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某個山村,住著一戶人家。
一個中年文士,滿身的書生氣,卻不在讀書,而是推磨著麵食。北方的人,都以玉米為主食,從鄉間采來的莊稼,還需要一道磨成麵粉的工程,方能食用。
旁邊有個年輕人,打著下手,不時地揮手舞著麵杆,在空中出現片片殘影。如果有人看到這一幕,必定可以認出此人的實力,那是即將突破到巔峰境界的高手。
門口站著兩個人,一文一武,卻不敢踏進這個小院子。
磨麵的是一對師徒,尉繚和王敖;門口的兩人代表了兩個勢力,冷月李斯和鬼穀葛雲。他們來此的目的,就是請尉繚出山。
劍塚之戰以後,尉繚帶著王敖離開了鬼穀,遊曆在列國之間。沒有說效忠於誰,也沒有設下計謀,去幫助誰。麵對王恆的殺伐,尉繚保持了沉默,兩人的理念不合,自然很難走在一塊。
尉繚支持的是蓋聶,現在蓋聶被禁足在內穀,讓尉繚有力無處使,隻能躲避這場紛爭,做個局外人。說到底,他是鬼穀之人,列國的君王都不怎麽敢用他。王恆帶來的殺戮,太不得民心了,可尉繚阻止不了,隻能躲在山野之中,靜觀中原的局勢。
在這一天,他躲不過去了,該來的都來了。實事逼人,這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無論民間還是朝堂,都算是江湖的一部分。
要支持誰,他還沒有想好。王恆的這一計雖好,但是並沒有滅去冷月和墨家。冷月出了個晨曦,墨家出了個胡姬,這兩位智謀很是高明,幸虧她們是女兒身,不然的話,讓她們出將為相,必使某國大振。
葛雲和李斯來的目的,尉繚很清楚,但是他不會盲目地接見。兩人也很有耐心,就站在門口等著,等你磨完麵,再來說其他的。
麵始終有磨完的時候,洗淨了手,尉繚坐在桌前飲著清水,王敖在旁邊輕搖扇子,好一副山間納涼情景。對於門外站著的兩人,根本沒去理會。
這幾年在呂府的打熬,李斯學到了許多,既然胡姬派他來邀請尉繚出山,就要給予足夠的尊重。沒有尉繚的邀請,不會踏進院子一步,隻在那裏靜靜地等待著。
葛雲忍不住了,直接走進院子,來到桌前言道:“尉繚子先生,首領還有許多謀劃需要人去執行,你不能再躲著大家了,總要給個明確的態度。”
沒有受邀就走了進來,王敖直接給了個白眼,並不理會。
尉繚淡淡地言道:“是蓋聶首領讓你來的嗎?”
葛雲道:“蓋聶又不通謀略,自然是王恆首領派我前來。”
尉繚搖頭苦笑道:“那就不對了,鬼穀隻有一位首領,那就是蓋聶。從什麽時候開始,王恆也變成首領了?王氏血脈雖然重要,但是再重要,如何能與鬼穀的生存相提並論?”
“以現在的情勢看來,王恆滅不了冷月和墨家,計謀再好,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也沒有用處。鬼穀想要保存,必須要麵對那兩家的報複,他的膽子未免太大了。我不在鬼穀,所做的事情,也是為家裏的兄弟生存做個保障。”
葛雲愁道:“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王恆首領已經迴不了頭,不是他們死,就是鬼穀亡,還能怎麽辦?”
尉繚歎道:“你知道嗎?最想殺死王恆的,不是別人,而是幽幽。麵對幽幽的劍,王恆不會躲,那一天遲早會來的。對於一個必死之人,我看不到一點希望,除非他能讓蓋聶走出內穀,在外穀向同行們真誠地道歉,鬼穀才能得到保存。”
提到情幽幽,葛雲沉默了。這位鬼穀師姐,對鬼穀影響很大。許多人都知道,王恆喜歡情幽幽,卻害死了離殤,就算你是王家人,情幽幽也不可能饒恕你的罪過。她是離殤一手帶大的,與鬼穀許多兄弟感情深厚,這兩人的恩怨情仇,將決定鬼穀的未來。
所以王恆不敢讓蓋聶離開內穀,隻要禁足了他們,不與外人見麵,情幽幽就無法聯係到鬼穀其他兄弟。現在關著他們,也隻能讓少部分的弟子埋怨,不會做出什麽亂事。
計劃既然執行,王恆就不會放棄,隻有讓七國一直亂下去,列國才能看重鬼穀。尉繚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不願意與王恆有什麽瓜葛。如果今天來的是情幽幽,以兩人的關係,尉繚必然出山幫忙。
可惜不是,葛雲身份不夠,連闡莫都不如,他怎麽可能答應王恆的要求。這個天下,已經到了統一的時候,再亂下去,必然被外族所侵。王恆的眼光太小了,隻看到中原這盤棋,看不到整個世間的形勢。
葛雲走了,臨走的時候,說了一個名字,專斐。
聽到這個名字,尉繚並沒有覺得什麽,王敖卻是唿吸一緊,想著許多事情。
……
……
秦國,華陽宮。
成蟜說了自己的想法,帝銘府養著那些私兵,不能總是養著,要拿到戰場上鍛煉一番。隻有見過血的軍人,才是真正的軍人,鹹陽有城衛兵在足夠,不需要多餘的兵馬,免得被那些野心家利用。
眾人也能理解成蟜的感受,軍人就是用來打仗的,鹹陽現在無戰事,更多的是比拚權謀手段。嬴政不迴來,成蟜會低調地看著那些老狐狸胡鬥,他在旁邊獲得好處。現在嬴政迴來了,為了避嫌,自然要帶著帝銘府的私兵走出去,免得讓嬴政難做。
這幾年來,成蟜也成熟了許多,懂得在什麽場合做什麽事情。但是與呂不韋那些人比較起來,成蟜也深知自己有幾斤幾兩,玩權謀手段,根本玩不過他們。
華陽夫人想了想,言道:“北方不能去,雍城那邊很亂,嬴皓做的夠好,你不能去給他添麻煩。那就去屯留吧,秦趙兩國依然對峙,小規模的摩擦,更能提高軍隊戰力。”
嬴政也點頭道:“去那裏也好,後方有函穀關在,進退都可以。”
成蟜點頭沉默,其實他想去還是北方,因為那裏有孟薑在。這個心思,他不敢告訴任何人。同時也在心裏納悶著,這個女人好好的楚國公主不當,跑去北方獵殺那些胡人幹什麽?
嬴政又言道:“羋啟叔叔在軍中很有威望,城衛府的首領,有點大材小用。祖母既然用了叔叔,就要將他放在合適的位置。”
華陽夫人歎道:“朝堂上的對話,我也聽說了,羋啟弟弟,既然我們用了你,你就要做好。呂不韋的權力太大了,你要與羋宸配合好。”
羋宸看了一眼羋潤幸福的樣子,臉上也露出了微笑,自己的女兒雖然沒有名份,但是對於皇族來說,那些頭銜都是虛的。隻要嬴政對她好,比什麽都重要。
羋宸言道:“哥哥的能力我最清楚,他出來做事,許多事情呂不韋不敢插手,我必定支持。”
羋啟卻愁道:“姐姐敢用我,我就會做好,畢竟我也是皇族之人。現在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
“一,大王的君威該如何立?大王離開的三年,君威喪失。朝堂之上就可看出,許多臣屬都不聽取大王的意見,弄的臣不臣、君不君,非是君王之道,也讓皇族蒙羞。”
“二,呂不韋的權力太大,文官係統已經穩固,軍方許多將領都聽他的。想要收迴他的權力,必須要做長期的準備,短時間根本不可能。”
“三,嫪毐必須死,這個人有不臣之心,出身低賤,弄的雍城混亂不堪。雍城的兵馬,可是北方防線的屏障,有他在一日,鹹陽就有危險。特別是君王玉璽,甚至是太後大印,必須要想方設法地收迴,可是怎麽收迴,卻是一道難題。”
眾人聽的臉色低沉,這三個問題,都不好解決。嬴政就是皇族的臉麵,他的君威不在,大家都不好看。呂不韋的勢力根深蒂固,這樣的人殺不得,也用不得,現在尾大不掉,輕者傷齒動骨,重者政局跌宕,嬴政位置不保。
他是托孤之臣,又與巴蜀商家聯係緊密,牽一發而動全身,跟他有聯係的人物太多。任羋啟有多強勢,麵對呂不韋的時候,也不敢直接惹怒他。
而嫪毐的問題,更是一道難以解決難題,這個人很聰明。既然衝擊宮門不行,隻留了個內史肆在朝堂上觀望,自己跑去雍城,與嬴皓爭奪兵權。也就是嬴皓在雍城經營日久,換了其他人,估計直接被嫪毐給踢走了。
劍塚之戰以後,現在的雍城,冷月的人已經退走,嬴政也沒有去過,更有虎符被盜等一係列事情,影響了嬴皓的軍權。嫪毐隻憑一紙詔書,就拿走了半數兵馬,其他人隻能無奈承認這個現實。
畢竟那上麵蓋著君王璽印,如果大家不承認,君威又如何保證?何況嫪毐在獲得權力的時候,那個替身也是點頭的,到了嬴政這裏,敢不承認嗎?
鍾離冷聲地言道:“七劍女迴來了,甘泉宮防衛森嚴,她們根本進不去。而我又不能親自過去,宮裏的人需要整頓,更需要配合你們來做謀劃。”
眾人又是一歎,鍾離確實不能離開,隻有侍劍女在,手持秦劍,嬴政的地位才能保證。現在這個時候,也隻有侍劍女能彈壓那些有異心的大臣,讓他們不敢妄動。
如果她離開了,萬一嫪毐再來個詔書,沒有秦劍對應,誰會聽嬴政的命令?特別是秦宮,華陽夫人離不開鍾離,隻有鍾離在宮裏,她晚上才能睡的踏實。
沒有鍾離的日子,太後大印又被趙姬帶去了甘泉宮,讓華陽夫人整天提心吊膽。以前懲治的人多了,那些人萬一報複起來,讓她怎麽辦?隻能躲去北宮的夏姬那裏,那樣的日子她再也不想過了。
起碼鍾離與她關係密切,更有個承諾在那裏,華陽夫人才能安心。畢竟人也老了,隻想度過一個安心的晚年,在史書上不被後人責罵,才是她最關心的。
一個中年文士,滿身的書生氣,卻不在讀書,而是推磨著麵食。北方的人,都以玉米為主食,從鄉間采來的莊稼,還需要一道磨成麵粉的工程,方能食用。
旁邊有個年輕人,打著下手,不時地揮手舞著麵杆,在空中出現片片殘影。如果有人看到這一幕,必定可以認出此人的實力,那是即將突破到巔峰境界的高手。
門口站著兩個人,一文一武,卻不敢踏進這個小院子。
磨麵的是一對師徒,尉繚和王敖;門口的兩人代表了兩個勢力,冷月李斯和鬼穀葛雲。他們來此的目的,就是請尉繚出山。
劍塚之戰以後,尉繚帶著王敖離開了鬼穀,遊曆在列國之間。沒有說效忠於誰,也沒有設下計謀,去幫助誰。麵對王恆的殺伐,尉繚保持了沉默,兩人的理念不合,自然很難走在一塊。
尉繚支持的是蓋聶,現在蓋聶被禁足在內穀,讓尉繚有力無處使,隻能躲避這場紛爭,做個局外人。說到底,他是鬼穀之人,列國的君王都不怎麽敢用他。王恆帶來的殺戮,太不得民心了,可尉繚阻止不了,隻能躲在山野之中,靜觀中原的局勢。
在這一天,他躲不過去了,該來的都來了。實事逼人,這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無論民間還是朝堂,都算是江湖的一部分。
要支持誰,他還沒有想好。王恆的這一計雖好,但是並沒有滅去冷月和墨家。冷月出了個晨曦,墨家出了個胡姬,這兩位智謀很是高明,幸虧她們是女兒身,不然的話,讓她們出將為相,必使某國大振。
葛雲和李斯來的目的,尉繚很清楚,但是他不會盲目地接見。兩人也很有耐心,就站在門口等著,等你磨完麵,再來說其他的。
麵始終有磨完的時候,洗淨了手,尉繚坐在桌前飲著清水,王敖在旁邊輕搖扇子,好一副山間納涼情景。對於門外站著的兩人,根本沒去理會。
這幾年在呂府的打熬,李斯學到了許多,既然胡姬派他來邀請尉繚出山,就要給予足夠的尊重。沒有尉繚的邀請,不會踏進院子一步,隻在那裏靜靜地等待著。
葛雲忍不住了,直接走進院子,來到桌前言道:“尉繚子先生,首領還有許多謀劃需要人去執行,你不能再躲著大家了,總要給個明確的態度。”
沒有受邀就走了進來,王敖直接給了個白眼,並不理會。
尉繚淡淡地言道:“是蓋聶首領讓你來的嗎?”
葛雲道:“蓋聶又不通謀略,自然是王恆首領派我前來。”
尉繚搖頭苦笑道:“那就不對了,鬼穀隻有一位首領,那就是蓋聶。從什麽時候開始,王恆也變成首領了?王氏血脈雖然重要,但是再重要,如何能與鬼穀的生存相提並論?”
“以現在的情勢看來,王恆滅不了冷月和墨家,計謀再好,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也沒有用處。鬼穀想要保存,必須要麵對那兩家的報複,他的膽子未免太大了。我不在鬼穀,所做的事情,也是為家裏的兄弟生存做個保障。”
葛雲愁道:“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王恆首領已經迴不了頭,不是他們死,就是鬼穀亡,還能怎麽辦?”
尉繚歎道:“你知道嗎?最想殺死王恆的,不是別人,而是幽幽。麵對幽幽的劍,王恆不會躲,那一天遲早會來的。對於一個必死之人,我看不到一點希望,除非他能讓蓋聶走出內穀,在外穀向同行們真誠地道歉,鬼穀才能得到保存。”
提到情幽幽,葛雲沉默了。這位鬼穀師姐,對鬼穀影響很大。許多人都知道,王恆喜歡情幽幽,卻害死了離殤,就算你是王家人,情幽幽也不可能饒恕你的罪過。她是離殤一手帶大的,與鬼穀許多兄弟感情深厚,這兩人的恩怨情仇,將決定鬼穀的未來。
所以王恆不敢讓蓋聶離開內穀,隻要禁足了他們,不與外人見麵,情幽幽就無法聯係到鬼穀其他兄弟。現在關著他們,也隻能讓少部分的弟子埋怨,不會做出什麽亂事。
計劃既然執行,王恆就不會放棄,隻有讓七國一直亂下去,列國才能看重鬼穀。尉繚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不願意與王恆有什麽瓜葛。如果今天來的是情幽幽,以兩人的關係,尉繚必然出山幫忙。
可惜不是,葛雲身份不夠,連闡莫都不如,他怎麽可能答應王恆的要求。這個天下,已經到了統一的時候,再亂下去,必然被外族所侵。王恆的眼光太小了,隻看到中原這盤棋,看不到整個世間的形勢。
葛雲走了,臨走的時候,說了一個名字,專斐。
聽到這個名字,尉繚並沒有覺得什麽,王敖卻是唿吸一緊,想著許多事情。
……
……
秦國,華陽宮。
成蟜說了自己的想法,帝銘府養著那些私兵,不能總是養著,要拿到戰場上鍛煉一番。隻有見過血的軍人,才是真正的軍人,鹹陽有城衛兵在足夠,不需要多餘的兵馬,免得被那些野心家利用。
眾人也能理解成蟜的感受,軍人就是用來打仗的,鹹陽現在無戰事,更多的是比拚權謀手段。嬴政不迴來,成蟜會低調地看著那些老狐狸胡鬥,他在旁邊獲得好處。現在嬴政迴來了,為了避嫌,自然要帶著帝銘府的私兵走出去,免得讓嬴政難做。
這幾年來,成蟜也成熟了許多,懂得在什麽場合做什麽事情。但是與呂不韋那些人比較起來,成蟜也深知自己有幾斤幾兩,玩權謀手段,根本玩不過他們。
華陽夫人想了想,言道:“北方不能去,雍城那邊很亂,嬴皓做的夠好,你不能去給他添麻煩。那就去屯留吧,秦趙兩國依然對峙,小規模的摩擦,更能提高軍隊戰力。”
嬴政也點頭道:“去那裏也好,後方有函穀關在,進退都可以。”
成蟜點頭沉默,其實他想去還是北方,因為那裏有孟薑在。這個心思,他不敢告訴任何人。同時也在心裏納悶著,這個女人好好的楚國公主不當,跑去北方獵殺那些胡人幹什麽?
嬴政又言道:“羋啟叔叔在軍中很有威望,城衛府的首領,有點大材小用。祖母既然用了叔叔,就要將他放在合適的位置。”
華陽夫人歎道:“朝堂上的對話,我也聽說了,羋啟弟弟,既然我們用了你,你就要做好。呂不韋的權力太大了,你要與羋宸配合好。”
羋宸看了一眼羋潤幸福的樣子,臉上也露出了微笑,自己的女兒雖然沒有名份,但是對於皇族來說,那些頭銜都是虛的。隻要嬴政對她好,比什麽都重要。
羋宸言道:“哥哥的能力我最清楚,他出來做事,許多事情呂不韋不敢插手,我必定支持。”
羋啟卻愁道:“姐姐敢用我,我就會做好,畢竟我也是皇族之人。現在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
“一,大王的君威該如何立?大王離開的三年,君威喪失。朝堂之上就可看出,許多臣屬都不聽取大王的意見,弄的臣不臣、君不君,非是君王之道,也讓皇族蒙羞。”
“二,呂不韋的權力太大,文官係統已經穩固,軍方許多將領都聽他的。想要收迴他的權力,必須要做長期的準備,短時間根本不可能。”
“三,嫪毐必須死,這個人有不臣之心,出身低賤,弄的雍城混亂不堪。雍城的兵馬,可是北方防線的屏障,有他在一日,鹹陽就有危險。特別是君王玉璽,甚至是太後大印,必須要想方設法地收迴,可是怎麽收迴,卻是一道難題。”
眾人聽的臉色低沉,這三個問題,都不好解決。嬴政就是皇族的臉麵,他的君威不在,大家都不好看。呂不韋的勢力根深蒂固,這樣的人殺不得,也用不得,現在尾大不掉,輕者傷齒動骨,重者政局跌宕,嬴政位置不保。
他是托孤之臣,又與巴蜀商家聯係緊密,牽一發而動全身,跟他有聯係的人物太多。任羋啟有多強勢,麵對呂不韋的時候,也不敢直接惹怒他。
而嫪毐的問題,更是一道難以解決難題,這個人很聰明。既然衝擊宮門不行,隻留了個內史肆在朝堂上觀望,自己跑去雍城,與嬴皓爭奪兵權。也就是嬴皓在雍城經營日久,換了其他人,估計直接被嫪毐給踢走了。
劍塚之戰以後,現在的雍城,冷月的人已經退走,嬴政也沒有去過,更有虎符被盜等一係列事情,影響了嬴皓的軍權。嫪毐隻憑一紙詔書,就拿走了半數兵馬,其他人隻能無奈承認這個現實。
畢竟那上麵蓋著君王璽印,如果大家不承認,君威又如何保證?何況嫪毐在獲得權力的時候,那個替身也是點頭的,到了嬴政這裏,敢不承認嗎?
鍾離冷聲地言道:“七劍女迴來了,甘泉宮防衛森嚴,她們根本進不去。而我又不能親自過去,宮裏的人需要整頓,更需要配合你們來做謀劃。”
眾人又是一歎,鍾離確實不能離開,隻有侍劍女在,手持秦劍,嬴政的地位才能保證。現在這個時候,也隻有侍劍女能彈壓那些有異心的大臣,讓他們不敢妄動。
如果她離開了,萬一嫪毐再來個詔書,沒有秦劍對應,誰會聽嬴政的命令?特別是秦宮,華陽夫人離不開鍾離,隻有鍾離在宮裏,她晚上才能睡的踏實。
沒有鍾離的日子,太後大印又被趙姬帶去了甘泉宮,讓華陽夫人整天提心吊膽。以前懲治的人多了,那些人萬一報複起來,讓她怎麽辦?隻能躲去北宮的夏姬那裏,那樣的日子她再也不想過了。
起碼鍾離與她關係密切,更有個承諾在那裏,華陽夫人才能安心。畢竟人也老了,隻想度過一個安心的晚年,在史書上不被後人責罵,才是她最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