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朝堂的頂端,霍光雖然日日都在提醒自己,但是難免還是生出了一種假象——自己比天子站得還要高。


    但是此刻,他卻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皇權的威壓。


    隻要你仍然自認是大漢的臣子,那麽你就永遠不可能鬥得過皇權。


    在大漢不到百年的曆史上,天子被廢或者被殺,其實並不是沒有先例。


    呂後幽殺前少帝於永巷;周勃陳平誅殺後少帝於未央宮;甚至竇太後也曾經打算廢掉孝武皇帝,另立他人為天子。


    雖然有先例,但是那時的情況與今日都不同,不可作為參考。


    那些被廢被殺,或者險些被廢的天子,都在“名義”或者“大義”上有虧,給了後宮權臣一些借口。


    但是,當今天子,不僅名正言順,而且還獲得了不少朝臣的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霍光如果強行要效仿“伊尹放太甲於桐宮”的法子,那絕不會有一個好結局的。


    ……


    古人有雲“同床異夢”,實際上也有“同案異夢”。


    當霍光從朝堂的角度考量此事的時候,霍顯突然想起了獨子霍禹曾經提出的一個法子。


    快刀斬亂麻,還有另一種快法。


    那就是讓霍光另起爐灶,行“霍氏代漢”之事。


    霍光不愛讀書,霍顯更是連字都不識幾個,但是一年之前,當霍禹將“田氏代齊”的典故告訴霍顯的時候,她著實是被嚇了一跳。


    那個豎子像小時候被他人欺負時一樣,跪在自己麵前痛哭流涕,將心中的恐懼和壓力宣泄了出來——他怕霍光死後,霍家雞犬不留。


    霍禹苦苦哀求,想讓霍顯向霍光進言,可霍顯並未同意。


    但是自己獨子恐懼如此,霍顯又怎麽能沒有惻隱之心呢,於是她就為霍禹做下了那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霍顯原以為將霍成君送入宮之後,就可以萬事大吉,至少為霍禹和霍家留下一條後路。


    沒想到現在卻又節外生枝。


    如此看來,霍禹之前提的“霍氏代漢”反而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霍顯想到此處,偷偷抬起眼睛看了一眼霍光,她在揣測,霍光會不會同意這個辦法。


    但是這個念頭隻在霍顯腦子中閃了一下,就被自己給掐死了。


    霍顯太了解自己的夫君了。


    雖然霍光對自己擁有的一切東西都有極強的占有欲,自然也包括權勢。


    但是他更看重所謂的風評和名聲——對大漢的忠心耿耿。


    所以,霍光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而且,如果霍光知道她和霍禹在背後做的那些事情,說不定還會大義滅親。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不能走霍禹準備的那條路。


    霍顯有抬眼看了看霍光,明眸輕動,盤算了一番才問道:“夫君,那現在我們要如何應對?”


    “夫人覺得如何應對?”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拿下蔡義和張安世等人,縣官就會從善如流了。”霍顯非常果決地說道。


    大漢天下,能夠幹預朝政的女人,恐怕就隻有霍顯一人了。


    “如此自然最好,但是張安世是光祿勳,手中握著兵權,明友和禹兒他們不在,我並無必勝的把握。”


    還沒有離開宣室殿的時候,霍光就已經盤算清楚了雙方手中的兵力。


    霍光手中能直接掌握的漢軍,沒不能在這場“內亂”中取得一錘定音的作用。


    如果不能迅速取勝,一旦陷入了僵持,不僅對霍光是滅頂之災,對大漢是一種傷害。


    “夫君是大漢的大司馬大將軍,掌握大漢上下全部的兵權,親自出馬,難道不能讓他們不戰而敗嗎?”霍顯難以置信地問道。


    “夫人莫忘了,縣官在他們手中。”


    真要硬碰硬的話,天子被請出來的話,到底哪一方會在陣前倒戈還真不一定。


    當兵卒數量占有絕對優勢的時候,天子出麵的價值也不大。


    可一旦陷入了僵持,那些將校兵卒的心中的疑慮會越來越大,那麽天子的份量會更重。


    犯上作亂,講的就是一鼓作氣。


    就算要拿下張安世和蔡義等人,也不是現在,而是等等範明友、田順等人得勝迴朝。


    那時候,手握十幾萬大軍,霍光的底氣就會足很多。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老夫已經想好該如何處理此事了。”霍光胸有成竹地說道。


    “哦?夫君想到了什麽法子?”霍顯急忙問道。


    “縣官年幼,老夫身為輔政大臣,自然肩負有教導的職責。”


    “如今,縣官是被奸臣所蒙蔽,老夫怎麽費口舌也是沒有用的,老夫要用行動讓縣官明白一個道理……”


    霍光胸有成竹地停頓片刻,才說道:“……誰才是大漢的柱石,誰才是真正的忠臣,誰才是天下的根基。”


    此刻,他已經從早間那短暫的頹敗中恢複了過來,這幾句話更是說得豪邁萬千。


    蔡義、張安世等人太小看霍光和霍黨了,天子也太小看霍黨了。


    接下來,已經站起身來的霍光,沉穩地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一邊聽著,霍顯的表情就一邊陰晴不定地變了起來,時而喜悅時而擔憂,時而激動時而平靜。


    最終,當霍光說完自己的謀劃之後,霍顯欲言又止,所有勸導的話到了嘴邊,卻變成了一句:“夫君隻管去做,賤妾會從旁襄助的。”


    霍顯離開了書房,霍光挺直的背頃刻之間又被壓彎了下去。


    他將視線轉向了那幅周公輔成王圖,內心有些發虛。


    自從他知道霍禹與匈奴人有勾連之後,就會時時感到心虛。


    也不知道是對孝武皇帝心虛,還是對當今天子心虛。


    大約半刻鍾之後,接替蘇昌出任大將軍長史的陳令小心地來到了書房門外。


    陳萬年不過四十五歲,一直都是大將軍府裏的屬官,從來都還沒有外放過。


    此人雖然長得儒雅隨和,腮邊沒有一縷胡須,光溜溜的,看著就像宮中的內官。


    陳萬年沒有什麽大的本事,各項能力也一般,最大優點就是對霍家的無限忠心,更是對霍顯極盡行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之能事。


    霍光本不喜歡這樣的人,但是耐不住霍顯的勸說和推薦,所以就讓他當了大將軍長史。


    這個陳萬年,毫無疑問是這十幾年來,霍光手下最平庸的一個長史了。


    陳萬年在霍光的書房門外踟躕了片刻,最終還是隔著門板,小聲地說道:“稟告大將軍,丞相、太常、大司農和執金吾這幾位府君還在正堂候著,大將軍要見他們嗎?”


    霍光想了想,說道:“讓他們來此處吧,老夫在此處與他們相見。”


    “諾!”


    陳萬年答完,就準備前往正堂傳信,但是霍光卻在身後叫住了他。


    “等等。”


    “大將軍還有什麽吩咐嗎?”陳萬年恭敬地說道。


    “將這副周公負成王圖先收起來吧,放在此間落了許多灰塵,命人重新畫一幅掛上來,要用宣紙來畫。”霍光不動聲色地說道。


    這幅圖掛在這裏已經許多年了,但是仍然很新,隻不過那白色的帛有一些微微泛黃,但是遠沒有到要更換的時候。


    但是陳萬年不敢多嘴問,連忙過去,將畫從牆上取了下來,又討好地行了一個禮之後,就匆匆地離去。


    也許是那幅畫在牆上掛得實在太久了一些,以至於牆上都留下了一個長形的印記。


    霍光看著那慘白的印記,仍然有一些心悸。


    但是,總算比剛才好了許多,終於再也沒有那種被人注視的不自在的感覺了。


    很快,書房外響起了一陣淩亂的腳步聲。


    任宮帶著其他三個霍黨出現在了門口。


    幾人與霍光見完禮之後,都沒有敢直接坐下,而是非常恭敬地站在門邊。


    沒有多言,霍光隻是抬眼隨意地看了看自己的這些“羽翼”,就直入主題了。


    “今日在前殿裏發生了什麽事情,想必不用老夫多言了,蔡義與張安世等人利欲熏心,蠱惑天子,欲行不軌,其心可誅。”霍光緩緩說道。


    任宮等人麵麵廝覷,沒想到大將軍居然一句話就將此事定了性。


    既然是蔡義與張安世在背後搗鬼,那麽就是要走“清君側”的路線了。


    那剛才任宮等人在正堂裏想好的許多話,竟然一下子就開不了口了。


    “大將軍,那我等現在要怎樣做?”任宮隻好先順著霍光的意思問道。


    “朝議代表著朝堂的臉麵,‘天下臣民可直接向天子上書’一事既然已經定了下來,那麽就決不能再推翻。”


    聽到這句話,任宮非常想要開口提出向左的看法,但是霍光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自顧自地說了下去。


    今天有點晚,晚上還有一更!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非漢廢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波門小書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波門小書童並收藏朕非漢廢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