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百廢待興要花錢


    自從方臘擊敗種師道以後,朝廷上下早已將其視為心腹大患。


    隻不過是苦於力量不足,所以才任其坐大。


    其實,尋常士子所言,趙佶與朝中重臣早有過考慮。


    隻不過,驅虎吞狼之計,實施起來變數實在是太大了。


    一來,金兵對地方的破壞性不可控;二來,宋廷缺乏鉗製金人的手段,若其入關之後賴著不走,那朝廷豈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話?


    第三點尤其重要,那就是作為中原正統,宋廷上下早已將西夏、北遼、金國視為蠻夷之輩,若是引其入關,便等若朝廷向天下人宣布,朝廷不如方賊、不如金人!


    這對於軍心、民心而言太過重要!


    要知道,一旦民心動搖,等若國本動搖。


    到那時,豈不是給了方臘竄據正統的機會?


    因而,除非迫不得已,否則,趙佶輕易不會引狼入室!


    ……


    五月初二,方臘自封為王的第二日,他便帶著扈從去了田間地頭,巡查苗情。


    民以食為天,無論在何時何地,充足的糧食始終是穩住人心的不二法寶。


    江寧作為人口大鎮,每日都要耗費大量的糧食。


    若能在保證原有糧食產量的基礎上增產增收,對於穩定統治而言意義重大。


    一番巡視過後,方臘還是發現了諸多問題。


    五月初三,方臘召集臣屬商討興修治下水利事宜。


    首先便是江水河道疏浚一事,由於上遊水土流失帶來了大量的泥沙,在河道寬敞之處淤積了大量的泥沙,導致河床抬升,不利於船隻通行;其次便是江寧府灌溉水係的問題,方臘占據江寧府之後,雖對部分水渠進行了疏浚整治,並且修建了一定數量的水車,然而,由於地方的河渠荒廢已久,想要全麵整頓非一日之功。


    一眾官員之中,隻有幾名降官有過治水經驗,其餘人等根本不是水利專才。


    不過,眼下百廢待興,方臘麾下人才匱乏,每個人甚至要處置眾多事宜。


    幸好,方臘自封為王之後,對麾下功臣進行了封賞,也讓相應人等有了盼頭!


    興修水利,百年大計,方臘提出問題之後,眾人都覺得幹勁十足。


    與隻知享樂的皇帝趙佶相比,方臘顯然更務實,更像一位有為之君。


    匠工營的湯隆也參與了議事,因為開鑿河渠,炸開山體需要火藥以及各種名目繁多的器械,沒有匠工營的配合顯然是萬萬不能成事的。


    與會時,湯隆側耳聆聽,不敢錯過任何一個字。


    要知道,這可是吳王上位以來的第一次議事,意義重大。


    最終,汪末泥自告奮勇,領下了疏浚江水河道的差事,而陳泰也接下了疏浚河渠水係的任務,湯隆作為匠工營主官,自然要給予配合。


    散衙歸府之後,湯隆迴到了匠工營。


    此處戒備森嚴,位於城郊,遠離人口密集所在,縱使發生意外,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傷亡可控。


    此時天色漸晚,可匠工營內依舊是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隻因為方臘犁庭掃穴,蕩清江南諸路之後,從各地征召了一批激昂才,此時,院內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箱子,有書籍、有圖紙、還有各式的工具。


    在箱子一旁,口音各異的匠人們正在耐心整理。


    湯隆入院之後,各色人等紛紛行禮,“見過湯總管!”


    湯隆昂首挺胸,含笑迴應,“好好好,各位隻要用心做事,吳王定會不吝賞賜!”


    也有相熟的老人圍攏而來,“總管,此番吳王可有差遣?”


    提起吳王,湯隆精神一振,“那是自然,吳王對我等寄予厚望,無論是戰事還是農事,我們匠工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眼下,吳王打算疏浚河道,讓我等打造響應器械,諸位這幾日便辛苦一番,配合行事!”


    眾人紛紛拍著胸口保證,“湯總管放心,吳王對我等真情實意,我等又非禽獸,自然要舍命報答,別說是打造器械了,便是讓我等刀山火海闖一遭,我等也絕無怨言!”


    眾人紛紛附和。


    方臘建立匠工營後,大力擢升了匠工的薪酬待遇,又建立了一套考核褒獎製度,這讓匠工們收入大增,便是迴到家中也挺起了腰杆。


    這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因而,此番方臘有所吩咐,眾人自然無所不從!


    翌日一早,方肥前往吳王府求見方臘。


    方臘依舊保持著每日刻苦鍛煉的習慣,若是麾下有事,隨時可到書房議事。


    方肥趕到之時,方臘剛剛結束鍛煉,正在吃早餐,邀請方肥一道進食被拒之後,方臘幾口便吃完了肉餅,喝掉了湯水,嘴裏道:“好了,方肥,你有何事?”


    方肥遞交一份奏本,“這是包康、汪末泥等人的聯名奏章,懇求王上再開科舉,與汴京昏君一爭士人之心!”


    方臘自立之初,雖說也進行了幾次科舉遴選,可那時的他畢竟是一名亂賊的身份,響應者寥寥!


    現在就不同了,自封吳王之後,方臘已經有了列土封疆的資本,此時再開科舉,確實可以再行招攬人才。


    如今,方臘治下各級官員匱乏,選拔人才既可以將地方人才置換成己方心腹,又可以收買天下人心。


    與農事相比,科舉一事確實也迫在眉睫。


    隻不過,隨著地盤的擴大,實施起來的難度也大為增加。


    方臘便讓方肥擬出個章程,擇日再議。


    接下來便是興修水利的花費了,經過估算,所耗錢財超三百萬貫!


    方臘皺起眉頭,“我們的財力可還寬裕?”


    方肥搖了搖頭,“眼下百廢待興,各處都要花錢,這筆款項短時間內是拿不出的,可否再征徭役?”


    徭役便是讓百姓免費出工出力,這與方臘倡導的以工代賑背道而馳。


    雖說興修水利,獲利是的地方百姓,可這樣的徭役,方臘還是不想去征,“不可,我已有言在先,取消徭役,不可出爾反爾!”


    接著,方臘環顧左右,正色道:“我們可能發行紙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才會武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才會武術並收藏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