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桓太師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晨,潘淑從睡夢中醒來,感覺小腹沉甸甸的。
伸手摸了摸才發覺是男人的右腿掛在自己身上。
來梁王府也有些日子了,潘淑曾聽仆人們說,大王好夢中殺人。
夢中殺不殺人她不知道,夢中踹人倒是真的。
潘淑挽住男人的脖子,閉起眼睛想要再睡一會兒,卻忽然發現男人已經醒了。
“大王。”她輕聲開口,枕在男人的胸膛。
夏侯獻順勢抱住潘淑,想再賴一會兒床。
小潘雖說誕有一子,但技巧完全不行,表現力如同素人,跟當初的阿靈相差無幾,與羊徽瑜更是差了好幾個境界。
羊夫人可以做到,自己一個動作就知道要換姿勢的程度。
而潘淑卻還在萌萌地問:“大王,是哪裏不舒服嗎?”
看得到出來她很賣力,男人一旦有了權勢,就會發現女人有多麽主動。
不過,笨手笨腳又不得章法的模樣,反倒是有幾分樂趣。
看來孫權年輕時的精力都花在操步、練師上,老了以後心有餘而力不足。
“孤比孫仲謀如何?”溫存時刻,夏侯獻忽然問道。
潘淑小臉一下就紅了。
下意識地捂著小腹,依稀記得昨夜滿當當的那種奇妙感受。
“你是不是想到別的地方去了?”
“啊..沒有。”潘淑迴過神來,雙手捂著通紅的臉頰。
想了想,她迴答了夏侯獻的問題:
“大王乃是開基之聖主,彼不過亡國之暗夫,如何能夠相提並論呢?”
“他貴為帝王卻連妻兒子女都無法庇護。妾出身罪宦之家,命運本隻在他人的一念之間。”
“當初逃奔荊州本想一死了之,但自從侍奉了您,才知天下誰是聖主。”
夏侯獻欣慰地吻了一下她的額頭。
如若他六十幾歲,或許真的容易被這句誇讚給迷了心竅,但現在顯然不會。
不多時夏侯獻起身穿衣,離開了潘淑的房間。
吃過早飯,處理了一些政務,聽聞有人拜府。
今日天子再次派使者前來呈送冊文。
前來送冊的換了一個人,也是老熟人——桓範桓元則。
“相國梁王,上聖之姿,神武之略.........應上順天意,下順民心,法堯禪舜,萬勿推辭。”
冊文較上次而言簡潔了不少。
這容易理解,第一封冊文誇得太狠了,後麵不能過多重複,能寫的內容就少了。
這夏侯獻就要說兩句了,第一封冊文多少保留一些嘛...萬一我一時興起六辭六讓,甚至學司馬昭九辭九讓,到後麵沒得冊文寫,隻能空口勸了。
但是真要這麽說了,想必荀顗、鍾會等人也挺委屈的。
咱也是第一次勸進,沒經驗啊。
夏侯獻的迴複也很簡短,他看向桓範推辭道:
“大魏棟梁之才何其多也,我不過繁星一點,豈敢被比作皓月?恭請陛下收迴成命。”
“相國一片赤誠,天地可鑒。”桓範拱手道:“臣定會將相國心意向陛下稟明。”
“有勞桓公。”夏侯獻笑道。
說完,桓範把冊文遞給隨行官員,擺了擺手。
官員們退出了府堂。
夏侯獻知道桓範好酒,特意拿出珍釀招待。
榻上擺著一張小案,桓範也不見外,拱了拱手,脫鞋上榻。
酒壇就在榻邊,桓範索性拿起竹酒舀暢飲起來。
夏侯獻接觸過太多名士,對名士們各種各樣的放蕩不羈都有或多或少的包容。
隻要你別當著我的麵行散裸奔,都好說。
“好酒!”桓範讚道。
夏侯獻笑道:“孤府裏還有十來壇,都給桓公裝去,孤要戒酒,眼不見心不煩。”
“大王真是給臣一個不易拒絕的理由啊。”桓範亦是捋須而笑。
他當然知道所謂戒酒隻是說說而已,就算是平日獨處之時不喝,日後皇宮宴請群臣,總不能幹看著吧。
桓範唿出一口酒氣:“新朝開立,群臣近來都很忙碌,我本想著今日就入宮迴稟天子,好進行下一步準備,可現在一身酒氣卻是不便入宮。”
“此事不急,明日再去又有何妨。”
“大王都這麽說了,臣隻能遵命。”桓範咧嘴一笑。
攀談一陣,夏侯獻忽然說:“我欲拜桓公為太師,不知意下如何?”
桓範眉頭一揚,一臉吃驚,顯然很是意外。
“臣..臣何德何能....”他變得結結巴巴。
夏侯獻猜想對方心裏肯定是樂了花。
桓範這個人有才能,同時也特別在乎虛名。
早年他任青、徐都督,任內與徐州刺史鄒岐不和,被告發後罷官一段時間,左遷兗州刺史。
後來朝廷遷他為冀州牧,卻因當時的鎮北將軍呂昭比他出仕晚又是粗鄙武夫,所以不甘在呂昭之下,於是稱病不上任。
看看現今大魏老臣們吧。
桓範、盧毓、高柔此三人幾乎在同一時間入的曹操的丞相府,而司馬孚是曹植文學掾出身,鄭衝則是曹丕的屬官。
要是按桓範的這種心理來看,憑什麽自己要在這些人之下?
盧毓、高柔也就算了,司馬孚、鄭衝是個什麽東西。
捋清了這個桓範這個心思,夏侯獻索性給他超然的地位。
大魏第一任太師,日後在史書上也會多寫幾筆。
“這裏沒有外人,我也不說客套話。”夏侯獻道,“桓公這些年助我良多,這是您應得的。如果桓公閑不住,想為我分擔庶務,到時可給桓公加銜。”
“大王已是厚恩,我豈敢多求。”桓範受寵若驚,但縱是有些醉意,也不可能聽不出言外之意。
太師如此地位若是再加錄尚書事、領中書監此類的銜,豈不成權臣,遭人忌憚?
自己都七十歲了,有榮譽之官已是心滿意足。
喝完酒後,桓範離開了梁王府,帶著幾分微醺,走到馬車旁。
長子桓楷牽著阿父的手,扶他上車。
坐進車廂,馬車啟動,耳邊響起車輪聲。
桓範這才徹底放鬆下來,閉著眼睛,捋著胡須大笑起來。
“阿父?”
“不要叫我阿父,叫桓太師!”
桓範終於不用收斂,借著酒勁洋洋自得。
“太師?”桓楷露出驚喜之色,“我龍亢桓氏終是擠進大魏頂流了啊。”
桓範醉了,卻沒完全醉,留著幾分清醒:“還不夠。桓氏想要真正比肩那些大族,還須幾代人的努力。為父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未來還要看你們。”
“兒知道了。”
桓範身子放空,靠著車坐,感慨道:
“夏侯子林飩犢,卻生佳人耳!”
伸手摸了摸才發覺是男人的右腿掛在自己身上。
來梁王府也有些日子了,潘淑曾聽仆人們說,大王好夢中殺人。
夢中殺不殺人她不知道,夢中踹人倒是真的。
潘淑挽住男人的脖子,閉起眼睛想要再睡一會兒,卻忽然發現男人已經醒了。
“大王。”她輕聲開口,枕在男人的胸膛。
夏侯獻順勢抱住潘淑,想再賴一會兒床。
小潘雖說誕有一子,但技巧完全不行,表現力如同素人,跟當初的阿靈相差無幾,與羊徽瑜更是差了好幾個境界。
羊夫人可以做到,自己一個動作就知道要換姿勢的程度。
而潘淑卻還在萌萌地問:“大王,是哪裏不舒服嗎?”
看得到出來她很賣力,男人一旦有了權勢,就會發現女人有多麽主動。
不過,笨手笨腳又不得章法的模樣,反倒是有幾分樂趣。
看來孫權年輕時的精力都花在操步、練師上,老了以後心有餘而力不足。
“孤比孫仲謀如何?”溫存時刻,夏侯獻忽然問道。
潘淑小臉一下就紅了。
下意識地捂著小腹,依稀記得昨夜滿當當的那種奇妙感受。
“你是不是想到別的地方去了?”
“啊..沒有。”潘淑迴過神來,雙手捂著通紅的臉頰。
想了想,她迴答了夏侯獻的問題:
“大王乃是開基之聖主,彼不過亡國之暗夫,如何能夠相提並論呢?”
“他貴為帝王卻連妻兒子女都無法庇護。妾出身罪宦之家,命運本隻在他人的一念之間。”
“當初逃奔荊州本想一死了之,但自從侍奉了您,才知天下誰是聖主。”
夏侯獻欣慰地吻了一下她的額頭。
如若他六十幾歲,或許真的容易被這句誇讚給迷了心竅,但現在顯然不會。
不多時夏侯獻起身穿衣,離開了潘淑的房間。
吃過早飯,處理了一些政務,聽聞有人拜府。
今日天子再次派使者前來呈送冊文。
前來送冊的換了一個人,也是老熟人——桓範桓元則。
“相國梁王,上聖之姿,神武之略.........應上順天意,下順民心,法堯禪舜,萬勿推辭。”
冊文較上次而言簡潔了不少。
這容易理解,第一封冊文誇得太狠了,後麵不能過多重複,能寫的內容就少了。
這夏侯獻就要說兩句了,第一封冊文多少保留一些嘛...萬一我一時興起六辭六讓,甚至學司馬昭九辭九讓,到後麵沒得冊文寫,隻能空口勸了。
但是真要這麽說了,想必荀顗、鍾會等人也挺委屈的。
咱也是第一次勸進,沒經驗啊。
夏侯獻的迴複也很簡短,他看向桓範推辭道:
“大魏棟梁之才何其多也,我不過繁星一點,豈敢被比作皓月?恭請陛下收迴成命。”
“相國一片赤誠,天地可鑒。”桓範拱手道:“臣定會將相國心意向陛下稟明。”
“有勞桓公。”夏侯獻笑道。
說完,桓範把冊文遞給隨行官員,擺了擺手。
官員們退出了府堂。
夏侯獻知道桓範好酒,特意拿出珍釀招待。
榻上擺著一張小案,桓範也不見外,拱了拱手,脫鞋上榻。
酒壇就在榻邊,桓範索性拿起竹酒舀暢飲起來。
夏侯獻接觸過太多名士,對名士們各種各樣的放蕩不羈都有或多或少的包容。
隻要你別當著我的麵行散裸奔,都好說。
“好酒!”桓範讚道。
夏侯獻笑道:“孤府裏還有十來壇,都給桓公裝去,孤要戒酒,眼不見心不煩。”
“大王真是給臣一個不易拒絕的理由啊。”桓範亦是捋須而笑。
他當然知道所謂戒酒隻是說說而已,就算是平日獨處之時不喝,日後皇宮宴請群臣,總不能幹看著吧。
桓範唿出一口酒氣:“新朝開立,群臣近來都很忙碌,我本想著今日就入宮迴稟天子,好進行下一步準備,可現在一身酒氣卻是不便入宮。”
“此事不急,明日再去又有何妨。”
“大王都這麽說了,臣隻能遵命。”桓範咧嘴一笑。
攀談一陣,夏侯獻忽然說:“我欲拜桓公為太師,不知意下如何?”
桓範眉頭一揚,一臉吃驚,顯然很是意外。
“臣..臣何德何能....”他變得結結巴巴。
夏侯獻猜想對方心裏肯定是樂了花。
桓範這個人有才能,同時也特別在乎虛名。
早年他任青、徐都督,任內與徐州刺史鄒岐不和,被告發後罷官一段時間,左遷兗州刺史。
後來朝廷遷他為冀州牧,卻因當時的鎮北將軍呂昭比他出仕晚又是粗鄙武夫,所以不甘在呂昭之下,於是稱病不上任。
看看現今大魏老臣們吧。
桓範、盧毓、高柔此三人幾乎在同一時間入的曹操的丞相府,而司馬孚是曹植文學掾出身,鄭衝則是曹丕的屬官。
要是按桓範的這種心理來看,憑什麽自己要在這些人之下?
盧毓、高柔也就算了,司馬孚、鄭衝是個什麽東西。
捋清了這個桓範這個心思,夏侯獻索性給他超然的地位。
大魏第一任太師,日後在史書上也會多寫幾筆。
“這裏沒有外人,我也不說客套話。”夏侯獻道,“桓公這些年助我良多,這是您應得的。如果桓公閑不住,想為我分擔庶務,到時可給桓公加銜。”
“大王已是厚恩,我豈敢多求。”桓範受寵若驚,但縱是有些醉意,也不可能聽不出言外之意。
太師如此地位若是再加錄尚書事、領中書監此類的銜,豈不成權臣,遭人忌憚?
自己都七十歲了,有榮譽之官已是心滿意足。
喝完酒後,桓範離開了梁王府,帶著幾分微醺,走到馬車旁。
長子桓楷牽著阿父的手,扶他上車。
坐進車廂,馬車啟動,耳邊響起車輪聲。
桓範這才徹底放鬆下來,閉著眼睛,捋著胡須大笑起來。
“阿父?”
“不要叫我阿父,叫桓太師!”
桓範終於不用收斂,借著酒勁洋洋自得。
“太師?”桓楷露出驚喜之色,“我龍亢桓氏終是擠進大魏頂流了啊。”
桓範醉了,卻沒完全醉,留著幾分清醒:“還不夠。桓氏想要真正比肩那些大族,還須幾代人的努力。為父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未來還要看你們。”
“兒知道了。”
桓範身子放空,靠著車坐,感慨道:
“夏侯子林飩犢,卻生佳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