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城池相繼淪陷敵手,秦國的旗幟在東州的上空高高飄揚。


    終於,在秦光興十一年十月初的那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東州大地時,秦國正式向天下昭告:東州已重歸秦國版圖!


    這個震撼人心的消息一經傳出,瞬間如同一道驚雷炸響在了晉趙兩國的朝堂之上,引起軒然大波。


    晉國朝廷見勢不妙,立刻采取了一係列應急措施。


    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收攏兵力,並將所有的精銳部隊全部集結到定州邊境一帶。


    同時,還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整個定州與秦國交界之處的各個關口修築得固若金湯,擺出一副誓死堅守的強硬姿態。


    與此同時,位於另一側的趙國在目睹了秦國接連攻克方州三分之二的土地以及完全占領東州之後,也如夢初醒般意識到秦國一統天下的大勢已然難以遏製。


    趙國君臣們惶恐不安,紛紛絞盡腦汁思考應對之策。


    趙帝唐瑞雖然一直以來都是個善於見風使舵的小人,但麵對如今的局勢,他也不敢掉以輕心,隻得硬著頭皮吩咐手下開始在江州和福州的邊境大興土木,全力打造堅固的防禦工事,以此來抵禦秦國可能發起的猛烈進攻。


    此時,整個天下的局勢已然逐漸清晰起來,強大無比的秦國猶如一輪耀眼的驕陽,獨自霸占著天下十州廣袤無垠的土地。


    其聲威之浩蕩,已然遠遠超越了昔日曾經輝煌一時的晉國。


    秦國再度崛起、複興的趨勢已然昭然若揭,毫無掩飾地擺在了世人麵前。


    天下間那些有遠見卓識的仁人誌士們,眼見秦國如此強盛,紛紛如潮水般湧向秦國,希望能在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土地上揚名立萬,一展宏圖。


    甚至連趙國和晉國內部那些位高權重的世家大族以及各級官員們,也都在暗中開始為自己的未來精心謀劃盤算。


    他們知道,在秦國這般勢如破竹的發展勢頭之下,如果不及時做出明智的選擇,恐怕遲早會被曆史的洪流所淘汰。


    正因如此,秦國的威望如日中天,再一次登上了天下之巔,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在雄偉壯麗的神都皇宮之中,一場盛大的宴會剛剛落下帷幕。


    這場宴會乃是為了歡慶秦國成功收複東州而舉辦,滿朝文武皆沉浸在勝利的喜悅氛圍之中。


    然而,秦帝白任卻並未因此而沾沾自喜,他心中清楚,眼前的勝利不過隻是秦國複興大業邁出的一小步而已。


    於是,在宴會結束之後,他特意將德高望重的老丞相王邯單獨留了下來,共同商議國家下一步的戰略大計。


    “丞相!”


    秦帝白任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炯炯地注視著下方的王邯,緩聲道:“如今我大秦的軍隊可謂是兵強馬壯,兵鋒所向之處,敵人無不聞風喪膽。


    朕想知道,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下去,何時才能真正實現先輩們夢寐以求的千秋大業呢?”


    言語之間,透露出這位帝王對於統一天下的強烈渴望與堅定決心。


    與更擅長軍事謀略的尚書令賈阮相較而言,這位早在秦昭烈皇帝起兵之際便高瞻遠矚地提出三分天下局勢的丞相王邯,毫無疑問在戰略眼光方麵顯得更為卓越出眾。


    特別是近些年來,白任在帝王權術上所施展的精妙平衡手段,這其中更是少不了這位丞相在背後出謀劃策的身影。


    此時的秦國朝堂之上,主要存在著四大勢力陣營。


    其一,乃是以秦帝白任以及他的太子白柏為核心的皇家勢力。


    在這對父子齊心協力之下,不論是在民間的威望聲譽,亦或是所立下的赫赫功勳,皆已攀升至巔峰狀態,可以說是朝廷當中最為強大的一方勢力。


    其二,則是以德高望重的老丞相王邯作為領袖人物的世家貴族派係。


    該派係不僅囊括了原本紮根於保州本土的那些名門望族,而且隨著時間推移,來自中州和元州兩地的世家大族紛紛前來投靠歸附,從而使得這支力量愈發壯大,成為朝堂上絕不可小覷的重要存在。


    第三則派係乃是由右將軍閻蒼領銜的武將派。


    此派係不僅包含了閻蒼親自培養的眾多弟子,還吸納了諸如原五軍護衛軍馬緣等實力出眾之人。


    盡管近些年來,閻蒼及其弟子行事頗為低調,但隨著馬緣這批人的迅速崛起,以及閻蒼之子閻易在戰場上屢次立下戰功。


    武將派的地位可謂是穩中有升,其聲勢依然不容小覷。


    至於最後一方,則是以尚書令賈阮為首的中立派。


    該派係秉持著公正客觀的原則,將實現秦國的偉大複興視為首要使命。


    他們並不會刻意偏袒任何一個派係,而是與朝堂之上的各個勢力皆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然而,在這複雜的政治格局之中,老丞相王邯卻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他幾乎可被視作皇家的“白手套”。


    這位老臣受皇室所托,在朝堂之中暗中打壓那些心懷野心、妄圖擾亂朝綱的官員。


    而閻蒼所領導的武將派,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王邯重點針對的目標之一。


    尚書令賈阮所代表的中立派自然無需多言,他們心中所想、目光所及皆是以秦國的繁榮昌盛以及整個天下的太平福祉為首要目標。


    因此,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堅定地選擇站在皇家一方,成為維護皇室權威與統治穩定的中堅力量。


    然而,如果皇帝陛下妄圖徹底打壓武將派勢力,以獨攬大權,那麽此時的中立派便不會再坐視不管。


    他們會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向處於弱勢的武將派伸出援手,以此來維係朝廷各方勢力之間微妙而脆弱的平衡。


    在並未依靠閻蒼及其“嫡係”人馬的情況下,秦軍連戰連捷,先後成功收複了方州和東州兩地。


    此等輝煌戰績使得秦帝白任的自信心瞬間爆棚,一路飆升至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


    此時的他深信不疑,即便沒有閻蒼師徒等人的助力,憑借著國內其他傑出將領們的才能智慧與英勇奮戰,秦國照樣有實力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偉霸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伐就在今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良並收藏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