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兵鋒十萬指揚州
李俊本是廬州人氏,最開始做的是撐船艄公的買賣,後來與童威、童猛一同販賣私鹽,因精通水性,人稱混江龍。
宋江刺配江州時,李俊夥同他人將其救下,後來便一直執掌水軍,並在水軍頭領中位居第一。
可以說,單論寨中地位,李俊要高於阮小二!
如今,李俊帶人來投,方臘自然要親自接見以示親近。
一番寒暄過後,方臘直入主題,嘴裏道:“李頭領星夜前來,可有要事?”
李俊見慣了爾虞我詐,一時間險些沒緩過神來,好在他反應迅速,“宋公明歸降之後,我隨他來到了真州,本以為可以大展身手,可上至童貫,下至官軍將士,根本沒拿梁山軍當迴事,在那裏過得委實憋屈,兄弟們都想逃走,昨日我僥幸奪了一艘船,便想勸宋公明一道逃出牢籠,可他卻鐵了心要吃皇糧,我便帶著兄弟們來投方公了!”
李俊也是個妙人,他知道盧俊義身份尷尬,便絕口不提,隻說來投方臘,這讓人聽著很是舒服。
果不其然,方臘投桃報李,滿臉笑意:“既如此,我有兩個差事可任憑你選擇,其一便是押運一批物資,走海路北上海州,接應鄧元覺與武鬆等人;其二,給你一支船隊,走水路巡視各地,以震宵小!”
李俊當機立斷,“方公,俺選第二個!”
“好,林衝、盧俊義,待會兒勞煩二位取我手令為李俊配齊船隻、人手!”
“得令!”林衝、盧俊義抱拳應諾。
這一幕落到李俊眼中,又讓他堅定了留下來的心思。
在梁山的時候,林衝也好、盧俊義也罷,向來少言寡語,即便是麵對宋江也罕有如此低眉順眼的時候。
一個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一個是大名府義氣無雙的盧員外,他們一身傲骨,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上山為寇!
可現在,二人在方臘麾下儼然以屬下自居,而且並沒有半點委屈之態。
這說明方臘確有過人之處。
李俊決定留下來,瞧瞧方臘到底能闖到什麽地步!
如今揚州城內有兩萬大軍,阮小兒帶領的船隊正源源不斷地往城內運送著物資。
雖說童貫餘折可存就在百十裏外的真州,可方臘卻沒有再度出兵的意思。
一方麵,留著童貫,劉延慶便不得不依令來援,這樣便能依托揚州,給官軍帶來殺傷;另一方麵,太平軍連番征戰,確實需要好生休整一番。
如今的方臘已經不需要為了一場勝利去冒險了,隻要順利吸引劉延慶來攻揚州,太平軍便可以從容派兵遣將,擊退甚至擊敗來犯之西軍!
真州,寒風蕭瑟之中,一隊隊本地青壯手持軍械,列隊等候。
這些時日,童貫一刻也沒有閑著,他強征地方百姓,將其編成軍伍,為的是多造聲勢。
雖說劉延慶帳下依舊有六萬大軍,可麵對方臘親自駐守的揚州,童貫不敢有絲毫大意。
西軍的接連失敗,已經證明了方臘絕非等閑之輩。
有道是:獅子搏兔,尚用全力,這一次,童貫決定全力應對。
“嘭嘭嘭!”
火頭軍將一筐筐硬邦邦的雜糧炊餅運到軍陣之前,真州百姓皺起眉頭,這炊餅已經凍得結冰了,根本就啃不動,甚至還比不得家中的夥食。
不過,一夜醒來,肚子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了,真州百姓隻能將炊餅揣在懷中,待悟化之後再慢慢啃食。
一隊隊西軍甲士也集結在戰陣之前,今日劉延慶的大軍即將抵達,童貫要誓師出征!
不知過了多久,劉延慶帶領親衛先行抵達。
一番見禮過後,童貫大步邁上高台,迎著數萬雙目光,提氣狂唿:“諸位,劉節帥大軍已至,揚州百姓苦侯我等久矣,今日誓師北伐,吾以宋江宋副將所部為前驅,為大宋、為朝廷奪迴揚州,我等十萬甲士,且讓方臘小兒瞧我軍威!”
折可存帳下西軍頓時爆發出巨大的唿聲:“揚州、揚州!”
童貫鬆了一口氣,果然,隨著大軍抵達,軍心可用。
劉延慶滿臉疲態,卻還是強撐著不動分毫。
童貫多日研究輿圖,早將臨近的山川形勢熟記於心,當下無需輿圖,便隨口道來:“保信軍節度使、馬軍副都指揮使劉延慶、勝捷軍指揮使辛企宗聽令!”
“嘩啦啦!”
一陣甲葉撞擊聲響起,劉延慶、辛企宗俯首聽令。
“劉延慶統環慶軍、勝捷軍與河東軍結陣而行,由南向北直抵揚州,若方賊欲出城會戰,爾等可據陣而守,待大軍圍堵揚州完畢之後再行攻伐,不得有誤!”
“遵令!”
劉延慶與辛企宗抱拳應諾。
雖說方臘主動出擊的可能性不大,但能作為前軍先行出擊,將來克複揚州,也能撈個頭功!
畢竟,明眼人都知道,宋江的梁山軍就是一群炮灰、替死鬼,沒有人指望他們真的能夠成事。
“涇原軍劉鎮、秦鳳軍裨將馬公直聽令!”
“恭請相公示下!”
“涇原軍、秦鳳軍兩部兩萬大軍為劉延慶殿後,某已授劉節帥臨陣機變之權,若需二位出擊,不得拖延!”
“得令!”
“煕河軍楊惟忠、何灌、麟府兵折可存聽令!”
“爾等維護大軍側翼,保障輜重補給,同時封鎖揚州諸門,不可讓一名賊人遁逃!”
“得令!”
這差事很是辛苦,既要保障陸路的安全,又要確保水路的安全。
可偏偏太平軍的水軍在江水中橫行無阻,朝廷上下根本沒有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而十萬大軍出征揚州,所需輜重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在西軍之中,煕河軍與麟府兵都是能戰之兵,他們兵甲之精銳甚至不遜於種師道的涇原軍,可現在在童貫的軍令下,卻隻能幹些押運、圍堵的活兒。
折可存吃了敗仗,自然不敢亂言,楊惟忠與何灌雖然心中不爽,但二人對視一番之後還是冷靜下來。
童貫本想借機立威,誰曾想煕河軍竟然不曾發作,這讓他的準備落到了空處!
半旬之前,西軍鬧餉一事依舊是童貫心頭的一根刺,這一次,他本打算一出心頭惡氣,可楊惟忠與何灌竟然不聲不響地應承下來!
微微愣神之後,童貫又將目光投向了宋江,“梁山軍副將宋江聽令!”
宋江聞令而動,“末將在!”
此時此刻,在十萬大軍之前,宋江再難抑製住滿心的澎湃之情。
西軍是何等的精銳!
可還不是要梁山軍做先鋒!
倘若真能拿下揚州,梁山軍必將一炮打響,徹底在朝廷站穩腳跟!
至於梁山軍要為之付出多少代價,宋江根本不以為意。
隻要能夠奪取揚州,什麽樣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宋公明,你領本部梁山軍與鄜延軍餘部在全軍之前了望賊人軍勢,隔絕賊人哨探,一旦有機會,準伱直抵揚州!宋公明,某對你寄予厚望,這破城斬將之功可等著你!”
宋江隻覺得一腔熱血瞬間沸騰起來,他以一降人的身份能夠得到如此榮耀的先鋒之職,這是何等的榮幸!
“相公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梁山軍必一往無前,要麽戰死沙場,要麽奪下揚州,除此之外再無他選!”
童貫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好!宋公明,聖君正在汴京等候我等捷報!望你不負使命!”
“諾!”
揚州城內,氣氛凝重,適才哨探來報,童貫正在誓師。
十萬大軍即將來犯!
這可是真正的十萬大軍!
若非太平軍先勝數陣,說不定今日早已經膽氣盡喪!
“噠噠噠!”
軍陣之外,方臘與石寶策馬而行,他們身披紅色披風,寒風吹過,頓時獵獵作響。
石寶騎在馬背上,腰杆挺的直直的,“方公放心,此番出城,必挫敵鋒芒!”
方臘微微頜首,此時,二人已經靠近了中軍將旗的所在。
一雙雙目光隨著方臘、石寶的移動而移動。
在眾人灼熱的目光中,方臘也忍不住心潮澎湃,他忽地策馬加速,從大軍陣前徑自行過。
“鏗鏗!”
方臘解下金盔,驀然高高擲起。
“從睦州到杭州,連戰連勝,俘虜譚稹的是誰?”
太平軍沉寂片刻,忽而高聲附和:“是我們!”
“從杭州到鎮江,一日奪一城,所向披靡的是誰?”
巨大的聲浪直衝雲霄:“是我們!”
“強攻江寧、奪取揚州,陣斬西軍數萬,逼得童貫孤身敗走的是誰?”
數萬個呐喊聲匯聚成一處,似乎籠罩了整座揚州城,“是我們!是我們!”
“是誰為百姓分田到戶、讓百姓人人有飯吃、人人有田耕?”
這是最令太平軍驕傲的地方,他們以亂軍的身份能夠得到百姓如此的擁護,這簡直前所未有。
於是,呐喊聲達到了巔峰,似乎要震穿一切,“是我們,是我們!”
方臘勒馬而立,合上頭盔的同時,單手直指城外,嘴裏道:“既然童貫要戰,那咱們就打服他們,某隻在揚州城頭看著你們,看著我太平軍如何擊潰西軍,如何再展雄風!”
原本有些畏懼西軍軍勢的太平軍頓時一掃頹意,戰意勃發!
“戰,戰,戰!”
石寶隻覺得熱血沸騰,恨不得這就出城與官軍廝殺一陣!
大宋宣和二年臘月二十七日,童貫與方臘,一在真州、一在揚州,同時誓師,雙方準備在揚州展開決戰。
梁山軍行動起來速度極快,似乎他們也想盡快脫離西軍。
誓師儀式剛剛結束,梁山軍便與兩千鄜延軍一道踏上了征程。
宋江知道梁山軍人心未定,為了穩住軍心,他與李逵、花榮一道騎馬先行。
不管怎麽說,如今梁山軍已經沒了退路,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衝。
如今,宋江以身作則,其餘軍將自然不好多言,隻能加快行軍步伐,快速往揚州邁進。
揚州與真州之間多為平原,適合大軍開撥。
宋江脫離大陣行了約莫十多裏,忽而迎頭撞上了一隊頭纏紅巾的軍卒。
毫無疑問,這是太平軍的哨探!
月旬之前,這還是己方的盟約,可現在,卻要短兵交接!
不過,想到身後的十萬大軍,宋江不認為方臘有絲毫僥幸的可能,揚州必破,太平軍必敗!
宋江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梁山軍隻有歸降朝廷才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沒錯,宋江是為了所有人,而不是他的一己之私!
想到這裏,宋江忽然覺得麵前的太平軍有些麵目可憎起來。
就是這些賊人攪亂了東南,就是他們收攏了武鬆!
要不然,梁山軍何必分道揚鑣?
新仇舊恨湧上心頭,宋江忍不住策馬上前,卻被李逵喝止了,“公明哥哥,我去會會方臘的太平軍!”
宋江皺起眉頭,卻還是應承下來:“也罷,知道你這些日子憋屈的很了,且去,就讓你來打響這一場平寇之戰吧!”
李逵應諾一下,摘下巨斧便衝了出去,在他身後,跟著十多名騎軍,他們悶不吭聲,隻是縱馬上前。
前頭,領軍哨探的不是別人,正是戰意高昂的石寶!
“兒郎們,方公還在揚州城,且讓咱們先斬幾個官賊頭顱為他助興!”
“戰、戰、戰!”
數十名太平軍騎軍同樣唿喊一聲,打馬拔刀徑自迎向了來犯的梁山軍。
說來諷刺的是,大宋朝廷征集了十萬大軍,可這一場會戰的開始,確是由兩支賊軍中的兩隊騎軍衝鋒引起的!
李逵對石寶,正是針尖對麥芒。
雙方雖然互不相識,但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種吸引力,他們都看出對方便是騎軍大將,而且都擅長硬碰硬!
這樣的戰鬥正適合直性子的石寶、李逵!
沒有絲毫花哨,二人的第一個迴合便是以巨斧對流星錘!
“砰!”
李逵的大斧撞到石寶的流星錘上頓時發出驚天的炸響,而迸射出的火光分外奪目。
石寶咧嘴大笑:“哈哈,痛快,沒想到官軍陣中也有你這樣的好漢,來者何人,速通名姓!”
“某乃梁山李逵,你這廝姓甚名誰,某斧下不斬無名之輩!”
李俊本是廬州人氏,最開始做的是撐船艄公的買賣,後來與童威、童猛一同販賣私鹽,因精通水性,人稱混江龍。
宋江刺配江州時,李俊夥同他人將其救下,後來便一直執掌水軍,並在水軍頭領中位居第一。
可以說,單論寨中地位,李俊要高於阮小二!
如今,李俊帶人來投,方臘自然要親自接見以示親近。
一番寒暄過後,方臘直入主題,嘴裏道:“李頭領星夜前來,可有要事?”
李俊見慣了爾虞我詐,一時間險些沒緩過神來,好在他反應迅速,“宋公明歸降之後,我隨他來到了真州,本以為可以大展身手,可上至童貫,下至官軍將士,根本沒拿梁山軍當迴事,在那裏過得委實憋屈,兄弟們都想逃走,昨日我僥幸奪了一艘船,便想勸宋公明一道逃出牢籠,可他卻鐵了心要吃皇糧,我便帶著兄弟們來投方公了!”
李俊也是個妙人,他知道盧俊義身份尷尬,便絕口不提,隻說來投方臘,這讓人聽著很是舒服。
果不其然,方臘投桃報李,滿臉笑意:“既如此,我有兩個差事可任憑你選擇,其一便是押運一批物資,走海路北上海州,接應鄧元覺與武鬆等人;其二,給你一支船隊,走水路巡視各地,以震宵小!”
李俊當機立斷,“方公,俺選第二個!”
“好,林衝、盧俊義,待會兒勞煩二位取我手令為李俊配齊船隻、人手!”
“得令!”林衝、盧俊義抱拳應諾。
這一幕落到李俊眼中,又讓他堅定了留下來的心思。
在梁山的時候,林衝也好、盧俊義也罷,向來少言寡語,即便是麵對宋江也罕有如此低眉順眼的時候。
一個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一個是大名府義氣無雙的盧員外,他們一身傲骨,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上山為寇!
可現在,二人在方臘麾下儼然以屬下自居,而且並沒有半點委屈之態。
這說明方臘確有過人之處。
李俊決定留下來,瞧瞧方臘到底能闖到什麽地步!
如今揚州城內有兩萬大軍,阮小兒帶領的船隊正源源不斷地往城內運送著物資。
雖說童貫餘折可存就在百十裏外的真州,可方臘卻沒有再度出兵的意思。
一方麵,留著童貫,劉延慶便不得不依令來援,這樣便能依托揚州,給官軍帶來殺傷;另一方麵,太平軍連番征戰,確實需要好生休整一番。
如今的方臘已經不需要為了一場勝利去冒險了,隻要順利吸引劉延慶來攻揚州,太平軍便可以從容派兵遣將,擊退甚至擊敗來犯之西軍!
真州,寒風蕭瑟之中,一隊隊本地青壯手持軍械,列隊等候。
這些時日,童貫一刻也沒有閑著,他強征地方百姓,將其編成軍伍,為的是多造聲勢。
雖說劉延慶帳下依舊有六萬大軍,可麵對方臘親自駐守的揚州,童貫不敢有絲毫大意。
西軍的接連失敗,已經證明了方臘絕非等閑之輩。
有道是:獅子搏兔,尚用全力,這一次,童貫決定全力應對。
“嘭嘭嘭!”
火頭軍將一筐筐硬邦邦的雜糧炊餅運到軍陣之前,真州百姓皺起眉頭,這炊餅已經凍得結冰了,根本就啃不動,甚至還比不得家中的夥食。
不過,一夜醒來,肚子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了,真州百姓隻能將炊餅揣在懷中,待悟化之後再慢慢啃食。
一隊隊西軍甲士也集結在戰陣之前,今日劉延慶的大軍即將抵達,童貫要誓師出征!
不知過了多久,劉延慶帶領親衛先行抵達。
一番見禮過後,童貫大步邁上高台,迎著數萬雙目光,提氣狂唿:“諸位,劉節帥大軍已至,揚州百姓苦侯我等久矣,今日誓師北伐,吾以宋江宋副將所部為前驅,為大宋、為朝廷奪迴揚州,我等十萬甲士,且讓方臘小兒瞧我軍威!”
折可存帳下西軍頓時爆發出巨大的唿聲:“揚州、揚州!”
童貫鬆了一口氣,果然,隨著大軍抵達,軍心可用。
劉延慶滿臉疲態,卻還是強撐著不動分毫。
童貫多日研究輿圖,早將臨近的山川形勢熟記於心,當下無需輿圖,便隨口道來:“保信軍節度使、馬軍副都指揮使劉延慶、勝捷軍指揮使辛企宗聽令!”
“嘩啦啦!”
一陣甲葉撞擊聲響起,劉延慶、辛企宗俯首聽令。
“劉延慶統環慶軍、勝捷軍與河東軍結陣而行,由南向北直抵揚州,若方賊欲出城會戰,爾等可據陣而守,待大軍圍堵揚州完畢之後再行攻伐,不得有誤!”
“遵令!”
劉延慶與辛企宗抱拳應諾。
雖說方臘主動出擊的可能性不大,但能作為前軍先行出擊,將來克複揚州,也能撈個頭功!
畢竟,明眼人都知道,宋江的梁山軍就是一群炮灰、替死鬼,沒有人指望他們真的能夠成事。
“涇原軍劉鎮、秦鳳軍裨將馬公直聽令!”
“恭請相公示下!”
“涇原軍、秦鳳軍兩部兩萬大軍為劉延慶殿後,某已授劉節帥臨陣機變之權,若需二位出擊,不得拖延!”
“得令!”
“煕河軍楊惟忠、何灌、麟府兵折可存聽令!”
“爾等維護大軍側翼,保障輜重補給,同時封鎖揚州諸門,不可讓一名賊人遁逃!”
“得令!”
這差事很是辛苦,既要保障陸路的安全,又要確保水路的安全。
可偏偏太平軍的水軍在江水中橫行無阻,朝廷上下根本沒有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而十萬大軍出征揚州,所需輜重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在西軍之中,煕河軍與麟府兵都是能戰之兵,他們兵甲之精銳甚至不遜於種師道的涇原軍,可現在在童貫的軍令下,卻隻能幹些押運、圍堵的活兒。
折可存吃了敗仗,自然不敢亂言,楊惟忠與何灌雖然心中不爽,但二人對視一番之後還是冷靜下來。
童貫本想借機立威,誰曾想煕河軍竟然不曾發作,這讓他的準備落到了空處!
半旬之前,西軍鬧餉一事依舊是童貫心頭的一根刺,這一次,他本打算一出心頭惡氣,可楊惟忠與何灌竟然不聲不響地應承下來!
微微愣神之後,童貫又將目光投向了宋江,“梁山軍副將宋江聽令!”
宋江聞令而動,“末將在!”
此時此刻,在十萬大軍之前,宋江再難抑製住滿心的澎湃之情。
西軍是何等的精銳!
可還不是要梁山軍做先鋒!
倘若真能拿下揚州,梁山軍必將一炮打響,徹底在朝廷站穩腳跟!
至於梁山軍要為之付出多少代價,宋江根本不以為意。
隻要能夠奪取揚州,什麽樣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宋公明,你領本部梁山軍與鄜延軍餘部在全軍之前了望賊人軍勢,隔絕賊人哨探,一旦有機會,準伱直抵揚州!宋公明,某對你寄予厚望,這破城斬將之功可等著你!”
宋江隻覺得一腔熱血瞬間沸騰起來,他以一降人的身份能夠得到如此榮耀的先鋒之職,這是何等的榮幸!
“相公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梁山軍必一往無前,要麽戰死沙場,要麽奪下揚州,除此之外再無他選!”
童貫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好!宋公明,聖君正在汴京等候我等捷報!望你不負使命!”
“諾!”
揚州城內,氣氛凝重,適才哨探來報,童貫正在誓師。
十萬大軍即將來犯!
這可是真正的十萬大軍!
若非太平軍先勝數陣,說不定今日早已經膽氣盡喪!
“噠噠噠!”
軍陣之外,方臘與石寶策馬而行,他們身披紅色披風,寒風吹過,頓時獵獵作響。
石寶騎在馬背上,腰杆挺的直直的,“方公放心,此番出城,必挫敵鋒芒!”
方臘微微頜首,此時,二人已經靠近了中軍將旗的所在。
一雙雙目光隨著方臘、石寶的移動而移動。
在眾人灼熱的目光中,方臘也忍不住心潮澎湃,他忽地策馬加速,從大軍陣前徑自行過。
“鏗鏗!”
方臘解下金盔,驀然高高擲起。
“從睦州到杭州,連戰連勝,俘虜譚稹的是誰?”
太平軍沉寂片刻,忽而高聲附和:“是我們!”
“從杭州到鎮江,一日奪一城,所向披靡的是誰?”
巨大的聲浪直衝雲霄:“是我們!”
“強攻江寧、奪取揚州,陣斬西軍數萬,逼得童貫孤身敗走的是誰?”
數萬個呐喊聲匯聚成一處,似乎籠罩了整座揚州城,“是我們!是我們!”
“是誰為百姓分田到戶、讓百姓人人有飯吃、人人有田耕?”
這是最令太平軍驕傲的地方,他們以亂軍的身份能夠得到百姓如此的擁護,這簡直前所未有。
於是,呐喊聲達到了巔峰,似乎要震穿一切,“是我們,是我們!”
方臘勒馬而立,合上頭盔的同時,單手直指城外,嘴裏道:“既然童貫要戰,那咱們就打服他們,某隻在揚州城頭看著你們,看著我太平軍如何擊潰西軍,如何再展雄風!”
原本有些畏懼西軍軍勢的太平軍頓時一掃頹意,戰意勃發!
“戰,戰,戰!”
石寶隻覺得熱血沸騰,恨不得這就出城與官軍廝殺一陣!
大宋宣和二年臘月二十七日,童貫與方臘,一在真州、一在揚州,同時誓師,雙方準備在揚州展開決戰。
梁山軍行動起來速度極快,似乎他們也想盡快脫離西軍。
誓師儀式剛剛結束,梁山軍便與兩千鄜延軍一道踏上了征程。
宋江知道梁山軍人心未定,為了穩住軍心,他與李逵、花榮一道騎馬先行。
不管怎麽說,如今梁山軍已經沒了退路,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衝。
如今,宋江以身作則,其餘軍將自然不好多言,隻能加快行軍步伐,快速往揚州邁進。
揚州與真州之間多為平原,適合大軍開撥。
宋江脫離大陣行了約莫十多裏,忽而迎頭撞上了一隊頭纏紅巾的軍卒。
毫無疑問,這是太平軍的哨探!
月旬之前,這還是己方的盟約,可現在,卻要短兵交接!
不過,想到身後的十萬大軍,宋江不認為方臘有絲毫僥幸的可能,揚州必破,太平軍必敗!
宋江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梁山軍隻有歸降朝廷才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沒錯,宋江是為了所有人,而不是他的一己之私!
想到這裏,宋江忽然覺得麵前的太平軍有些麵目可憎起來。
就是這些賊人攪亂了東南,就是他們收攏了武鬆!
要不然,梁山軍何必分道揚鑣?
新仇舊恨湧上心頭,宋江忍不住策馬上前,卻被李逵喝止了,“公明哥哥,我去會會方臘的太平軍!”
宋江皺起眉頭,卻還是應承下來:“也罷,知道你這些日子憋屈的很了,且去,就讓你來打響這一場平寇之戰吧!”
李逵應諾一下,摘下巨斧便衝了出去,在他身後,跟著十多名騎軍,他們悶不吭聲,隻是縱馬上前。
前頭,領軍哨探的不是別人,正是戰意高昂的石寶!
“兒郎們,方公還在揚州城,且讓咱們先斬幾個官賊頭顱為他助興!”
“戰、戰、戰!”
數十名太平軍騎軍同樣唿喊一聲,打馬拔刀徑自迎向了來犯的梁山軍。
說來諷刺的是,大宋朝廷征集了十萬大軍,可這一場會戰的開始,確是由兩支賊軍中的兩隊騎軍衝鋒引起的!
李逵對石寶,正是針尖對麥芒。
雙方雖然互不相識,但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種吸引力,他們都看出對方便是騎軍大將,而且都擅長硬碰硬!
這樣的戰鬥正適合直性子的石寶、李逵!
沒有絲毫花哨,二人的第一個迴合便是以巨斧對流星錘!
“砰!”
李逵的大斧撞到石寶的流星錘上頓時發出驚天的炸響,而迸射出的火光分外奪目。
石寶咧嘴大笑:“哈哈,痛快,沒想到官軍陣中也有你這樣的好漢,來者何人,速通名姓!”
“某乃梁山李逵,你這廝姓甚名誰,某斧下不斬無名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