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官複原位。


    這就是蘇璟的辦法,大明洪武初年朝堂的穩定,便是靠著劉伯溫在維係著的。


    現在讓劉伯溫重新迴到這個位置上,雖然不是什麽根治的辦法,但至少迴歸之前的狀態不難。


    蘇璟並不是在害劉伯溫,而是尊重劉伯溫本人的意願。


    不久前,劉伯溫才和蘇璟交流了一次,劉伯溫並不是那種安心歸隱的狀態,他依舊想要為大明做些什麽。


    蘇璟更是記得,曆史書中學到的劉伯溫辭官迴青田歸養之後,朱元璋還多次派人到青田向劉伯溫詢問治國之策,劉伯溫亦是全部一一解答。


    劉伯溫更是在其死後留下了治國良策,可見他對大明是真的嘔心瀝血。


    “牛懿,怎麽,還有顧慮嗎?”


    蘇璟看著朱標問道。


    其實朱標的顧慮他知道,就是朱元璋。


    老朱不開這個金口,劉伯溫是不管怎麽樣都無法重返朝堂的。


    有時候想想也是無奈,自己不想入朝堂,偏偏老朱就是要自己入,而想重返朝堂為大明效力的劉伯溫,卻是被老朱拒之門外。


    朱標臉色沉重道:“蘇師,學生明白了,學生一定會去試試看的。”


    曆史上的朱標,就經常因為政見不同而和朱元璋爭論的是麵紅耳赤,甚至有時候被朱元璋大罵。


    現在的朱標,在蘇璟的言傳身教之下,與朱元璋的思想差異無疑是更多了。


    “盡力就好,有些事情,為師說的也不一定對,說到底是身份不同,利益不同,想法也不同。”


    蘇璟淡淡道。


    他從未覺得自己就真的比古人聰明多少,現代的知識隻能讓他有更開闊的思維,並不能讓他變的睿智。


    在治國上,蘇璟僅僅隻是將自己見到的例子直接搬過來用而已。


    相較於朝堂上處理著各種突發事件的文武百官,蘇璟自問和他們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


    朱標點點頭:“學生明白,多謝蘇師教導,這幾日學生見蘇師一直忙活科舉改製的事情,經常煩憂不斷,不若去做些其他事情,轉換轉換心情,或許能有些改變。”


    朱標直接將蘇璟平日裏教他的東西反過來教導蘇璟了。


    做事不能一味的死鑽牛角尖,停下休息,做做別的事,或許會更好。


    蘇璟聞言笑道:“也是,倒是我最近太過執著了,這科舉改製和職業教育本身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何必著急呢?”


    蘇璟也是灑脫,雖然這事是他主動挑起的,但該放下就放下。


    至於老朱急不急,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蘇師,您還記得之前在萊州府的時候,學生做的孔磚嗎?”


    朱標朝著蘇璟說道。


    此言一出,頓時將蘇璟的思緒拉迴了冬日的萊州府。


    寒冬臘月裏沒什麽事情,蘇璟讓朱標在院子裏燒磚,為了找出禦寒性能和可製作性相平衡的磚,那可是費了老大的功夫。


    “自然是記得的,怎麽了?”


    蘇璟迴答道。


    朱標說道:“學生迴來之後,立刻便找人開始大批量的製作,如今已經推廣給了不少的百姓了。”


    孔磚的保暖還有隔熱都是非常好的,朱標作為太子,一直都是身體力行的在為百姓著想。


    “不錯,能將這孔磚推廣開也是大功德。”


    蘇璟微微點頭,對朱標的行為表示認可。


    有些東西雖然好,對百姓也有利,但想要推廣,卻也需要有人去做,朱標這位太子,在這方麵,是真的做的不錯。


    朱標麵露喜色,說道:“蘇師謬讚了,雖然孔磚是學生燒出來的,但全靠蘇師您的指導,您其實早就知道孔磚更好,隻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的更為清楚對吧。”


    對於蘇璟的教學方式,朱標早就習慣了。


    循循善誘,從不會直接告訴答案,而是讓他在不斷的探索中自己獲得答案。


    “也許吧。”


    蘇璟笑笑,沒承認也沒否認。


    畢竟他也隻是將前世現成的磚拿過來了而已,真要據為己有說這是自己的東西,蘇璟也沒這麽厚臉皮。


    朱標繼續道:“蘇師,您知道嗎,山東沿海最近又出現倭寇了。”


    “哦,情況怎麽樣?”


    蘇璟麵色一凜,立刻詢問道。


    對於倭寇,蘇璟相信每一個前世的華夏人,都有著異常強烈的情感,仇恨的情感。


    更不要說現在蘇璟腳踏著的土地是金陵了。


    “明軍大勝!”


    朱標隻是迴了四個字。


    “好!”


    蘇璟大喝一聲,相當的振奮。


    “打的好,具體的戰損如何呢?”


    蘇璟又繼續追問道。


    朱標迴答道:“有著狼憲和鴛鴦陣,咱們幾乎以零戰損的戰績將對方全部殲滅。”


    第一次聽到這個戰績的時候,朱標也是頗為震驚的。


    雖然對於狼憲和鴛鴦陣的威力早有預料,但沒想到戰果竟然如此的豐厚。


    這對於一直以來都被侵擾的山東沿海邊境,無疑是注入了一記強心針。


    “嗯。”


    蘇璟點點頭,倒沒有太意外,看向朱標道:“也不能太過高興,這狼憲想必那些倭寇是第一次見,並不熟悉,猝不及防之下打成這樣是正常的,但之後對方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必然會想應對的辦法。”


    對於這樣的戰果,蘇璟非常的冷靜。


    因為即便是戚繼光在世的時代,倭寇節節敗退,但依舊是沒有被徹底的消滅。


    現在,隻是初期而已。


    朱標點頭應道:“蘇師說的對,還是得提防這些倭寇,這些倭寇的武器倒是都異常的精良,無論是火銃還是弓刀,都是少見的上品。”


    要說武器,倭寇的武器對大明的士卒來說是幾乎是碾壓。


    這也是倭寇此前一直能夠猖獗的重要原因。


    一把良好的武器,能夠幫助倭寇以一當十。


    狼憲的出現,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明軍武器的弱勢。


    “火炮很重要,對付倭寇,光是靠狼憲和鴛鴦陣還不夠,要有可以移動的小型火炮,如此一來,方可以對倭寇的船隻造成威脅。”


    蘇璟認真道。


    他的腦海裏又迴憶起戚繼光抗倭的曆史記錄,除了狼憲和鴛鴦陣之外,戚繼光改進的小型火炮,也是非常重要的武器。


    “山東沿海的海岸線綿長,可以登陸的海灘岸口不少,倭寇的船隻普遍不大,正常的海防紅衣大炮雖然威力大射程遠,但不易移動,對付倭寇的船隻並不方便。”


    蘇璟繼續分析道:“而若是有了可以便攜攜帶的小型火炮,那效果就非常好了,同時小型火炮也可以直接作用於陸戰,可謂一舉兩得。”


    聽著蘇璟的話語,朱標眼神變得明亮起來。


    等到蘇璟說完,他立刻問道:“蘇師,那您所說的小型火炮是什麽樣的?蘇師您會製作嗎?”


    雖然蘇璟在寶源局的那段時間,朱標正好在查馬致遠的案子,但之後蘇璟改進的各種火銃,朱標都有嚐試過。


    那些火銃,早就徹底的征服了朱標。


    蘇璟就是朱標心中的火器第一人,也是大明朝野上下心中的火器第一人。


    蘇璟既然提出了小型火炮,那肯定是言之有物的。


    “我還真沒造過大炮,不過應該不難。”


    蘇璟迴答道。


    相較於火銃,這明朝的火炮構造更加的簡單,蘇璟在改進火銃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要造大炮。


    哪怕是搞幾個炸彈,都比造大炮要有意思的多。


    “還請蘇師出手,為大明沿海百姓謀福。”


    朱標立刻朝著蘇璟行禮道。


    “行行行,我知道了,我會造的,放心吧。”


    蘇璟看到朱標如此正式的朝著自己行禮,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多謝蘇師!”


    朱標說道。


    ……


    時間很快到了下午,宋濂來到了牛府,想要和蘇璟討論科舉改製的事情。


    然而蘇璟直接一句話打發了他,暫時休息一下,此事擱置。


    宋濂直接傻眼了,這朱元璋吩咐的事情,蘇璟還能擱置的。


    “蘇先生,我以為此事還是應該繼續,不然我不好交代。”


    宋濂朝著蘇璟說道。


    蘇璟和老朱的關係很好,不怕老朱的問責,但宋濂怕。


    他這麽大年紀了,整日要在翰林院牛府還有家三點一線來迴跑,其實也是蠻累的一件事。


    不過因為是朱元璋的命令,所以宋濂從來都不敢說什麽,隻能是咬牙堅持著。


    但現在,蘇璟直接來了一句暫時擱置。


    這……


    蘇璟看著一臉驚訝的宋濂道:“宋大人,人不是機器,有些時候當休息要休息,我看你最近也忙的太多了,氣色都有些不好了,實在不行,你也休息幾天吧。”


    宋濂的狀態,那是肉眼可見的差。


    畢竟這麽大年紀了,還要承擔這麽繁重的職責,實在是不容易。


    “蘇先生說笑了,老夫身上的擔子很重,還是請蘇先生繼續探討科舉製改革的事情。”


    宋濂將話題又拉了迴來,他是真不敢休息。


    “牛懿,你和你父親說下,讓宋大人休息一天,起碼得好好睡一覺,看看他氣色都差成什麽樣了,總不能把宋大人當牛使吧?”


    蘇璟直接朝著一旁的朱標說道。


    老朱用人的方式,在蘇璟看來,是真的很苛刻。


    “是,蘇師。”


    朱標立刻點頭道,說完便直接離開了牛府。


    蘇璟又看向宋濂道:“宋大人,這下放心了吧,有什麽事情我擔著,你呢好好休息一天。”


    有朱標出麵,這樣放一天休息的事情,老朱這個麵子還是會給的。


    “蘇先生,你……”


    宋濂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了,自己的身體他也知道,這麽高強度的轉轉轉,真快頂不住了。


    “別說了,你要是真擔心,那就先在這呆著,等牛懿匯報了消息下來隻有再走。”


    蘇璟寬慰道。


    反正他現在是真不想思考什麽科舉改製的事情了,和宋濂這麽個老頑固溝通是真的很累。


    這讓宋濂休息,其實也是給蘇璟自己的腦子放個假。


    宋濂無奈,隻能朝著蘇璟拱手道:“多謝蘇先生。”


    他也明白,蘇璟這是關心他的身體狀況。


    “好了,宋大人,隨便聊聊吧,不用那麽拘謹。”


    蘇璟笑了笑,起身給宋濂倒了杯茶。


    宋濂看著蘇璟這副隨意的樣子,不由的感慨道:“蘇先生還真是灑脫,之前誠意伯和我說起過,我還不怎麽相信。”


    劉伯溫?


    蘇璟好奇道:“誠意伯還和宋大人提起過我嗎?不知道誠意伯都是怎麽說我的?”


    這大明當世第一聰明人對自己的評價,蘇璟還是很好奇的。


    宋濂迴答道:“蘇先生非凡間可有,乃是天人。”


    天人!


    “哈哈哈哈哈!”


    聽到這個評價,蘇璟立刻笑了出來。


    他想了想,大概是之前的王朝覆滅論還是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對劉伯溫的影響。


    這些知識內容,對於現在明朝的人來說,的確是足以碾壓思維的存在。


    “蘇先生,你笑什麽?”


    宋濂看著大笑的蘇璟詫異道。


    蘇璟淡淡道:“沒什麽,隻是誠意伯對我如此評價,實在是受之有愧,但想想這是誠意伯的評價,與我何幹,笑笑自己的驕傲自滿而已。”


    聽著蘇璟的迴答,宋濂臉色微變,朝著蘇璟說道:“蘇先生真乃妙人。”


    “有什麽妙不妙的,隻不是有自知之明罷了。”


    蘇璟擺擺手道。


    兩人又閑聊了幾句,喝了一口茶。


    宋濂問道:“蘇先生,你有此等才學,為何會選擇去經商呢?”


    宋濂對蘇璟的第一個印象,那就是蘇璟是一個商人。


    作為讀書人,還是當世大儒,對於蘇璟的第一印象,相當的一般。


    不是說看不起商人,而是他認為商人就不夠格做太子的老師。


    哪怕是現在知道了蘇璟的才學非同一般,他依舊沒有改變對商人的看法。


    “為什麽不能呢?”


    蘇璟反問道。


    宋濂立刻道:“我輩讀書人,胸有才華,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商人不過是高買低賣的貨郎而已,實在是浪費蘇先生的才華。”


    宋濂認同蘇璟,但不認同商人。


    蘇璟笑了,說道:“宋大人說的好,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事又不是隻靠讀書人就可以完成的。”


    “士農工商乃是天下之基石,缺一不可,又怎麽能說是浪費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