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剛看時光已近中午了,便帶著一家子走進了奎元館。奎元館是一家經營麵條為主的百年老店了,在杭城名氣很大的。
據說這家麵館創建於清朝同治年間,有一安徽人在現址開了家徽州麵館,沒甚名氣。一天,一個外地窮秀才來杭城趕考,進店要了一碗清湯麵,老板憐其寒酸,特意在麵底放了三隻囫圇蛋,恭祝能“連中三元”之意。過後,老板也忘了此事。
某日,一位衣飾華麗的年輕人走進店堂,落座後隻要碗清湯麵,老板不禁疑惑,官人接著說:“底下放三隻囫圇蛋”老板聞聲大悟,連連作輯慶賀:“相公果然高中了”忙備酒款待並請賜墨寶留念。秀才沉思片刻,題贈“魁元館”三字招牌,從此生意日見興隆。以後有一任老板嫌“魁”字有鬼旁才改為“奎”字,一直延用至今。
到了民國初年,由於寧波人李山林經營麵館,開始由徽式改為寧式麵館,經營以鮮鹹合一,軟滑鮮嫩、原味見長為特點的寧式大麵。該店雖幾易其主,但其經營麵條的業務始終未變,且以曆史長、規模大、特色鮮明而飲譽國內外。 孫繼剛點了這麵館最具特色的“片兒川”,片而川配料相傳是從宋朝詩人蘇東坡在杭州做地方官時所寫的“無肉令人瘦,無筍令人俗”之句得到啟示而來的。它以新鮮腿肉、時鮮竹筍、綠嫩雪菜作為原料,經廚師烹製,當一碗熱氣騰騰的片兒川麵端上餐時,隻見肉紅、筍白、菜綠,色澤分明,引人食欲。難怪後人常言,“有筍有肉不瘦不俗,雪菜燒麵神仙口福”。 祖母有點心疼錢了,她嫌自己兒子花錢太大手大腳了,但她沒說,隻是不時在用眼神傳遞著她的不悅。 孫繼剛早就明白了,他對自己的母親說著:“娘,一家子出來也不容易,這杭城的大館子我們也要下下,來嚐嚐這味的,你也常和我說的:苦寧可家裏苦,場麵不能坍,今天我們出來也不能太寒磣自己的。再者,現在我也能憑自己的雙手讓一家子生活的,你別老再省了,吃吧,難得一次的。” 祖母有點心酸,想起以前的日子,但看到自己的孫子和孫女的可愛,兒子的爭氣,又有點自豪的了,“對,現在你也當家了,而且家也不比人家差,我吃的安心,我吃。” 一家子開心地享用了這杭城名店的片兒川後,孫繼剛便帶著他們走入了杭州照相館。 給全家拍全家福的照相師傅是一個年齡五十多歲,身材不高,體型開始發福,頭已經有點微禿了的老師傅了,他對榮然父親說:“你知道全家福照片有沒有禁忌的?” 孫繼剛有點疑惑地看著他,搖了搖頭。
老師傅繼續說道:“唉,這話都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說的,我給好多人家拍全家福照片,說是全家福照片,其實都要少拍一個人進去的。” 對於第一次拍全家福照片的孫繼剛自然根本不懂這裏麵的意思的,於是便很虛心地問他:“老師傅,你看我們是第一次拍全家福,啥都不懂的,一切都聽你安排的。” 那老師傅便開始講述全家福照要少拍一個人的來由了:“俗話叫有聚有散的,照了全家福表明好聚,但同時也證明好散了,散自然是有人去世,不吉利。所以一般我們給人家拍全家福照片基本都是讓家裏人少拍一個進去的。你看看你們全家誰不拍進去好?” 孫繼剛被他這麽一說給鎮住了,這話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的,但這全家福又怎麽能讓誰不拍進去呢,好不容易全家來一趟照相館的,卻生出這麽一個結,又怕真的都拍進去了,會如這老師傅所說的不吉利。真是難哪! 一旁的祖母在聽到拍照師傅這話後,篤信菩薩的她可急的不行,她可不想自己一家不吉利,自己老太婆了,不拍進去也無所謂,隻要自己兒子一家好就行。她知道自己的兒子犯難了,便趕緊和他說:“繼剛,我們要相信這師傅的話,少拍一個進去吧,反正我年齡大了,不上照也沒關係的,你們四口子拍一張吧。” 孫繼剛一直都很孝順他的母親的,本來這次來杭州拍全家福照片就是為了自己這個從未拍過照片的母親能和她的子孫們一起留個影的,可現在偏橫生這麽一出,不聽,又怕,聽了,卻成遺憾。當然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可以少拍一個進去,自己的母親是斷然不能不拍進去的,女兒最小,就讓她不拍進去吧。 孫繼剛想到這,便和拍照的師傅說:“聽你的,師傅,那就讓我女兒不拍進去吧。” 一旁的妹妹聽到這話,有點想哭,但她也很懂事了,知道父親和祖母的為難的。便強忍著淚水,不聲不響坐在了邊上。
孫榮然其實原本就不想來杭州拍這全家福的,他自然沒感覺非要拍進去的,見妹妹有點不開心地坐邊上去了,便對父親說:“爹,還是讓妹妹拍吧,我不喜歡拍。” 孫繼剛很感激地看了下自己的這一雙子女,知道他們都是為了不讓自己為難,但榮然作為兒子和孫子必定是要拍進去的,隻能委屈自己的女兒了,他帶著不容置疑地語氣說道:“就這麽定了,小孩子要聽話!” 榮然母親和祖母對著鏡子梳理好了自己的頭發,父親和榮然是不需要多的整理的。四個人按著照相師傅的安排,榮然和祖母兩個坐在前麵,父親和母親兩個站在後麵,隨著師傅按下那快門,這張全家福成了榮然家唯一的一張全家福了,四個人的表情和記憶都定格在那一瞬間了。 師傅給了孫繼剛取照片的時間和憑據,並又交待他這全家福照片最好不要掛在客廳這些顯眼的地方,而是自己珍藏起來,直露於外,容易招來嫉妒之事,導致家口不全。
孫繼剛被他的話弄得隻能唯唯諾諾,他真沒想到拍個全家福照片有這麽多的講究,有點後悔和後怕的,有了這經曆後,全家就再也沒拍過一次全家福了。 一家人照相館出來後,孫繼剛便帶著他們坐上了四路車往杭州動物園方向趕了。這是他一直以來的一個夢,想讓孫榮然兄妹倆去那看看真正的老虎獅子這些動物的。盡管孫榮然兄妹倆在大人的嘴裏聽說過老虎獅子,但畢竟沒見過。
雖然動物園的門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為了讓他們能夠長點見識,孫繼剛願意付出這些。再加上自己的老母親可從未讓她也來杭州這麽逛下的。更何況自己的老婆褚鴻英總是罵他小氣,去城裏一個子都不肯花的,有時還會在榮然兄妹倆那嘮叨他這做父親的摳門。
孫榮然和孫榮平兩個人一下子來了興奮勁,妹妹不願意再被幾個人抱著了,她要下來自己和哥哥兩個人在動物園遊逛了。孫榮然很有點當哥的樣子了,他怕妹妹走散了,緊緊拉著榮平的手。
這個時節的動物園隔壁的滿覺隴村的桂花樹正盡情開放了,每棵樹上的樹葉裏都躲藏著一簇一簇的金黃。那種香氣在人的鼻子邊不時縈繞,無論你走到哪,都能聞到沁人的香氣直到你的肺部,整個人便感覺是浸泡在桂花香裏了,心情在這香氣裏歡悅。動物園內的那幾顆桂花和外麵的遙相唿應,更是讓人陶醉而駐足於樹下席地而坐,淋一場桂花雨了。
在這樣的氣氛中逛動物園是一件美事了,原本那些動物們的騷氣和糞便的臭氣都被這桂花香衝淡了。
虎山上的老虎也因為這桂花香有點不知所措,蹲在那裏,仰頭看著虎山外的那些遊客們。孫榮然兄妹兩個擠到離老虎最近的位置,趴在那防護牆上仔仔細細地看那斑斕大虎。
他們的祖母和父母親都站在一旁守護著他們。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老虎,自然興奮不已,榮然見那老虎一動不動,便去揀了塊小石頭想扔它一下。
孫繼剛趕緊阻止了他,嚇唬他道:“你可別亂扔石頭哦,這老虎被激怒了,可是要跳出來吃人的。”
孫榮然被唬住了,便不敢扔了。他們感覺這老虎太不識人趣了,看了一會兒也沒啥花樣的了,便轉身往獅子籠方向走去。父母親和祖母隻能趕緊跟著的。相比於老虎,獅子籠裏的獅子倒是有趣的多了,兩頭獅子,一頭趴在地上眯縫著眼看著籠外的人,另一頭獅子不時從這邊走到那邊,又從那邊走到這邊,似乎是守衛著那趴在地上的獅子,那根粗壯的尾巴也不時的甩著。
很快,孫榮然兄妹兩個對獅子的單調動作也開始厭煩了,便去了猴山。這裏要熱鬧的多了,孩子們都在這裏圍著向猴子們吹著口哨,大叫著。猴子們除了幾隻大的坐在那裏靜靜地給大約是出生不久的小猴子抓虱子外,所有的大小猴子倒是都很賣力地在跳來跳去地奔跑著,爭奪著孩子們扔過去的糖果,麵包什麽的。
孫榮然也想扔,可是父親沒有買這些東西,今天奎元館的麵條,照相館和這動物園的票已經耗了父親孫繼剛一大筆錢了,他怎麽可能為了幾隻猴子再去花錢。孫榮然隻能羨慕那些城裏的孩子,他站在邊上看著他們扔,猴子們被他們一會引到這,一會引到那,他好想也能扔下。
孫繼剛喊了他幾次,他都不願離開。一旁的祖母見他那種不忍離開的樣子,突然想到自己一大早做的幾塊麥糕,便趕緊從布袋裏掏出來遞給孫榮然兄妹倆一塊一個人。
孫榮然高興地不得了,他慢慢地擰下一點麥糕扔一下,不願意整塊的扔下去,一下子就沒的了。猴子們大約是吃厭了麵包,被這突如其來的麥糕所吸引了,都一下子湧到孫榮然扔下去的麥糕那裏。
看著它們爭奪,孫榮然哈哈大笑,看著搶不到的猴子眼睜睜地向他看著,眼神中分明是央求的意思。孫榮然便又擰下一塊往猴子堆中扔去,於是又是一場混亂,搶到了的猴子趕緊逃離猴群,遠遠地躲到角落裏去享受美味了。孫榮平扔不遠麥糕塊,便將自己的麥糕也給了已經把麥糕扔完了的哥哥,孫榮然便繼續開心地扔著。
猴山總算讓孫榮然盡興了,一家人便去看了那笨重的大象,懶洋洋的熊貓,還有那些掛在樹上吐著信子的蛇,以及各種鳥類和金魚。這樣一圈下來,時間也差不多了。孫繼剛便帶著一家人迴家走了。
公交車要先坐四路車到六和塔,再從六和塔換乘二路車到白塔嶺,這樣才能在白塔嶺坐上那擠死人的22路車迴到新莊的。
孫榮然怕坐公交車的恐懼心情又作祟了,他問父親:“阿爹,這裏離大橋也不遠的,我們能走過去嗎?”
“你吃得消走啊?你吃得消走,我們就走迴家。”孫繼剛心裏還正想著坐四路車和二路車還要等候到什麽時候的,更擔心的是22路車中途能不能擠上去的了,畢竟自己一家老少五口人,也算是大戶了,自己一個人無論如何能擠上車的,可眼前自己的母親和孩子不一定了,早上來幸虧還有堂弟孫繼澤幫著的,現在可沒了,能不能擠上夠嗆了。
現在孫榮然既然願意走過大橋迴家倒也好,讓他鍛煉下自己,女兒孫榮平自己背著她走迴家應該沒問題的。反正這路也不遠的,走出動物園就是虎跑的,過了虎跑就是小天竺上大橋了。
過了大橋翻下鐵路就是自己生產隊九甲的地塊了,平時孫榮然他也經常來這地塊的,走迴家就不遠了。想到這裏,他主意其實早就定了,但他卻仍然激著孫榮然:“榮然,可說好的哦,若是走迴家去,你路上不許要人背的哦,否則我們還是坐公交車迴去。”
孫榮然為了能不擠那透不過氣來的公交車,寧願自己走路的,便很堅定地答應了:“阿爹,我說話可算數的,一定自己走迴家。”
一家人便不再考慮坐車迴家了,一起跨過大橋慢慢地走迴家,路上祖母心疼自己的孫子,非要執拗地背一程孫榮然,孫榮然死活不肯,他也心疼自己的奶奶,他可不想奶奶累著,更何況自己說話算數的,再累也要走迴家的。
妹妹孫榮平由父親和母親兩個輪流換著背一下,肩膀空出來的父親便會向孫榮然說道:“榮然,爹背你一段吧,你也累的,我可是和你說著玩的。”
孫榮然堅定地拒絕了父親:“阿爹,我不累,我一定要走迴家,我不開玩笑的。”
這一段路一家人一起齊心努力地走迴了家。
據說這家麵館創建於清朝同治年間,有一安徽人在現址開了家徽州麵館,沒甚名氣。一天,一個外地窮秀才來杭城趕考,進店要了一碗清湯麵,老板憐其寒酸,特意在麵底放了三隻囫圇蛋,恭祝能“連中三元”之意。過後,老板也忘了此事。
某日,一位衣飾華麗的年輕人走進店堂,落座後隻要碗清湯麵,老板不禁疑惑,官人接著說:“底下放三隻囫圇蛋”老板聞聲大悟,連連作輯慶賀:“相公果然高中了”忙備酒款待並請賜墨寶留念。秀才沉思片刻,題贈“魁元館”三字招牌,從此生意日見興隆。以後有一任老板嫌“魁”字有鬼旁才改為“奎”字,一直延用至今。
到了民國初年,由於寧波人李山林經營麵館,開始由徽式改為寧式麵館,經營以鮮鹹合一,軟滑鮮嫩、原味見長為特點的寧式大麵。該店雖幾易其主,但其經營麵條的業務始終未變,且以曆史長、規模大、特色鮮明而飲譽國內外。 孫繼剛點了這麵館最具特色的“片兒川”,片而川配料相傳是從宋朝詩人蘇東坡在杭州做地方官時所寫的“無肉令人瘦,無筍令人俗”之句得到啟示而來的。它以新鮮腿肉、時鮮竹筍、綠嫩雪菜作為原料,經廚師烹製,當一碗熱氣騰騰的片兒川麵端上餐時,隻見肉紅、筍白、菜綠,色澤分明,引人食欲。難怪後人常言,“有筍有肉不瘦不俗,雪菜燒麵神仙口福”。 祖母有點心疼錢了,她嫌自己兒子花錢太大手大腳了,但她沒說,隻是不時在用眼神傳遞著她的不悅。 孫繼剛早就明白了,他對自己的母親說著:“娘,一家子出來也不容易,這杭城的大館子我們也要下下,來嚐嚐這味的,你也常和我說的:苦寧可家裏苦,場麵不能坍,今天我們出來也不能太寒磣自己的。再者,現在我也能憑自己的雙手讓一家子生活的,你別老再省了,吃吧,難得一次的。” 祖母有點心酸,想起以前的日子,但看到自己的孫子和孫女的可愛,兒子的爭氣,又有點自豪的了,“對,現在你也當家了,而且家也不比人家差,我吃的安心,我吃。” 一家子開心地享用了這杭城名店的片兒川後,孫繼剛便帶著他們走入了杭州照相館。 給全家拍全家福的照相師傅是一個年齡五十多歲,身材不高,體型開始發福,頭已經有點微禿了的老師傅了,他對榮然父親說:“你知道全家福照片有沒有禁忌的?” 孫繼剛有點疑惑地看著他,搖了搖頭。
老師傅繼續說道:“唉,這話都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說的,我給好多人家拍全家福照片,說是全家福照片,其實都要少拍一個人進去的。” 對於第一次拍全家福照片的孫繼剛自然根本不懂這裏麵的意思的,於是便很虛心地問他:“老師傅,你看我們是第一次拍全家福,啥都不懂的,一切都聽你安排的。” 那老師傅便開始講述全家福照要少拍一個人的來由了:“俗話叫有聚有散的,照了全家福表明好聚,但同時也證明好散了,散自然是有人去世,不吉利。所以一般我們給人家拍全家福照片基本都是讓家裏人少拍一個進去的。你看看你們全家誰不拍進去好?” 孫繼剛被他這麽一說給鎮住了,這話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的,但這全家福又怎麽能讓誰不拍進去呢,好不容易全家來一趟照相館的,卻生出這麽一個結,又怕真的都拍進去了,會如這老師傅所說的不吉利。真是難哪! 一旁的祖母在聽到拍照師傅這話後,篤信菩薩的她可急的不行,她可不想自己一家不吉利,自己老太婆了,不拍進去也無所謂,隻要自己兒子一家好就行。她知道自己的兒子犯難了,便趕緊和他說:“繼剛,我們要相信這師傅的話,少拍一個進去吧,反正我年齡大了,不上照也沒關係的,你們四口子拍一張吧。” 孫繼剛一直都很孝順他的母親的,本來這次來杭州拍全家福照片就是為了自己這個從未拍過照片的母親能和她的子孫們一起留個影的,可現在偏橫生這麽一出,不聽,又怕,聽了,卻成遺憾。當然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可以少拍一個進去,自己的母親是斷然不能不拍進去的,女兒最小,就讓她不拍進去吧。 孫繼剛想到這,便和拍照的師傅說:“聽你的,師傅,那就讓我女兒不拍進去吧。” 一旁的妹妹聽到這話,有點想哭,但她也很懂事了,知道父親和祖母的為難的。便強忍著淚水,不聲不響坐在了邊上。
孫榮然其實原本就不想來杭州拍這全家福的,他自然沒感覺非要拍進去的,見妹妹有點不開心地坐邊上去了,便對父親說:“爹,還是讓妹妹拍吧,我不喜歡拍。” 孫繼剛很感激地看了下自己的這一雙子女,知道他們都是為了不讓自己為難,但榮然作為兒子和孫子必定是要拍進去的,隻能委屈自己的女兒了,他帶著不容置疑地語氣說道:“就這麽定了,小孩子要聽話!” 榮然母親和祖母對著鏡子梳理好了自己的頭發,父親和榮然是不需要多的整理的。四個人按著照相師傅的安排,榮然和祖母兩個坐在前麵,父親和母親兩個站在後麵,隨著師傅按下那快門,這張全家福成了榮然家唯一的一張全家福了,四個人的表情和記憶都定格在那一瞬間了。 師傅給了孫繼剛取照片的時間和憑據,並又交待他這全家福照片最好不要掛在客廳這些顯眼的地方,而是自己珍藏起來,直露於外,容易招來嫉妒之事,導致家口不全。
孫繼剛被他的話弄得隻能唯唯諾諾,他真沒想到拍個全家福照片有這麽多的講究,有點後悔和後怕的,有了這經曆後,全家就再也沒拍過一次全家福了。 一家人照相館出來後,孫繼剛便帶著他們坐上了四路車往杭州動物園方向趕了。這是他一直以來的一個夢,想讓孫榮然兄妹倆去那看看真正的老虎獅子這些動物的。盡管孫榮然兄妹倆在大人的嘴裏聽說過老虎獅子,但畢竟沒見過。
雖然動物園的門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為了讓他們能夠長點見識,孫繼剛願意付出這些。再加上自己的老母親可從未讓她也來杭州這麽逛下的。更何況自己的老婆褚鴻英總是罵他小氣,去城裏一個子都不肯花的,有時還會在榮然兄妹倆那嘮叨他這做父親的摳門。
孫榮然和孫榮平兩個人一下子來了興奮勁,妹妹不願意再被幾個人抱著了,她要下來自己和哥哥兩個人在動物園遊逛了。孫榮然很有點當哥的樣子了,他怕妹妹走散了,緊緊拉著榮平的手。
這個時節的動物園隔壁的滿覺隴村的桂花樹正盡情開放了,每棵樹上的樹葉裏都躲藏著一簇一簇的金黃。那種香氣在人的鼻子邊不時縈繞,無論你走到哪,都能聞到沁人的香氣直到你的肺部,整個人便感覺是浸泡在桂花香裏了,心情在這香氣裏歡悅。動物園內的那幾顆桂花和外麵的遙相唿應,更是讓人陶醉而駐足於樹下席地而坐,淋一場桂花雨了。
在這樣的氣氛中逛動物園是一件美事了,原本那些動物們的騷氣和糞便的臭氣都被這桂花香衝淡了。
虎山上的老虎也因為這桂花香有點不知所措,蹲在那裏,仰頭看著虎山外的那些遊客們。孫榮然兄妹兩個擠到離老虎最近的位置,趴在那防護牆上仔仔細細地看那斑斕大虎。
他們的祖母和父母親都站在一旁守護著他們。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老虎,自然興奮不已,榮然見那老虎一動不動,便去揀了塊小石頭想扔它一下。
孫繼剛趕緊阻止了他,嚇唬他道:“你可別亂扔石頭哦,這老虎被激怒了,可是要跳出來吃人的。”
孫榮然被唬住了,便不敢扔了。他們感覺這老虎太不識人趣了,看了一會兒也沒啥花樣的了,便轉身往獅子籠方向走去。父母親和祖母隻能趕緊跟著的。相比於老虎,獅子籠裏的獅子倒是有趣的多了,兩頭獅子,一頭趴在地上眯縫著眼看著籠外的人,另一頭獅子不時從這邊走到那邊,又從那邊走到這邊,似乎是守衛著那趴在地上的獅子,那根粗壯的尾巴也不時的甩著。
很快,孫榮然兄妹兩個對獅子的單調動作也開始厭煩了,便去了猴山。這裏要熱鬧的多了,孩子們都在這裏圍著向猴子們吹著口哨,大叫著。猴子們除了幾隻大的坐在那裏靜靜地給大約是出生不久的小猴子抓虱子外,所有的大小猴子倒是都很賣力地在跳來跳去地奔跑著,爭奪著孩子們扔過去的糖果,麵包什麽的。
孫榮然也想扔,可是父親沒有買這些東西,今天奎元館的麵條,照相館和這動物園的票已經耗了父親孫繼剛一大筆錢了,他怎麽可能為了幾隻猴子再去花錢。孫榮然隻能羨慕那些城裏的孩子,他站在邊上看著他們扔,猴子們被他們一會引到這,一會引到那,他好想也能扔下。
孫繼剛喊了他幾次,他都不願離開。一旁的祖母見他那種不忍離開的樣子,突然想到自己一大早做的幾塊麥糕,便趕緊從布袋裏掏出來遞給孫榮然兄妹倆一塊一個人。
孫榮然高興地不得了,他慢慢地擰下一點麥糕扔一下,不願意整塊的扔下去,一下子就沒的了。猴子們大約是吃厭了麵包,被這突如其來的麥糕所吸引了,都一下子湧到孫榮然扔下去的麥糕那裏。
看著它們爭奪,孫榮然哈哈大笑,看著搶不到的猴子眼睜睜地向他看著,眼神中分明是央求的意思。孫榮然便又擰下一塊往猴子堆中扔去,於是又是一場混亂,搶到了的猴子趕緊逃離猴群,遠遠地躲到角落裏去享受美味了。孫榮平扔不遠麥糕塊,便將自己的麥糕也給了已經把麥糕扔完了的哥哥,孫榮然便繼續開心地扔著。
猴山總算讓孫榮然盡興了,一家人便去看了那笨重的大象,懶洋洋的熊貓,還有那些掛在樹上吐著信子的蛇,以及各種鳥類和金魚。這樣一圈下來,時間也差不多了。孫繼剛便帶著一家人迴家走了。
公交車要先坐四路車到六和塔,再從六和塔換乘二路車到白塔嶺,這樣才能在白塔嶺坐上那擠死人的22路車迴到新莊的。
孫榮然怕坐公交車的恐懼心情又作祟了,他問父親:“阿爹,這裏離大橋也不遠的,我們能走過去嗎?”
“你吃得消走啊?你吃得消走,我們就走迴家。”孫繼剛心裏還正想著坐四路車和二路車還要等候到什麽時候的,更擔心的是22路車中途能不能擠上去的了,畢竟自己一家老少五口人,也算是大戶了,自己一個人無論如何能擠上車的,可眼前自己的母親和孩子不一定了,早上來幸虧還有堂弟孫繼澤幫著的,現在可沒了,能不能擠上夠嗆了。
現在孫榮然既然願意走過大橋迴家倒也好,讓他鍛煉下自己,女兒孫榮平自己背著她走迴家應該沒問題的。反正這路也不遠的,走出動物園就是虎跑的,過了虎跑就是小天竺上大橋了。
過了大橋翻下鐵路就是自己生產隊九甲的地塊了,平時孫榮然他也經常來這地塊的,走迴家就不遠了。想到這裏,他主意其實早就定了,但他卻仍然激著孫榮然:“榮然,可說好的哦,若是走迴家去,你路上不許要人背的哦,否則我們還是坐公交車迴去。”
孫榮然為了能不擠那透不過氣來的公交車,寧願自己走路的,便很堅定地答應了:“阿爹,我說話可算數的,一定自己走迴家。”
一家人便不再考慮坐車迴家了,一起跨過大橋慢慢地走迴家,路上祖母心疼自己的孫子,非要執拗地背一程孫榮然,孫榮然死活不肯,他也心疼自己的奶奶,他可不想奶奶累著,更何況自己說話算數的,再累也要走迴家的。
妹妹孫榮平由父親和母親兩個輪流換著背一下,肩膀空出來的父親便會向孫榮然說道:“榮然,爹背你一段吧,你也累的,我可是和你說著玩的。”
孫榮然堅定地拒絕了父親:“阿爹,我不累,我一定要走迴家,我不開玩笑的。”
這一段路一家人一起齊心努力地走迴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