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迴去的路線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費爾南船長的總結,張小白的心裏就已經有了判斷。
費爾南無疑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船長,可是就連他也沒有信心,在擁有精準海圖的情況下,穿越北冰洋,那麽其他的船長們就更難做到了。
“大人,您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費爾南雖然迴答了張小白的問題,可是他還是沒搞明白這到底是怎麽迴事,畢竟好好地為什麽要問這個問題,難道說他這個船隊總指揮,不和船隊一起行動嗎?
“事實上,我這些天一直在思考迴去的路線”,張小白也不再藏著掖著了。
“迴去的路線,不就是這條路線嗎?”,費爾南疑惑的眨巴了一下眼睛,然後瞬間就把眼睛睜圓了,“難道大人您還知道其它的路線?”
張小白反身從身後的櫥櫃裏,取出了一卷圖紙,展開鋪在了桌子最上麵。
“我不知道其它的路線”,張小白搖了搖頭,小小的撒了個謊,畢竟這個事情不好解釋。
“你現在看到的這幅海圖,是我花了大價錢,從明國的官員那裏買來的”,要不說謊話一個接著一個呢,一個謊話根本編不圓。
“這個海圖是?這裏是寧波、琉球、呂宋,這裏是舊港”
費爾南雖然是第一次見這幅海圖,也認不全海圖上的漢文,可是憑著那熟悉的海岸曲線和海島分布,還是將他們這一路上經過的地方指了出來。
最後,費爾南對著地圖左半部分比劃了一下,“大人,那這半塊難道就是印度和薩拉森人的地方”
“是的”,張小白點了點頭,薩拉森人就是阿拉伯人,從大唐以來一直被中國史書記載為大食的阿拉伯帝國,在西歐則一直被稱為薩拉森帝國,也就是‘東方人們的帝國’。
“大約五六十年前,明國的第三位皇帝,曾經派他的親信大臣,率領船隊出海七次,拜訪這裏的每一個國家,從大明的東邊一直到這裏”
張小白的手指,在海圖上一路滑動,最後在好望角的位置點了點,張小白不確定鄭和當年有沒有到好望角,可是這不妨礙他加進去啊。
“大人,這幅海圖準確嗎?”,費爾南雖然十分的激動,可還是理智的提出了疑問,畢竟海圖的準確性是第一位的。
“這幅海圖絕對準確”
這可是張小白‘仿造’的,能不準確嗎,最多也就是地名不準確,可是都五六十年過去了,小國亡了也是說的過去的。
“當年明國的永樂皇帝,派遣船隊一共出海了七次,每次都是兩百多條船,水手加士兵超過兩萬人,這麽大規模的探索船隊,是不可能出錯的,就像咱們經過的這些地方,都有他們留下的痕跡”
聽到張小白的解釋,費爾南木然的點了點頭,雖然他不是第一次聽這個故事,可還是震驚於那規模龐大的船隊,兩百多條像‘東升號’那樣的大船,這簡直無法想象。
但是他也知道張小白說的都是事實,自從離開寧波之後,他們一路上經過的所有地方,都能見到當年那支船隊的影子。
“那大人您的意思是,沿著這條路線往西?”,費爾南看著海圖,眉頭蹙到了一起,“這條路線到了這裏就結束了,接下來咱們怎麽辦?”
“你看,這是從裏斯本買的,經過詳細勘察的西非地圖,這是來自亞曆山大的地圖,這是大明的地圖,咱們將這三塊地圖拚到一起”
張小白裝模做樣的將三個地圖,移動到了一個特殊的角度,“看,借助亞曆山大的地圖,咱們能將三塊地圖拚成一塊,根據海岸線的曲線,可以推斷麻林國(今肯尼迪,馬林迪一帶)和奴隸海岸(今赤道幾內亞一帶)應該處於同一緯度”
費爾南沒有第一時間迴應張小白,而是將三塊地圖反複研究了許久。
“按照這些地圖所示,確實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斷,可是這裏到奴隸海岸之間的情況,我們並不了解,如果這裏是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那麽咱們隻需要轉而向北即可返迴裏斯本,如果它不是呢?畢竟地圖上關於這些地方全是猜想”
費爾南提出的問題也很尖銳,張小白最初在‘仿造’這份地圖的時候,也考慮過要不要把非洲的南半塊海岸線補齊,最後想了想還是留了個空白,畢竟那裏畫的太細致了,也不好解釋。
但是好在還有原始地圖可以作為借口,就像費爾南說的,在航海界流傳的古地圖中,非洲大陸是有最南端的,從裏斯本繞過那裏可以到達香料王國。
隻不過這樣的古地圖並不怎麽靠譜,畢竟沒有人能夠證實他是正確的,一切更像是猜想而已。
“我覺得,這值得我們試一試,如果我們能夠沿著這條路線返迴裏斯本的話,我們就有了兩條航線,而且大多數的地圖都指出,那裏是可以通行的”
張小白也知道自己的話有些牽強個,可是這無法被反駁啊,整個葡萄牙都在為此努力著呢,就是相信這裏可以繞過阿拉伯人的地盤。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從這裏開始探索,也許是七百裏格,也許是一千裏格,也許根本走不通”
費爾南說話的同時,手指一直在地圖上敲打著,腦子裏也在思索著,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是的”,張小白心裏是知道可行的,可是他沒有切實的證據。
“根據我在大明官員那裏收集到的信息,如果咱們走這條航線的話,正好可以趕上這裏的有利風向,從錫蘭一直順風往西南,從現在算,最多需要三到四個月,咱們就可以到達這裏”
張小白的手指在好望角的位置點了點。
“咱們最多往往西、往北探索一個月,一個月的時間足夠我們確定路線是否可行了”,一個月的時間,對張小白來說足夠了,畢竟他可是有準確路線在手的。
“如果一個月後還是沒找到呢?”,費爾南不像張小白那麽有信心,畢竟葡萄牙人探索了三四十年,也才在西非探索了一千多裏格而已。
“那咱們就迴頭!”
費爾南無疑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船長,可是就連他也沒有信心,在擁有精準海圖的情況下,穿越北冰洋,那麽其他的船長們就更難做到了。
“大人,您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費爾南雖然迴答了張小白的問題,可是他還是沒搞明白這到底是怎麽迴事,畢竟好好地為什麽要問這個問題,難道說他這個船隊總指揮,不和船隊一起行動嗎?
“事實上,我這些天一直在思考迴去的路線”,張小白也不再藏著掖著了。
“迴去的路線,不就是這條路線嗎?”,費爾南疑惑的眨巴了一下眼睛,然後瞬間就把眼睛睜圓了,“難道大人您還知道其它的路線?”
張小白反身從身後的櫥櫃裏,取出了一卷圖紙,展開鋪在了桌子最上麵。
“我不知道其它的路線”,張小白搖了搖頭,小小的撒了個謊,畢竟這個事情不好解釋。
“你現在看到的這幅海圖,是我花了大價錢,從明國的官員那裏買來的”,要不說謊話一個接著一個呢,一個謊話根本編不圓。
“這個海圖是?這裏是寧波、琉球、呂宋,這裏是舊港”
費爾南雖然是第一次見這幅海圖,也認不全海圖上的漢文,可是憑著那熟悉的海岸曲線和海島分布,還是將他們這一路上經過的地方指了出來。
最後,費爾南對著地圖左半部分比劃了一下,“大人,那這半塊難道就是印度和薩拉森人的地方”
“是的”,張小白點了點頭,薩拉森人就是阿拉伯人,從大唐以來一直被中國史書記載為大食的阿拉伯帝國,在西歐則一直被稱為薩拉森帝國,也就是‘東方人們的帝國’。
“大約五六十年前,明國的第三位皇帝,曾經派他的親信大臣,率領船隊出海七次,拜訪這裏的每一個國家,從大明的東邊一直到這裏”
張小白的手指,在海圖上一路滑動,最後在好望角的位置點了點,張小白不確定鄭和當年有沒有到好望角,可是這不妨礙他加進去啊。
“大人,這幅海圖準確嗎?”,費爾南雖然十分的激動,可還是理智的提出了疑問,畢竟海圖的準確性是第一位的。
“這幅海圖絕對準確”
這可是張小白‘仿造’的,能不準確嗎,最多也就是地名不準確,可是都五六十年過去了,小國亡了也是說的過去的。
“當年明國的永樂皇帝,派遣船隊一共出海了七次,每次都是兩百多條船,水手加士兵超過兩萬人,這麽大規模的探索船隊,是不可能出錯的,就像咱們經過的這些地方,都有他們留下的痕跡”
聽到張小白的解釋,費爾南木然的點了點頭,雖然他不是第一次聽這個故事,可還是震驚於那規模龐大的船隊,兩百多條像‘東升號’那樣的大船,這簡直無法想象。
但是他也知道張小白說的都是事實,自從離開寧波之後,他們一路上經過的所有地方,都能見到當年那支船隊的影子。
“那大人您的意思是,沿著這條路線往西?”,費爾南看著海圖,眉頭蹙到了一起,“這條路線到了這裏就結束了,接下來咱們怎麽辦?”
“你看,這是從裏斯本買的,經過詳細勘察的西非地圖,這是來自亞曆山大的地圖,這是大明的地圖,咱們將這三塊地圖拚到一起”
張小白裝模做樣的將三個地圖,移動到了一個特殊的角度,“看,借助亞曆山大的地圖,咱們能將三塊地圖拚成一塊,根據海岸線的曲線,可以推斷麻林國(今肯尼迪,馬林迪一帶)和奴隸海岸(今赤道幾內亞一帶)應該處於同一緯度”
費爾南沒有第一時間迴應張小白,而是將三塊地圖反複研究了許久。
“按照這些地圖所示,確實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斷,可是這裏到奴隸海岸之間的情況,我們並不了解,如果這裏是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那麽咱們隻需要轉而向北即可返迴裏斯本,如果它不是呢?畢竟地圖上關於這些地方全是猜想”
費爾南提出的問題也很尖銳,張小白最初在‘仿造’這份地圖的時候,也考慮過要不要把非洲的南半塊海岸線補齊,最後想了想還是留了個空白,畢竟那裏畫的太細致了,也不好解釋。
但是好在還有原始地圖可以作為借口,就像費爾南說的,在航海界流傳的古地圖中,非洲大陸是有最南端的,從裏斯本繞過那裏可以到達香料王國。
隻不過這樣的古地圖並不怎麽靠譜,畢竟沒有人能夠證實他是正確的,一切更像是猜想而已。
“我覺得,這值得我們試一試,如果我們能夠沿著這條路線返迴裏斯本的話,我們就有了兩條航線,而且大多數的地圖都指出,那裏是可以通行的”
張小白也知道自己的話有些牽強個,可是這無法被反駁啊,整個葡萄牙都在為此努力著呢,就是相信這裏可以繞過阿拉伯人的地盤。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從這裏開始探索,也許是七百裏格,也許是一千裏格,也許根本走不通”
費爾南說話的同時,手指一直在地圖上敲打著,腦子裏也在思索著,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是的”,張小白心裏是知道可行的,可是他沒有切實的證據。
“根據我在大明官員那裏收集到的信息,如果咱們走這條航線的話,正好可以趕上這裏的有利風向,從錫蘭一直順風往西南,從現在算,最多需要三到四個月,咱們就可以到達這裏”
張小白的手指在好望角的位置點了點。
“咱們最多往往西、往北探索一個月,一個月的時間足夠我們確定路線是否可行了”,一個月的時間,對張小白來說足夠了,畢竟他可是有準確路線在手的。
“如果一個月後還是沒找到呢?”,費爾南不像張小白那麽有信心,畢竟葡萄牙人探索了三四十年,也才在西非探索了一千多裏格而已。
“那咱們就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