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寄人籬下的宋江


    副將屬於虛職,大致相當於從八品的官職。


    說穿了,童貫固然想利用宋江剪除方臘,卻也擔心宋江事敗,自己承擔責任。


    畢竟,宋江是張叔夜招降的,與童貫沒有半分幹係。


    就算朝廷論功行賞,九成也要落到張叔夜頭上。


    再者,以目前方臘的實力,千餘人馬的宋江究竟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也在模棱兩可之間。


    不過,童貫久經官場,深得口腹蜜劍之精髓,當下眉眼含笑:“二位莫嫌官小,隻要立下功勳,本官便上奏朝廷,一定為你們加官進爵,折將軍、宋義士以為如何?”


    折可存自然沒有異議,隻是三巡酒水下肚,忍不住流露出一股傲慢之意:“宋副將,既然你劃歸我帳下,有句醜話我卻要說在前頭。”


    宋江當即忍氣吞聲道:“還請折將軍示下!”


    “梁山是梁山,西軍是西軍,我不管你們之前在梁山如何行事,殺人放火也罷,攔路搶劫也罷,那都是曾經,現在伱們既然入了西軍,那就要恪守軍令,來不得目無尊長、亂了尊卑那一套,今日在童相公麵前,姑且給你們幾分顏麵,改日若是有人亂了軍規,莫說我不教而誅!”


    宋江、吳用臉色雖然難堪,但卻還是忍耐下來,倒是秦明臉色大變。


    折可存這幅模樣擺明了不把梁山軍放在眼裏,秦明雖是官軍降將,可童貫也好、折可存也罷,都沒有人正眼瞧他一下,這說明秦明同樣被視為梁山一黨,與宋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時候若再忍氣吞聲,隻怕迴去之後又要受人埋怨。


    想到這裏,秦明將酒杯一擲,嘴裏道:“折將軍,我等既然已降,自然願遵國法軍規,可若有人無事生非,欺我梁山無人,那也休怪我等討要個說法!”


    眼見氣氛漸僵,童貫急忙打了個圓場:“來來來,讓我們滿飲此杯,祝我們旗開得勝,早日大獲全勝!”


    宋江幹笑著舉杯暢飲,折可存在童貫的逼視下也不敢多言一飲而盡。


    酒水雖然喝了,但接風宴不歡而散,迴去的路上宋江滿腹心事,一言不發。


    秦明倒是忍不住說道:“頭領,咱們真要去征討方臘?”


    宋江歎了口氣,“我也想拒絕,可童貫、折可存二人一唱一和,硬是堵住了咱們的退路!這時候,我們要是不從軍令,隻怕折可存當場就可能翻臉!”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秦明不再多言,隻是有些悶悶不樂。


    接下來,梁山軍的輜重、軍糧都被人再三克扣,軍卒出門甚至都被人毆打一頓。


    一天的時間,宋江起碼要接待數十起訴苦、告狀之事。


    可宋江除了好言寬慰之外,再無他法。


    這麽日複一日下去,梁山軍中甚至出現了逃兵。


    解寶、解珍帶領一百心腹不告而別,其餘眾人也是蠢蠢欲動。


    原本以為歸順官軍,同樣可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過上囂張快活的日子,可現在,整日受人排擠,連軍餉都不見一文,這讓過慣了舒服日子的梁山軍如何能忍?


    人心一散,再想凝聚如初可就難了。


    因為解珍等人無令出營一事,宋江已經受到了折可存的訓斥,後者甚至揚言,如果梁山軍再出現這種逃兵,西軍一定會給宋江清理門戶!


    無可奈何之下,宋江隻能召集梁山好漢,一述衷腸,“諸位兄弟,咱們既然歸順了朝廷,那就要收收性子,外頭有無數雙眼睛在等著咱們出紕漏,兄弟們都是響當當的人物,隻要有機會,自然可以大展身手,可現在咱們寄人籬下,還是多加忍耐為妙。”


    李逵剛要牢騷幾句,就被花榮扯了扯衣袖,當下悶頭喝酒,不再多言。


    薛永滿臉怒意:“諸位兄弟,西軍根本沒把我們當自己人,是想把咱們當槍使,再這樣下去,梁山軍可就散了!”


    宋江幹咳一聲,“薛兄弟聽我一言,西軍也好,折可存也罷,他們之所以看不上我們,是覺得咱們梁山軍手無寸功,不值得信任,可要是我們立下大功,讓其刮目相看呢?隻怕諸位定然可以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再質疑下去,那就是跟宋江對著幹了。


    就算脾氣再直的人,這時候也低頭不語。


    宋江是鐵了心要為朝廷賣命,這時候說什麽都沒有用處。


    當天夜裏,外調水軍衙門的李俊來尋宋江,“大頭領,我手中有一艘海船,船上都是寨裏的老兄弟,隻要你一聲令下,今天晚上我就把船開過來,帶走所有兄弟,這天下之大,哪裏去不得,為何偏偏要在這裏受這窩囊氣?”


    這個要走,那個要逃,為什麽一片苦心無人理解?


    宋江怒火中燒,“你要去哪裏?”


    李俊有些愣神,“去杭州也可,北地也罷,大不了去海外,咱們有人有刀,哪裏都可以闖出一番事業!”


    宋江目光如電,“是你一人的主意,還是有人合謀?”


    這時候李俊哪裏還不明白宋江的意思?當下閃身擊退,避開吳用的偷襲,嘴裏道:“既然二位頭領一心要為朝廷效命,就當俺李俊一腔熱血喂了狗,二位,就此別過,下一次見麵說不定就要刀劍相向了!”


    話音剛落,李俊便狂奔離去,沒多久就聽到他跳入水中的聲音。


    宋江喃喃自語,“你們都怨我降了朝廷,可那一日若不是降了張叔夜,這千餘兄弟又能留下幾人?現在雖然憋屈了些,可咱們搖身一變成了朝廷官軍,隻要立下功勞,甚至可以謀求一官半職,這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美事,為什麽你們就不明白這個道理呢?為什麽就沒有人理解我的苦心呢?”


    吳用歎了口氣,“宋將軍,你的心意自然有人明白,可當務之急卻是李俊外逃之事,咱們不能坐視不管。”


    宋江瞪大了眼睛,“你意何為?”


    “折可存因為解珍一事已經盯上了咱們,此時說不定就有人在營外看著咱們的一舉一動,如果李俊駕船外逃,隻怕又要橫生事端,所以倒不如直接去尋折可存,將經過詳細告知!”


    宋江吸了一口冷氣,如此一來,固然可以取得折可存的諒解,可宋江八成要背負出賣兄弟的罵名。


    梁山聚義,義字當頭,如果連義氣都沒了,那還靠什麽收攏人心?


    想到這裏,宋江不由得說道:“這件事就讓宋清去辦,無論如何不能再讓第四個人知道了,否則,你我二人必遭人唾罵!”


    吳用連連頜首,很快出門去尋宋清。


    宋清是宋江的弟弟,為人沉穩可靠,他聽到事情的經過之後,雖然很不理解,但還是去了西軍大營,去尋折可存。


    等到折可存點齊兵馬,趕到水軍大營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還是來晚了一步,李俊溜走了!


    李俊這一逃,折可存又將宋江斥罵一頓,他責怪後者未能及時阻止、及時稟報。


    直把宋江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可當著一眾好漢的麵,他又不能透漏出自己告密一事,當下隻覺得憤懣無比。


    這折可存擺明了是在借機尋釁!


    可偏偏宋江又不敢發作,真是憋屈的很。


    李俊倒是痛快的很,他帶著手下將船上的官軍殺了之後奪船而逃,當戰船行駛在江麵上,一行人頓時有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之感!


    “痛快,痛快啊!早知道在朝廷當差要受這份鳥罪,當日就該跟武二郎一道死戰到底,大好男兒,就算死,也得死的轟轟烈烈!還好,總算得了機會,逃了出來!”


    薛永忍不住問道:“李大兄,咱們去哪裏?”


    “我聽說盧員外就在方臘麾下,咱們不如去投他?”


    “倒也是條路子,畢竟咱們逃的倉促,輜重錢糧不多,就算出海也逃不遠”


    “不錯,先到方臘麾下瞧瞧火候,如果日子過得痛快,咱們就繼續待著,如果也不順心,咱們駕船就走!”


    “就這麽辦!”


    一行人商議過後,決定前往揚州去投盧俊義。


    不過,這艘戰船剛剛抵達城外的水寨就被人攔了下來:“來者何人,意欲何為?”


    “勞煩兄弟通秉一聲,我乃梁山李俊,船上有百餘梁山兄弟,咱們放了童貫,來投盧員外了,不知兄弟可否通秉一聲?”


    “你說的可是大名府的盧俊義盧將軍?”


    “不錯,正是盧俊義!”


    提起盧俊義,水軍士卒不由得肅然起敬,“盧將軍正在城內,這時候四門禁閉,誰也進不了城,你若是想尋他,不如等到明日,明日一早我便去城內走一遭!”


    “既如此,那就多謝兄弟了!”


    “為防意外,你們的船就泊在那裏,點亮燈火,不得妄動,否則,寨中火箭可不輕饒!”


    來都來了,李俊當然不會半途而廢,“明白,我們就在這裏,哪裏也不去!”


    就這樣,一夜無話,翌日一早,李俊就被船外嘈雜的訓練聲吵醒。


    隻見薛永正在甲板上看的津津有味,不遠處,一隊隊頭纏紅巾的軍士正在寨中晨跑,他們喊著號子,身上冒出騰騰熱氣。


    “這些人馬跑了多久了?”


    “差不多半個時辰了,我被他們吵醒之後就在盯著”


    “你瞧出什麽名堂沒有?”


    “太平軍令行禁止,比起西軍也不多讓!”


    李俊深以為然,“這才對,如果方臘沒有過人之處,又怎麽會打到揚州來?現在,我倒是覺得咱們沒來錯地方。”


    “喔?兄長不怕遭罪嗎?”


    “蠢貨,眼下方臘勢如破竹,如果再敗童貫,定能裂土分疆,到時候,咱們就是從龍之臣,別說遭罪了,就是把腦袋栓到褲腰帶上也值!”


    列土封疆?


    薛永悠然神往,這可比梁山的小打小鬧要來得痛快,這才是反賊的最高境界!


    聽上去就熱血沸騰!


    “兄長言之有理,我瞧著盧員外在這裏頗受尊敬,想必方臘不會為難我們!”


    “別忘了,還有林衝他們,我聽說就連阮氏兄弟都獨掌船隊了,咱李俊才是混江龍,比他們是毫不差!”


    笑談間,隻見一艘小船悠然而至,“李俊兄弟!”


    “是盧頭領!”


    “見過盧頭領!”


    ……


    一番寒暄過後,盧俊義直入主題:“我聽說諸位兄弟反了童貫?可有憑證?”


    李俊朗聲大笑,“盧頭領且看,這些官軍便是咱們的投名狀!”


    話音剛落,一枚枚猙獰可怖的頭顱便出現在甲板上。


    盧俊義鬆了口氣,“諸位兄弟莫要怪我,如今太平軍銳氣正盛,四方好漢來投,為防有人魚目混珠,方公都讓他們出示憑證取信於人,這憑證可以是機密消息,也可以是官差性命!眼下諸位既然有了憑證,那便隨我入城,咱們一同拜見方公!”


    “全憑盧頭領吩咐!”


    ……


    李俊相信盧俊義的為人,很快便帶著一眾好漢來到了揚州城。


    在城外,由於戰事臨近的緣故,城外罕有人跡,到處都是一副荒涼的模樣,可一入揚州城,就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這裏的商販在興高采烈地叫賣著貨物、百姓在四處采買,間或有一隊隊軍士在街頭巡邏。


    在附近,還有不少人在修繕道路!


    看得出,城內的百姓對太平軍抱有極大的信任。


    這才幾天的時間,方臘就徹底收攏了人心?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饒是李俊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為什麽揚州百姓這麽快就接受了方臘。


    其實答案很簡單,依舊是分田到戶,讓百姓嚐到甜頭,同時以工代賑,為百姓分發米粟,再輔之以訴苦大會、公審大會兩個殺手鐧。


    上述手段疊加起來,在這個時代,簡直無往不利!


    朝廷再好,可還是有士紳大戶盤削田地,官府層層盤削,再加上這幾年官府征收花石綱,到處都是破家滅門的窮苦百姓,這讓百姓過的提心吊膽、生不如死!


    可現在,太平軍入城以來,首先將士紳大戶的田地分給了百姓,又逼得他們平抑物價,讓百姓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樣的太平軍,怎能不讓人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才會武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才會武術並收藏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