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孫的書房又堆滿了無可計數的文書。這狀況已經好幾天了,但都是重要事務所以無可奈何。


    他聚精會神,務實地把每一份內容都確認過。文官人手短缺,沒人做的都送到了陸孫這邊來。


    大規模蝗災發生至今已過了一個多月。緊接著飛蝗又來襲了幾次,但之後就恢複平靜了。隻是,恢複平靜的僅限飛蝗。那些可恨的蟲子吃飽了肚子,正要開始繁衍後代。


    無奈民眾隻看得見災害後的慘狀。如果光想到彌補農作物的災情,疏於除蟲預防下一場蝗災,以後當然隻會發生更大的蝗災。


    陸孫的眼前擺著教人頭疼的災情文表,以及請求發糧救濟的請願書。陸孫要是有力量能拯救所有民眾就好了,無奈他隻是個中級官吏,能力有限。


    必須視受災的地區與周邊人口,來決定救濟物資的多寡。一旦弄錯分配量,會造成盜匪四起,百姓餓死。


    陸孫恨不得伸手把頭發亂抓一通。他必須拿案卷做對照,考慮糧食的庫存與分配。他不是不會算術,但數量太過龐大,而且責任異常重大。


    「要是有羅半閣下在就輕鬆了……」


    這類事務想必是羅半的拿手絕活。他的話一定會單手拿著算盤,卻用心算就把數字算好。倘若光看數字,羅半必能分配得最公平。


    講到這個,他一直沒收到羅半的信。蝗災發生的兩個月前大概就是最後一次了。


    陸孫在蝗災發生後,給羅半捎了個兩次信。他那人向來樂於接收這類信息,陸孫本以為他立刻就會迴信。


    陸孫明白蝗災導致運輸斷絕,但有可能兩次都沒寄到嗎?抑或是他一直以來寄給月君或羅半的書信做的小機關穿幫了?


    陸孫叫住一名正要離開的文官。


    「可有人捎信與我?」


    「沒有任何人捎信給陸孫大人。」


    文官迴得冷淡。陸孫自從被調至西都後,幾乎天天與這名男子麵對麵。他已經替其他人帶了好幾次書信過來,說沒有應該就是沒有。隻是……


    難道隻有陸孫一個人覺得奇怪?


    照羅半的作風,不可能不知道戌西州發生蝗災。而且他那人也跟一般人一樣會好奇,這一個月之間應該會寫信向陸孫打探消息才是。


    會是因為中央那邊也忙不過來嗎?


    不——


    也許羅半有捎信給其他人?


    陸孫無意間思及此事,想起羅半所說的妹妹。


    他心想羅半也許有捎信給她,自己是否該去問問?但隨即作罷。


    今後陸孫最好別接近貓貓為妙。她也不會接近陸孫,想接近也不成。


    這是為了彼此好。陸孫就是為此才會跟她開求婚的玩笑。貓貓身邊有很多人對她過度保護,即使是說笑也會讓他們反應過度。


    陸孫決定先把確認完畢的文書呈報上去。正想到走廊上叫住文官時,就隔著中庭看到了玉鶯。身邊跟著多名武官。


    陸孫不知為何覺得走出去有些尷尬,於是迴到公案前拿起請願書。


    「……」


    這是農村向領主提出的請願書。主旨是作物歉收所以希望官府發糧救濟,並提到關於征兵之事。這種文書本來應該會被處理掉而不會被陸孫看見,看來是文官們弄錯了,混進了龐大的文書之中。


    請願書裏寫滿了農民聊表誠意的字詞,並且感謝領主過去多次慷慨解囊,貼補所缺。


    請願書的內容,也可以看作是愚民依賴好官,傻傻地以為有求必應。


    感覺好像是仁慈領主拯救貧困農民的一段佳話。不知民眾對此有何觀感?恐怕會覺得愚民服兵役是應該的吧。


    「征兵……」


    玉鶯帶著那些武官,究竟想做什麽?


    遭逢重大災害之後,民眾會變得暴躁易怒。但是鎮壓暴民有必要弄到征兵嗎?


    陸孫長歎一口氣。


    深得民心的玉鶯、史上少有的蝗災、來自中央的皇弟與軍師。


    某些因素紛紛聚集於此,即將布置出一座戲台。


    但是,陸孫還不能確定。


    恐怕是因為他真心有種念頭:


    但願玉鶯是個仁民愛物的領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藥師少女的獨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向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向夏並收藏藥師少女的獨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