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崔信仁的心裏是五味雜陳,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悲傷,是因為他們擁有相同的血脈。憤怒,一方麵是源於他父親死亡。當他知道自己的父親死亡,他叔叔隻說了一句安慰的話。你父親死是因為一次意外。
對於他父親的死,因為什麽,崔信仁心裏清楚。但人都死了……接下來他們還要生活,還需要靈丹。還要依靠那個家為他們遮風擋雨。鑒於此,他隻能將心裏話埋藏在心底。他怕說出來,叔叔震怒,將他們趕走。
那時他們的修為還停留在化液,不能自食其力。
另一方麵的原因是源於這幾十年來他叔叔是如何對待他們。自從離開聖城,他叔叔沒有登過一次他們的家門,不知他們生活的怎樣。最終卻因為,貪心不足,走向滅亡。
除此,他心裏還夾雜著不甘……擔心和失望。
接下來……來人說得清楚,建丹城需要靈石。那麽他作為一城之主需要繳納應繳的靈石。
但崔信仁心裏不這麽想,來人說剩下的四五百禮送出城,說明高家人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
另一句的言下之意,過幾天他們將來這裏投奔你……
同時來人還說,崔家人有選擇的自由,可以選擇生活也可以選擇報仇。這句話才是重點。他說的崔家人,已經將他們包括在內。
且親自上門,當著他的麵說相當於是在提醒。
既然你離開崔家,離開聖城,就已經作出選擇。
除此他還說,夏家參與,另外幾家也參與其中。
由此可見,那家做的事已經到達人神共憤的程度。
……
過了半個時辰,崔信仁才邁開步,返迴屋裏。
剛才他的舉動已經引起家裏人注意。
進門。
他兒子便問:“父親,來者是誰?”
“夏家人。”
“我們與夏家素無來往。”
“二十多年前,我曾見過夏家主一麵。”
“他這次來……”
崔信仁搖搖頭說:“別問,過幾天你就知道了。
另外你明天出門問問,找幾間宅,容納四五百人。”
“人從哪裏來?”
“聖城。”
聽此,話到這邊,崔信仁的兒子又咽迴。
……
再說崔信遠。
迴到家,他就關起門來思考。
之前他對聖城那家是滿心的厭惡,滿心的痛恨!鑒於此,當他知道,那一家滅亡的那一刻,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是傷心,還是高興。
那一刻他表現出的是平靜。因為他不想當著那位的麵……表現出傷心,難過,或高興的一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畢竟死的是他的親人。因為這個原因,無論他表現出哪一種情感……那位看在眼裏肯定會恥笑。
因為那位來自聖城……因為他來這裏是有目的的……或許在見麵之前,那位已經知道他的身份。知道他是崔家人故意在他麵前說。鑒於此,崔信遠了解始末便起身離開。
……
迴到家,閉門思考,崔信遠的心裏很不是滋味!一朝之主。那麽大的家族,說不在就不在了。雖然他心裏記恨,但針對的是聖祖。屬於冤有頭,債有主,並不是針對所有的人。因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還是沒有見過世麵的小輩……因此跟他們沒有關係。
與此同時,他對崔仲行的態度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以前是可憐他……甚至有些不理解他的行為。處在他的角度,為啥賴在宮裏不走?後來聽說他突破掌控,還為他高興。
當初他沒有將那件事當迴事。認為崔家有三位掌控,那家勢單力薄,根本不可能報仇。
認為崔仲行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終於得償所願!如今看來,他是心懷鬼胎,惡貫滿盈。
正如那位所說,果真是天道昭彰,因果報應!
那家出了一位天驕,崔信豪竟然死在那位的手裏。
三位掌控死了。
崔信凱和崔信明死了。
崔信武和崔信德下落不明……
難道是因為他們?
想到這,崔信遠一下站起來,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那位不會平白無故的對他說那些話……既然他來自聖城,說那些話的目的是什麽?如果要針對他們,直接殺上門。不針對他們,那麽他此行的目的有何深意?
走到門口,崔信遠看看樹下陰影又返迴屋裏。
因為時辰不早了,在途中過一夜不如明天再去。
……
第二天,崔信遠告訴家裏人一聲便趕去興漢城。
過了一個多時辰,崔信遠進入城主府。
見麵,他喊了一聲:“大哥。”
“你怎麽來了?”
“我來是因為我聽說……”
“我知道了。”
“……”
“走,進屋說。”
關上門,崔信仁就問:“告訴你的那位是誰?”
“不認識。”
“噢,我忘了。你幾十年沒有進聖城,怎麽認得。”
“你是誰告訴你?”
“夏家人。”
“為啥?”
“二十年前發生那件事,我想知道真實情況……”
“哦。”
“坐下說。”
兩人麵對麵坐下。
崔信遠說:“這兩天心情煩躁,我去順天酒樓……卻沒有想到,昨天午時,在那裏遇見那位。他要了一杯茶,主動的跟我搭話。
我猜,在那之前,他打聽過……知道我是誰。”
“說了什麽?”
“哎!”
崔信遠歎息一聲低沉的說道:“我說不出口……但又不能不說……那位和崔仲行死於歡樂城。一個無情無義,另一個心機頗深。崔信豪死在……我們聽說的那位天驕的手裏。聽說一起滅亡的還有另外兩家的家主。
那個小子報仇,憑借的是攻擊陣,及十位掌控。
可想而知,那個小子為報仇付出多麽巨大的代價。
聽他的意思,那個小子是那個傳說中煉出上品靈丹的那位。由此,聖城已經改叫丹城。
那五兄弟當中,死了三位。小的兩位下落不明。其他人是逃的逃,死的死,剩下的四五百人離開聖城了。或許過幾天就找上門……
那位詳細的說了那件事的來龍去脈。其起因是因為葉昌明。其次,一位姓秦的家主聽說,傳進朱家人的耳朵裏。由朱家人說給崔仲行聽……由此,那場屠殺不可避免的發生。
跟我搭話的這位,或許一進城他就打聽清楚……他是故意而為,卻不知道他此行的深意。”
崔信仁點點頭說:“我所知道的和你聽說的不盡相同。將兩種說法合在一起就能完整體現,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及他們的目的。”
“什麽意思?什麽目的?”
“我將那味的原話告訴你……你一琢磨就知道了。”
崔信仁停頓一下才說:“那位的原話是這樣說,十天前,你那位叔叔和崔仲行死在歡樂城。前五天,家破人亡。不過,死在家裏的小輩隻有四五百,剩下四五百禮送出城。
崔信豪,及兩位兄弟死亡。另外兩位不知所蹤。
告訴你是因為,那位明確的說,崔家人有選擇的自由,可以選擇報仇,也可選擇生活。
之所以當麵對你說,是因為建丹城需要靈石。
或許再過幾天,尚存的那些人將會來你這裏。
另外他說,報仇的是高家。依靠的是那位天驕。不僅夏家參與,另外幾家也參與其中。
既然你離開崔家,離開聖城,就已經做出選擇……
過不了幾年,天下大變……我隻能說到這裏。
說罷,他便離開。看著他的背影,我感覺天塌了。”
片刻崔信遠才說:“他說的話裏包含幾層意思。第一,高家仁至義盡,沒有趕盡殺絕。第二有選擇的自由,說明他的內心相當強大。同樣,實力也是非常強大。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自身,二是那幾家參與其中。第三是隱晦的告訴我們,趕緊去繳納靈石。趕緊遞投名狀。否則城池將更換主人。
我認為第四才是重點,過幾天那些人來這裏,我們怎麽對待?其中還提到崔信凱和崔信明……那兩位下落不明肯定早就離開聖城。說不定,那位已經給他們準備好元陽丹了。將來他們會做出什麽?會不會報仇?
站在我們的角度應該怎麽做?是放任不管還是阻止……雖說放任不管可以將我們摘除。
但高家人是否認可?
即使我們想阻止……阻止得了嗎?
或許,那兩位成就掌控的那天就是他們報仇的日子。將我們摘除能否過得了他們的那關。
雖說我們久沒見麵,但擁有相同的血脈。
他們會不會以此作為要挾……將我們一起拉入深淵?
另一種情況,明知不可為他們或將放棄報仇。
另外,那位已經明確說,離開聖城已經做出明確選擇……表麵在提醒……暗地在敲打。
天下大變意味著,將來這片天地將是那位的天下。”
“你說的不無道理。”
崔信仁接了一句說:“那家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站在我的角度,隻能給他們提供落腳的地方。其次,我隻能維持他們的溫飽。他們這些人,明知道自己已經被拋棄。”
“其中有沒有崔仲行名下的小輩?”
“換做是我……一個不留。他是仇恨的禍首。”
“算一算,再過三四天,他們就該到達這裏。了解清楚,不能再拖了。哎,我已經幾十年沒有去那座城……大哥,你給我引路。”
“出門你有沒有留下口信?”
“留了。”
“那就多待幾天,聽他們這麽說,看他們知道些什麽。了解清楚,我們帶著靈石上門。”
“最理想的狀況是,那兩位知道將他們接走。”
“過不了多久就知道了。但不可能將他們接走。為了隱藏他們的行蹤……為了他們的將來……將他們留在這裏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假如那兩位上門你怎麽說?”
“向他們討要靈石。總得過日子,總得糊口。”
“你說,那家會不會在城裏留下暗哨?”
“誰知道。”
……
這一刻,兩人的心裏是憂心忡忡!
對於他父親的死,因為什麽,崔信仁心裏清楚。但人都死了……接下來他們還要生活,還需要靈丹。還要依靠那個家為他們遮風擋雨。鑒於此,他隻能將心裏話埋藏在心底。他怕說出來,叔叔震怒,將他們趕走。
那時他們的修為還停留在化液,不能自食其力。
另一方麵的原因是源於這幾十年來他叔叔是如何對待他們。自從離開聖城,他叔叔沒有登過一次他們的家門,不知他們生活的怎樣。最終卻因為,貪心不足,走向滅亡。
除此,他心裏還夾雜著不甘……擔心和失望。
接下來……來人說得清楚,建丹城需要靈石。那麽他作為一城之主需要繳納應繳的靈石。
但崔信仁心裏不這麽想,來人說剩下的四五百禮送出城,說明高家人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
另一句的言下之意,過幾天他們將來這裏投奔你……
同時來人還說,崔家人有選擇的自由,可以選擇生活也可以選擇報仇。這句話才是重點。他說的崔家人,已經將他們包括在內。
且親自上門,當著他的麵說相當於是在提醒。
既然你離開崔家,離開聖城,就已經作出選擇。
除此他還說,夏家參與,另外幾家也參與其中。
由此可見,那家做的事已經到達人神共憤的程度。
……
過了半個時辰,崔信仁才邁開步,返迴屋裏。
剛才他的舉動已經引起家裏人注意。
進門。
他兒子便問:“父親,來者是誰?”
“夏家人。”
“我們與夏家素無來往。”
“二十多年前,我曾見過夏家主一麵。”
“他這次來……”
崔信仁搖搖頭說:“別問,過幾天你就知道了。
另外你明天出門問問,找幾間宅,容納四五百人。”
“人從哪裏來?”
“聖城。”
聽此,話到這邊,崔信仁的兒子又咽迴。
……
再說崔信遠。
迴到家,他就關起門來思考。
之前他對聖城那家是滿心的厭惡,滿心的痛恨!鑒於此,當他知道,那一家滅亡的那一刻,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是傷心,還是高興。
那一刻他表現出的是平靜。因為他不想當著那位的麵……表現出傷心,難過,或高興的一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畢竟死的是他的親人。因為這個原因,無論他表現出哪一種情感……那位看在眼裏肯定會恥笑。
因為那位來自聖城……因為他來這裏是有目的的……或許在見麵之前,那位已經知道他的身份。知道他是崔家人故意在他麵前說。鑒於此,崔信遠了解始末便起身離開。
……
迴到家,閉門思考,崔信遠的心裏很不是滋味!一朝之主。那麽大的家族,說不在就不在了。雖然他心裏記恨,但針對的是聖祖。屬於冤有頭,債有主,並不是針對所有的人。因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還是沒有見過世麵的小輩……因此跟他們沒有關係。
與此同時,他對崔仲行的態度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以前是可憐他……甚至有些不理解他的行為。處在他的角度,為啥賴在宮裏不走?後來聽說他突破掌控,還為他高興。
當初他沒有將那件事當迴事。認為崔家有三位掌控,那家勢單力薄,根本不可能報仇。
認為崔仲行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終於得償所願!如今看來,他是心懷鬼胎,惡貫滿盈。
正如那位所說,果真是天道昭彰,因果報應!
那家出了一位天驕,崔信豪竟然死在那位的手裏。
三位掌控死了。
崔信凱和崔信明死了。
崔信武和崔信德下落不明……
難道是因為他們?
想到這,崔信遠一下站起來,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那位不會平白無故的對他說那些話……既然他來自聖城,說那些話的目的是什麽?如果要針對他們,直接殺上門。不針對他們,那麽他此行的目的有何深意?
走到門口,崔信遠看看樹下陰影又返迴屋裏。
因為時辰不早了,在途中過一夜不如明天再去。
……
第二天,崔信遠告訴家裏人一聲便趕去興漢城。
過了一個多時辰,崔信遠進入城主府。
見麵,他喊了一聲:“大哥。”
“你怎麽來了?”
“我來是因為我聽說……”
“我知道了。”
“……”
“走,進屋說。”
關上門,崔信仁就問:“告訴你的那位是誰?”
“不認識。”
“噢,我忘了。你幾十年沒有進聖城,怎麽認得。”
“你是誰告訴你?”
“夏家人。”
“為啥?”
“二十年前發生那件事,我想知道真實情況……”
“哦。”
“坐下說。”
兩人麵對麵坐下。
崔信遠說:“這兩天心情煩躁,我去順天酒樓……卻沒有想到,昨天午時,在那裏遇見那位。他要了一杯茶,主動的跟我搭話。
我猜,在那之前,他打聽過……知道我是誰。”
“說了什麽?”
“哎!”
崔信遠歎息一聲低沉的說道:“我說不出口……但又不能不說……那位和崔仲行死於歡樂城。一個無情無義,另一個心機頗深。崔信豪死在……我們聽說的那位天驕的手裏。聽說一起滅亡的還有另外兩家的家主。
那個小子報仇,憑借的是攻擊陣,及十位掌控。
可想而知,那個小子為報仇付出多麽巨大的代價。
聽他的意思,那個小子是那個傳說中煉出上品靈丹的那位。由此,聖城已經改叫丹城。
那五兄弟當中,死了三位。小的兩位下落不明。其他人是逃的逃,死的死,剩下的四五百人離開聖城了。或許過幾天就找上門……
那位詳細的說了那件事的來龍去脈。其起因是因為葉昌明。其次,一位姓秦的家主聽說,傳進朱家人的耳朵裏。由朱家人說給崔仲行聽……由此,那場屠殺不可避免的發生。
跟我搭話的這位,或許一進城他就打聽清楚……他是故意而為,卻不知道他此行的深意。”
崔信仁點點頭說:“我所知道的和你聽說的不盡相同。將兩種說法合在一起就能完整體現,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及他們的目的。”
“什麽意思?什麽目的?”
“我將那味的原話告訴你……你一琢磨就知道了。”
崔信仁停頓一下才說:“那位的原話是這樣說,十天前,你那位叔叔和崔仲行死在歡樂城。前五天,家破人亡。不過,死在家裏的小輩隻有四五百,剩下四五百禮送出城。
崔信豪,及兩位兄弟死亡。另外兩位不知所蹤。
告訴你是因為,那位明確的說,崔家人有選擇的自由,可以選擇報仇,也可選擇生活。
之所以當麵對你說,是因為建丹城需要靈石。
或許再過幾天,尚存的那些人將會來你這裏。
另外他說,報仇的是高家。依靠的是那位天驕。不僅夏家參與,另外幾家也參與其中。
既然你離開崔家,離開聖城,就已經做出選擇……
過不了幾年,天下大變……我隻能說到這裏。
說罷,他便離開。看著他的背影,我感覺天塌了。”
片刻崔信遠才說:“他說的話裏包含幾層意思。第一,高家仁至義盡,沒有趕盡殺絕。第二有選擇的自由,說明他的內心相當強大。同樣,實力也是非常強大。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自身,二是那幾家參與其中。第三是隱晦的告訴我們,趕緊去繳納靈石。趕緊遞投名狀。否則城池將更換主人。
我認為第四才是重點,過幾天那些人來這裏,我們怎麽對待?其中還提到崔信凱和崔信明……那兩位下落不明肯定早就離開聖城。說不定,那位已經給他們準備好元陽丹了。將來他們會做出什麽?會不會報仇?
站在我們的角度應該怎麽做?是放任不管還是阻止……雖說放任不管可以將我們摘除。
但高家人是否認可?
即使我們想阻止……阻止得了嗎?
或許,那兩位成就掌控的那天就是他們報仇的日子。將我們摘除能否過得了他們的那關。
雖說我們久沒見麵,但擁有相同的血脈。
他們會不會以此作為要挾……將我們一起拉入深淵?
另一種情況,明知不可為他們或將放棄報仇。
另外,那位已經明確說,離開聖城已經做出明確選擇……表麵在提醒……暗地在敲打。
天下大變意味著,將來這片天地將是那位的天下。”
“你說的不無道理。”
崔信仁接了一句說:“那家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站在我的角度,隻能給他們提供落腳的地方。其次,我隻能維持他們的溫飽。他們這些人,明知道自己已經被拋棄。”
“其中有沒有崔仲行名下的小輩?”
“換做是我……一個不留。他是仇恨的禍首。”
“算一算,再過三四天,他們就該到達這裏。了解清楚,不能再拖了。哎,我已經幾十年沒有去那座城……大哥,你給我引路。”
“出門你有沒有留下口信?”
“留了。”
“那就多待幾天,聽他們這麽說,看他們知道些什麽。了解清楚,我們帶著靈石上門。”
“最理想的狀況是,那兩位知道將他們接走。”
“過不了多久就知道了。但不可能將他們接走。為了隱藏他們的行蹤……為了他們的將來……將他們留在這裏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假如那兩位上門你怎麽說?”
“向他們討要靈石。總得過日子,總得糊口。”
“你說,那家會不會在城裏留下暗哨?”
“誰知道。”
……
這一刻,兩人的心裏是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