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羋啟臨危受命,受華陽夫人召喚,當了鹹陽城衛府的府主。


    這個位置,受關注的人太多,在鹹陽這個地方,抬腳走幾步路,就會遇上某些資曆深的權貴。那麽多眼睛盯著這裏,稍微犯些過錯,就會引起人們的猜忌。


    羋啟深知,別看這個位置風光無限,其實城衛兵骨子裏,隻聽命於華陽夫人。做事受限製,做的好,沒人誇獎你,做的差,就會有眾多的輿論抨擊。


    就算列國合縱聯軍,很難打進鹹陽城,蕞之戰不會再次發生,所以城衛兵根本沒有功績可撈。


    羋啟隻想帶兵上陣獲得功績,隻有在戰場上,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那是看一個人的有沒有能力的最快捷的方式。他想要證明給所有人看,自己一直得不到重用,一旦用了,必定不會讓人失望。


    可惜不行,臨時被征調出來,華陽宮不可能再次升遷他的職位。空有一身本領無處施展,難免心中覺得憋屈。


    現在就有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華陽夫人做不了主,但是晨曦可以。她本身就代表了秦國三位太後的意誌,而且在密室這裏,三位秦國最有權力的大臣都在,隻要晨曦點頭,他們不可能違背晨曦的意思。


    身在高位,沒有誰的屁股是幹淨的,如果晨曦真要跟大家計較,深究下去,絕對一查問題一堆。呂不韋和嫪毐就不說了,一個與既定國策背道而馳的正常,一個剛剛受到口頭警告,他們不敢反駁晨曦的任何意見。


    而自己這位羋宸弟弟,連羋氏私庫都敢動用,如果晨曦的北宮不是效忠皇族,絕對會剝奪他的所有權力。羋嬴兩族的皇家私庫,隻有在最危機的時刻才能動用,何況他做的這件事,皇族並不知道,也就是私自動用,更是罪加一等。


    所以,羋啟覺得,他要說點什麽,隻要晨曦點頭,就可以改變自己尷尬的形勢。


    羋啟直接起身,抱拳言道:“少宮主,羋啟有話說。”


    晨曦擺了擺手,起身還禮道:“請昌平君坐下說話,這裏是我的密室,不是朝堂。您沒有犯過什麽過錯,晨曦不敢讓您站著說話。”


    這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對羋啟尊敬,一個是對呂不韋、羋宸、嫪毐三人有意見,這三位都犯下了過錯。想要讓人尊敬,就應該本身不犯錯,他們的錯誤被人抓個現著,想讓人禮敬都不行。


    羋啟隻能坐下,感歎道:“羋啟軍伍出身,做事的風格都是軍中的那一套,華陽太後敢啟用我,那是對我的信任。可我要說,我不習慣當這個府主,在這個位置做事,處處受到束縛。請少宮主幫我安排個其他官職,或是派我去駐守邊關,那樣的生活才適合我。”


    “至於鹹陽這邊,有你在的一天,其他大臣不敢造次,皇族的體麵就能保存。再過個幾年,大王親政以後,我們都能輕鬆。”


    呂不韋和嫪毐皺起了眉頭,城衛府的官職雖小,但是權力卻很大。掌管鹹陽城的治安,無論哪位大臣有什麽事,都要去城衛府溝通,其他兵馬根本入不了城。


    華陽夫人之所以權勢這麽大,很大一部分都是控製城衛兵多年,隻要在這個位置待個幾年,再外放出去帶兵,絕對是漲資曆最好的途徑。


    嬴政看向晨曦,如果換了羋啟,還有何人可在這個位置呢?這個問題,在華陽宮的時候,華陽夫人和他都考慮過,真的是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這才找了羋啟。


    晨曦沉思片刻,露出睿智的笑容,言道:“羋啟大人有大才,區區城衛府的官職,確實不適合你。那麽這樣吧,嬴政就封昌平君為左丞相,昌文君為右丞相,呂大人的正丞相的位置不動。有這三位輔佐於你,我也能放心,皇族和宮裏也能安心。”


    “城衛府的府主,就讓內史騰去做,同時兼職鹹陽太守。對於國都的治理,內史騰大人很有經驗,而且他不屬於任何一個勢力集團,隻會效忠君王。不知四位大人有什麽意見?說真的,選你們任何一家的手下,其他幾家都會有人反對。鹹陽需要穩定,不能再亂了,除非你們還有更好的選擇。”


    幾人思考了許久,猛然發現,內史騰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此人文武兼備,更有治理地方的多年經驗,從來不輕易地站隊,更是參與過蕞之戰。


    城衛府這個位置,或許李信最合適,可是正如晨曦所言,鹹陽是秦國國都,急切需要穩定。所以不但要勝任城衛府,還要有治理國都的經驗,讓李信帶兵打仗可以,至於文治政事,就不行了。


    這個位置很敏感,如果選擇他們四家之人,其他人都會有意見。隻有讓一個不站隊的人進來,大家的利益才能夠保證,起碼內史騰不敢得罪任何人。


    自從羋啟出仕,呂不韋就知道,他不可能久在城衛府待著,羋啟根本沒有那個耐心。所以對晨曦給出的左右丞相,沒有反對,熟悉政事,起碼還需要許多年時間,他就是這麽過來的。這段時間,羋啟不可能與他爭些什麽,最多拿去城外的三處軍隊,多了他根本沒能力拿走。


    晨曦的強勢,那點人馬遲早是要交出來的,何況還有鍾離在旁,那三處軍營,已經是個燙手山芋。有羋啟這個莽夫去接手,呂不韋反而覺得輕鬆許多。在此事上做了退讓,那麽在其他方麵,他就不能再與自己爭了。


    晨曦笑道:“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此事就這樣定了,過幾日,甘泉宮的詔書就會抵達,羋啟大人就做好交接事宜。”


    呂不韋問道:“為什麽不收迴趙姬太後的雙印,這麽一來一迴,很耽誤時間。”


    晨曦理所當然地言道:“肯定不能收迴,嬴政還沒親政,根本無權使用秦國玉璽?今晚我會夜觀天象,對我大秦國運進行占卜,以定他的親政時間。”


    呂不韋本想拒絕,張開了口,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閉眼沉思著,現在晨曦權勢太大,沒人能夠製衡,其他人的意見,說了又有什麽意思?


    鍾離突然冷聲道:“我也極希望公子早日親政,但是華陽太後有一句話說的很對,秦國的諸多事務,公子都還沒有理清,短時間根本沒有親政的能力。”


    “你將這些事務決定下來,我想知道,你自己會做什麽?”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眾人一想,都露出疑惑的眼神看著晨曦。這麽多事情安排下來,你卻沒有什麽事情可做,起碼要有個侍劍女、女官之類的相應官職吧。


    晨曦歎道:“我不是沒有事情做,而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一般人根本沒資格幫忙。”


    “我不會入宮,婚禮過後,依然迴終南山當我的北宮少宮主,有事我會派出北宮弟子傳訊。你們也請放心,秦國的政權,我不會插手。根據祖訓,女子不得幹政,所以我要避嫌。”


    “宮裏的事情有鍾離在,宮外全靠諸位大人輔佐嬴政,他必須要學會做好一位合格的君王,此事急不得。關於親政的事情,我給出的時間為一年,因為我們大家都沒有多少時間了。”


    “我的嬴政夫君,你要記住,一年之內必須熟悉國內政務,這是我跟趙姬太後商議好的時間。隻能給出這麽多,暫時我不會說原因,以後你們就會知道。”


    眾人簡直無語了,女子不得幹政,今晚你幹涉的太多了吧。這句話沒人敢說出口,都在心裏肺腑幾句。


    同時從包裹裏取出一個錦囊,遞給呂不韋,言道:“呂大人,這是我為你準備的錦囊,請相信晨曦,在你最危險的時候才能打開,那樣會救你一命。”


    鍾離冷聲道:“晨曦給出的錦囊,就與我給出的承諾同樣重要,希望呂相珍惜。如果某天我要殺你,或許隻有這個錦囊,才能救你一命,因為沒人比她更聰明。論計謀,沒人能算的過她。”


    嬴政認真地言道:“請相父隨身攜帶,非到生死危機之時,萬萬不可提前打開。”


    雖然不知道錦囊裏寫的是什麽,但是嬴政相信,晨曦從不做沒意義的事。說能救他一命,就肯定能救,關鍵是看呂不韋自己救不救自己。如果他懷疑晨曦的用心,提前打開了錦囊,以後再遇到危機的時候,就沒人能救他了。


    聽著三人的話語,呂不韋認真地收好錦囊。他不是相信晨曦這個人,而是相信她的權力。或許自己真有那麽一天,因為嫪毐是他送給趙姬的,此事嬴政早晚會拿出來處決他。


    指望趙姬救,根本不可能。從趙國來到秦宮以後,那位記憶中的趙姬,早就變成另外一個人。她連嫪毐都不在乎,豈會在乎呂不韋?她隻在乎嬴政,畢竟趙姬與嬴子楚感情太深,母子之情,是最牢靠的親情。


    從晨曦的眼裏,呂不韋看到了許多內容,她送給自己救命錦囊,難道知道了那件事情?呂不韋自己被自己嚇了一跳,天知道她會不會知道,一時間心驚膽顫。


    一直以來,呂不韋都認為嬴政是自己與趙姬所生的兒子,晨曦與趙姬的關係那麽好,如果她知道了此事,必然以媳婦姿態待他。此事不能讓任何外人知道,但是紙包不住火,萬一被外人發現,他除了自殺,來個死無對證,還有什麽辦法能保全嬴政,或者說呂家。


    其實晨曦也不清楚,嬴政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這段曆史很模糊。隻是她知道,呂不韋不能死,也不能因為嬴政而死,她不希望嬴政變成冷血的帝王。


    或許可以問問鍾離,嬴政的事情,鍾離知道的最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刺客列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塵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塵風並收藏新刺客列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