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的一通唆使,侍禦史劉炳便迫不及待的去調查汪廣洋了。


    而此前的禦史中丞,正是劉伯溫,不過因為劉伯溫請辭之後,朱元璋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替代的人選,所以這個職位一直是高懸著。


    監察百官的錯處,再匯報給老朱,這樣關鍵的位置,老朱即便是再偏愛淮西集團,那也是不可能交給淮西集團的成員的。


    李善長在丞相之位,淮西集團的勢力已經夠大了。


    但劉伯溫一走,老朱是真找打不到一個不怵淮西集團的官員來,所以自劉伯溫請辭之後,禦史中丞的位置一直都是空著的。


    侍禦史劉炳對於這個位置,那是非常的熱衷。


    按照現在的情況看來,他也是有著最大可能拿到這個位置的人。


    侍禦史本身就是禦史中丞的下級官員,晉級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隻是還需要幾個大業績而已。


    汪廣洋這位右丞相,就是最好的業績。


    而且不孝順這個理由,在朱元璋那裏是非常好用的,孝順是朱元璋很看重的品質。


    所以,汪廣洋要是真有不孝之舉,甚至都不用太誇張的那種,就足以讓朱元璋憤怒了。


    而楊憲舉報自己的上司汪廣洋這件事,劉炳也沒想太多。


    和自己一樣,想要更進一步唄。


    這樣的人都是盟友,他自然是不會出賣楊憲的。


    楊憲辦好這一切,便開始耐心的等待了,雖然這第一次搞汪廣洋失敗了,但楊憲並沒有覺得汪廣洋是一個多大的問題。


    原因也很簡單,能力不足。


    沒能力的家夥,對楊憲根本沒有太大的威脅,也就是仰仗聖恩而已。


    現在楊憲最擔心的還是蘇璟,怎麽樣才能讓蘇璟這個威脅不再成為威脅。


    又捋了一遍蘇璟近期的行蹤,楊憲將目光鎖定在了戶部尚書楊思義的身上。


    農學院是楊思義主管的項目,蘇璟在那裏呆了好些天,要說楊思義完全沒過問過,楊憲肯定是不相信的。


    所以,現在的楊憲,又想著去找楊思義打聽打聽情況了。


    而在農學院這邊,玻璃大棚內,朱橚的豌豆實驗已經開始了。


    “蘇師,現在豌豆剛剛種下,接下來就是等待發芽了。”


    朱橚親手給豌豆澆完水,然後轉頭看向了一旁的蘇璟。


    蘇璟點頭道:“牛肅,這個豌豆遺傳實驗注定是一個長期戰鬥,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或許一年兩年都出不了結果。”


    蘇璟的記憶裏,孟德爾的豌豆育種遺傳實驗,做了好多年才得到了最終看似簡單的遺傳規律結果。


    朱橚的實驗,必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和朱橚提個醒也是為了他好。


    “蘇師放心,學生早就有準備了。”


    朱橚點點頭,眼神堅定。


    植物的遺傳到底是怎麽樣的,朱橚非常的好奇,如果能找到遺傳的規律,對於培育和改良植物將會有著無比重大的意義。


    而培育和改良植物,便是現在的朱橚最想要做的事情。


    “好,既然如此,那你自己分配時間,在豌豆實驗的過程中,也不可能放鬆學習,有什麽疑惑都可以來問我。”


    蘇璟笑著說道。


    對於朱橚來說,這是一場馬拉鬆式的實驗,不過對於蘇璟而言,教導朱橚的事情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是,蘇師。”


    朱橚點點頭,此時的他已經把這個當成了自己終生的事業了。


    “對了,楊尚書呢?”


    蘇璟好奇的問道,雖然最近他來農學院的頻率不算高,但一次都沒撞上楊思義,著實的有些奇怪。


    朱橚迴答道:“迴蘇師的話,如今開春了,各地的播種要開始了,楊尚書身為戶部尚書,督農這事是他負責的。”


    督農!


    也就是確保所有的農民都在正確的時間種植糧食,以便糧食產量的穩定,糧食的穩定,那就是稅收的穩定,而在明朝,糧食就等於是貨幣。


    戶部是管理財政的,這樣的事情,由楊思義這個戶部尚書來負責也是理所當然的。


    尤其是楊思義還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好官,這麽重要的事情,必然是親力親為。


    “原來如此,楊尚書還真是工作認真負責。”


    蘇璟微微感歎了一句,他本來還想著和楊思義討論一下農學院搞個職業教育試點院校的想法呢。


    這些天和宋濂在交流的過程中,蘇璟屬實無奈。


    盡管宋濂已經是積極配合了,但由於思想上的固化,導致很多地方一旦出現問題要改,宋濂立刻就會帶偏到傳統科舉的道路上來。


    哪怕蘇璟提醒了多次,宋濂也意識到自己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夠,但他依舊難以改變。


    知難行易這四個字,是真正切切的在宋濂的身上體現了出來。


    蘇璟也明白,出現這種事的根本原因是宋濂並不是從內心深處要改科舉的,一切隻是因為老朱的命令。


    而楊思義不一樣了,有腦子,思想也不頑固,僅僅隻是聽蘇璟提了一下職業教育,便立刻察覺到其中的好處,直接就給老朱上折子了。


    這樣積極主動的高智商人才,肯定要比宋濂這種的好用多了。


    “蘇師,您是要找楊尚書嗎?如果您著急的話,可以直接找大哥的,他可以很快找來楊尚書。”


    朱橚朝著蘇璟說道。


    雖然他的年紀小,朝政的事情也了解的不多。


    但他清楚,他的大哥太子朱標,找個大臣什麽的,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沒什麽大事,不著急,你大哥能幹的事,我清楚。”


    蘇璟笑著說道。


    對於朱標這位太子在大明朝的地位,蘇璟還是非常了解的。


    眾望所歸,萬眾一心。


    雖然朝堂分了派係,也有著各種錯綜複雜的姻親關係,不同集團和不同勢力之間,都有著相當不同的利益訴求。


    但在大明太子,朱元璋繼承者這件事上,文武百官的意見都無比的統一。


    這不僅僅是朱元璋足夠強勢,還有老朱在這麽多年,也就是從吳王時期開始,就不斷的給朱標確立是大明唯一繼承人的這件事加深加重。


    老朱的政治智慧,從朱標這位太子的地位上,也是能窺見不少的。


    當然,朱標同樣是一位值得信賴和培養的太子,完全的接住了朱元璋的各種期望。


    如果朱標沒死的話,那朱元璋的這根皇帝接力棒就能穩穩的被朱標接下。


    大明的開國功臣們,也不至於沒好下場的那麽多了。


    離開了農學院,蘇璟又迴到了牛府之中。


    此刻宋濂還沒有來,所以蘇璟比較清閑。


    “蘇師,請喝茶。”


    朱標端著一杯茶遞到了蘇璟的麵前。


    蘇璟接過茶杯,說道:“最近看你心情不是很好,從萊州府迴來就消失了一段時間,是你父親讓你辦事去了吧,怎麽,有事情讓你很難受?”


    作為自己的第一大弟子,蘇璟對朱標那可是相當的關心。


    朱標的心情不好這事,他早就注意到了,隻是沒時間也沒一個好時機問而已。


    朱標猶豫片刻,點頭道:“是的,蘇師,學生此時內心鬱結,隻覺得很多事情都不能和自己想的那樣,想不明白事情為什麽會這樣。”


    還是馬致遠的事情,或者說是宋國公馮勝的事情。


    發生的很莫名其妙,自己的父親朱元璋的反應和處理方式,也很莫名其妙。


    “說來聽聽,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蘇璟問道。


    開導朱標,亦是他身為老師該做的事情。


    朱標點點頭,隨即將馬致遠背後的事情和蘇璟講述了一下,當然,朱元璋還是沒直接說身份,說到馮勝的時候也是用的朱元璋好兄弟替代的。


    這對於蘇璟的理解並沒有構成任何的難點,畢竟知道老朱身份再聽朱標說這些,真是沒什麽難的了。


    “也就是說,你父親的老夥計的侄子犯了事,但你父親不計較也沒懲罰老夥計的侄子是吧,大概是不是這麽個情況。”


    蘇璟簡單的將朱標說的事精簡了一下。


    朱標迴答道:“是的,蘇師,學生最難以理解的是我父親的態度,他明明知道這麽做是錯的,但他依舊選擇了縱容。”


    治國和治家,在朱標這裏還是分的很清楚的。


    若隻是家裏的小事,大家和和氣氣的商量就行。


    但治國就不一樣了,犯錯就得付出代價,承擔後果,還像治家的時候一樣隨意,國便不再是國了,律法也失去了意義!


    在蘇璟身邊學習了許久,蘇璟也帶他了解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朱標對於百姓的仁愛,也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


    馬致遠的事情,對他真的打擊很大。


    被蘇璟的影響下塑造的三觀和思想,此刻在這件事上,被打的體無完膚。


    蘇璟看著神色鬱結的朱標,內心也頗為無奈。


    因為朱標說的這件事,根本就是‘無解’的一件事。


    “牛懿,你想改變這樣的現狀嗎?”


    蘇璟朝著朱標問道。


    朱標立刻點頭道:“自然是的,蘇師,這樣的情況,應該是有辦法解決的吧。”


    眼前的是蘇璟,是指導了自己解決了諸多困惑的老師,是為大明處理了無數疑難雜症的良醫。


    朱標的眼神之中充滿了希望,他無比迫切的想要尋求答案。


    蘇璟淡淡道:“你父親是解決不了了,還是得靠你來解決。”


    “嗯?”


    朱標一愣,第一時間沒懂蘇璟的意思。


    但轉念之後,他便詫異道:“蘇師,您是說我父親做的對嗎?”


    他有些不敢相信,這種明明無比錯誤的事情,蘇璟竟然會讚同自己的父親朱元璋,這還是那個教導自己的蘇璟嗎?


    蘇璟搖頭道:“不,我可沒這麽說,我隻是在告訴你一個事實而已。”


    “你父親為什麽這麽做,我想他已經告訴過你原因了,這事本就是難以兩全,要怪那就隻能怪你的家庭了,如果你隻是普通家庭,這些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以朱元璋和朱標的關係,蘇璟相信朱元璋肯定解答過朱標的疑惑了。


    無非就是現在的大明,依舊需要這些功臣們效力,大明的穩固需要他們,所以可以容忍,也必須容忍。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封建王朝的關係紐帶,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大明的現狀,也注定了朱元璋隻能為了穩固,選擇暫時的妥協。


    或許,後來的屠殺也和現在的縱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朱標的鬱結,說到底還是生在帝王家。


    皇帝是要為了天下蒼生著想,但前提是這天下依舊屬於皇帝。


    若是放棄皇帝的位置就能讓天下蒼生不受苦,那皇帝肯定會選擇繼續讓天下蒼生受苦。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人性。


    當然,這些東西,和朱標說肯定不合適。


    總不能告訴朱標,你們老朱家不當皇帝了,這些事情就解決了吧。


    朱標默然不語。


    蘇璟說的不錯,朱元璋的確和他解釋過,但他無法接受。


    “牛懿,別想那麽多了,如果想要改變,那就讓自己變得更強,你父親做不到的事情,你來做就好了。”


    蘇璟寬慰道。


    這種事,他能做的也隻有這樣了。


    “隻能如此嗎?”


    朱標有些不甘心道,道理他都懂,但他就是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蘇璟突然說道:“當然,不是什麽根治的辦法。”


    朱標立刻道:“蘇師請說,學生真的很想知道。”


    蘇璟淡淡道:“大明朝廷是個叫禦史中丞的官職吧,職責是監察百官,出了問題向皇帝匯報對不對。”


    “沒錯,蘇師,此前誠意伯便是禦史中丞。”


    朱標立刻點頭道。


    他這話剛說完,便立刻明白了蘇璟的意思。


    “蘇師,您的意思是,讓誠意伯繼續擔任禦史中丞?”


    朱標朝著蘇璟說道。


    現在大明朝堂之中,最喜歡搞事的自然是淮西一黨,仗著功勞和朱元璋的倚重,經常會出現一些荒唐的事情。


    其他的臣子,就是有賊心也沒賊膽,不是淮西一黨的官員,老朱處理起來向來是絲毫不手軟的。


    老朱礙於情麵不好直接對淮西一黨說什麽做什麽,但劉伯溫是有膽量的,他也一直是這麽做的。


    劉伯溫被老朱猜忌,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劉伯溫擔任禦史中丞的時候,淮西集團的許多荒唐事,比現在可少多了。


    畢竟誠意伯劉伯溫本身就是浙東黨的領袖,做這樣的事情,也理所當然。


    蘇璟的辦法,便是讓劉伯溫再度出山。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