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僧不知道在施主眼裏怎樣才算是愛,但佛對世人有所期待,貧僧與諸佛都希望六界眾生能夠和平相處,一心向善,希望盡自己所能讓眾生能夠擺脫痛苦,讓眾生健康,平安,快樂。貧僧以為這便是佛對世人的愛。”
萬物皆有情。佛若無情,如何知眾生疾苦?神若無情,如何愛世人?魔若無情,何以執著?
“臭和尚,說夠了沒有,說夠了就滾。”仙者怒道,卻收起了殺意,似乎是因為曇華尊者的話有所動容。
“仙子能否告訴貧僧,仙子為何會成魔?仙子有什麽困難都可以說出來,貧僧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仙子,若幫不到仙子,仙子能有一個傾聽的人,也好受些。”
“我差點殺了你,你還想著要幫我?”
“出家人的本職就是為世人服務,貧僧不應該記仇。”
仙者放下手中的劍,坐在溪邊,向曇華尊者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藍瑤仙子是仙,卻愛上了一隻蛇妖,蛇妖生性善良,一心想修仙道,從來沒有害過人,但她們的愛情還是遭到了天界的阻撓,天帝派兵抓拿他們,她們就逃,就算一輩子都在逃,一輩子居無定所,她們也要在一起。
她們掩藏氣息在凡間過了一段平凡的日子,本以為可以那樣平平淡淡地過下去,卻不想天帝竟在藍瑤仙子飛升上仙之際派天兵來捉拿她們。
飛升無論對於神、佛、妖還是其他的生靈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非常的危險,成功則能夠獲得更強大的力量,若是失敗了,輕則身受重傷再也沒有機會飛升,重則修為盡毀灰飛煙滅。
飛升時千萬不能分神,若受到幹擾也極有可能會失敗,蛇妖為了不讓藍瑤仙子受傷,獨自一人對抗那些前來抓拿她們天兵天將,但她隻是一隻小小的蛇妖,哪裏是天兵天將的對手,在天兵天將的攻擊下很快被打成重傷,藍瑤仙子因為蛇妖受重傷而在即將飛升時分了神,憤怒之下殺死了那些天兵天將,不但沒有成功飛升上仙還成了魔,而蛇妖受傷太重,藍瑤仙子拚盡全力也隻能讓她的魂魄不至於消散。
蛇妖的魂魄很脆弱,想要保持魂魄不散,就要以魂養魂,讓蛇妖不斷地吸收別人的魂魄,否則蛇妖就會魂飛魄散。
“所以昨天你抓走那位女施主,是要拿她的魂魄來幫助你喜歡的那個人保住魂魄?”
“是,但我沒有殺她。”
“你下不去手。”
“這樣對她不公平,小夕也從來沒有害過人,她一定也不想讓我去傷害那些無辜的人。”藍瑤仙子道,“可是我沒有別的辦法救小夕。”
蛇妖在日落之前還沒有吸食別人的魂魄就會魂飛魄散。
“她在哪裏,帶貧僧去見她,或許貧僧會有辦法。”
“你能做什麽,給她念經為她超度嗎?”
“貧僧會盡自己所能修複的她魂魄,渡她成仙,她一心向善,從來沒有害過人,她會遇見你就證明她命中是有仙緣的,這麽做也不算違背天命。”
曇華尊者跟著藍瑤仙子去到藏著蛇妖魂魄的那個山洞裏,藍瑤仙子小心翼翼地將蛇妖的魂魄放到曇華尊者手上,曇華尊者接過蛇妖的魂魄,他發現蛇妖的魂魄竟是有溫度的。
“仙子,請把你的手給我。”曇華尊者修複了蛇妖的魂魄,將自己大部分的法力給了蛇妖,等到蛇妖的魂魄與曇華尊者的法力完全融合,便可飛升成仙,“貧僧知道藍瑤仙子本性善良,入魔實在是逼不得已,但魔者暴躁易怒,容易惹出事端,為避免以後釀成大錯,還請仙子讓貧僧為仙子去除魔氣,重迴仙道。”
“可是這樣你會修為耗盡,你可能會死。”藍瑤仙子遲疑著,沒有伸出手,“你我不過萍水相逢,這樣不值得。”
“曾經你們因為仙妖殊途而受到阻撓,現在貧僧怎麽能忍心讓你們仙魔殊途,舍身為人本就是貧僧作為一個出家人該做的,沒有什麽值不值得。”曇華尊者被佛祖封印了一半的法力,但他無法打破佛祖在他身上下的封印,身上剩下的這點法力隻夠他用來調息恢複,這麽做對他來說很危險。
曇華尊者道:“昨晚那個女施主是上天對仙子的考驗,殺與不殺全在仙子一念之間,仙子沒有殺害無辜,通過了上天對仙子良心的考驗,而貧僧遇見藍瑤仙子,也許也是命運的安排,佛讓貧僧下凡普渡眾生,貧僧成就仙子的同時也是仙子成就了貧僧。”
“仙子,請吧。”曇華尊者伸出手,示意藍瑤仙子把手放在他手上,“貧僧念一句,仙子跟著貧僧念一句。”
藍瑤仙子拗不過他,把手放在了他手上,他握著藍瑤仙子的手,將靈力輸給藍瑤仙子,一邊念道:“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複遭網……
曇華尊者剛除去了藍瑤仙子身上的魔氣,便又來了一撥天兵天將要抓拿藍瑤仙子,曇華尊者將那一撥天兵天將攔在山洞外,“蛇妖小夕一心向善,從未害人,她命中是有仙緣的,如今她已成仙,她與藍瑤仙子已不算是越界,各位沒有理由再為難她們。”
“一隻蛇妖怎麽能說成仙就成仙?還請尊者把路讓開,不要妨礙我等緝拿妖物。”
“貧僧已渡她成仙。貧僧願意與各位一起去見天帝,親自向天帝解釋清楚,還請各位不要再為難這兩位女施主。”
曇華尊者勸走了天兵天將,與天兵天將一起上天庭,在淩霄殿麵見天帝。
曇華尊者將事情的原委都告訴了天帝,請求天帝不要再為難藍瑤仙子與蛇妖小夕,他願替她們承擔一切責罰。
“眾生平等,萬物皆有情,愛本身是沒有錯的。”
“那尊者的意思是天規錯了?”天帝坐在高高的神座上,俯視眾生。
“天規的存在自有天規的道理,萬事都不是絕對的,貧僧無法改變天規,但貧僧總該要做點什麽。”曇華尊者道。
“嗬,這就是你們出家人所謂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好啊,本座就放過她們,許她們去昆侖山為西王母打理蟠桃園。尊者靈力耗盡,時日無多,本座也不為難尊者,尊者請自便。”
“阿彌陀佛,多謝天帝。”他沒想到天帝會那麽輕易答應放過藍瑤仙子與小夕,他雙手合十,向天帝微微鞠躬,轉身離去。
他的時間確實不多了,他去到昨夜那個廟裏,盤膝坐在韋陀菩薩像前為那幾個被藍瑤仙子殺死的天兵天將念經超度,他越來越虛弱,卻堅持把佛經念完。
他仰頭望著韋陀菩薩像,那高大威嚴的佛像與那日在靈山上見到的那個溫柔可親的韋陀菩薩簡直不是同一個人,他微微一笑,歎息道:“真可惜到最後沒能再見菩薩一眼……”
話音剛落,他便化作一道煙霧隨風消散。
他消失得太快,甚至都來不及看到,在他消失的那一刻,那尊高大威嚴的佛像眼角掛著一滴淚。
其實那日在靈山,韋陀菩薩確實是在看曇華尊者。
那日韋陀菩薩匆匆趕到靈山,遠遠便望見了那嫋嫋雲霧間的一襲青衣,那青衣尊者在他經過時忽然轉過頭,他望見青衣尊者那一雙幹淨的眸子,好似兩潭清澈的靈泉,隻一眼便讓他深深記住,所以他忍不住在佛祖講經時偷偷看了那青衣尊者,卻不想那青衣尊者似乎也在看他,他忙避開那雙清澈的眸子看向別處,卻控製不住自己內心的慌亂。
韋陀菩薩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動情。但這種事情總是來得那麽猝不及防,讓人避無可避。
韋陀菩薩眼睜睜看著曇華尊者在自己麵前消失卻無可奈何,這是曇華尊者的命數,誰也無法改變。
韋陀菩薩望著曇華尊者曾經坐過的蒲團,他想,如果可以他願下凡苦修,普渡眾生,用自己畢生積攢的功德換曇華尊者重生。
也許是造化弄人,當韋陀菩薩以為自己此生再也見不到曇華尊者時,他偶然路過天界的花園,在那一片姹紫嫣紅中發現了一株不會開花的植物,他竟莫名其妙的被那株植物給吸引住了,他走近那株植物,發現那株植物上竟有曇華尊者的氣息。
此後,他便常常去到天界的花園,給那株植物澆水,講經,如此日複一日,在他的熏陶下那株植物便漸漸有了靈性,開始生出意識。
“韋陀,眾生芸芸,你卻為何隻偏愛他一人?”一切的一切佛祖都看在眼裏。
“弟子有錯,請佛祖責罰。”
“眾生疾苦,未得解脫,你該去兌現你的諾言了。”
於是韋馱菩薩拜別了佛祖,自行封印法力,去到凡間修行。
在韋陀菩薩離開之前,又一次去到了天界的花園,他將自己手上的佛珠輕輕掛到那株不會開花的植物上,心中默念:曇華,曇華,願你平安喜樂,一生無憂,花開爛漫。
夜幕褪去,晨光熹微,瑾無聽著故事,竟忘了要喝從糜月山山神那裏討來的酒。
韋陀記起了曇華仙,天帝的詛咒自然也就破解了。
韋陀走到那株已經凋落的曇花前,看到曇華仙正蜷縮在那株曇花裏沉睡著,曇華仙的身體透明得幾乎要消失,韋陀把手輕輕覆在那一株曇花上將自己的靈力輸給曇華仙,那一株曇花瞬間被佛光籠罩,韋陀輕彎下腰聲喚道:“曇華,醒醒,我迴來了。”
輕輕一句,萬般溫柔,卻等了整整三萬年才有機會說出口。
“曇華……”
曇華仙在佛光的籠罩下漸漸蘇醒過來,佛光和清晨的陽光晃得他有些睜不開眼,數千年來他都隻能在每年暮春時節,朝露初凝之時短暫的醒來,每當曇花謝了,他又會沉睡過去,他已有許多年沒有見過陽光了。
他也有許多年沒有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在喚自己的名字了。
曇華仙適應了光,從曇花裏出來,看到那張熟悉的麵容,眼角一顆殷紅的淚痣,那雙原本空洞無神的眼睛變得十分的有神,幽深迷人,望著他的時候溫柔而深情,他還以為自己是在做夢,直到那人一把將他擁入懷中,在他耳邊再一次喚他的名字,他才恍然覺悟。
曇華仙緊緊抱住那人,喜極而泣:“韋陀,你終於記起我了……”
“我都記起來了,對不起,讓你等了我那麽多年。”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迴眸才換來今世的一次擦肩而過。前世五百次的擦肩而過,才換來今世的一次相遇。
我曾經是積攢了多少的功德才能在靈山與你一遇,才能換來你的一個迴眸,你的一次凝視?
花開花落是為你,千年癡守是為你,我違反天規戒律愛上你,癡迷你,眾神都說我錯了,我的愛是一種罪過,何況我愛的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而是一個佛。他們都說佛不能有情,但佛如果沒有情又怎麽去愛眾生?我從來不覺得我有錯。
佛讓我普渡眾生,我解下袈裟,踏入凡塵,五百世的修行隻為換來你一世的安寧。萬物皆有情,愛何嚐不是一種修行,你也是眾生之一,為何我唯獨不能夠為你牽掛,為你落淚?我偏愛了你一人,卻從未拋下過芸芸眾生,怎麽就成了罪過?
※※※※※※※※※※※※※※※※※※※※
斷背山下,百合花開,大同世界,和平友愛。
萬物皆有情,愛何嚐不是一種修行。當然這隻是作者自己的觀點,信佛的朋友請不要較真。
萬物皆有情。佛若無情,如何知眾生疾苦?神若無情,如何愛世人?魔若無情,何以執著?
“臭和尚,說夠了沒有,說夠了就滾。”仙者怒道,卻收起了殺意,似乎是因為曇華尊者的話有所動容。
“仙子能否告訴貧僧,仙子為何會成魔?仙子有什麽困難都可以說出來,貧僧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仙子,若幫不到仙子,仙子能有一個傾聽的人,也好受些。”
“我差點殺了你,你還想著要幫我?”
“出家人的本職就是為世人服務,貧僧不應該記仇。”
仙者放下手中的劍,坐在溪邊,向曇華尊者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藍瑤仙子是仙,卻愛上了一隻蛇妖,蛇妖生性善良,一心想修仙道,從來沒有害過人,但她們的愛情還是遭到了天界的阻撓,天帝派兵抓拿他們,她們就逃,就算一輩子都在逃,一輩子居無定所,她們也要在一起。
她們掩藏氣息在凡間過了一段平凡的日子,本以為可以那樣平平淡淡地過下去,卻不想天帝竟在藍瑤仙子飛升上仙之際派天兵來捉拿她們。
飛升無論對於神、佛、妖還是其他的生靈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非常的危險,成功則能夠獲得更強大的力量,若是失敗了,輕則身受重傷再也沒有機會飛升,重則修為盡毀灰飛煙滅。
飛升時千萬不能分神,若受到幹擾也極有可能會失敗,蛇妖為了不讓藍瑤仙子受傷,獨自一人對抗那些前來抓拿她們天兵天將,但她隻是一隻小小的蛇妖,哪裏是天兵天將的對手,在天兵天將的攻擊下很快被打成重傷,藍瑤仙子因為蛇妖受重傷而在即將飛升時分了神,憤怒之下殺死了那些天兵天將,不但沒有成功飛升上仙還成了魔,而蛇妖受傷太重,藍瑤仙子拚盡全力也隻能讓她的魂魄不至於消散。
蛇妖的魂魄很脆弱,想要保持魂魄不散,就要以魂養魂,讓蛇妖不斷地吸收別人的魂魄,否則蛇妖就會魂飛魄散。
“所以昨天你抓走那位女施主,是要拿她的魂魄來幫助你喜歡的那個人保住魂魄?”
“是,但我沒有殺她。”
“你下不去手。”
“這樣對她不公平,小夕也從來沒有害過人,她一定也不想讓我去傷害那些無辜的人。”藍瑤仙子道,“可是我沒有別的辦法救小夕。”
蛇妖在日落之前還沒有吸食別人的魂魄就會魂飛魄散。
“她在哪裏,帶貧僧去見她,或許貧僧會有辦法。”
“你能做什麽,給她念經為她超度嗎?”
“貧僧會盡自己所能修複的她魂魄,渡她成仙,她一心向善,從來沒有害過人,她會遇見你就證明她命中是有仙緣的,這麽做也不算違背天命。”
曇華尊者跟著藍瑤仙子去到藏著蛇妖魂魄的那個山洞裏,藍瑤仙子小心翼翼地將蛇妖的魂魄放到曇華尊者手上,曇華尊者接過蛇妖的魂魄,他發現蛇妖的魂魄竟是有溫度的。
“仙子,請把你的手給我。”曇華尊者修複了蛇妖的魂魄,將自己大部分的法力給了蛇妖,等到蛇妖的魂魄與曇華尊者的法力完全融合,便可飛升成仙,“貧僧知道藍瑤仙子本性善良,入魔實在是逼不得已,但魔者暴躁易怒,容易惹出事端,為避免以後釀成大錯,還請仙子讓貧僧為仙子去除魔氣,重迴仙道。”
“可是這樣你會修為耗盡,你可能會死。”藍瑤仙子遲疑著,沒有伸出手,“你我不過萍水相逢,這樣不值得。”
“曾經你們因為仙妖殊途而受到阻撓,現在貧僧怎麽能忍心讓你們仙魔殊途,舍身為人本就是貧僧作為一個出家人該做的,沒有什麽值不值得。”曇華尊者被佛祖封印了一半的法力,但他無法打破佛祖在他身上下的封印,身上剩下的這點法力隻夠他用來調息恢複,這麽做對他來說很危險。
曇華尊者道:“昨晚那個女施主是上天對仙子的考驗,殺與不殺全在仙子一念之間,仙子沒有殺害無辜,通過了上天對仙子良心的考驗,而貧僧遇見藍瑤仙子,也許也是命運的安排,佛讓貧僧下凡普渡眾生,貧僧成就仙子的同時也是仙子成就了貧僧。”
“仙子,請吧。”曇華尊者伸出手,示意藍瑤仙子把手放在他手上,“貧僧念一句,仙子跟著貧僧念一句。”
藍瑤仙子拗不過他,把手放在了他手上,他握著藍瑤仙子的手,將靈力輸給藍瑤仙子,一邊念道:“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複遭網……
曇華尊者剛除去了藍瑤仙子身上的魔氣,便又來了一撥天兵天將要抓拿藍瑤仙子,曇華尊者將那一撥天兵天將攔在山洞外,“蛇妖小夕一心向善,從未害人,她命中是有仙緣的,如今她已成仙,她與藍瑤仙子已不算是越界,各位沒有理由再為難她們。”
“一隻蛇妖怎麽能說成仙就成仙?還請尊者把路讓開,不要妨礙我等緝拿妖物。”
“貧僧已渡她成仙。貧僧願意與各位一起去見天帝,親自向天帝解釋清楚,還請各位不要再為難這兩位女施主。”
曇華尊者勸走了天兵天將,與天兵天將一起上天庭,在淩霄殿麵見天帝。
曇華尊者將事情的原委都告訴了天帝,請求天帝不要再為難藍瑤仙子與蛇妖小夕,他願替她們承擔一切責罰。
“眾生平等,萬物皆有情,愛本身是沒有錯的。”
“那尊者的意思是天規錯了?”天帝坐在高高的神座上,俯視眾生。
“天規的存在自有天規的道理,萬事都不是絕對的,貧僧無法改變天規,但貧僧總該要做點什麽。”曇華尊者道。
“嗬,這就是你們出家人所謂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好啊,本座就放過她們,許她們去昆侖山為西王母打理蟠桃園。尊者靈力耗盡,時日無多,本座也不為難尊者,尊者請自便。”
“阿彌陀佛,多謝天帝。”他沒想到天帝會那麽輕易答應放過藍瑤仙子與小夕,他雙手合十,向天帝微微鞠躬,轉身離去。
他的時間確實不多了,他去到昨夜那個廟裏,盤膝坐在韋陀菩薩像前為那幾個被藍瑤仙子殺死的天兵天將念經超度,他越來越虛弱,卻堅持把佛經念完。
他仰頭望著韋陀菩薩像,那高大威嚴的佛像與那日在靈山上見到的那個溫柔可親的韋陀菩薩簡直不是同一個人,他微微一笑,歎息道:“真可惜到最後沒能再見菩薩一眼……”
話音剛落,他便化作一道煙霧隨風消散。
他消失得太快,甚至都來不及看到,在他消失的那一刻,那尊高大威嚴的佛像眼角掛著一滴淚。
其實那日在靈山,韋陀菩薩確實是在看曇華尊者。
那日韋陀菩薩匆匆趕到靈山,遠遠便望見了那嫋嫋雲霧間的一襲青衣,那青衣尊者在他經過時忽然轉過頭,他望見青衣尊者那一雙幹淨的眸子,好似兩潭清澈的靈泉,隻一眼便讓他深深記住,所以他忍不住在佛祖講經時偷偷看了那青衣尊者,卻不想那青衣尊者似乎也在看他,他忙避開那雙清澈的眸子看向別處,卻控製不住自己內心的慌亂。
韋陀菩薩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動情。但這種事情總是來得那麽猝不及防,讓人避無可避。
韋陀菩薩眼睜睜看著曇華尊者在自己麵前消失卻無可奈何,這是曇華尊者的命數,誰也無法改變。
韋陀菩薩望著曇華尊者曾經坐過的蒲團,他想,如果可以他願下凡苦修,普渡眾生,用自己畢生積攢的功德換曇華尊者重生。
也許是造化弄人,當韋陀菩薩以為自己此生再也見不到曇華尊者時,他偶然路過天界的花園,在那一片姹紫嫣紅中發現了一株不會開花的植物,他竟莫名其妙的被那株植物給吸引住了,他走近那株植物,發現那株植物上竟有曇華尊者的氣息。
此後,他便常常去到天界的花園,給那株植物澆水,講經,如此日複一日,在他的熏陶下那株植物便漸漸有了靈性,開始生出意識。
“韋陀,眾生芸芸,你卻為何隻偏愛他一人?”一切的一切佛祖都看在眼裏。
“弟子有錯,請佛祖責罰。”
“眾生疾苦,未得解脫,你該去兌現你的諾言了。”
於是韋馱菩薩拜別了佛祖,自行封印法力,去到凡間修行。
在韋陀菩薩離開之前,又一次去到了天界的花園,他將自己手上的佛珠輕輕掛到那株不會開花的植物上,心中默念:曇華,曇華,願你平安喜樂,一生無憂,花開爛漫。
夜幕褪去,晨光熹微,瑾無聽著故事,竟忘了要喝從糜月山山神那裏討來的酒。
韋陀記起了曇華仙,天帝的詛咒自然也就破解了。
韋陀走到那株已經凋落的曇花前,看到曇華仙正蜷縮在那株曇花裏沉睡著,曇華仙的身體透明得幾乎要消失,韋陀把手輕輕覆在那一株曇花上將自己的靈力輸給曇華仙,那一株曇花瞬間被佛光籠罩,韋陀輕彎下腰聲喚道:“曇華,醒醒,我迴來了。”
輕輕一句,萬般溫柔,卻等了整整三萬年才有機會說出口。
“曇華……”
曇華仙在佛光的籠罩下漸漸蘇醒過來,佛光和清晨的陽光晃得他有些睜不開眼,數千年來他都隻能在每年暮春時節,朝露初凝之時短暫的醒來,每當曇花謝了,他又會沉睡過去,他已有許多年沒有見過陽光了。
他也有許多年沒有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在喚自己的名字了。
曇華仙適應了光,從曇花裏出來,看到那張熟悉的麵容,眼角一顆殷紅的淚痣,那雙原本空洞無神的眼睛變得十分的有神,幽深迷人,望著他的時候溫柔而深情,他還以為自己是在做夢,直到那人一把將他擁入懷中,在他耳邊再一次喚他的名字,他才恍然覺悟。
曇華仙緊緊抱住那人,喜極而泣:“韋陀,你終於記起我了……”
“我都記起來了,對不起,讓你等了我那麽多年。”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迴眸才換來今世的一次擦肩而過。前世五百次的擦肩而過,才換來今世的一次相遇。
我曾經是積攢了多少的功德才能在靈山與你一遇,才能換來你的一個迴眸,你的一次凝視?
花開花落是為你,千年癡守是為你,我違反天規戒律愛上你,癡迷你,眾神都說我錯了,我的愛是一種罪過,何況我愛的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而是一個佛。他們都說佛不能有情,但佛如果沒有情又怎麽去愛眾生?我從來不覺得我有錯。
佛讓我普渡眾生,我解下袈裟,踏入凡塵,五百世的修行隻為換來你一世的安寧。萬物皆有情,愛何嚐不是一種修行,你也是眾生之一,為何我唯獨不能夠為你牽掛,為你落淚?我偏愛了你一人,卻從未拋下過芸芸眾生,怎麽就成了罪過?
※※※※※※※※※※※※※※※※※※※※
斷背山下,百合花開,大同世界,和平友愛。
萬物皆有情,愛何嚐不是一種修行。當然這隻是作者自己的觀點,信佛的朋友請不要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