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後,兩鬢已經花白的鍾誠三番五次地來找春鳴和弗蘭克商量自己開製衣廠的事情。紡織廠江河日下,他想要出來單幹,需要他們提供高端技術支持。
“時代在更替,老舊的廠子就如老舊的思想一樣,一茬茬地倒下了。並不是我們不需要那些產品了,而是被新技術、新理念給淘汰了。我覺得憑借我的人脈和兩位的技術,通過技術革新,提升生產力、改善經營理念,我們一定能成功的。你們兩人以技術入股,我們做出特色來,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鍾誠每次來都說得很激昂,好像製衣廠已經應運而生,產品已經銷往世界各地。
弗蘭克喜歡安靜地做事情,算是一技術宅男,外出溝通的事情都交給百川和春鳴。他知道,一旦答應了就得全力以赴,他得親自上陣談創意,給廠子做背書。
在工業時代的召喚下,物廉價美的貨物確實更加深入人心。富人追求名牌,普通百姓沉浸在工業產品當中,春鳴和弗蘭克的客戶對準的是新中產,不求大富大貴,日子平平淡淡。
鍾誠三顧茅廬,弗蘭克看著五十來歲的老朋友依舊幹勁十足,而且這寧靜的小山村也不再那般寧靜了,旅遊產業催促著他積極入市,他的家門前時常聚集起觀光的人群,都將其當做一個景點。
“是、是,發展太快了。確實我們這年紀還將大有可為。”
鍾誠得到肯定的答複之後,仿若如虎添翼,開始大肆籌措資金,靠著他的人脈和弗蘭克的作品,終於拿到投資。,半年之後,製衣廠紅紅火火的開業了。
自此後,弗蘭克的小院子徹底廢棄,最終,他一狠心租給了旅遊管理公司,帶著百川全身心地撲在了廠子裏,一本正經地做起了設計總監的職務,其實,凡事都管著,銷售、技術、品控各方麵都得把控著。
廠子裏特意給春鳴設置了一個植物染創意部門,幾個人協同,努力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走出創新之路,同時也做著通俗設計。
春鳴和弗蘭克為了服裝創意,常常通宵加班。新的開端,一切的都是嶄新的,他們需要很快拿出好的方案來,讓投資者、消費者看到成績、一鼓作氣,再接再厲。
已經成為首席記者的唐景陽體諒妻子、支持妻子,不外出采訪的日子全權管起了女兒的生活起居。通常是兩個人一同坐在書房裏,一個趕稿子、一個趕作業。若是剛好都忙完了,春鳴迴來了,那就是大日子。兩個人都會快樂到飛起。
看到兩人工作繁忙,唐景陽的父母表示願意給他們接送孩子。但兩人都不同意,說他們就該出去玩玩的,趕著還能動彈,頤養天年。於是,給他們報了旅遊團,遊完新馬泰再去歐洲。
兩位老人常常感歎,前半輩子從來沒有想過,還能這麽過日子。就是兒子怎麽也沒想到過,他能娶上這樣的女子,總以為他得當一輩子的鄉村老師了。哪想得到,現如今讀了大學,做了記者,最重要的是三十出頭,還有了個十歲的大孫女。
每每提及這些,兩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家就感歎不已,笑眯眯地看著春鳴,滿是感激。
春明和唐景陽依舊租住著房子。這些年,商品房出來了,唐景陽動著心思,依舊不想春鳴出大頭。春鳴曉得唐景陽那自尊心,自己也就從來不提,反正這樣也沒啥不好的,孩子上學也沒什麽困擾,沾了唐景陽父母的光,是市裏比較靠前的學校。
忙碌了半年後,廠子步入正軌。鍾誠靠著的多年的關係網,和政府、國企打通了,訂單慢慢地多了起來。解決了後顧之憂後,弗蘭克和春鳴開始專注於市場潮流的設計。這算得上是弗蘭克的強項,本身就帶有客戶的人,很容易就讓成品走向省外。
可謂是強強聯合、內外唿應。
春鳴手上的事情稍微輕鬆了一些,可以正常上下班了,弗蘭克一頭紮進創藝裏,繁華的新都市對他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他常常一邊賣力工作一邊對鍾誠大唿上當。
在一個傍晚,她正帶著迎迎在公園裏散步,手機響了起來,是唐景陽打過來的。說林容找她。
聽到林容兩個字,春鳴的心立馬緊張起來,會不會那邊的人出事了。她要了林容的號碼撥了迴去。
電話那頭的語調很平靜,問候了幾句,她直接了當地問春鳴能不能在城市裏幫忙找一份工作。她猶豫著,春鳴猜到了什麽。問是不是舍不下小孩子。
她有些哽咽著說舍不得。
春鳴安慰她,想著她的兩個孩子一個讀初中,一個在讀小學。讓小的轉學應該不是什麽難事,也臨近暑假了。她立馬讓林容等孩子放假了就過來,可以幫忙聯係小女孩上學的學校,至於林容可以到製衣廠工作。
半個多月後,林容帶著兩個孩子來了,大的過完暑假就送迴去讓娘家人看著。春鳴覺得她又老了一些,大概後麵的日子也沒好過,但是她一次也沒有找過春鳴。
第二天,春鳴給他們在製衣廠旁邊找了一間屋子住下了。她知道了林容那麽疲憊蒼老的原因。
王家福本性難移,在外頭不但尋花問柳,還瞎造錢財,頭兩年還往家裏頭拿些錢,後來找了相好的,非但不迴家了,錢不給、也不管兩個孩子了。
“我動過賣掉房子的心思,然後迴娘家去。但是,拖兒帶女的,家裏頭還有嫂子哥哥,怎麽也不方便。”
兩個孩子睡下了,她淒然地對春鳴說道。
春鳴為林容不值,替她想著法子。她必然是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才找上自己的。
春鳴讓她進了廠子,先跟著師傅學。兩個孩子聽話地在出租屋裏相互照顧,懂事的大兒子甚至要跟著媽媽去多賺些錢。春鳴看看迎迎,再看看林容的兩個孩子,深刻感受到了山裏娃和城市娃娃的巨大差距,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差了那麽大一截。
還好有你們,有一個人好了終歸是好的。
她默默地想著。
“時代在更替,老舊的廠子就如老舊的思想一樣,一茬茬地倒下了。並不是我們不需要那些產品了,而是被新技術、新理念給淘汰了。我覺得憑借我的人脈和兩位的技術,通過技術革新,提升生產力、改善經營理念,我們一定能成功的。你們兩人以技術入股,我們做出特色來,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鍾誠每次來都說得很激昂,好像製衣廠已經應運而生,產品已經銷往世界各地。
弗蘭克喜歡安靜地做事情,算是一技術宅男,外出溝通的事情都交給百川和春鳴。他知道,一旦答應了就得全力以赴,他得親自上陣談創意,給廠子做背書。
在工業時代的召喚下,物廉價美的貨物確實更加深入人心。富人追求名牌,普通百姓沉浸在工業產品當中,春鳴和弗蘭克的客戶對準的是新中產,不求大富大貴,日子平平淡淡。
鍾誠三顧茅廬,弗蘭克看著五十來歲的老朋友依舊幹勁十足,而且這寧靜的小山村也不再那般寧靜了,旅遊產業催促著他積極入市,他的家門前時常聚集起觀光的人群,都將其當做一個景點。
“是、是,發展太快了。確實我們這年紀還將大有可為。”
鍾誠得到肯定的答複之後,仿若如虎添翼,開始大肆籌措資金,靠著他的人脈和弗蘭克的作品,終於拿到投資。,半年之後,製衣廠紅紅火火的開業了。
自此後,弗蘭克的小院子徹底廢棄,最終,他一狠心租給了旅遊管理公司,帶著百川全身心地撲在了廠子裏,一本正經地做起了設計總監的職務,其實,凡事都管著,銷售、技術、品控各方麵都得把控著。
廠子裏特意給春鳴設置了一個植物染創意部門,幾個人協同,努力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走出創新之路,同時也做著通俗設計。
春鳴和弗蘭克為了服裝創意,常常通宵加班。新的開端,一切的都是嶄新的,他們需要很快拿出好的方案來,讓投資者、消費者看到成績、一鼓作氣,再接再厲。
已經成為首席記者的唐景陽體諒妻子、支持妻子,不外出采訪的日子全權管起了女兒的生活起居。通常是兩個人一同坐在書房裏,一個趕稿子、一個趕作業。若是剛好都忙完了,春鳴迴來了,那就是大日子。兩個人都會快樂到飛起。
看到兩人工作繁忙,唐景陽的父母表示願意給他們接送孩子。但兩人都不同意,說他們就該出去玩玩的,趕著還能動彈,頤養天年。於是,給他們報了旅遊團,遊完新馬泰再去歐洲。
兩位老人常常感歎,前半輩子從來沒有想過,還能這麽過日子。就是兒子怎麽也沒想到過,他能娶上這樣的女子,總以為他得當一輩子的鄉村老師了。哪想得到,現如今讀了大學,做了記者,最重要的是三十出頭,還有了個十歲的大孫女。
每每提及這些,兩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家就感歎不已,笑眯眯地看著春鳴,滿是感激。
春明和唐景陽依舊租住著房子。這些年,商品房出來了,唐景陽動著心思,依舊不想春鳴出大頭。春鳴曉得唐景陽那自尊心,自己也就從來不提,反正這樣也沒啥不好的,孩子上學也沒什麽困擾,沾了唐景陽父母的光,是市裏比較靠前的學校。
忙碌了半年後,廠子步入正軌。鍾誠靠著的多年的關係網,和政府、國企打通了,訂單慢慢地多了起來。解決了後顧之憂後,弗蘭克和春鳴開始專注於市場潮流的設計。這算得上是弗蘭克的強項,本身就帶有客戶的人,很容易就讓成品走向省外。
可謂是強強聯合、內外唿應。
春鳴手上的事情稍微輕鬆了一些,可以正常上下班了,弗蘭克一頭紮進創藝裏,繁華的新都市對他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他常常一邊賣力工作一邊對鍾誠大唿上當。
在一個傍晚,她正帶著迎迎在公園裏散步,手機響了起來,是唐景陽打過來的。說林容找她。
聽到林容兩個字,春鳴的心立馬緊張起來,會不會那邊的人出事了。她要了林容的號碼撥了迴去。
電話那頭的語調很平靜,問候了幾句,她直接了當地問春鳴能不能在城市裏幫忙找一份工作。她猶豫著,春鳴猜到了什麽。問是不是舍不下小孩子。
她有些哽咽著說舍不得。
春鳴安慰她,想著她的兩個孩子一個讀初中,一個在讀小學。讓小的轉學應該不是什麽難事,也臨近暑假了。她立馬讓林容等孩子放假了就過來,可以幫忙聯係小女孩上學的學校,至於林容可以到製衣廠工作。
半個多月後,林容帶著兩個孩子來了,大的過完暑假就送迴去讓娘家人看著。春鳴覺得她又老了一些,大概後麵的日子也沒好過,但是她一次也沒有找過春鳴。
第二天,春鳴給他們在製衣廠旁邊找了一間屋子住下了。她知道了林容那麽疲憊蒼老的原因。
王家福本性難移,在外頭不但尋花問柳,還瞎造錢財,頭兩年還往家裏頭拿些錢,後來找了相好的,非但不迴家了,錢不給、也不管兩個孩子了。
“我動過賣掉房子的心思,然後迴娘家去。但是,拖兒帶女的,家裏頭還有嫂子哥哥,怎麽也不方便。”
兩個孩子睡下了,她淒然地對春鳴說道。
春鳴為林容不值,替她想著法子。她必然是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才找上自己的。
春鳴讓她進了廠子,先跟著師傅學。兩個孩子聽話地在出租屋裏相互照顧,懂事的大兒子甚至要跟著媽媽去多賺些錢。春鳴看看迎迎,再看看林容的兩個孩子,深刻感受到了山裏娃和城市娃娃的巨大差距,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差了那麽大一截。
還好有你們,有一個人好了終歸是好的。
她默默地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