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韋雲戰死於涼州之後,秦軍勢如破竹般的威猛攻勢令這些來自定州的官員們心生惶恐,膽寒不已。
此時此刻,唯有重返故鄉定州,方能尋得那份久違的安全感。
於是,一時間眾多定州籍的大小官員爭先恐後地挺身而出,齊聲譴責起朱宣來。
麵對眾人洶湧而至的指責與嘲諷,朱宣臉色陰沉至極,難看到了極點。
然而,他並未迴應半句,隻是目光炯炯地凝視著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晉帝韋真,心中暗暗期盼著這位君主能夠洞悉自己的良苦用心。
“皇帝,你的意思莫非是……要將都城遷往定州?”
朱太後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地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帝王,韋真提出的這個計劃,說實在她有一些心動。
盡管她從未親身經曆過戰爭那血雨腥風的場麵,但從自己的父兄以及已逝夫君的口中,她早已對戰爭的殘酷有所耳聞。
就連被世人譽為晉國最強戰將的韋雲,最終竟也命喪沙場。自那時起,朱太後心中便清楚,晉國最後的頂梁柱已然崩塌。
倘若秦軍來攻神州,那麽她與自己的兒子恐怕當真會淪為亡國之人。
古往今來,那些亡國的太後和皇帝們,又何曾有過善終的結局呢?
“母後,請聽兒臣一言。兒臣已找來欽天監的官員仔細推算過,據他們所言,東北方向蘊含著一股大興之氣,乃是我大晉的龍脈所在之地!
您想想看,那秦國不過是偏安於一隅數十載罷了,卻依舊能夠發展至如今這般強盛之勢。
咱們若能暫且避開秦軍的鋒芒,選擇遷都至上京,假以時日,未必就不能尋得翻盤之機!”
韋真侃侃而談,言辭懇切。
顯然,對於此次遷都之事,他已是籌謀已久。
隨著韋真這番話語落下,原本心緒煩亂不堪的朱太後,那顆躁動不安的心也漸漸地平複了下來。
是啊,與其在此坐以待斃,倒不如暫且退讓一步,保存實力。
待到時機成熟之時,再圖東山再起也不遲。
如此看來,避其鋒芒,暫時遷都上京,或許當真是一條可行的良策!
“朕意已決,請大宗正盡快安排遷都一事,務必將所有能帶走的金銀財寶都妥善地打包裝車運走,至於那些實在無法帶走之物,則留給駐守在此地的英勇將士們。
但是,祖宗的牌位必須全部遷移,想來他們泉下有知,亦能體諒朕作為後輩的萬般無奈之舉吧。”
“陛下請勿過度憂心,微臣定會竭盡全力辦妥此事。”大宗正韋素趕忙躬身應道。
自從這位小皇帝登基以來,對他倒是頗為信任和優待,因此他自然也是心甘情願地出謀劃策、以協助韋真早日穩固朝局、完全掌控整個朝廷。
就在此時,朱宣卻仍然不死心地繼續進諫:“陛下!遷都之事萬萬不可行啊,此舉實非明智之選,還望陛下能夠深思熟慮、再三斟酌!”
他心急如焚,深知一旦晉國退至定州,後果必將不堪設想。
不僅僅是秦國可能會趁虛而入,就連趙國恐怕也會再度對晉國心生覬覦之意。
“陛下,晉國絕對不能後退半步啊!”
朱宣一邊聲嘶力竭地唿喊著,一邊又一次重重地跪拜在地,額頭撞擊地麵發出清脆的聲響。
他滿心期盼著韋真能夠改變主意,收迴成命。
然而,端坐在那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的韋真,僅僅是麵無表情、冷漠至極地瞥了這位白發蒼蒼的老將軍一眼,仿佛他不過是一隻微不足道的螻蟻一般。
緊接著,韋真張開那張薄唇,用一種充滿了嘲諷和戲謔意味的聲調下達了散朝之前的最後一道聖旨。
“傳朕旨意,加封前將軍朱宣為衛將軍,並兼任中州都督一職,全權負責鎮守中州重地。
朕衷心希望將軍能夠不辱使命,牢牢守住這片神州大地。
隻要將軍能夠確保此地安然無恙,朕定會毫不猶豫地立即將朝廷遷迴故都!退朝!”
當韋真的話音落下,那如洪鍾般響亮的“退朝”之聲便從兩側侍立的內侍官口中齊聲傳出。
伴隨著這聲高唿,皇帝韋真以及太後在眾人的簇擁之下緩緩離開了朝堂。
直到此時,朝堂上的眾多官員們方才如夢初醒,紛紛開始慢慢地向殿外散去。
朱覃臉上掛著一抹苦澀的笑容,步履沉重地走到了自己父親的身後。
此情此景,竟是與多年前自己蓄意報複那位早已歸隱山林的丞相時驚人地相似。
“父親,陛下的心思其實早就已經篤定無疑了,難道您到現在還看不出來嗎?
如今那秦國兵強馬壯、氣勢如虹,連您這樣身經百戰的沙場宿將都難以與之抗衡,又怎能指望滿朝的文武百官還有勇氣去繼續與敵抗爭呢?”
朱覃輕聲歎息道,言語之中滿是無奈與憂慮。
聽到自己兒子的話語後,朱宣原本低垂著的頭顱微微抬起,略顯遲緩地挪動著身軀,仿佛每一個動作都需要耗費極大的力氣一般。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站起身來,整個過程緩慢而又艱難。
就在這時,一直注視著父親的朱覃不禁心頭一震,因為他突然驚覺,這短短兩年未曾相見,自己那位曾經縱橫沙場、威震天下的父親竟然已經變得如此蒼老。
那曾經烏黑亮麗的頭發如今已被歲月染成了兩鬢斑白,臉上的皺紋也如溝壑般深刻,尤其是那雙眼睛,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銳利與神采。
不僅如此,就連父親往日矯健敏捷的身手似乎也不複存在,此刻的他行動起來顯得格外笨拙和拖遝,整個人看上去無比落寞。
“父親老了......“朱覃忍不住在心裏暗暗歎息一聲。
然而,麵對兒子關切的目光和詢問,朱宣卻並未作出任何迴應。
隻見他默默地轉過身去,邁著沉重的步伐朝著大殿門外緩緩走去。
當他的左腳即將跨出大殿門檻之際,突然間,他停住了腳步。
沉默片刻之後,他才緩緩轉過頭來,用一種低沉而又堅定的聲音說道:“你和他們一同前往定州吧,為父將會留在這兒。”
此時此刻,唯有重返故鄉定州,方能尋得那份久違的安全感。
於是,一時間眾多定州籍的大小官員爭先恐後地挺身而出,齊聲譴責起朱宣來。
麵對眾人洶湧而至的指責與嘲諷,朱宣臉色陰沉至極,難看到了極點。
然而,他並未迴應半句,隻是目光炯炯地凝視著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晉帝韋真,心中暗暗期盼著這位君主能夠洞悉自己的良苦用心。
“皇帝,你的意思莫非是……要將都城遷往定州?”
朱太後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地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帝王,韋真提出的這個計劃,說實在她有一些心動。
盡管她從未親身經曆過戰爭那血雨腥風的場麵,但從自己的父兄以及已逝夫君的口中,她早已對戰爭的殘酷有所耳聞。
就連被世人譽為晉國最強戰將的韋雲,最終竟也命喪沙場。自那時起,朱太後心中便清楚,晉國最後的頂梁柱已然崩塌。
倘若秦軍來攻神州,那麽她與自己的兒子恐怕當真會淪為亡國之人。
古往今來,那些亡國的太後和皇帝們,又何曾有過善終的結局呢?
“母後,請聽兒臣一言。兒臣已找來欽天監的官員仔細推算過,據他們所言,東北方向蘊含著一股大興之氣,乃是我大晉的龍脈所在之地!
您想想看,那秦國不過是偏安於一隅數十載罷了,卻依舊能夠發展至如今這般強盛之勢。
咱們若能暫且避開秦軍的鋒芒,選擇遷都至上京,假以時日,未必就不能尋得翻盤之機!”
韋真侃侃而談,言辭懇切。
顯然,對於此次遷都之事,他已是籌謀已久。
隨著韋真這番話語落下,原本心緒煩亂不堪的朱太後,那顆躁動不安的心也漸漸地平複了下來。
是啊,與其在此坐以待斃,倒不如暫且退讓一步,保存實力。
待到時機成熟之時,再圖東山再起也不遲。
如此看來,避其鋒芒,暫時遷都上京,或許當真是一條可行的良策!
“朕意已決,請大宗正盡快安排遷都一事,務必將所有能帶走的金銀財寶都妥善地打包裝車運走,至於那些實在無法帶走之物,則留給駐守在此地的英勇將士們。
但是,祖宗的牌位必須全部遷移,想來他們泉下有知,亦能體諒朕作為後輩的萬般無奈之舉吧。”
“陛下請勿過度憂心,微臣定會竭盡全力辦妥此事。”大宗正韋素趕忙躬身應道。
自從這位小皇帝登基以來,對他倒是頗為信任和優待,因此他自然也是心甘情願地出謀劃策、以協助韋真早日穩固朝局、完全掌控整個朝廷。
就在此時,朱宣卻仍然不死心地繼續進諫:“陛下!遷都之事萬萬不可行啊,此舉實非明智之選,還望陛下能夠深思熟慮、再三斟酌!”
他心急如焚,深知一旦晉國退至定州,後果必將不堪設想。
不僅僅是秦國可能會趁虛而入,就連趙國恐怕也會再度對晉國心生覬覦之意。
“陛下,晉國絕對不能後退半步啊!”
朱宣一邊聲嘶力竭地唿喊著,一邊又一次重重地跪拜在地,額頭撞擊地麵發出清脆的聲響。
他滿心期盼著韋真能夠改變主意,收迴成命。
然而,端坐在那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的韋真,僅僅是麵無表情、冷漠至極地瞥了這位白發蒼蒼的老將軍一眼,仿佛他不過是一隻微不足道的螻蟻一般。
緊接著,韋真張開那張薄唇,用一種充滿了嘲諷和戲謔意味的聲調下達了散朝之前的最後一道聖旨。
“傳朕旨意,加封前將軍朱宣為衛將軍,並兼任中州都督一職,全權負責鎮守中州重地。
朕衷心希望將軍能夠不辱使命,牢牢守住這片神州大地。
隻要將軍能夠確保此地安然無恙,朕定會毫不猶豫地立即將朝廷遷迴故都!退朝!”
當韋真的話音落下,那如洪鍾般響亮的“退朝”之聲便從兩側侍立的內侍官口中齊聲傳出。
伴隨著這聲高唿,皇帝韋真以及太後在眾人的簇擁之下緩緩離開了朝堂。
直到此時,朝堂上的眾多官員們方才如夢初醒,紛紛開始慢慢地向殿外散去。
朱覃臉上掛著一抹苦澀的笑容,步履沉重地走到了自己父親的身後。
此情此景,竟是與多年前自己蓄意報複那位早已歸隱山林的丞相時驚人地相似。
“父親,陛下的心思其實早就已經篤定無疑了,難道您到現在還看不出來嗎?
如今那秦國兵強馬壯、氣勢如虹,連您這樣身經百戰的沙場宿將都難以與之抗衡,又怎能指望滿朝的文武百官還有勇氣去繼續與敵抗爭呢?”
朱覃輕聲歎息道,言語之中滿是無奈與憂慮。
聽到自己兒子的話語後,朱宣原本低垂著的頭顱微微抬起,略顯遲緩地挪動著身軀,仿佛每一個動作都需要耗費極大的力氣一般。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站起身來,整個過程緩慢而又艱難。
就在這時,一直注視著父親的朱覃不禁心頭一震,因為他突然驚覺,這短短兩年未曾相見,自己那位曾經縱橫沙場、威震天下的父親竟然已經變得如此蒼老。
那曾經烏黑亮麗的頭發如今已被歲月染成了兩鬢斑白,臉上的皺紋也如溝壑般深刻,尤其是那雙眼睛,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銳利與神采。
不僅如此,就連父親往日矯健敏捷的身手似乎也不複存在,此刻的他行動起來顯得格外笨拙和拖遝,整個人看上去無比落寞。
“父親老了......“朱覃忍不住在心裏暗暗歎息一聲。
然而,麵對兒子關切的目光和詢問,朱宣卻並未作出任何迴應。
隻見他默默地轉過身去,邁著沉重的步伐朝著大殿門外緩緩走去。
當他的左腳即將跨出大殿門檻之際,突然間,他停住了腳步。
沉默片刻之後,他才緩緩轉過頭來,用一種低沉而又堅定的聲音說道:“你和他們一同前往定州吧,為父將會留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