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這個孫女,倒真稱得上一句有勇有謀,勝過她父親百倍。”
迴去的路上,皇帝原本嚴肅的臉忽然扯出一縷笑意。雖然手段稚嫩了些、思慮也不算十分周全。但亂中能生急智,且敢對自己下狠手(雖然沒成功),放在景馥這個年紀,絕對稱得上出眾。
可惜,雖然在同齡人中算是出眾,但在皇帝眼裏,這種層次的心計像一汪清泉,淺得一眼就能看到底。
“皇爺爺為什麽對我這麽好呢?”
想到景馥那雙暗含懇求的雙眼,皇帝無聲一歎。
為什麽?這世上有太多“為什麽”並沒有迴答的必要,即便迴答了,答案也不會是提問者想要的。
如果這個問題非要一個答案,那就是——習慣。
景馥是皇帝孫輩的第一個孩子,“第一”這兩個字無論放在哪裏都占據著一些特殊的含義,更何況景馥不止是“第一”,還當了整整五年的“唯一”。五年皇子後宅不聞嬰啼,皇帝早已習慣將所有合適孩子玩的好東西都給景馥留一份。之後雖然老二、老三、老五膝下皆有嫡出的男孩降生,但這裏是皇宮不是羅家村,斷沒有男嬰一落地,長孫女的待遇就斷崖式下跌的道理。且最近這幾年朝堂上立儲聲音不斷,皇帝也不願意像寵愛景馥一樣寵愛幾位皇孫,免得叫朝中那些給鉤就咬的大臣們亂猜。
多種原因加在一起,連肖漱都有了“雲霜郡主最受皇帝寵愛”這個認知,更何況其他人——包括景馥本人。
自然,多年承歡膝下,皇帝自認並非心如鐵石。他早就替這個孫女選了不錯的親事,就算將來寧王做了糊塗事也不會牽連她,但若是觸及底線,他就隻能辜負孫女的孺慕之情了。
想完這些,皇帝並沒有把這件事看得太過重要。他對自己的兒子們還算是了解,老二一向是賊心多過賊膽,主動要求操持中秋宴必定是有些動作,或是給勳貴們賣好,或是給老七找麻煩。能讓景馥如此驚恐,難道他是想殺了老七?嗯......頂天也就是這個,雖然老七未必躲不過,但自己還是看著些好了。
“陛下,有急報!”傳令迴來的眷夢一反之前波瀾不驚的表情,帶著幾分激動,將兩封密折交給了皇帝。
皇帝看她的模樣就差不多猜到是誰的消息了,看信的動作也快了幾分:“好啊,明玦那裏有突破了 !”
他露出自豪的笑容:“朕沒想到......真的沒想到。陣法這麽難的事,趙無極和沈宣澤都沒做出來,明玦卻做到了!等他迴京,朕要重重地賞他!”
眷夢莞爾一笑:“小郡王是聖上一手帶大的,怎會真的紈絝?從前種種也不過是大器晚成罷了。”
“好好好,”皇帝連連點頭,敦促道:“你去工部催一催,盡早做出新式的船給明玦他們實戰,若當真呈現顯著,朕的計劃就可以提前推進了。”
他拆開另一封信,更是鬆了口氣:“原來他到了靈渠那邊,罷了,無恙就好。這小子越大越任性,怎麽勸都不許人跟著,脾氣硬的很,也不知道像誰。”
像你——眷夢腹誹。
安心之後,皇帝忽然察覺不對:“以冀兒的脾氣,如果沒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怎會主動聯係內衛?而且,他為什麽會忽然問解鋌篤耨香和戲班子的事?”
“篤耨香,”皇帝沉吟片刻,把密折交給眷夢:“解鋌做的不錯,以後所有遇到他的人都要把和他的對話一字不漏的寫下來給朕看。你先下去,把肖漱叫過來。”
“害怕了?”看著誠惶誠恐趕過來的肖漱,皇帝沒頭沒尾地問。
肖漱連忙跪地,也不說話,就是一個勁兒掉眼淚,半晌才道:“奴才不知做錯了什麽,陛下要打要罰,給奴才一個安心話吧!”
“看來你真的沒認出眷夢。”皇帝不在意他的失態:“當初她和央影還是你領到朕麵前的,忘記了?”
肖漱一怔:“她和央影?”記憶一下子被打開,肖漱頗有一種無地自容的感覺:“奴才......”
“行了,快起來吧,一把年紀這麽哭像什麽樣子。”皇帝伸手把他從地上拽起來:“記不起十幾年前的事倒無妨,近些年的事再記不清,朕就真的讓你告老還鄉。”
肖漱抹了抹臉上的淚水,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半——是了,自己早該想到的,央影被陛下派給了小郡王,之前央影做的事自然得有人接手。至於為何由暗轉明,大抵也是因為眷夢是女子,在後宮行走比央影方便得多。
——總歸別是又新建了個什麽監察宦官的機構就好。
肖漱順手把自己的冷汗也擦了,順著皇帝的問題絞盡腦汁迴憶:“陛下和長公主都不喜篤耨香氣味濃烈,因而宮中無人熏此香。除了三年前,陛下將庫裏的陳香取出當作尚衣局比賽的彩頭外,剩下的篤搙香都賞了雲霜郡主。郡主也隻一陣兒喜歡收集香料,後來便都作為壽禮送到了忠信侯府的老封君手裏,這些年零零總總,約有......十六斤四兩左右。”
忠信侯府,戲班?
皇帝想到二皇子請命操持中秋宴時說的話,又把解鋌上的密折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再聯係景馥的異樣,眉頭越皺越緊。
“老二找來的戲班子現在何處?”皇帝摩挲著指甲上的豎紋,語氣凝重起來。
肖漱還真沒打聽過這個:“奴才立刻去查。”
離靈渠最近的......範陽盧氏?皇帝的眼神望向皇城東北角——那是一眾太妃居住的地方:“萬不能打草驚蛇,如有需要,你自去找眷夢,她內功比央影還略強些。”
肖漱明白輕重:“是。”
“你那些徒子徒孫裏,有沒有和柔太嬪盧氏相熟的?”皇帝得到確認答案後,在肖漱耳邊吩咐道:“中秋之前,把她和純太妃都給朕看住了,所有進出的活人,來處去處都要查清;死物一應截下來給朕過目。同樣,不許讓她們發覺,都記下了嗎?”
“老奴遵旨!”
迴去的路上,皇帝原本嚴肅的臉忽然扯出一縷笑意。雖然手段稚嫩了些、思慮也不算十分周全。但亂中能生急智,且敢對自己下狠手(雖然沒成功),放在景馥這個年紀,絕對稱得上出眾。
可惜,雖然在同齡人中算是出眾,但在皇帝眼裏,這種層次的心計像一汪清泉,淺得一眼就能看到底。
“皇爺爺為什麽對我這麽好呢?”
想到景馥那雙暗含懇求的雙眼,皇帝無聲一歎。
為什麽?這世上有太多“為什麽”並沒有迴答的必要,即便迴答了,答案也不會是提問者想要的。
如果這個問題非要一個答案,那就是——習慣。
景馥是皇帝孫輩的第一個孩子,“第一”這兩個字無論放在哪裏都占據著一些特殊的含義,更何況景馥不止是“第一”,還當了整整五年的“唯一”。五年皇子後宅不聞嬰啼,皇帝早已習慣將所有合適孩子玩的好東西都給景馥留一份。之後雖然老二、老三、老五膝下皆有嫡出的男孩降生,但這裏是皇宮不是羅家村,斷沒有男嬰一落地,長孫女的待遇就斷崖式下跌的道理。且最近這幾年朝堂上立儲聲音不斷,皇帝也不願意像寵愛景馥一樣寵愛幾位皇孫,免得叫朝中那些給鉤就咬的大臣們亂猜。
多種原因加在一起,連肖漱都有了“雲霜郡主最受皇帝寵愛”這個認知,更何況其他人——包括景馥本人。
自然,多年承歡膝下,皇帝自認並非心如鐵石。他早就替這個孫女選了不錯的親事,就算將來寧王做了糊塗事也不會牽連她,但若是觸及底線,他就隻能辜負孫女的孺慕之情了。
想完這些,皇帝並沒有把這件事看得太過重要。他對自己的兒子們還算是了解,老二一向是賊心多過賊膽,主動要求操持中秋宴必定是有些動作,或是給勳貴們賣好,或是給老七找麻煩。能讓景馥如此驚恐,難道他是想殺了老七?嗯......頂天也就是這個,雖然老七未必躲不過,但自己還是看著些好了。
“陛下,有急報!”傳令迴來的眷夢一反之前波瀾不驚的表情,帶著幾分激動,將兩封密折交給了皇帝。
皇帝看她的模樣就差不多猜到是誰的消息了,看信的動作也快了幾分:“好啊,明玦那裏有突破了 !”
他露出自豪的笑容:“朕沒想到......真的沒想到。陣法這麽難的事,趙無極和沈宣澤都沒做出來,明玦卻做到了!等他迴京,朕要重重地賞他!”
眷夢莞爾一笑:“小郡王是聖上一手帶大的,怎會真的紈絝?從前種種也不過是大器晚成罷了。”
“好好好,”皇帝連連點頭,敦促道:“你去工部催一催,盡早做出新式的船給明玦他們實戰,若當真呈現顯著,朕的計劃就可以提前推進了。”
他拆開另一封信,更是鬆了口氣:“原來他到了靈渠那邊,罷了,無恙就好。這小子越大越任性,怎麽勸都不許人跟著,脾氣硬的很,也不知道像誰。”
像你——眷夢腹誹。
安心之後,皇帝忽然察覺不對:“以冀兒的脾氣,如果沒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怎會主動聯係內衛?而且,他為什麽會忽然問解鋌篤耨香和戲班子的事?”
“篤耨香,”皇帝沉吟片刻,把密折交給眷夢:“解鋌做的不錯,以後所有遇到他的人都要把和他的對話一字不漏的寫下來給朕看。你先下去,把肖漱叫過來。”
“害怕了?”看著誠惶誠恐趕過來的肖漱,皇帝沒頭沒尾地問。
肖漱連忙跪地,也不說話,就是一個勁兒掉眼淚,半晌才道:“奴才不知做錯了什麽,陛下要打要罰,給奴才一個安心話吧!”
“看來你真的沒認出眷夢。”皇帝不在意他的失態:“當初她和央影還是你領到朕麵前的,忘記了?”
肖漱一怔:“她和央影?”記憶一下子被打開,肖漱頗有一種無地自容的感覺:“奴才......”
“行了,快起來吧,一把年紀這麽哭像什麽樣子。”皇帝伸手把他從地上拽起來:“記不起十幾年前的事倒無妨,近些年的事再記不清,朕就真的讓你告老還鄉。”
肖漱抹了抹臉上的淚水,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半——是了,自己早該想到的,央影被陛下派給了小郡王,之前央影做的事自然得有人接手。至於為何由暗轉明,大抵也是因為眷夢是女子,在後宮行走比央影方便得多。
——總歸別是又新建了個什麽監察宦官的機構就好。
肖漱順手把自己的冷汗也擦了,順著皇帝的問題絞盡腦汁迴憶:“陛下和長公主都不喜篤耨香氣味濃烈,因而宮中無人熏此香。除了三年前,陛下將庫裏的陳香取出當作尚衣局比賽的彩頭外,剩下的篤搙香都賞了雲霜郡主。郡主也隻一陣兒喜歡收集香料,後來便都作為壽禮送到了忠信侯府的老封君手裏,這些年零零總總,約有......十六斤四兩左右。”
忠信侯府,戲班?
皇帝想到二皇子請命操持中秋宴時說的話,又把解鋌上的密折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再聯係景馥的異樣,眉頭越皺越緊。
“老二找來的戲班子現在何處?”皇帝摩挲著指甲上的豎紋,語氣凝重起來。
肖漱還真沒打聽過這個:“奴才立刻去查。”
離靈渠最近的......範陽盧氏?皇帝的眼神望向皇城東北角——那是一眾太妃居住的地方:“萬不能打草驚蛇,如有需要,你自去找眷夢,她內功比央影還略強些。”
肖漱明白輕重:“是。”
“你那些徒子徒孫裏,有沒有和柔太嬪盧氏相熟的?”皇帝得到確認答案後,在肖漱耳邊吩咐道:“中秋之前,把她和純太妃都給朕看住了,所有進出的活人,來處去處都要查清;死物一應截下來給朕過目。同樣,不許讓她們發覺,都記下了嗎?”
“老奴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