然將一本描繪的這麽完美,世上根本就沒有完美之事,隻要挑出一個錯處,或是可以改動幾處,那就不是幾個字了,豈不發了嗎?
一時間,鹹陽城門口人頭攢動,仔細地閱讀《呂氏春秋》。
呂府的門客看的很滿足,這部巨著裏麵也有他們的功勞,能夠展示在世人麵前,本身就是一種榮耀。如果能廣為傳播,那可是流傳千古的美名。
不但城門口有許多人在看,此消息在整個鹹陽城傳開,更多的人也加入到這場挑錯的行列中來。
秦宮,華陽宮,嬴政、鍾離、華陽夫人也聽到了這個消息。嬴政安心了,呂不韋做事很快,他也沒把握《呂氏春秋》就能在此時完成,原本認為整理出來需要幾日時間。
嬴政可以等,但是呂不韋等不起,心急火燎地就將計劃推出,何況這本書早就寫好,自然不會再拖延下去。免得逐客令影響久了,許多人才從大秦流失,關鍵是要給手下的門客吃個定心丸。
聽著林葉的稟告,華陽夫人沉思片刻,言道:“此事很奇怪,按照我對呂不韋的了解,就算推出這本巨著,也應該先送進宮裏,讓皇族來命名才對。如此大張旗鼓地用呂氏,弄的君不君、臣不臣,嫌我們沒事做嗎?”
嬴政低頭不語,可不是嘛,幾位太後要看戲,現在他也要做旁看戲,心裏這口怒火總要發泄下的。呂不韋現在的舉動,都是被他們逼出來的。麵對華陽夫人的疑惑,嬴政不想說,但是鍾離卻開口了。
鍾離淡淡地言道:“不是呂不韋的主意,這是公子的計策。想要取消逐客令,總得有個由頭,所以就推出了這本書。為了安呂不韋的心,以呂氏命名也無妨,反正那本書皇族也沒有參與,公子和皇族一點影響也沒有。”
華陽夫人搖頭道:“恐怕沒有這麽簡單吧。”
鍾離看不出來,那是對政事不懂,華陽夫人政治覺悟多高。如果僅僅為了取消逐客令,可以私下聯係大臣,直接上書進諫即可,隻要時間拖久了,此事也就黃了。
用呂氏不用嬴氏,君王的文治武德體現不了,對嬴政樹立君威一點效果也沒有。既然公開推出了這本書,還是嬴政的主意,那麽很容易就能推斷出,此書出來以後,再創建鹹陽學宮,將這本書的原本送進學宮,嬴政的影響力就更大。
這與朝中的紛爭一聯係,華陽夫人眼前一亮,笑道:“用什麽名字無妨,我們不急,但是我那個羋啟弟弟肯定會急,他那個火爆脾氣我是知道的。政兒也是胡鬧,我們幾位在看戲,你卻搞出了這樣的計策,基本上就沒你什麽事了。”
“現在好了,你和我們幾個都在旁邊看戲,呂不韋就要正麵羋啟、商公等人的怒火,他們打不起來都難。這個計策用的極妙,用呂氏不用嬴氏,商公那個老狐狸應該能穩住,羋啟肯定要與呂不韋爭吵。”
“他們就在朝上吵個幾天,逐客令之事也就黃了。逐客逐客,逐的就是各家的門客,呂不韋想要穩定手下人,必定要極力地與他們辯駁。”
“那本書的事情葉子告訴我了,誰能改動一字,賞賜千金,說明呂不韋對此書非常看重,應該會是一本巨著。這樣青史留名的機會,政兒為什麽不把握呢?隻要你下令,我們必定支持,那對你很有好處。”
嬴政搖頭苦笑道:“正如奶奶所言,我們都在旁邊看戲,仲父是被我們逼出來與昌平君打擂台,心裏肯定有氣。大秦需要穩定,隻要我還沒有親政,就少不了仲父的支持。”
“以呂氏命名,可以穩住仲父的心,他可以全身心的輔佐於我。如果沒有人提,讓他自己去取名,也會顯得尷尬。現在我來替他用了這個名字,就沒有其他想法,必然全力地按照計劃進行。”
“此計劃還有個好處,奶奶啟用昌平君,為的是穩定朝綱,打消仲父和嫪毐的囂張氣焰。可昌平君的做法,已經與奶奶的初衷背道而馳,既然昌平君不聽,那我們就讓仲父按照我們的意思來。”
“所以今天的朝議,他們必定會大吵一架,到最後爭執不下,必然會請我來仲裁。孫兒說的話或許他們不會聽,但是他們決定不了的事情,隻能找我解決。我不開口定奪,母親就不可能蓋上璽印,這個道理他們懂,孫兒也懂。”
華陽夫人點了點頭,又言道:“趙姬傳訊給我了,當政兒親政的那一天,玉璽會當麵交給你。想要親政,必定要冠禮,我大秦君王冠禮,必定在雍城的蘄年宮,那裏是趙姬的地盤,自然放心我們。”
“趙姬也是個聰明人,抓著玉璽和後宮大印不放,也不會迴秦宮,怕迴來我會搶她的權利。隻有雙印在手,其他人想要趕你下台,都要顧忌她的立場。嫪毐雖然控製雍城半數兵權,但是趙姬並不太信那個麵首,所以讓嬴皓小子與嫪毐打擂台,她居中坐收漁人之利,手段極其高明。”
“何況她的身邊還有莫愁女,隻要心情不好,或是你冠禮的時候,嫪毐或是嬴皓想要對你不利,就會剝奪他們的兵權。但是我要告訴你,無論你們母子感情多深,那兩個孩子,絕對不能留在世上。”
“時機成熟,就讓小鍾解決了,免得某些人有異心。特別是那個嫪毐,不臣之心很盛,居然敢插手秦宮之事。趙姬在的時候,也不敢這麽做,膽子比任何人都大。”
嬴政歎道:“母親也有自己的難處,此事我會妥善解決好。”
“關於後宮之事,孫兒是這麽想的。先讓敏代和華嬴接手宮中事務,奶奶在旁指導,教她們處理些不懂的事情。覺得她們誰合適,奶奶再決定誰來當這個後宮之主,畢竟她們還年輕。”
華陽夫人指著嬴政樂道:“不是她們年輕,而是你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太晚,其實你早就應該下這個決定了。你不開口,難道讓我主動開口嗎?”
“你要記住,一個人的命令,出自誰人之口,代表了誰的意思。我的年紀也大了,隻想安度晚年,我連後宮大印都可以交給趙姬,豈會在乎這些權力。在宮裏鬥了這麽多年,也累了,你開了口,那些往日得罪過的老人,也不敢來找我的麻煩。”
華陽夫人一直在想著一個問題,當年為了爭寵,在宮裏殺了不少人。那些人明麵上對她恭恭敬敬,一旦她失勢了,或是惹得眾怒,就會群起而攻之。後宮的女人,沒有一個是簡單的,隻要自己扶植的嬴政不倒,樹立君威,就能為她遮風擋雨。
夏姬為什麽不願意在華陽宮居住?就是因為當年她們兩人殺的人太多了,那些先王的妃子們,時刻都盯著她們。夏姬不爭,整日躲在茅草屋,本身有是位高手,自然不擔心有人敢找她的麻煩,北宮可不是吃素的。
夏姬不擔心,但是華陽夫人卻很擔心。她們都老了,華陽夫人在宮裏唿風喚雨,主要有夏姬在撐腰,可是夏姬肯定會老死在她前麵,大樹一倒,隻能尋求新的支撐點。而嬴政,就是華陽夫人的希望,因為嬴政最親密的女人,都與她很熟。
不說林葉、羋潤,單單一個鍾離,就讓華陽夫人生活過得踏實。在秦宮,那些人可以不怕嬴政、林葉,但是每個人都怕鍾離。也隻有華陽夫人能與鍾離說的上話,可能鍾離說的話,比在嬴政身邊說的還要多。
因為鍾離有個習慣,每到一個環境,就要對那裏環境做個深入的了解。在秦宮住的這些年,鍾離還沒有找到夏姬說的那幾處秘庫,一直沒有停下尋找的心思。
此事華陽夫人也知道,要說對秦宮熟悉程度,也隻有華陽夫人,所以鍾離經常來華陽宮。一來二去,就與華陽夫人相處了很深的關係,再加上羋宸那個守財奴,鍾離有什麽想不明白的,都會跟華陽夫人說。
在鍾離的眼裏,這位後宮之主也老了,對嬴政一點威脅也沒有。華陽夫人與她相處,顯得和藹可親,不擺任何架子,還是很好說話的。特別是某一次,華陽夫人帶她進入華陽宮寢殿下的地宮,那個秘庫讓鍾離看了,增加了彼此的關係。
至於其他幾處秘庫,華陽夫人就不知道了。畢竟那是北宮的事情,夏姬真想藏點什麽東西,若大的鹹陽宮,別人怎麽能找的出來。對於這點,鍾離也表示理解,夏姬太頑固了,有什麽好的東西,都留給了晨曦。
就算嬴政和晨曦成親,已經是一家人了,都不肯將秘庫交給鍾離。鍾離打聽的很清楚,知道秘庫的人,隻有夏姬和晨曦兩個人。又聽悲逆等北宮人所言,終南山的北宮宮殿,建造的比秦宮還要富麗堂皇。
也就是說,夏姬將所有好的東西,都給了晨曦,讓晨曦去分配。晨曦不願意入宮,或許是怕鍾離與她分權,這些人的心思真的讓人難以捉摸。
鍾離惱怒道:“華陽奶奶,這宮裏的女人,沒有一個是簡單的,特別是那個晨曦。藏了那麽多好東西不說出來,北宮可以直接從巴家拿錢糧,我鍾殿卻要從羋宸大人的私庫裏取用度,真的惱人。”
嬴政和華陽夫人都笑了,鍾離一直想要找出那幾個秘庫,那裏麵有許多兵器,可以減少鍾殿的用度。可是找不出來,隻能在各處想辦法。
鍾殿在零羽的領導下,擴充的很快,人多起來,各處都指望著鍾離去找錢糧。而有錢的幾處,每個月就隻能取那麽些,最近零羽、林葉沒少在她麵前叫窮。
沒有錢財,就買不了兵器、拖延訓練的進度。幾萬人張口,每天的消耗就海了去,不當家不知道愁。鍾離不想這麽麻煩,但是為了嬴政的大業,鍾殿就必須要發展,發展就需要用錢。
所以鍾離對金錢很敏感,而嬴政和華陽夫人之所以笑,就是因為這點。鍾離與羋宸打交道次數多了,其他沒學會,守財奴的性格學了個全。
何況她本身就很吝嗇,隻學自己想要的,想讓她教鍾殿外的人,根本不可能。
鹹陽城門口,許多來鹹陽奔赴前程的列國之人,在逐客令下,陸續地準備離開。也就在這個時候,呂府的門客掛上《呂氏春秋》,並且聲稱,大秦丞相呂不韋曾有言,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給千金。
無數的人駐足腳步,他們來秦國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出仕,求得富貴嘛。呂相的口氣太大了,竟然將一本描繪的這麽完美,世上根本就沒有完美之事,隻要挑出一個錯處,或是可以改動幾處,那就不是幾個字了,豈不發了嗎?
一時間,鹹陽城門口人頭攢動,仔細地閱讀《呂氏春秋》。
呂府的門客看的很滿足,這部巨著裏麵也有他們的功勞,能夠展示在世人麵前,本身就是一種榮耀。如果能廣為傳播,那可是流傳千古的美名。
不但城門口有許多人在看,此消息在整個鹹陽城傳開,更多的人也加入到這場挑錯的行列中來。
秦宮,華陽宮,嬴政、鍾離、華陽夫人也聽到了這個消息。嬴政安心了,呂不韋做事很快,他也沒把握《呂氏春秋》就能在此時完成,原本認為整理出來需要幾日時間。
嬴政可以等,但是呂不韋等不起,心急火燎地就將計劃推出,何況這本書早就寫好,自然不會再拖延下去。免得逐客令影響久了,許多人才從大秦流失,關鍵是要給手下的門客吃個定心丸。
聽著林葉的稟告,華陽夫人沉思片刻,言道:“此事很奇怪,按照我對呂不韋的了解,就算推出這本巨著,也應該先送進宮裏,讓皇族來命名才對。如此大張旗鼓地用呂氏,弄的君不君、臣不臣,嫌我們沒事做嗎?”
嬴政低頭不語,可不是嘛,幾位太後要看戲,現在他也要做旁看戲,心裏這口怒火總要發泄下的。呂不韋現在的舉動,都是被他們逼出來的。麵對華陽夫人的疑惑,嬴政不想說,但是鍾離卻開口了。
鍾離淡淡地言道:“不是呂不韋的主意,這是公子的計策。想要取消逐客令,總得有個由頭,所以就推出了這本書。為了安呂不韋的心,以呂氏命名也無妨,反正那本書皇族也沒有參與,公子和皇族一點影響也沒有。”
華陽夫人搖頭道:“恐怕沒有這麽簡單吧。”
鍾離看不出來,那是對政事不懂,華陽夫人政治覺悟多高。如果僅僅為了取消逐客令,可以私下聯係大臣,直接上書進諫即可,隻要時間拖久了,此事也就黃了。
用呂氏不用嬴氏,君王的文治武德體現不了,對嬴政樹立君威一點效果也沒有。既然公開推出了這本書,還是嬴政的主意,那麽很容易就能推斷出,此書出來以後,再創建鹹陽學宮,將這本書的原本送進學宮,嬴政的影響力就更大。
這與朝中的紛爭一聯係,華陽夫人眼前一亮,笑道:“用什麽名字無妨,我們不急,但是我那個羋啟弟弟肯定會急,他那個火爆脾氣我是知道的。政兒也是胡鬧,我們幾位在看戲,你卻搞出了這樣的計策,基本上就沒你什麽事了。”
“現在好了,你和我們幾個都在旁邊看戲,呂不韋就要正麵羋啟、商公等人的怒火,他們打不起來都難。這個計策用的極妙,用呂氏不用嬴氏,商公那個老狐狸應該能穩住,羋啟肯定要與呂不韋爭吵。”
“他們就在朝上吵個幾天,逐客令之事也就黃了。逐客逐客,逐的就是各家的門客,呂不韋想要穩定手下人,必定要極力地與他們辯駁。”
“那本書的事情葉子告訴我了,誰能改動一字,賞賜千金,說明呂不韋對此書非常看重,應該會是一本巨著。這樣青史留名的機會,政兒為什麽不把握呢?隻要你下令,我們必定支持,那對你很有好處。”
嬴政搖頭苦笑道:“正如奶奶所言,我們都在旁邊看戲,仲父是被我們逼出來與昌平君打擂台,心裏肯定有氣。大秦需要穩定,隻要我還沒有親政,就少不了仲父的支持。”
“以呂氏命名,可以穩住仲父的心,他可以全身心的輔佐於我。如果沒有人提,讓他自己去取名,也會顯得尷尬。現在我來替他用了這個名字,就沒有其他想法,必然全力地按照計劃進行。”
“此計劃還有個好處,奶奶啟用昌平君,為的是穩定朝綱,打消仲父和嫪毐的囂張氣焰。可昌平君的做法,已經與奶奶的初衷背道而馳,既然昌平君不聽,那我們就讓仲父按照我們的意思來。”
“所以今天的朝議,他們必定會大吵一架,到最後爭執不下,必然會請我來仲裁。孫兒說的話或許他們不會聽,但是他們決定不了的事情,隻能找我解決。我不開口定奪,母親就不可能蓋上璽印,這個道理他們懂,孫兒也懂。”
華陽夫人點了點頭,又言道:“趙姬傳訊給我了,當政兒親政的那一天,玉璽會當麵交給你。想要親政,必定要冠禮,我大秦君王冠禮,必定在雍城的蘄年宮,那裏是趙姬的地盤,自然放心我們。”
“趙姬也是個聰明人,抓著玉璽和後宮大印不放,也不會迴秦宮,怕迴來我會搶她的權利。隻有雙印在手,其他人想要趕你下台,都要顧忌她的立場。嫪毐雖然控製雍城半數兵權,但是趙姬並不太信那個麵首,所以讓嬴皓小子與嫪毐打擂台,她居中坐收漁人之利,手段極其高明。”
“何況她的身邊還有莫愁女,隻要心情不好,或是你冠禮的時候,嫪毐或是嬴皓想要對你不利,就會剝奪他們的兵權。但是我要告訴你,無論你們母子感情多深,那兩個孩子,絕對不能留在世上。”
“時機成熟,就讓小鍾解決了,免得某些人有異心。特別是那個嫪毐,不臣之心很盛,居然敢插手秦宮之事。趙姬在的時候,也不敢這麽做,膽子比任何人都大。”
嬴政歎道:“母親也有自己的難處,此事我會妥善解決好。”
“關於後宮之事,孫兒是這麽想的。先讓敏代和華嬴接手宮中事務,奶奶在旁指導,教她們處理些不懂的事情。覺得她們誰合適,奶奶再決定誰來當這個後宮之主,畢竟她們還年輕。”
華陽夫人指著嬴政樂道:“不是她們年輕,而是你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太晚,其實你早就應該下這個決定了。你不開口,難道讓我主動開口嗎?”
“你要記住,一個人的命令,出自誰人之口,代表了誰的意思。我的年紀也大了,隻想安度晚年,我連後宮大印都可以交給趙姬,豈會在乎這些權力。在宮裏鬥了這麽多年,也累了,你開了口,那些往日得罪過的老人,也不敢來找我的麻煩。”
華陽夫人一直在想著一個問題,當年為了爭寵,在宮裏殺了不少人。那些人明麵上對她恭恭敬敬,一旦她失勢了,或是惹得眾怒,就會群起而攻之。後宮的女人,沒有一個是簡單的,隻要自己扶植的嬴政不倒,樹立君威,就能為她遮風擋雨。
夏姬為什麽不願意在華陽宮居住?就是因為當年她們兩人殺的人太多了,那些先王的妃子們,時刻都盯著她們。夏姬不爭,整日躲在茅草屋,本身有是位高手,自然不擔心有人敢找她的麻煩,北宮可不是吃素的。
夏姬不擔心,但是華陽夫人卻很擔心。她們都老了,華陽夫人在宮裏唿風喚雨,主要有夏姬在撐腰,可是夏姬肯定會老死在她前麵,大樹一倒,隻能尋求新的支撐點。而嬴政,就是華陽夫人的希望,因為嬴政最親密的女人,都與她很熟。
不說林葉、羋潤,單單一個鍾離,就讓華陽夫人生活過得踏實。在秦宮,那些人可以不怕嬴政、林葉,但是每個人都怕鍾離。也隻有華陽夫人能與鍾離說的上話,可能鍾離說的話,比在嬴政身邊說的還要多。
因為鍾離有個習慣,每到一個環境,就要對那裏環境做個深入的了解。在秦宮住的這些年,鍾離還沒有找到夏姬說的那幾處秘庫,一直沒有停下尋找的心思。
此事華陽夫人也知道,要說對秦宮熟悉程度,也隻有華陽夫人,所以鍾離經常來華陽宮。一來二去,就與華陽夫人相處了很深的關係,再加上羋宸那個守財奴,鍾離有什麽想不明白的,都會跟華陽夫人說。
在鍾離的眼裏,這位後宮之主也老了,對嬴政一點威脅也沒有。華陽夫人與她相處,顯得和藹可親,不擺任何架子,還是很好說話的。特別是某一次,華陽夫人帶她進入華陽宮寢殿下的地宮,那個秘庫讓鍾離看了,增加了彼此的關係。
至於其他幾處秘庫,華陽夫人就不知道了。畢竟那是北宮的事情,夏姬真想藏點什麽東西,若大的鹹陽宮,別人怎麽能找的出來。對於這點,鍾離也表示理解,夏姬太頑固了,有什麽好的東西,都留給了晨曦。
就算嬴政和晨曦成親,已經是一家人了,都不肯將秘庫交給鍾離。鍾離打聽的很清楚,知道秘庫的人,隻有夏姬和晨曦兩個人。又聽悲逆等北宮人所言,終南山的北宮宮殿,建造的比秦宮還要富麗堂皇。
也就是說,夏姬將所有好的東西,都給了晨曦,讓晨曦去分配。晨曦不願意入宮,或許是怕鍾離與她分權,這些人的心思真的讓人難以捉摸。
鍾離惱怒道:“華陽奶奶,這宮裏的女人,沒有一個是簡單的,特別是那個晨曦。藏了那麽多好東西不說出來,北宮可以直接從巴家拿錢糧,我鍾殿卻要從羋宸大人的私庫裏取用度,真的惱人。”
嬴政和華陽夫人都笑了,鍾離一直想要找出那幾個秘庫,那裏麵有許多兵器,可以減少鍾殿的用度。可是找不出來,隻能在各處想辦法。
鍾殿在零羽的領導下,擴充的很快,人多起來,各處都指望著鍾離去找錢糧。而有錢的幾處,每個月就隻能取那麽些,最近零羽、林葉沒少在她麵前叫窮。
沒有錢財,就買不了兵器、拖延訓練的進度。幾萬人張口,每天的消耗就海了去,不當家不知道愁。鍾離不想這麽麻煩,但是為了嬴政的大業,鍾殿就必須要發展,發展就需要用錢。
所以鍾離對金錢很敏感,而嬴政和華陽夫人之所以笑,就是因為這點。鍾離與羋宸打交道次數多了,其他沒學會,守財奴的性格學了個全。
何況她本身就很吝嗇,隻學自己想要的,想讓她教鍾殿外的人,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