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明軍打掃完戰場後,就驅趕著牛羊馬匹朝張家口方向而去。

    整個戰場上,隻留下了無數新土,這些都是埋葬蒙古人屍體的地方。

    這次戰鬥,完全是火器對冷兵器的碾壓,燧發槍的出現,讓遊牧民族第一次品嚐到了先進文明的降維打擊。

    接下來,當皇家騎兵和皇家火槍兵門趕著牛羊馬匹,壓著蒙古俘虜進入張家口後。

    頓時,整個關內都沸騰了。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皇家騎兵竟然繳獲了這麽多戰利品。

    與此同時,幾匹快馬也快速朝京師而去,皇家騎兵打了這麽大一個勝戰,當然需要馬上把這個好消息傳告訴鎮東伯和萬歲爺。

    張家口距離京城隻有兩百多公裏,快馬加鞭的情況下,消息第二天就傳到了京城。

    當皇家騎兵在草原上打敗了林丹汗五萬兵馬,並且殲滅了兩萬騎兵的消息傳到京城後,頓時,整個順天府都是一片嘩然。

    這個消息太勁爆了,就像是一顆核彈一般,讓所有人都有種不敢置信的感覺。

    很快,大明日報就詳細的刊登了整個戰鬥的經過,並且表示數據都是真實有效,因為過一段時間戰死的蒙古騎兵首級就會被送入京城。

    “我大明兵馬這麽厲害,為何還經常被蒙古人打草穀?”

    當很多人看到大明日報上,明軍和蒙古騎兵的戰鬥經過和結果後,不禁心裏產生了這樣一個質問。

    特別是大明的讀書人,很多人也都知道大明每年往九邊各鎮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修建了無數堡壘關隘,就算是這樣,也還經常被遊牧民族跑過來劫掠。

    如果明軍三萬五千人就能打敗五萬蒙古騎兵,那大明百萬軍隊都是吃素的嗎?為何還能讓蒙古人解決大明?

    ————

    半個月後,一萬多皇家騎兵押送著俘虜以及首級迴到了京師,這麽大的勝利,萬曆皇帝也接受了張青峰的建議,準備舉辦一個獻俘儀式。

    這天,整個京城萬人空巷,都跑到城外去看獻俘儀式了。

    當皇家騎兵押送著俘虜整齊的行走在官道上時,耳邊充斥的是無數京城百姓的歡唿聲。

    德勝門外,萬曆皇帝親自率領文武百官迎接得勝歸來的士兵。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家騎兵來到德勝門後,大聲朝著萬曆皇帝所在的龍旗行禮並唿喊萬歲。

    “眾將士平身……”

    接下來,自然就是嚴肅而繁瑣的獻俘儀式了。

    整個獻俘儀式花了好幾個小時才完成。

    最後,所有蒙古俘虜都被押送著遊街示眾了。

    至於上百車的蒙古人首級,則是在兵部驗證完成後,就被人在德勝門外築起了京觀。

    獻俘儀式後,整個京城猶如是過節一般,慶祝了好幾天才漸漸平息下去。

    然而,雖然這件事平息了,其他地方卻開始暗流湧動起來。

    首先是兵部。

    兵部尚書上奏萬曆皇帝,要求機器製造局把燧發槍和火炮的技術交給兵部的軍器監。

    同時,還要求朝廷給九邊的軍隊換裝燧發槍和滑膛炮。

    對於這樣的要求,張青峰和萬曆皇帝表示沒有問題。

    隻不過,換裝火器的錢財得要戶部掏錢才行,內帑這邊萬曆皇帝是不會拿一分錢出來的。

    雖然萬曆皇帝現在每年都能賺兩千多萬兩銀子,但大部分都被張青峰投資了出去。

    比如京師到天津港的鐵路,京師到關中的水泥公路,京師到遼東的水泥公路,等等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花費大量錢財的。

    還有各個沿海城市的港口,燈塔等等,這些也都是需要花費很多錢財的。

    張青峰為了說動萬曆皇帝往這方麵投錢,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

    這次皇家騎兵和皇家火槍兵取得了這麽好的戰績,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覬覦。

    有朝廷武官上奏,要求萬曆皇帝把皇家騎兵和火槍兵列入大明正規軍行列,並派遣德高望重的將領統領。

    意思就是讓大明的武將來掌握這支強大的軍隊。

    所有人都可以想象,誰能夠掌握這麽一支強大的軍隊,誰就能利用這支軍隊建功立業。

    就在武將們上奏後,兵部很多文官也紛紛上奏,要求把萬曆皇帝把皇家騎兵列為正式軍隊編製。

    隻要皇家騎兵被列為正式軍隊編製,那肯定就會受兵部管轄。

    以前皇家火槍兵雖然在日本攻城略地,還最終占領了整個日本,但因為距離太遠了,所以很多人都是鞭長莫及。

    這次皇家騎兵就在眼皮子底下打了這麽大的勝仗,他們自然想要插一手進來。

    對於武將和兵部的要求,萬曆皇帝自然不會同意。

    這可是花了他數百萬兩白銀才打造出來的軍隊,要是一句話就劃歸了兵部管轄,那皇家商行的生意誰來保護?

    在皇家火槍兵迴到京城後,張青峰就安排所有人迴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這些崗位有工廠保安,銀行安保,皇家商行中重要人物的保鏢,商隊押運,等等等等。

    至於一萬多皇家騎兵,則是駐紮在了張家口,主要是震懾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同時也為皇家商隊護航。

    這次明軍三萬五千人打敗了林丹汗的五萬騎兵,這在草原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這也讓所有草原上的蒙古人都重新認識到了大明的強大。

    土默特蒙古諸部首領在得知了戰鬥結果後,更是紛紛派遣使者來到了大明,向大明朝貢表忠心。

    另一邊,林丹汗迴到赤峰後,也派遣使者來到了大明,主要是向大明皇帝請罪,表示這一切都是誤會。

    並且,林丹汗的使者還押送來了劫掠皇家商隊的部落首領,並且表示願意賠償大明皇家商隊的損失。

    除了林丹汗和土默特蒙古,在遼東混的風生水起的努爾哈赤,在得知林丹汗五萬騎兵敗給了三萬明軍後,也向大明表示臣服,並派遣使者向大明朝貢。

    曆史上,明朝對努爾哈赤的野心一直都沒有察覺,甚至在1615年,也就是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的前一年,薊遼總督還向朝廷上奏,稱其對大明“唯命是從”。

    直到努爾哈赤建國後,大明才察覺努爾哈赤的野心。

    接下來,一場薩爾滸之戰更是葬送了幾十萬明軍,然後又讓大明很快就丟掉了整個遼東。

    不過此時,當明軍表現出來了強大的實力後,努爾哈赤也隻能繼續當他的孫子了,可謂是慫的一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青史留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授與天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授與天齊並收藏穿越之青史留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