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日本滅國,蒙古五萬騎兵折戟沉沙的事情後,大明周邊各個勢力突然就變得老實了起來。

    張青峰認為,至少短時間之內,是沒有什麽勢力敢挑釁大明了。

    在三萬皇家騎兵和火槍兵打敗了林丹汗的五萬騎兵後,皇家商隊在蒙古的生意就再也沒有遇到什麽阻礙了。

    哪怕是皇家商隊不帶保護的護衛進蒙古與蒙古人貿易,蒙古人也不敢搶劫皇家商隊。

    有些蒙古部落怕皇家商隊被搶劫,還專門派騎兵保護皇家商隊,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不過想想也能夠理解,察哈爾蒙古部落搶劫了皇家商隊,結果馬上就招來了皇家商隊的報複,更是讓察哈爾部損失慘重。

    所以,所有蒙古人自然都不想看到皇家商隊在自己的地盤上出事,然後招來明軍的報複。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快,皇家商隊就成為了與蒙古各個部族交易量最大的商人。

    皇家商隊有蒙古人沒有辦法拒絕的商品,很多蒙古人哪怕忌憚皇家商隊,也沒辦法不與他們交易。

    為了滿足與蒙古人的交易,皇家商會不僅在張家口設有商館,在九邊各鎮都開設了商館,專門用來和各個地區的遊牧民族交易。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商隊的貿易走上正軌後,光是同草原的貿易,每年最少都能給皇家商行帶來超過五百萬兩銀子的利潤。

    這其中,最讓張青峰看重的還是蒙古的戰馬,雖然蒙古各部都禁止與大明交易戰馬,但是在皇家商隊的各種威逼利誘的手段之下,每年還是能夠從草原弄到上萬匹戰馬。

    在張青峰穿越到明朝的十幾年後,大明好像再次強大了起來了一樣。

    先是滅了日本,震懾周邊各個諸侯國。

    然後是打敗林丹汗,讓蒙古各部俯首稱臣。

    而且這一切,都讓萬曆皇帝的威望在民間變得如日中天。

    隨著這次大敗蒙古,萬曆皇帝也一反常態的開始關心起了朝政。

    以前萬曆皇帝不上朝,是因為他感覺朝政不受自己的把控,他不能隨心所欲,因為他想幹什麽都會有人反對他。

    現在不一樣了,他的威望如日中天,加上有強大的軍隊做後盾,很多人已經不敢和萬曆皇帝那麽頂著幹了,文武百官都收斂了很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萬曆皇帝終於體會到了當皇帝一言九鼎的樂趣,所以他自然就關心起了朝政。

    然而,隨著萬曆皇帝開始關心朝政,也讓張青峰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隨著皇家艦隊和皇家騎兵取得的勝利,萬曆皇帝的威望也是一日高過一日。

    品嚐到權利的好處後,萬曆皇帝又下令讓張青峰再訓練兩萬騎兵和三萬火槍兵。

    按道理來說,訓練軍隊,這對張青峰來說應該是好事,畢竟他以後找在大明進行落實改革肯定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做後盾。

    但壞就壞在,萬曆皇帝好像又有了易儲的想法。

    而訓練軍隊,不過是給他易儲掃平一些障礙而已。

    萬曆皇帝一直都不喜歡長子朱常洛這是曆史公認的,一開始,就連朱常洛這個兒子萬曆皇帝都不想認,因為萬曆皇帝嫌棄他是宮女所生。

    要不是李太後強行插手認了這個皇子,估計曆史上可能都沒有朱常洛這個皇子的存在了。

    現在萬曆皇帝的威望在民間一時無兩,手中又掌握著強大的軍隊,朝堂中的權利也是與日俱增。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也難免會再次產生易儲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去年李太後已經去世了,沒有人能夠管的了他了。

    察覺到萬曆皇帝的想法後,張青峰沒有聲張,也並沒有馬上站出來反對。

    萬曆皇帝讓他練兵,他就不折不扣的執行。

    私下裏,他卻把這個消息讓人悄悄地透露給了文武百官。

    果然,文武百官得知萬曆皇帝的想法後,很快鬧了起來。

    無數文武百官聯名上書,要求吳王朱常洵馬上就藩抬灣。

    對於文武百官的要求,萬曆皇帝自然不答應,他也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內閣首輔葉向高因為跳得最歡,直接被他罷免了官職。

    吏部尚書和刑部尚書因為反對激烈,也被強行告老還鄉。

    在這樣的情況下,幾乎所有人都以為萬曆皇帝是鐵了心要易儲了,反對的也就更加激烈起來,無數文武百官紛紛要求告老還鄉。

    對於這些的情況,萬曆皇帝自然不允許,要是朝廷大臣都告老還鄉了,大明還怎麽運轉?

    然而,就在文武百官因為吳王就藩的事情和萬曆皇帝鬧的不可開交的時候。

    這天,東宮傳來了一個噩耗。

    朱常洛被人行刺了,一把匕首刺傷了朱常洛的胳膊,傷口深可見骨。

    刺殺朱常洛的是宮外的一個叫張差的人,這家夥被人悄悄地帶進宮,然後混到了慈慶宮中。

    最後,張差殺死了兩個保護太子的太監,並且刺傷了太子朱常洛本人。

    好在後續救援的太監宮女出現及時,擒獲了張差,不然說不定太子就“死”了。

    太子被刺殺並且受了重傷的消息傳開後,朝野頓時一片嘩然。

    無數文武百官都紛紛要求萬曆皇帝給出一個交代,並且讓萬曆皇帝把這件案子交給三法司來審理。

    三法司自然就是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了。

    在這麽多朝廷大臣的共同意願下,萬曆皇帝也不能乾綱獨斷。

    最後,在三法司的審理下,在錦衣衛的旁觀下,刺客張差的身份也很快被查出來,經過嚴刑的拷打審問,最終張差供除了幕後指使——是鄭貴妃手下的太監龐保和劉成。

    事情的過程很簡單,張差輸了很多錢,結果遇上一位太監,太監說按他的要求去做,完事後就能給他一千兩白銀以及五十畝土地。

    這麽好的事情,張差當即心動了,隨後便和這位太監入京來到一個大宅子。

    後來,又來了一個老太監,老太監好吃好喝的供著他,幾天後,老太監帶他進了紫禁城。

    最後,老太監用酒把張差灌醉,並帶他經過厚載門帶到慈慶宮,然後交給他一把匕首,囑咐他說:“你衝進去,看見一個殺一個,尤其是見到穿黃衣服的人,這是個奸人,殺死他重重有賞,如被人捉住,我們自會救你。

    最後,在酒精的麻醉下,在巨大利益的支配下,張差竟然真的去殺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青史留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授與天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授與天齊並收藏穿越之青史留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