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有一份難以放下的執念,我所以投入佛門,希望能夠得到佛的指引。”

    “你的執念是什麽?”

    “我……”他撚著佛珠,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他說不出口。

    曇華仙便是他的執念,曇華仙走的那天他在曇花叢中坐了一整天,夜裏他迴到寺廟,在失眠中度過了一整晚。

    他沒有太大的奢望,隻是希望能夠再與曇華仙相遇,可曇華仙是天上的神仙,他隻是一個凡人,仙凡殊途,也許這種期待本身就是一種奢求。

    於是,他在被失眠折磨了好多天之後出家了。

    他懷著一份深深的執念削去三千青絲,披上袈裟,撚起佛珠,念起經文,侍奉古佛青燈,希望能夠得到佛的指引,他隻願能用這一生的修行,換他所思所念之人平安喜樂,一生無憂。

    “我也有一份執念。”曇華仙頓了頓,“正是因為這份執念我才下凡來找你。”

    曇華仙抓著他手裏的那串佛珠,在曇華仙碰到佛珠時佛珠散發出了更強烈的的光芒,若沒有這串佛珠的保護曇華仙恐怕早就死在夢魔的手裏。

    曇華仙一直模模糊糊地記得,在曇華仙還不會開花還未修煉成精時,有一個僧人時常來到曇華仙生長的那個花園給曇華仙講經,在僧人的熏陶下曇華仙才漸漸有了靈性,這串佛珠正是那僧人親手掛在曇華仙身上的,但當曇華仙開始有了意識之後那僧人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那時曇華仙的意識還不是很清晰,也不知道那個僧人究竟長什麽樣子,隻有一個模模糊糊的影子,但當曇華仙看到他撚著佛珠抬起頭的那一刻,他的樣子便與曇華仙記憶中的那個影子重合在一起,仿佛當年的那個僧人就是長這個樣子。

    “這串佛珠在我還未修煉成精時便一直掛在我身上,我也是因為吸收了它的靈氣才有機會修煉成仙,這麽多年以來我從來不讓別人碰它,我把它送給你,不僅是要報答你的恩情,還因為,我在意你,比在意任何人都要在意你……”

    他撚著佛珠的手一顫,“我也在意你,從來沒有像在意你這樣在意過任何人……可是你我仙凡殊途,我們……”曇華仙捧著他的臉,他那一句話還未說完,曇華仙便忍不住湊上去吻住了他的唇。

    曇華仙離他很近,幾乎是貼著他,砰砰的心跳聲像是擂鼓一般,與他那顆熾熱的心深深共鳴著,唿吸間盡是曇華仙的清香,盡是曇華仙的溫軟,他再也忍不住,一把摟住曇華仙,摸索著與曇華仙吻在了一處。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埋下的因,前生未了結的債都放到今生來繼續。

    但奈何他們今生一個是仙,一個是佛家弟子,仙家隻要不越界,尚且還能擁有愛情,佛卻不能動私情,佛家弟子既投入佛門,便是要斬斷紅塵,超脫世俗。

    他們躺在相遇的那個山坡上靜靜相依,小山上三千曇花無限爛漫,天剛見破曉便有一道強光自天際降落,將他們從夢中驚醒,他們沒有想到天將會來的那麽快。

    曇華仙妄動凡心,私會凡人,觸犯了天條,天帝革去了曇華仙的花神之位,以天雷之刑削去曇華仙的仙力,將曇華仙貶下凡間,並抹去了那盲眼的小夥子的記憶,將小夥子送到靈山去修行,賜名韋陀。

    曇華仙身受重傷,仙力盡失,卻仍不顧一切地跑去靈山找那盲眼的小夥子,隻求能再見盲眼的小夥子一麵,麵對曇華仙的苦苦哀求守山的神獸卻始終無動於衷,曇華仙氣息奄奄,將要魂飛魄散,佛祖不忍,揮下佛光保住了曇華仙一命。

    佛祖將曇華仙放在糜月山上,讓曇華仙吸收糜月山的靈氣維持生命,由於曇華仙太過虛弱,曇花變成了一生隻能開一次,一次隻有一瞬間的爛漫的花。

    韋陀忘卻了曇華仙,在靈山潛心隨佛祖修行,每年暮春時節,朝露初凝之時韋陀便會去往糜月山采集露水為佛祖煎茶,而曇華仙便選擇在這個時候讓曇花開放,希望韋陀能夠看到。

    天帝賜給了韋陀一雙能夠洞察一切的慧眼,卻讓他唯獨望不見曇華仙,唯獨感知不到曇華仙的存在,所以每年暮春時節韋陀隻能夠看到糜月山上盛放的曇花,卻不知道有一個人一直在默默等待著他。

    曇花一現,隻為韋陀。

    曇華一現,隻為韋陀。

    曇華仙在糜月山上癡癡的守候了四千年,他是借著糜月山的靈氣才一直苦苦支撐到了現在,四千年的等待已經耗盡了他所有的氣運,他不知道在明年曇花綻放之時自己會身在何方。

    一聲晨鍾驚醒千年舊夢,曇華仙化作一道煙霧飛入那一株曇花中繼續沉睡,也許今夜就是他最後一次見到韋陀,可韋陀依舊想不起他,望不見他。

    瑾無喝完最後一口酒,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不如死。

    曇花每年隻能開一次,韋陀每年卻會連續三天來糜月山采集露水,次日,韋陀又來采集露水,瑾無早早在山上等候,將這個故事講給了韋陀聽。

    韋陀聽完,在那一株已經凋落的曇花前呆呆站了許久,向瑾無道了謝便離開了。

    第三日,韋陀又來到糜月山,這次卻不是為了采集露水,而是來找瑾無。

    昨日韋陀迴去之後把瑾無講的那個故事告訴了佛祖,求佛祖給他指點迷津,於是佛祖也給韋陀講了一個故事。

    大約是在三萬年以前,那時世間還沒有曇花,卻有一個曇華尊者。

    曇華尊者在一次聽佛祖講經時不小心走了神,被佛祖發現,佛祖認為他心性未定,便封印了他一半的法力讓他下凡曆練。

    曇華尊者在凡間遊曆時遇到一個走火入魔的仙者,曇華尊者本想開導那仙者,幫助仙者擺脫心魔,卻不想那仙者入魔太深,曇華尊者非但沒能成功開導仙者,反而激怒了仙者。

    仙者魔性大發對曇華尊者大打出手,而曇華尊者因為被佛祖封印了一半的法力,一時不是仙者的對手,曇華尊者被仙者打傷,無意間跑進了一間寺廟裏,仙者一路窮追不舍,非要殺了曇華尊者才願罷休,卻被寺廟裏的一尊佛像閃出的佛光給擋在了寺廟門外,一身魔氣的仙者被那股強烈的佛光給灼傷,隻好離去。

    曇華尊者忙跑到那尊佛像前道謝。

    隻見那尊高大的佛像頭戴鳳翅兜鍪盔,足穿烏雲皂履,身披黃金鎖子甲,雙手合十,橫抱金剛降魔杵,寶相莊嚴,不怒自威。原來是韋陀菩薩。

    “菩薩,多謝菩薩出手相救。”

    曇華尊者在寺廟裏調息養傷,第二日一大早便陸陸續續有許多人來寺廟裏上香,他們跪在佛前向佛祈禱,希望能夠得到佛的保佑,能夠得到佛的指引。

    曇華尊者好像沒有什麽願望要求佛保佑,剛開始來到凡間的時候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早日迴到西天,但在凡間待久了便覺得一直待在凡間也挺好的,於是他跪在韋陀菩薩像前,心中默念:菩薩,菩薩,願你平安喜樂,一生無憂。

    世人總以為佛是萬能的,從來隻知道為自己祈禱,從來沒有誰為佛祈禱過。

    曇華尊者之前一直跟在觀音菩薩身邊修行,佛祖講經他一直沒什麽興趣聽,後來卻突然來了興致要去聽佛祖講經,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到韋陀菩薩便是在那次去聽佛祖講經的時候。

    那日他跟著觀音菩薩一起去到靈山,佛祖要開始講經時有一位菩薩匆匆趕來,差點就遲到了,他遠遠望著那位菩薩,這個距離卻也剛好能讓他看清那位菩薩的麵容,那位菩薩麵容俊秀,眉眼溫和,甚是好看。

    端坐在佛祖身旁,一襲白衣纖塵不染。

    他瞬間就被這位菩薩給吸引了,便問觀音菩薩那位差點遲到的菩薩是誰,觀音菩薩說那是韋陀菩薩。觀音菩薩提醒他要專心聽講,他一開始還在認真聽佛祖講經,聽著聽著,本想抬頭看看佛祖,卻好巧不巧地撞上了韋陀菩薩的目光,韋陀菩薩溫柔眼眸的深邃迷人,看得他一愣,不過韋陀菩薩應該不是在看他而是在看遠處。

    他忙低下頭繼續聽佛祖講經,卻又突然莫名其妙地想抬頭看看韋陀菩薩剛剛到底是不是在看他,這次韋陀菩薩卻低著頭很認真地在聽佛祖講經,也許剛剛真的隻是他的錯覺。

    他低著頭,覺得韋陀菩薩的目光像是在看他,卻又不像是在看他,可他為什麽要在意菩薩是不是在看他?那雙溫柔的眸子一直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他的思緒早不知道飛到了哪裏,連佛祖的聲音也已經聽不進去。

    “觀音大士身邊的那位可是曇華尊者?”佛祖發現他在發呆,故意問道。

    “曇華,曇華。”

    “嗯?”

    他一臉茫然地望著觀音菩薩,又看了看佛祖,佛祖問他在想什麽為什麽走神了,他不敢告訴佛祖實話,便說自己什麽也沒想,隻是聽著聽著便自然而然走神了。

    佛祖又問他是否悟到了,佛祖講了什麽他完全沒聽進去,隻聽見剛才觀音菩薩喚他的那兩聲,他腦子裏一片空白,不敢再看韋陀菩薩也不敢看佛祖,低著頭道:“弟子愚鈍,辜負了佛祖,弟子並無所悟。”

    “既然你並無所悟,便讓你去凡間曆練一趟,讓你多多體驗,或許你會有所感悟。”於是佛祖封印了曇華尊者一半的法力,讓曇華尊者離開靈山去了凡間。

    曇華尊者雖然被那仙者打傷,但還是不放心那位仙者,便又迴到之前的地方找到那位仙者。

    “臭和尚,你又來送死嗎?”仙者入了魔變得暴躁易怒,一看見曇華尊者過來便抽出了長劍想要將曇華尊者趕走。

    曇華尊者卻站在原地雙手合十,朝那仙者微微鞠躬:“阿彌陀佛,貧僧是來向仙子道歉的,仙子雖然入了魔,卻從未殺害無辜,昨夜是貧僧先入為主,誤會了仙子,還望仙子原諒。”

    仙者聞言卻笑了,笑得諷刺,“嗬,你們這些出家人不都是這樣的嗎,你們高高在上,俯視眾生,以為所有人都需要你們,都愛戴你們,你們自以為謙和,說什麽眾生平等,佛愛眾生,其實你們才是最冷漠無情,最傲慢的一群人。”

    “阿彌陀佛,貧僧慚愧。”曇華尊者頓了頓,道,“佛不會因為誰的信仰更虔誠而偏愛誰去為誰做更多的事,也不會因為誰不信仰佛而遷怒於誰。如果佛因為誰不信仰而遷怒於誰,那便是佛自己的問題,佛也有看不開,看不透的時候,所以佛才需要修行,需要參悟。施主認為佛冷漠,認為佛傲慢,並不是沒有道理,但也不能以偏概全。

    佛並不是萬能的,如果佛是萬能的,那麽這世間的一切就可以隨佛的心願去發展,便不會有那麽多的恩怨,愁苦,佛能夠做的就是在世人遇到困難去求佛幫助的時候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世人。

    佛不能夠代表一切,不管信不信仰佛,你始終是你,很多的事情,隻有自己本身能夠解決,就比如恩怨情仇,就比如自身的修養,如果一個人自己放不下,自己不願努力,佛也無可奈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被狼崽子盯上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碗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碗啊並收藏我被狼崽子盯上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