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6.18)
“擔任了多年軍隊領導職務的將領們已經組成了一個政府。
這個政府借口軍隊打了敗仗,便同敵人接觸,謀取停戰。
我們確實打了敗仗,我們已經被敵人陸、空軍的機械化部隊所困。我們之所以落敗,不僅因德軍的人數眾多,更其重要的是他們的飛機、坦克和作戰戰略。正是敵人的飛機、坦克和戰略使我們的將領們驚惶失措,以至出此下策。
但是難道敗局已定,勝利已經無望?不,不能這樣說!
請相信我的話,因為我對自己所說的話完全有把握。我要告訴你們,法蘭西並未落敗。總有一天我們會用目前戰勝我們的同樣手段使自己轉敗為勝。
因為法國並非孤軍作戰。她並不孤立!絕不孤立!她有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作後盾,她可以同控製著海域並在繼續作戰的不列顛帝國結成聯盟。她和英國一樣,可以得到美國雄厚工業力量源源不斷的支援。
這次戰禍所及,並不限於我們不幸的祖國,戰爭的勝敗亦不取決於法國戰場的局勢。這是一次世界大戰。我們的一切過失、延誤以及所受的苦難都沒關係,世界上仍有一切手段,能夠最終粉碎敵人。我們今天雖然敗於機械化部隊,將來,卻會依靠更高級的機械化部隊奪取勝利。世界命運正係於此。
我,戴高樂將軍,現在在倫敦發出廣播講話。我籲請目前或將來來到英國國土的法國官兵,不論是否還持有武器都和我聯係;我籲請具有製造武器技術的技師與技術工人不論是目前或將來來到英國國土,都和我聯係。
無論出現什麽情況,我們都不容許法蘭西抗戰的烽火被撲滅,法蘭西抗戰烽火也永不會被撲滅。
明天我還要和今天一樣在倫敦發表廣播講話。”
…………
在聽到bbc播報貝當向德國發出停戰申請的新聞後,五內俱焚的德內爾緩緩癱坐在病房的角落裏,悲哀地接受了他立誌要為之貢獻生命的法蘭西共和國甚至先於他毀滅的事實。他這副悲痛的樣子讓同一棟樓裏的其他英國高級軍官都忍不住勸告:“振作起來吧,戴澤南中校,你看德國距離上次戰敗隻有二十年,隻要假以時日,法蘭西一定會為一雪前恥,那時候您應該還活著呢?(英語)”
還活著?德內爾對此深表懷疑。給他體檢的大夫完全不敢相信他今年才四十二歲!就這身體,能活到六十歲?
或許他短壽也是遺傳的。畢竟他的祖父讓·丹華·戴澤南才活了五十六歲就與世長辭,祖母甚至比祖父去世的還要更早,母親因肺結核英年早逝,隻有父親的陣亡算是跟遺傳因素沒什麽關係——他這一家人就沒一個活過六十歲的。
無論是從生活習慣,還是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講,德內爾能不能活到1960年還是個未知數呢。
德內爾在5月31日傍晚抵達英國,現在已經6月18日了。雖然傷筋動骨一百天,他現在肩膀還沒恢複,但戰爭年代那還管的上這個?他在敦刻爾克不就拖著肩膀跟德國人掄起鏟子幹過?要按他的想法,第九摩托化師返迴布列塔尼的時候,他就該隨第9摩托化師動身迴國了!
但是離開前線陣地的他身體一下子垮了,又是發熱又是肺部感染,折騰的他床都下不來。連轉移到法國傷員中間都做不到,更別提外出作戰了。等到他勉強能下床運動了,收音機裏傳來的英語廣播就將法國投降的噩耗直接拍在他臉上。
現在的問題是,既然政府已經投降,那麽他還要不要跟德國人打下去?
隻是略一思索,他就堅定了決心,要打!法蘭西慘遭德國的占領,這不僅關乎法國人的榮譽,更關乎法蘭西民族的存亡。說實話,如果占領法國的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德內爾說不定還會猶豫是不是先忍辱含羞、臥薪嚐膽,將來再一雪國恥。但現在占領法國的不是威廉皇帝那個自大狂,而是希特勒這個瘋子!
德內爾根本不敢想象,如果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將他們和弗朗哥一同在西班牙做下的勾當在法國再來一遍,法國人民的命運將會如何。尤其是那些猶太裔同胞,他們會受到怎樣不公的對待?
偉大的拿破侖皇帝將法國的猶太人解放,而法蘭西的極右翼分子現在卻要向他們開刀,難道德內爾能坐視德國占領軍與法蘭西的叛徒狼狽為奸,欺辱虐待他的猶太朋友?
至於那些法共朋友的命運,德內爾也能預見得到,還有在法西邊境的流亡共和軍戰士們,他們怎麽辦?
如此看來,這仗必須打下去,即使是隻有他一個人,他也要繼續戰鬥,更何況英國人仍在戰爭中!
他下定了決心,隨後立刻躺迴床上修養身體,謀劃下一步的走向:是直接加入英軍繼續作戰,還是先聯合在英國的法國軍官,組建一個法蘭西複國的機構,再投入到戰爭中?
他將先前的頹然一掃而空,剛剛還關切他的英國負傷軍官們見此隻能表示感歎:不愧是被丘吉爾首相提議破格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軍官。
應該選擇後者,德內爾作出了判斷。如果他自己加入到英軍當中,那算什麽?英國人的雇傭兵嗎?法國的海外領地和殖民地豈不也成了英國的戰利品?
問題是該如何找立誌於抵抗的法國人進行串聯?如果有逃離本土的政治家主導抵抗運動倒好說,德內爾並沒有什麽政治野心,也缺乏政治才能,有人來領導他對他而言是求之不得的。但是如果沒有的話……據說英國的首相丘吉爾打算授予自己維多利亞十字勳章,那麽接受勳章應該有一個表彰會,到那時他一定有機會見到一些英國的高層,說許可以說動他們支持自己聯合其他留英法人組建一個法蘭西的複國委員會。
好在僅僅幾分鍾後,bbc就廣播了戴高樂將軍的演說。
戴高樂正在組建抵抗組織!這個好消息讓德內爾立刻將先前的謀劃拋到九霄雲外。他連住院服都沒脫,立刻從外麵披上被護士拿去漿洗縫補好的軍服,從鞋架裏取出殘破的軍靴穿上,隨後直接推門離開。他大步流星走下樓梯,到軍醫辦公室辦理出院手續。
“又要走啊,戴澤南中校。”英國的禿頂軍醫瞟了德內爾一眼,沒好氣地用法語說道,“這次又是去哪?”
“去找夏爾·戴高樂將軍,他在組建流亡政府。”德內爾迴答了軍醫的疑問,隨後開始嚐試說服他,“我知道您不願意讓我帶傷出院,我也知道我的傷情不容樂觀,有可能終生殘疾。但這次我並不是去戰鬥。”
“所以呢?”
“戴高樂將軍的流亡政府剛剛籌建,現在一定非常缺人,哪怕我隻有一隻手能用,也能提供一份力量,再不濟我也能給他們送信、修打字機。”
“說得好!”一個青年軍官突然插嘴,支持自己的觀點。德內爾感激地向他點了點頭,不過兩人對視了一眼,立刻都陷入到了震驚和喜悅中!
“羅貝爾?!”“老爸?!”
“你怎麽在這兒?哪裏受傷了?!”
德內爾關切的詢問讓羅貝爾溫暖無比,他連忙擺手對父親說:“受傷的不是我,是多米尼克中校,他降落的時候摔斷了腿。”
“他怎麽也到英國來了?”德內爾有些意外,“他不是貝當元帥的親信嗎?”
你不也是貝當元帥的親信嗎?羅貝爾在心裏吐槽過老爹的問題後,便作出了解釋:“我們幾個飛行員商量過,都覺得給德國人當狗沒有前途,貝當所設想的做德國‘頭號仆從國’根本就是胡扯。光是那些法國本土的上層都要把法國人民的血吸幹了,哪還養得起那些個德國主子?我看人民早晚要造反,與其到那個時候再抵抗,不如現在就偷飛機走人,跟德國人幹到底!”
德內爾歎了口氣,用力拍了拍養子的肩膀:“好孩子,好樣的!”
“既然你的父親如此讚揚你,空軍少尉。”英國軍醫插嘴,“那你不如勸勸你的父親,別讓他在傷還沒好的時候就出院!”
“我拒絕,軍醫先生。”羅貝爾毫不猶豫地說道,“我們都是軍人,當然明白法蘭西重於我們生命的道理!”
兩人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軍醫隻能無奈地給德內爾開了出院證明。德內爾拿到出院證明後站在一旁,等羅貝爾為多米尼克辦完手續就跟他一塊上樓,探望腿上打著石膏的前第二航空團團長。
隻不過德內爾的身體實在太過虛弱,上樓的時候兩條腿都在不自覺地打哆嗦。這一幕看得羅貝爾無比心酸,他也不再像從前一樣照顧養父的麵子,幹脆一個箭步衝上幾階台階,將精疲力盡的德內爾扶上了樓。
“哎呦!讓長官怎麽也在這兒?!”
多米尼克那極誇張的語氣讓德內爾的心情好了許多,他本就因養子的到來而變得溫和的神情也更加輕快:“能在這樣糟糕的時刻見到老夥計真是太好了。”
雙方寒暄了幾句,簡單聊了聊各自的情況,多米尼克便詢問德內爾的打算。後者告訴他,自己正計劃到戴高樂將軍的麾下集結,並建議他也這麽做。
“戴高樂這個人我很熟悉,雖然他的高傲可能讓他不那麽好相處,但是他堅韌不拔、不卑不亢,很有領袖氣質。”
“比您還適合?”多米尼克開玩笑道。
“你什麽時候產生了我能當政治家的錯覺?你就安心養病,這裏的英國護工很會照顧人,我們現在就去找戴高樂將軍報到,之後再來聯係你!”
“為國罹難!”多米尼克鄭重地敬禮。
“為國罹難!”德內爾也敬禮迴應。
盡管不知道“為國罹難”是什麽口號,但是羅貝爾還是跟他們一道:“為國罹難!”
“哈哈哈哈!”多米尼克被一臉懵逼的羅貝爾逗樂了,他對同樣忍俊不禁的德內爾說道,“您真該給他講講我們過去的事情,這個好孩子可感興趣了。”
“有機會一定。”德內爾言不由衷地答應道。
不管德內爾是不是真心同意,反正羅貝爾就當他同意了。在兩人一起下樓的時候,羅貝爾立刻向養父詢問:“所以,老爸,‘為國罹難’有什麽含義嗎?”
“是第114團1營的戰鬥口號,選自《吉倫特派之歌》。”
“為什麽要選這個作為口號?”
德內爾停住了腳步,腦海中重又迴憶起凡爾登血紅色的夜空:
“因為現在正是每個法蘭西兒女犧牲救國的時候。”
說這話的仿佛不是1940年的戴澤南中校,而是1916年的戴澤南少尉。
————
建立了一個書友qq群,主要是為了分享資料,討論劇情,群號為。我在其中上傳了本書部分參考書目的電子版,目前有《第三共和國的崩潰》《戰爭迴憶錄第一卷:召喚》(戴高樂迴憶錄)《製空權》(杜黑),順便分享了兩版關於1939-1940年法國機械化部隊編製和法國裝備的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群自取。
本節引用的演說就是曆史上著名的《誰說敗局已定》,正是戴高樂在1940年6月18日發表的廣播演說。
曆史上的第9摩托化師從敦刻爾克撤退後,在英國修整了兩三天,立刻被調迴國內組建魏剛防線,隨即在6月初被德軍殲滅。
“擔任了多年軍隊領導職務的將領們已經組成了一個政府。
這個政府借口軍隊打了敗仗,便同敵人接觸,謀取停戰。
我們確實打了敗仗,我們已經被敵人陸、空軍的機械化部隊所困。我們之所以落敗,不僅因德軍的人數眾多,更其重要的是他們的飛機、坦克和作戰戰略。正是敵人的飛機、坦克和戰略使我們的將領們驚惶失措,以至出此下策。
但是難道敗局已定,勝利已經無望?不,不能這樣說!
請相信我的話,因為我對自己所說的話完全有把握。我要告訴你們,法蘭西並未落敗。總有一天我們會用目前戰勝我們的同樣手段使自己轉敗為勝。
因為法國並非孤軍作戰。她並不孤立!絕不孤立!她有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作後盾,她可以同控製著海域並在繼續作戰的不列顛帝國結成聯盟。她和英國一樣,可以得到美國雄厚工業力量源源不斷的支援。
這次戰禍所及,並不限於我們不幸的祖國,戰爭的勝敗亦不取決於法國戰場的局勢。這是一次世界大戰。我們的一切過失、延誤以及所受的苦難都沒關係,世界上仍有一切手段,能夠最終粉碎敵人。我們今天雖然敗於機械化部隊,將來,卻會依靠更高級的機械化部隊奪取勝利。世界命運正係於此。
我,戴高樂將軍,現在在倫敦發出廣播講話。我籲請目前或將來來到英國國土的法國官兵,不論是否還持有武器都和我聯係;我籲請具有製造武器技術的技師與技術工人不論是目前或將來來到英國國土,都和我聯係。
無論出現什麽情況,我們都不容許法蘭西抗戰的烽火被撲滅,法蘭西抗戰烽火也永不會被撲滅。
明天我還要和今天一樣在倫敦發表廣播講話。”
…………
在聽到bbc播報貝當向德國發出停戰申請的新聞後,五內俱焚的德內爾緩緩癱坐在病房的角落裏,悲哀地接受了他立誌要為之貢獻生命的法蘭西共和國甚至先於他毀滅的事實。他這副悲痛的樣子讓同一棟樓裏的其他英國高級軍官都忍不住勸告:“振作起來吧,戴澤南中校,你看德國距離上次戰敗隻有二十年,隻要假以時日,法蘭西一定會為一雪前恥,那時候您應該還活著呢?(英語)”
還活著?德內爾對此深表懷疑。給他體檢的大夫完全不敢相信他今年才四十二歲!就這身體,能活到六十歲?
或許他短壽也是遺傳的。畢竟他的祖父讓·丹華·戴澤南才活了五十六歲就與世長辭,祖母甚至比祖父去世的還要更早,母親因肺結核英年早逝,隻有父親的陣亡算是跟遺傳因素沒什麽關係——他這一家人就沒一個活過六十歲的。
無論是從生活習慣,還是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講,德內爾能不能活到1960年還是個未知數呢。
德內爾在5月31日傍晚抵達英國,現在已經6月18日了。雖然傷筋動骨一百天,他現在肩膀還沒恢複,但戰爭年代那還管的上這個?他在敦刻爾克不就拖著肩膀跟德國人掄起鏟子幹過?要按他的想法,第九摩托化師返迴布列塔尼的時候,他就該隨第9摩托化師動身迴國了!
但是離開前線陣地的他身體一下子垮了,又是發熱又是肺部感染,折騰的他床都下不來。連轉移到法國傷員中間都做不到,更別提外出作戰了。等到他勉強能下床運動了,收音機裏傳來的英語廣播就將法國投降的噩耗直接拍在他臉上。
現在的問題是,既然政府已經投降,那麽他還要不要跟德國人打下去?
隻是略一思索,他就堅定了決心,要打!法蘭西慘遭德國的占領,這不僅關乎法國人的榮譽,更關乎法蘭西民族的存亡。說實話,如果占領法國的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德內爾說不定還會猶豫是不是先忍辱含羞、臥薪嚐膽,將來再一雪國恥。但現在占領法國的不是威廉皇帝那個自大狂,而是希特勒這個瘋子!
德內爾根本不敢想象,如果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將他們和弗朗哥一同在西班牙做下的勾當在法國再來一遍,法國人民的命運將會如何。尤其是那些猶太裔同胞,他們會受到怎樣不公的對待?
偉大的拿破侖皇帝將法國的猶太人解放,而法蘭西的極右翼分子現在卻要向他們開刀,難道德內爾能坐視德國占領軍與法蘭西的叛徒狼狽為奸,欺辱虐待他的猶太朋友?
至於那些法共朋友的命運,德內爾也能預見得到,還有在法西邊境的流亡共和軍戰士們,他們怎麽辦?
如此看來,這仗必須打下去,即使是隻有他一個人,他也要繼續戰鬥,更何況英國人仍在戰爭中!
他下定了決心,隨後立刻躺迴床上修養身體,謀劃下一步的走向:是直接加入英軍繼續作戰,還是先聯合在英國的法國軍官,組建一個法蘭西複國的機構,再投入到戰爭中?
他將先前的頹然一掃而空,剛剛還關切他的英國負傷軍官們見此隻能表示感歎:不愧是被丘吉爾首相提議破格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軍官。
應該選擇後者,德內爾作出了判斷。如果他自己加入到英軍當中,那算什麽?英國人的雇傭兵嗎?法國的海外領地和殖民地豈不也成了英國的戰利品?
問題是該如何找立誌於抵抗的法國人進行串聯?如果有逃離本土的政治家主導抵抗運動倒好說,德內爾並沒有什麽政治野心,也缺乏政治才能,有人來領導他對他而言是求之不得的。但是如果沒有的話……據說英國的首相丘吉爾打算授予自己維多利亞十字勳章,那麽接受勳章應該有一個表彰會,到那時他一定有機會見到一些英國的高層,說許可以說動他們支持自己聯合其他留英法人組建一個法蘭西的複國委員會。
好在僅僅幾分鍾後,bbc就廣播了戴高樂將軍的演說。
戴高樂正在組建抵抗組織!這個好消息讓德內爾立刻將先前的謀劃拋到九霄雲外。他連住院服都沒脫,立刻從外麵披上被護士拿去漿洗縫補好的軍服,從鞋架裏取出殘破的軍靴穿上,隨後直接推門離開。他大步流星走下樓梯,到軍醫辦公室辦理出院手續。
“又要走啊,戴澤南中校。”英國的禿頂軍醫瞟了德內爾一眼,沒好氣地用法語說道,“這次又是去哪?”
“去找夏爾·戴高樂將軍,他在組建流亡政府。”德內爾迴答了軍醫的疑問,隨後開始嚐試說服他,“我知道您不願意讓我帶傷出院,我也知道我的傷情不容樂觀,有可能終生殘疾。但這次我並不是去戰鬥。”
“所以呢?”
“戴高樂將軍的流亡政府剛剛籌建,現在一定非常缺人,哪怕我隻有一隻手能用,也能提供一份力量,再不濟我也能給他們送信、修打字機。”
“說得好!”一個青年軍官突然插嘴,支持自己的觀點。德內爾感激地向他點了點頭,不過兩人對視了一眼,立刻都陷入到了震驚和喜悅中!
“羅貝爾?!”“老爸?!”
“你怎麽在這兒?哪裏受傷了?!”
德內爾關切的詢問讓羅貝爾溫暖無比,他連忙擺手對父親說:“受傷的不是我,是多米尼克中校,他降落的時候摔斷了腿。”
“他怎麽也到英國來了?”德內爾有些意外,“他不是貝當元帥的親信嗎?”
你不也是貝當元帥的親信嗎?羅貝爾在心裏吐槽過老爹的問題後,便作出了解釋:“我們幾個飛行員商量過,都覺得給德國人當狗沒有前途,貝當所設想的做德國‘頭號仆從國’根本就是胡扯。光是那些法國本土的上層都要把法國人民的血吸幹了,哪還養得起那些個德國主子?我看人民早晚要造反,與其到那個時候再抵抗,不如現在就偷飛機走人,跟德國人幹到底!”
德內爾歎了口氣,用力拍了拍養子的肩膀:“好孩子,好樣的!”
“既然你的父親如此讚揚你,空軍少尉。”英國軍醫插嘴,“那你不如勸勸你的父親,別讓他在傷還沒好的時候就出院!”
“我拒絕,軍醫先生。”羅貝爾毫不猶豫地說道,“我們都是軍人,當然明白法蘭西重於我們生命的道理!”
兩人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軍醫隻能無奈地給德內爾開了出院證明。德內爾拿到出院證明後站在一旁,等羅貝爾為多米尼克辦完手續就跟他一塊上樓,探望腿上打著石膏的前第二航空團團長。
隻不過德內爾的身體實在太過虛弱,上樓的時候兩條腿都在不自覺地打哆嗦。這一幕看得羅貝爾無比心酸,他也不再像從前一樣照顧養父的麵子,幹脆一個箭步衝上幾階台階,將精疲力盡的德內爾扶上了樓。
“哎呦!讓長官怎麽也在這兒?!”
多米尼克那極誇張的語氣讓德內爾的心情好了許多,他本就因養子的到來而變得溫和的神情也更加輕快:“能在這樣糟糕的時刻見到老夥計真是太好了。”
雙方寒暄了幾句,簡單聊了聊各自的情況,多米尼克便詢問德內爾的打算。後者告訴他,自己正計劃到戴高樂將軍的麾下集結,並建議他也這麽做。
“戴高樂這個人我很熟悉,雖然他的高傲可能讓他不那麽好相處,但是他堅韌不拔、不卑不亢,很有領袖氣質。”
“比您還適合?”多米尼克開玩笑道。
“你什麽時候產生了我能當政治家的錯覺?你就安心養病,這裏的英國護工很會照顧人,我們現在就去找戴高樂將軍報到,之後再來聯係你!”
“為國罹難!”多米尼克鄭重地敬禮。
“為國罹難!”德內爾也敬禮迴應。
盡管不知道“為國罹難”是什麽口號,但是羅貝爾還是跟他們一道:“為國罹難!”
“哈哈哈哈!”多米尼克被一臉懵逼的羅貝爾逗樂了,他對同樣忍俊不禁的德內爾說道,“您真該給他講講我們過去的事情,這個好孩子可感興趣了。”
“有機會一定。”德內爾言不由衷地答應道。
不管德內爾是不是真心同意,反正羅貝爾就當他同意了。在兩人一起下樓的時候,羅貝爾立刻向養父詢問:“所以,老爸,‘為國罹難’有什麽含義嗎?”
“是第114團1營的戰鬥口號,選自《吉倫特派之歌》。”
“為什麽要選這個作為口號?”
德內爾停住了腳步,腦海中重又迴憶起凡爾登血紅色的夜空:
“因為現在正是每個法蘭西兒女犧牲救國的時候。”
說這話的仿佛不是1940年的戴澤南中校,而是1916年的戴澤南少尉。
————
建立了一個書友qq群,主要是為了分享資料,討論劇情,群號為。我在其中上傳了本書部分參考書目的電子版,目前有《第三共和國的崩潰》《戰爭迴憶錄第一卷:召喚》(戴高樂迴憶錄)《製空權》(杜黑),順便分享了兩版關於1939-1940年法國機械化部隊編製和法國裝備的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群自取。
本節引用的演說就是曆史上著名的《誰說敗局已定》,正是戴高樂在1940年6月18日發表的廣播演說。
曆史上的第9摩托化師從敦刻爾克撤退後,在英國修整了兩三天,立刻被調迴國內組建魏剛防線,隨即在6月初被德軍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