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冷冰冰的文字注定會待在書店冷冰冰的一角
十幾歲的人基本分為三類,一類是不可一世且敢於向權威和傳統發出質疑和挑戰的叛逆少年,這類喜歡讀韓函的書。
一類傷春悲秋,這類群體整天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基本是初高中的小女生,喜歡看小四的文字。
剩下一部分是學霸,這部分人對學習保持高度專注,顯得很安靜,他們的標榜往往是科學家這些名人,像陳韜這樣規規矩矩的好學生也可以成為他們學習的對象。
此時韓函正在滬城汽車拉力賽賽場內的休息區域休息,手邊是一本《我的國度》。
以往像小四的書他一般不看,他對傷痛文學不感冒,也不喜歡柔弱弱弱的文字,但有人說陳韜的文風和他的很類似,這才搞來一本讀讀。
而且前段時間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子竟敢向自己早幾年寫過的文章發起挑戰,那他倒要看看這小子刷子上的毛到底多不多。
韓函看書速度很快,在休息場地等待的時間差不多就粗讀完了整本書。
這些年韓函少了許多放蕩不羈和憤世嫉俗,很多激情都揮灑在賽車場上,對於應試教育和一些東西也不再作批判。
錢才是他現在最需要的東西。
有人說這是妥協,也有人說這是成熟。
看完這本書後他竟然沒什麽讀後感,文筆不差,思想也很正,鼓勵青少年奮發有為,在叛逆中尋求自我突破。
作者把叛逆的力量比喻為成長的力量,是一顆小草,就要用叛逆的力量去破土,是一顆大樹就要用叛逆的力量撐住狂風。
而不是用叛逆的力量去抵抗雨水和陽光的滋潤,那才是自尋死路。
這有什麽問題呢?
“這個國度是用無數先輩生命換來的,這個國度正在努力讓我們變得更好,如果它在努力讓我們生活的更幸福的過程中哪一項措施還不完美,還不完善,我們應該寬容的去理解,因為,國度即‘我’,‘我’即國度。”
“再窮的家庭,作為兒女,你能嫌棄自己父母貧窮而整日說鄰居家父母好嗎?可以羨慕,但不可以嫌棄。”
有點兒意思。
韓函把書扔給同伴說:“給你推薦本書,很不錯,我剛讀完。”
隨後他戴上頭盔,朝他的賽車走去,“這個國度很好啊,不然我現在上哪有錢賽車去。”
“感謝國度。”
打開車門的那一刹那,他忽然想到有人說這本書是治愈‘青春傷痛文學’精神檳榔貽害的良藥。
哈哈哈,小四,哈哈哈,小四。
這家夥有點兒道行啊,先是拿我的觀點說事兒,然後又針對傷痛文學說事兒,這......
三足鼎立嗎?
好多年沒這麽熱鬧了,筆杆子都快生鏽了,小四那家夥也沒點兒動靜。
跑完幾圈後,韓函迴到書房,坐在書桌前動手寫一篇文章,題目叫《80後,我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
同樣是滬城,非主流教主郭靜明手裏捧著《我的國度》翻看。
作為“心島”雜誌主編,郭靜明除了堅持自己的風向,同時也關注其他雜誌刊物,他不太喜歡韓函書中所描述的那種少年,因為在他的世界裏,青春應該充滿逆流的悲傷。
讓他對這本書產生興趣的是那位老學究說的那句“治愈‘青春傷痛文學’精神檳榔貽害的良藥”。
小四很憤怒,怎麽可以把傷痛文學比喻為精神檳榔,還會貽害青春,青春本來就是陣痛期,就像嬰兒剛誕生時最初的發育期一樣,那是生長速度過快帶來的陣痛。
缺乏憂傷的青春還叫青春嗎?
這些沒有感情的機器,懂什麽叫青春嗎?懂憂傷給人帶來的那種快感嗎?
“這本書寫的不錯,觀點嘛,也沒有問題,但文字......冷冰冰。”
“就像機器。”
“竟然有人讚同這個觀點,說如果明天發生戰爭,沉迷傷痛文學的人隻會軟弱的流淚,狗屁道理,這是什麽時代?這是和平年代,這是盛世,什麽時代誕生什麽樣的文學,偷換概念。”
旁邊的很很笑了笑說:“這是另一個群體喜歡的東西吧,就像有人喜歡以一位科學家為榜樣一樣。”
“我想作為教育者應該喜歡這本書,他以一個同齡人的角度通過另外的方式來勸導和引起共鳴,效果肯定要比長輩們的說教更好。”
“嗯,沒錯,現在很多學校都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法,懲戒教育將逐漸退出曆史的舞台,新型教育應該是激勵和愛,那他的作品就很符合當下的教育形勢。”
“......”
幾位成員忽然互相對視了一下,怎麽聊著聊著聊到了教育上來了。
不過,不管是什麽作品,凡是針對青少年的書,其實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能起到很大的教育作用,一個本身就很憂傷的少年,讀過《夢裏落花知多少》以後,肯定會更憂傷吧。
“小四,我有一個推斷。”阿良說。
“說。”
“你說這本書會不會成為教育者們的工具書。”
郭靜明身體一震。
“不會的,這是一本小眾讀物,在青少年這個群體當中,叛逆和憂傷占百分之九十。”
“我們不要受影響,寫這種書的人多了,書店不暢銷的作品中有一半都是這類型的書,有人買嗎?”
幾個成員紛紛搖頭。
“我們接著討論《心島·錦書》的編輯工作,這一期的投稿很火熱,我們在選稿的時候依舊要遵循一個規則,那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前期市場調研結果為參考選稿,我們的雜誌要符合市場經濟下的文學商業化,才能暢銷,這一期的發行量必須超過《檬芽》。”
“大家要明白,要想把我們的雜誌辦好,必須要有創新,我們未來的主要讀者不是80後,而是90後,所以我們要研究90後這個群體,而且,要通過引領來形成一個新的風潮。”
“90後是一個什麽樣的群體?獨生子女對不對?獨生子女身上最大的特性是什麽?自我個性、自我彰顯,所以,我們選稿要選有個性的文章,而且要脫離主流,就連《檬芽》上的文章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主流,如果韓函給我投稿,我肯定會拒絕,他的文章會破壞我們的文風,直接搞成四不像。”
“怎麽形容呢,最近我一直在考量一個新詞來歸類這一群體,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名字。”
郭靜明稍微停頓了一會兒,讓幾位成員消化他的講話。
“大家都看超女選秀節目吧,我有預感,這個80後選秀比賽將開啟90後的新時代。”
“......”
陳韜?你那冷冰冰的文字注定會待在書店冷冰冰的一角無人光顧。
想到此,郭靜明露出了日係風格花美男的標誌性笑容,這個笑容沒有清純,沒有憂傷,隻有商業的味道。
十幾歲的人基本分為三類,一類是不可一世且敢於向權威和傳統發出質疑和挑戰的叛逆少年,這類喜歡讀韓函的書。
一類傷春悲秋,這類群體整天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基本是初高中的小女生,喜歡看小四的文字。
剩下一部分是學霸,這部分人對學習保持高度專注,顯得很安靜,他們的標榜往往是科學家這些名人,像陳韜這樣規規矩矩的好學生也可以成為他們學習的對象。
此時韓函正在滬城汽車拉力賽賽場內的休息區域休息,手邊是一本《我的國度》。
以往像小四的書他一般不看,他對傷痛文學不感冒,也不喜歡柔弱弱弱的文字,但有人說陳韜的文風和他的很類似,這才搞來一本讀讀。
而且前段時間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子竟敢向自己早幾年寫過的文章發起挑戰,那他倒要看看這小子刷子上的毛到底多不多。
韓函看書速度很快,在休息場地等待的時間差不多就粗讀完了整本書。
這些年韓函少了許多放蕩不羈和憤世嫉俗,很多激情都揮灑在賽車場上,對於應試教育和一些東西也不再作批判。
錢才是他現在最需要的東西。
有人說這是妥協,也有人說這是成熟。
看完這本書後他竟然沒什麽讀後感,文筆不差,思想也很正,鼓勵青少年奮發有為,在叛逆中尋求自我突破。
作者把叛逆的力量比喻為成長的力量,是一顆小草,就要用叛逆的力量去破土,是一顆大樹就要用叛逆的力量撐住狂風。
而不是用叛逆的力量去抵抗雨水和陽光的滋潤,那才是自尋死路。
這有什麽問題呢?
“這個國度是用無數先輩生命換來的,這個國度正在努力讓我們變得更好,如果它在努力讓我們生活的更幸福的過程中哪一項措施還不完美,還不完善,我們應該寬容的去理解,因為,國度即‘我’,‘我’即國度。”
“再窮的家庭,作為兒女,你能嫌棄自己父母貧窮而整日說鄰居家父母好嗎?可以羨慕,但不可以嫌棄。”
有點兒意思。
韓函把書扔給同伴說:“給你推薦本書,很不錯,我剛讀完。”
隨後他戴上頭盔,朝他的賽車走去,“這個國度很好啊,不然我現在上哪有錢賽車去。”
“感謝國度。”
打開車門的那一刹那,他忽然想到有人說這本書是治愈‘青春傷痛文學’精神檳榔貽害的良藥。
哈哈哈,小四,哈哈哈,小四。
這家夥有點兒道行啊,先是拿我的觀點說事兒,然後又針對傷痛文學說事兒,這......
三足鼎立嗎?
好多年沒這麽熱鬧了,筆杆子都快生鏽了,小四那家夥也沒點兒動靜。
跑完幾圈後,韓函迴到書房,坐在書桌前動手寫一篇文章,題目叫《80後,我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
同樣是滬城,非主流教主郭靜明手裏捧著《我的國度》翻看。
作為“心島”雜誌主編,郭靜明除了堅持自己的風向,同時也關注其他雜誌刊物,他不太喜歡韓函書中所描述的那種少年,因為在他的世界裏,青春應該充滿逆流的悲傷。
讓他對這本書產生興趣的是那位老學究說的那句“治愈‘青春傷痛文學’精神檳榔貽害的良藥”。
小四很憤怒,怎麽可以把傷痛文學比喻為精神檳榔,還會貽害青春,青春本來就是陣痛期,就像嬰兒剛誕生時最初的發育期一樣,那是生長速度過快帶來的陣痛。
缺乏憂傷的青春還叫青春嗎?
這些沒有感情的機器,懂什麽叫青春嗎?懂憂傷給人帶來的那種快感嗎?
“這本書寫的不錯,觀點嘛,也沒有問題,但文字......冷冰冰。”
“就像機器。”
“竟然有人讚同這個觀點,說如果明天發生戰爭,沉迷傷痛文學的人隻會軟弱的流淚,狗屁道理,這是什麽時代?這是和平年代,這是盛世,什麽時代誕生什麽樣的文學,偷換概念。”
旁邊的很很笑了笑說:“這是另一個群體喜歡的東西吧,就像有人喜歡以一位科學家為榜樣一樣。”
“我想作為教育者應該喜歡這本書,他以一個同齡人的角度通過另外的方式來勸導和引起共鳴,效果肯定要比長輩們的說教更好。”
“嗯,沒錯,現在很多學校都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法,懲戒教育將逐漸退出曆史的舞台,新型教育應該是激勵和愛,那他的作品就很符合當下的教育形勢。”
“......”
幾位成員忽然互相對視了一下,怎麽聊著聊著聊到了教育上來了。
不過,不管是什麽作品,凡是針對青少年的書,其實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能起到很大的教育作用,一個本身就很憂傷的少年,讀過《夢裏落花知多少》以後,肯定會更憂傷吧。
“小四,我有一個推斷。”阿良說。
“說。”
“你說這本書會不會成為教育者們的工具書。”
郭靜明身體一震。
“不會的,這是一本小眾讀物,在青少年這個群體當中,叛逆和憂傷占百分之九十。”
“我們不要受影響,寫這種書的人多了,書店不暢銷的作品中有一半都是這類型的書,有人買嗎?”
幾個成員紛紛搖頭。
“我們接著討論《心島·錦書》的編輯工作,這一期的投稿很火熱,我們在選稿的時候依舊要遵循一個規則,那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前期市場調研結果為參考選稿,我們的雜誌要符合市場經濟下的文學商業化,才能暢銷,這一期的發行量必須超過《檬芽》。”
“大家要明白,要想把我們的雜誌辦好,必須要有創新,我們未來的主要讀者不是80後,而是90後,所以我們要研究90後這個群體,而且,要通過引領來形成一個新的風潮。”
“90後是一個什麽樣的群體?獨生子女對不對?獨生子女身上最大的特性是什麽?自我個性、自我彰顯,所以,我們選稿要選有個性的文章,而且要脫離主流,就連《檬芽》上的文章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主流,如果韓函給我投稿,我肯定會拒絕,他的文章會破壞我們的文風,直接搞成四不像。”
“怎麽形容呢,最近我一直在考量一個新詞來歸類這一群體,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名字。”
郭靜明稍微停頓了一會兒,讓幾位成員消化他的講話。
“大家都看超女選秀節目吧,我有預感,這個80後選秀比賽將開啟90後的新時代。”
“......”
陳韜?你那冷冰冰的文字注定會待在書店冷冰冰的一角無人光顧。
想到此,郭靜明露出了日係風格花美男的標誌性笑容,這個笑容沒有清純,沒有憂傷,隻有商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