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花喝農藥死了,傳出去後,有人搖頭歎息,有人好奇覓趣,更多的人指責張八吉的不是。做完喪事後,青石在村子裏感覺丟不起人,就憤然外出打工去了。不久,文化也跟了去。扔下張八吉孤零零的一個人在家裏。
張八吉依舊躺在帆布椅上若無其事地叭咂叭咂地抽著煙,前兩天,他去找黃秀英,結果撲了個空。一打聽,原來黃秀英也出去了,去了青玉那兒。
現在的張八吉真的成為“孤家寡人”了。有時,他懶得弄飯吃,餓了就抓一把糖吃。糖是徐翠花喪禮上留下的。日子空蕩蕩的一天一天地過去,過了年眨眼間就又要搞春耕生產了。村民們已經早早地忙碌了起來,挑豬糞、出牛欄……下田幹活了。張八吉還是躺在帆布椅上不想動。家裏麵的糖吃完了,有時就站起身來發發牢騷,咒罵青石、文化不得好死。
太陽暖融融的,張八吉看著別人的責任田犁了、耙了又插秧了,自己的田還是“禾蔸朝天”。他也開始著急了,畢竟靠田吃飯。田不種轉來,飯從哪裏來?然而,先前揩油揩慣了,現在要老老實實靠勞動所得,心裏多有不甘。思來想去,他又想到了一個辦法——把田發給別人種,自己坐享其成。之前,村子裏也有先例:半邊戶(在當時生產模式下,丈夫在城裏有工作吃商品糧,老婆領著孩子在家吃農村糧。)或者男勞力出外頭抓副業去了,家裏婦女勞力能不來,就把自己的責任田發包給有勞力的人家種,除去上繳還可以撈點租子。張八吉大概是吃剝削吃成了癮,就也想發田給別人種。可是,村子裏的勞力前前後後大都出了外頭,留在家裏的已經不多了。張八吉先後找了好幾家,都沒能談下來,就又來找阮長發,“唵!長發啊,到岸上來抽根煙吧。”阮長發正在插田,一抬眼看見張八吉手裏拿盒煙在跟他打招唿,就也打起哈哈迴敬道:
“哎呀!八吉呀,你真個好‘八字’,嘿嘿!”阮長發上了岸來和張八吉並肩坐到了田埂上。張八吉把手裏的煙向阮長發揚了揚,用手指在煙盒上彈了兩下,從裏麵抽出一根煙來遞到他的手裏,“長發啊,唵,我來是想和你談筆生意,唵。”
“和我談生意……什麽生意?說吧。”阮長發把香煙巴在了嘴上,他說著話,香煙就跟著一翹一翹的。張八吉自己點了一根煙,抽了兩口,才慢慢說出了他的來意:
“我想把田發給你種,唵!”
“嗯,”阮長發點了一下頭,向他要來了火柴,抽出一根哢嚓哢嚓在火柴盒上擦了兩下,沒擦燃,低頭一看:原來火柴被手指上下滑的水滴沁濕了。無奈,隻好把火柴又還給了他,惋惜地,“田發給我……你不種啦?”
“我嘛,唵,青石、文化都出去了,我還種田幹啥啊?”張八吉嘻嘻地笑道,“唵,阮長發,有田給你種不好嗎?唵——”
阮長發正色道:“說句心裏話,現在當農民有田種確實是好啊。我這一年的收成可不比當工人的差呢,隻是……你把田發給我,你咋辦呢?”
大家都知道阮長發是村裏的種田大戶,村裏有人出去抓副業就把田都來發給他種。阮長發從不含糊,有多少受多少。這次張八吉來發田,他心裏不免有幾分鬱悶。
“嗨呀,阮長發,有你說話的嗎?唵。”張八吉嫌他狗咬耗子多管閑事,“你阮長發別人的田種得,我的田種不得嗎?唵。”
“好吧,那你開個價吧!”阮長發也不再囉嗦,直截了當地說。張八吉慢慢吐了個煙圈說:“長發啊!唵,我們兄弟倆還有什麽不好說的呀?唵,我少要點,就……”張八吉伸出了四根手指頭。
“四百?不行,不行,我對你說句實在話:現在不比早兩年,要是早兩年,莫說四百,就是六百都還有人種過呢……”“那你說多少?”沒等阮長發說完,張八吉搶先問道。
“最多給你這個數,”阮長發伸出兩根手指頭晃了晃說,“二百。”
“二百?阮長發,你也吃得太鹹了吧!唵。”
“八吉呀,田發不發是你的事,我不勉強。說實在的,我種洪包頭那田,也才二百,你若嫌便宜了找別人好了。”阮長發起身要走,忽然記起手指間還夾著一支煙,就送到嘴裏吸了一口,沒吸出煙來,一看,已經熄了。他本來不吸煙,就扔掉了,繼續下到田裏插禾去了。
張八吉無奈地歎了一口氣,也起身走了。路上,碰巧遇上必老三,被他又奚落了一頓:
“嘿……張八吉呀,張八吉!你都發田了,哪還有人種田呀?啾!迴去撒泡尿好好照一照吧,啊!”氣的張八吉黑著一張臉,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張八吉又氣又累,迴到家裏一屁股跌坐帆布椅上,閉上眼睛就迷迷糊糊地睡了去。等醒來時,日頭已經西斜了。他饑腸轆轆地從帆布椅上爬起,先去樓上石灰壇裏想抓把糖吃。他把手伸進石灰壇裏一摸,除了摸到生硬的石灰塊外,反反複複也沒能再摸到一塊糖。他氣的把石灰壇倒轉了過來,除了噴了一身石灰粉,還是沒看見一顆糖。“咳!”他沮喪地扔掉了手裏的石灰壇蓋子,又下去房間裏拉開幾個抽屜希望能找到一些吃的,可是找遍了什麽都沒有找到,無奈,隻好一個人冷冰冰的去灶房裏弄吃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下午的陽光,已經從他灶房裏那扇灰蒙蒙的窗戶上爬了進來,在滿是雜物的地麵上鋪開了一塊斜斜的光影,幾隻蠅子在光影裏的雜物上和灶麵上嗡嗡地盤旋著。張八吉走過去用手扇開了蠅子,揭開鍋子一看,鍋裏除了一疊沾著飯粒待洗的碗筷,其它什麽都沒有。他苦笑了一聲,迴到灶盤邊的燒火凳上,把灶口下靠著的幾根燒掉了一頭的柴棍兒添進了灶口裏,準備生火做飯。可還沒來得及等他擦燃火柴,腰子上的不明劇痛襲了上來,痛得他額頭上滲出了豆大的汗滴。
自從徐翠花死後,張八吉的高血壓是再也沒有犯了的,倒犯起了一種怪病——腰子痛,像針刺一樣疼痛。“哎喲——哎喲——哎喲啊!”每每痛得他哭天喊地的,“翠花,翠花啊——你咋就走了呢?唵,招唿都不打一聲就走了呢,唵?哎喲——哎喲啊!”病魔折磨著他不得不離開灶房,餓著肚子返迴到帆布椅上複又昏昏地睡了去……
“一、二,一、二、一,……”這天村子裏突然來了一隊身著迷彩服的“部隊”,他們喊著響亮的號子在馬路上跑步。
“這又不是在戰爭年代,開進來這麽一支部隊幹啥呢?”號子聲,跑步聲,引來了四麵八方的群眾,一個個張著好奇而又疑惑的眼睛圍了過去。
“部隊”來來迴迴跑了幾圈,跑到一個大禾場裏分成兩排、嘎地來了個立正姿勢,像要迎接外國首長到來似的佇立著。一會子,開來了一輛中型汽車,徑直開進了禾場裏。接著,從汽車上下來了幾個穿著白衣大褂大夫醫師模樣的人,他們走下汽車,步履整齊地向圍觀的群眾頻頻揮手致意。然後站成一排。這時,那支佇立的“部隊”又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從車上搬下幾張活動桌子擺在了那幾個大夫麵前,又搬下幾把椅子讓他們坐了。又搬下一麵紅色大橫幅高高地挈開了,上麵縫著幾個大字。大家一看,寫的是某軍區後勤部的軍醫前來“義診”字樣。跟著又搬下來了幾個大紙箱還有一些醫療器械——一一擺好了。接著一個自稱王大夫的發話了:
“鄉親們!我們是部隊派下來的‘義診隊’,來到了你們這裏,啊!我們看病不收錢,啊!”他指著後麵的那幾個紙箱說:“我們還帶來了醫院藥店裏買都買不到的專治疑難雜症及各種頑固性疾病的“稀有藥品”,啊!現在我們把它免費贈給大家……大家說好不好啊!”
“好!”場地上響起了一片掌聲。
“王大夫”安排人給站在前排的每人發了一小包。得到了“藥”的,一個個歡天喜地。
“咦,看病不收錢。”什麽時候張八吉也擠了進來,他分開眾人,好像瀕臨淹死的人發現了一根漂來的救命稻草似的擠到了那個叫“王大夫”的“軍醫”麵前,乞憐地,“大夫啊,嘿嘿,嘿嘿,唵,來幫我看看這個病吧,嘿嘿,嘿嘿,唵。”
“王大夫”不知是真懂還是裝著個樣子,幫他把了一下脈膊又詢問了他的病情,然後一揚手大聲說:“老同誌,你的病呀,沒問題!我這兒的藥啊,就是專治你這種病的。”
張八吉仿佛重新看到了一線生的希望,睜開眼睛仰視著那個“王大夫”:
“啊!我有救啦……唵,嘿嘿,嘿嘿……”
“王大夫”隨手從紙箱裏拿出兩包“藥”遞給張八吉:
“一包三十八塊八,兩包藥優惠給你六十塊四。”
張八吉一聽要六十多塊錢,心裏怔了一下,伸去接藥的手抖嗦了起來:
“你們……你們……不是說不收錢的嘛,唵?”
“王大夫”把“藥”放到了他的手裏,握著他的手道:
“老同誌呀,給你診病是沒收錢呀……這藥嘛還是要收點錢的。不過呢,是大大優惠了的。你想啊——你這病啊要是上大醫院去治,要花幾千幾萬呢。”
張八吉聽他說的在理,不住地點頭。伸手去口袋裏拿錢,摸索了半天摸出幾張皺巴巴的零票子,一數還不足二十塊錢,他又把手伸進另一口袋裏摸索著……結果全身都摸遍了,還是沒能再多摸出一分錢來。“這……這……”他一手拿著“藥”,一手捏著那匝零票子不知如何是好?
他的尷尬,“王大夫”自然心裏明白,就故意問道:
“老人家,這藥你到底要是不要啊?……”
“要,要要要……”他話音未落,張八吉搶著一口答應著,可又一摸口袋還是沒錢,“大……大夫,唵,我就……就這些錢了,您能不能再少點,唵?”
正為難間,“王大夫”卻突然發現他手上戴著一塊手表,逐笑笑道:“老人家,不能少了。”然後指了指他手上的手表,“你這兒不是有塊手表嗎?”
手表是他當場長時買起的,銀殼的,現在雖然早已不時髦了,可還是能值幾個錢的。對他來說也是唯一一件值錢的東西了。
“唵?”張八吉實在有點舍不得,猶豫了一下,還是把手表取下給當了。他拿著“藥”在手裏掂了掂準備離開,不料被“王大夫”摁住了:
“老同誌啊,就這塊手表能值幾個錢啊?你手裏那些錢還得給我呢。”
“大夫啊,你看,你看,唵,我這手表是銀殼的呢。”
“我知道是銀殼的。要不,這手表丟地上都沒人撿。”“王大夫”不耐煩了起來,“我是可憐你老人家呀,要不你這病……你上哪兒去治啊?”
“這……這藥真能治好我的病嗎?唵。”張八吉的眼睛苦澀地眨巴了兩下,他的手指慢慢鬆開了,把那匝零票子留在了“王大夫”的桌子上。
“王大夫”拈起那匝零票子,高高地揚起對圍觀的群眾大聲說:
“鄉親們!快抓緊時間,買藥優惠!看病不要錢啦!”
張八吉暗忖:“十幾塊錢加塊舊手表換兩包藥,能治好病倒也值得。”然後悻悻地擠出了人群。
他揣著那兩包“藥”,仿佛看到了活命的希望,迴到家裏立即燒了一杯開水衝了一小包吃了;遵照“醫”囑第二天又衝一小包喝了……結果,兩大包“藥”都吃完了,而他的病不但沒好,反而更加嚴重,沒幾天就一命嗚唿了。
張八吉病死後,好久都沒有人發現,直到屍體腐爛了,發出陣陣惡臭,才有人意識到。拍電報告訴青石和文化迴來辦了喪事。
張八吉依舊躺在帆布椅上若無其事地叭咂叭咂地抽著煙,前兩天,他去找黃秀英,結果撲了個空。一打聽,原來黃秀英也出去了,去了青玉那兒。
現在的張八吉真的成為“孤家寡人”了。有時,他懶得弄飯吃,餓了就抓一把糖吃。糖是徐翠花喪禮上留下的。日子空蕩蕩的一天一天地過去,過了年眨眼間就又要搞春耕生產了。村民們已經早早地忙碌了起來,挑豬糞、出牛欄……下田幹活了。張八吉還是躺在帆布椅上不想動。家裏麵的糖吃完了,有時就站起身來發發牢騷,咒罵青石、文化不得好死。
太陽暖融融的,張八吉看著別人的責任田犁了、耙了又插秧了,自己的田還是“禾蔸朝天”。他也開始著急了,畢竟靠田吃飯。田不種轉來,飯從哪裏來?然而,先前揩油揩慣了,現在要老老實實靠勞動所得,心裏多有不甘。思來想去,他又想到了一個辦法——把田發給別人種,自己坐享其成。之前,村子裏也有先例:半邊戶(在當時生產模式下,丈夫在城裏有工作吃商品糧,老婆領著孩子在家吃農村糧。)或者男勞力出外頭抓副業去了,家裏婦女勞力能不來,就把自己的責任田發包給有勞力的人家種,除去上繳還可以撈點租子。張八吉大概是吃剝削吃成了癮,就也想發田給別人種。可是,村子裏的勞力前前後後大都出了外頭,留在家裏的已經不多了。張八吉先後找了好幾家,都沒能談下來,就又來找阮長發,“唵!長發啊,到岸上來抽根煙吧。”阮長發正在插田,一抬眼看見張八吉手裏拿盒煙在跟他打招唿,就也打起哈哈迴敬道:
“哎呀!八吉呀,你真個好‘八字’,嘿嘿!”阮長發上了岸來和張八吉並肩坐到了田埂上。張八吉把手裏的煙向阮長發揚了揚,用手指在煙盒上彈了兩下,從裏麵抽出一根煙來遞到他的手裏,“長發啊,唵,我來是想和你談筆生意,唵。”
“和我談生意……什麽生意?說吧。”阮長發把香煙巴在了嘴上,他說著話,香煙就跟著一翹一翹的。張八吉自己點了一根煙,抽了兩口,才慢慢說出了他的來意:
“我想把田發給你種,唵!”
“嗯,”阮長發點了一下頭,向他要來了火柴,抽出一根哢嚓哢嚓在火柴盒上擦了兩下,沒擦燃,低頭一看:原來火柴被手指上下滑的水滴沁濕了。無奈,隻好把火柴又還給了他,惋惜地,“田發給我……你不種啦?”
“我嘛,唵,青石、文化都出去了,我還種田幹啥啊?”張八吉嘻嘻地笑道,“唵,阮長發,有田給你種不好嗎?唵——”
阮長發正色道:“說句心裏話,現在當農民有田種確實是好啊。我這一年的收成可不比當工人的差呢,隻是……你把田發給我,你咋辦呢?”
大家都知道阮長發是村裏的種田大戶,村裏有人出去抓副業就把田都來發給他種。阮長發從不含糊,有多少受多少。這次張八吉來發田,他心裏不免有幾分鬱悶。
“嗨呀,阮長發,有你說話的嗎?唵。”張八吉嫌他狗咬耗子多管閑事,“你阮長發別人的田種得,我的田種不得嗎?唵。”
“好吧,那你開個價吧!”阮長發也不再囉嗦,直截了當地說。張八吉慢慢吐了個煙圈說:“長發啊!唵,我們兄弟倆還有什麽不好說的呀?唵,我少要點,就……”張八吉伸出了四根手指頭。
“四百?不行,不行,我對你說句實在話:現在不比早兩年,要是早兩年,莫說四百,就是六百都還有人種過呢……”“那你說多少?”沒等阮長發說完,張八吉搶先問道。
“最多給你這個數,”阮長發伸出兩根手指頭晃了晃說,“二百。”
“二百?阮長發,你也吃得太鹹了吧!唵。”
“八吉呀,田發不發是你的事,我不勉強。說實在的,我種洪包頭那田,也才二百,你若嫌便宜了找別人好了。”阮長發起身要走,忽然記起手指間還夾著一支煙,就送到嘴裏吸了一口,沒吸出煙來,一看,已經熄了。他本來不吸煙,就扔掉了,繼續下到田裏插禾去了。
張八吉無奈地歎了一口氣,也起身走了。路上,碰巧遇上必老三,被他又奚落了一頓:
“嘿……張八吉呀,張八吉!你都發田了,哪還有人種田呀?啾!迴去撒泡尿好好照一照吧,啊!”氣的張八吉黑著一張臉,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張八吉又氣又累,迴到家裏一屁股跌坐帆布椅上,閉上眼睛就迷迷糊糊地睡了去。等醒來時,日頭已經西斜了。他饑腸轆轆地從帆布椅上爬起,先去樓上石灰壇裏想抓把糖吃。他把手伸進石灰壇裏一摸,除了摸到生硬的石灰塊外,反反複複也沒能再摸到一塊糖。他氣的把石灰壇倒轉了過來,除了噴了一身石灰粉,還是沒看見一顆糖。“咳!”他沮喪地扔掉了手裏的石灰壇蓋子,又下去房間裏拉開幾個抽屜希望能找到一些吃的,可是找遍了什麽都沒有找到,無奈,隻好一個人冷冰冰的去灶房裏弄吃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下午的陽光,已經從他灶房裏那扇灰蒙蒙的窗戶上爬了進來,在滿是雜物的地麵上鋪開了一塊斜斜的光影,幾隻蠅子在光影裏的雜物上和灶麵上嗡嗡地盤旋著。張八吉走過去用手扇開了蠅子,揭開鍋子一看,鍋裏除了一疊沾著飯粒待洗的碗筷,其它什麽都沒有。他苦笑了一聲,迴到灶盤邊的燒火凳上,把灶口下靠著的幾根燒掉了一頭的柴棍兒添進了灶口裏,準備生火做飯。可還沒來得及等他擦燃火柴,腰子上的不明劇痛襲了上來,痛得他額頭上滲出了豆大的汗滴。
自從徐翠花死後,張八吉的高血壓是再也沒有犯了的,倒犯起了一種怪病——腰子痛,像針刺一樣疼痛。“哎喲——哎喲——哎喲啊!”每每痛得他哭天喊地的,“翠花,翠花啊——你咋就走了呢?唵,招唿都不打一聲就走了呢,唵?哎喲——哎喲啊!”病魔折磨著他不得不離開灶房,餓著肚子返迴到帆布椅上複又昏昏地睡了去……
“一、二,一、二、一,……”這天村子裏突然來了一隊身著迷彩服的“部隊”,他們喊著響亮的號子在馬路上跑步。
“這又不是在戰爭年代,開進來這麽一支部隊幹啥呢?”號子聲,跑步聲,引來了四麵八方的群眾,一個個張著好奇而又疑惑的眼睛圍了過去。
“部隊”來來迴迴跑了幾圈,跑到一個大禾場裏分成兩排、嘎地來了個立正姿勢,像要迎接外國首長到來似的佇立著。一會子,開來了一輛中型汽車,徑直開進了禾場裏。接著,從汽車上下來了幾個穿著白衣大褂大夫醫師模樣的人,他們走下汽車,步履整齊地向圍觀的群眾頻頻揮手致意。然後站成一排。這時,那支佇立的“部隊”又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從車上搬下幾張活動桌子擺在了那幾個大夫麵前,又搬下幾把椅子讓他們坐了。又搬下一麵紅色大橫幅高高地挈開了,上麵縫著幾個大字。大家一看,寫的是某軍區後勤部的軍醫前來“義診”字樣。跟著又搬下來了幾個大紙箱還有一些醫療器械——一一擺好了。接著一個自稱王大夫的發話了:
“鄉親們!我們是部隊派下來的‘義診隊’,來到了你們這裏,啊!我們看病不收錢,啊!”他指著後麵的那幾個紙箱說:“我們還帶來了醫院藥店裏買都買不到的專治疑難雜症及各種頑固性疾病的“稀有藥品”,啊!現在我們把它免費贈給大家……大家說好不好啊!”
“好!”場地上響起了一片掌聲。
“王大夫”安排人給站在前排的每人發了一小包。得到了“藥”的,一個個歡天喜地。
“咦,看病不收錢。”什麽時候張八吉也擠了進來,他分開眾人,好像瀕臨淹死的人發現了一根漂來的救命稻草似的擠到了那個叫“王大夫”的“軍醫”麵前,乞憐地,“大夫啊,嘿嘿,嘿嘿,唵,來幫我看看這個病吧,嘿嘿,嘿嘿,唵。”
“王大夫”不知是真懂還是裝著個樣子,幫他把了一下脈膊又詢問了他的病情,然後一揚手大聲說:“老同誌,你的病呀,沒問題!我這兒的藥啊,就是專治你這種病的。”
張八吉仿佛重新看到了一線生的希望,睜開眼睛仰視著那個“王大夫”:
“啊!我有救啦……唵,嘿嘿,嘿嘿……”
“王大夫”隨手從紙箱裏拿出兩包“藥”遞給張八吉:
“一包三十八塊八,兩包藥優惠給你六十塊四。”
張八吉一聽要六十多塊錢,心裏怔了一下,伸去接藥的手抖嗦了起來:
“你們……你們……不是說不收錢的嘛,唵?”
“王大夫”把“藥”放到了他的手裏,握著他的手道:
“老同誌呀,給你診病是沒收錢呀……這藥嘛還是要收點錢的。不過呢,是大大優惠了的。你想啊——你這病啊要是上大醫院去治,要花幾千幾萬呢。”
張八吉聽他說的在理,不住地點頭。伸手去口袋裏拿錢,摸索了半天摸出幾張皺巴巴的零票子,一數還不足二十塊錢,他又把手伸進另一口袋裏摸索著……結果全身都摸遍了,還是沒能再多摸出一分錢來。“這……這……”他一手拿著“藥”,一手捏著那匝零票子不知如何是好?
他的尷尬,“王大夫”自然心裏明白,就故意問道:
“老人家,這藥你到底要是不要啊?……”
“要,要要要……”他話音未落,張八吉搶著一口答應著,可又一摸口袋還是沒錢,“大……大夫,唵,我就……就這些錢了,您能不能再少點,唵?”
正為難間,“王大夫”卻突然發現他手上戴著一塊手表,逐笑笑道:“老人家,不能少了。”然後指了指他手上的手表,“你這兒不是有塊手表嗎?”
手表是他當場長時買起的,銀殼的,現在雖然早已不時髦了,可還是能值幾個錢的。對他來說也是唯一一件值錢的東西了。
“唵?”張八吉實在有點舍不得,猶豫了一下,還是把手表取下給當了。他拿著“藥”在手裏掂了掂準備離開,不料被“王大夫”摁住了:
“老同誌啊,就這塊手表能值幾個錢啊?你手裏那些錢還得給我呢。”
“大夫啊,你看,你看,唵,我這手表是銀殼的呢。”
“我知道是銀殼的。要不,這手表丟地上都沒人撿。”“王大夫”不耐煩了起來,“我是可憐你老人家呀,要不你這病……你上哪兒去治啊?”
“這……這藥真能治好我的病嗎?唵。”張八吉的眼睛苦澀地眨巴了兩下,他的手指慢慢鬆開了,把那匝零票子留在了“王大夫”的桌子上。
“王大夫”拈起那匝零票子,高高地揚起對圍觀的群眾大聲說:
“鄉親們!快抓緊時間,買藥優惠!看病不要錢啦!”
張八吉暗忖:“十幾塊錢加塊舊手表換兩包藥,能治好病倒也值得。”然後悻悻地擠出了人群。
他揣著那兩包“藥”,仿佛看到了活命的希望,迴到家裏立即燒了一杯開水衝了一小包吃了;遵照“醫”囑第二天又衝一小包喝了……結果,兩大包“藥”都吃完了,而他的病不但沒好,反而更加嚴重,沒幾天就一命嗚唿了。
張八吉病死後,好久都沒有人發現,直到屍體腐爛了,發出陣陣惡臭,才有人意識到。拍電報告訴青石和文化迴來辦了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