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


    大明的戰事倒是少了不少,但政務並沒有少。


    最近這幾天,朱元璋的心情都不大好。


    這戶部一清賬,各種之前沒有察覺的問題,全部都展現出來。


    “蘇璟啊蘇璟,你搞的這個什麽稅務稽查,用倒是有用,但就是讓朕看的心煩啊!”


    朱元璋坐在辦公椅上,看著一份接著一份的折子,接連不斷的召見著各部門的負責人。


    幾乎沒有一個人是沒問題的。


    用蘇璟的話說,數字是不會騙人的。


    戶部手裏的一年累計下來的賬目極多,紛繁交錯。


    即便是有人造假,但想要將與之相關的所有數據造假,那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朱元璋也更加的看清了大明的內務狀況。


    朱元璋一直以為自己如此一把抓了,下麵肯定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他是屬實沒想到,問題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得多。


    戶部。


    楊思義作為戶部尚書,此刻也是膽戰心驚。


    別看他是戶部尚書,但這次的年底賬目大盤點和大稽查,查到的東西可太多了。


    涉及到的官員也非常的多。


    多到現在的楊思義,除了在戶部工作,迴家之後就是閉門謝客的程度。


    上朝的時候,更是戰戰兢兢不敢說話。


    有同僚和他打招唿,那都快步走開,不敢多談。


    怕啊!


    這種得罪人的事,幹多了心裏慌。


    但楊思義很清楚,這事得繼續幹下去,不能有半點折扣。


    別看戶部在查賬,但真正的賬目還有個稽查辦的人盯著呢。


    這是朱標按照蘇璟的構想,特別建議朱元璋成立的一個部門。


    稽查辦,內部官員不設品級,直屬朱元璋。


    可以隨時查詢一切賬目,不得有任何的阻撓。


    可以說是皇權特許的一個部門。


    而這個時候的大明朝堂,那也是怨聲載道一大片。


    被牽連到的人,著實不少。


    而因為稅務問題,多是和錢糧有關係,錢糧這事,涉及的就是貪腐的事情。


    朱元璋最痛恨的,恰恰就是貪腐。


    刑部的牢房裏,犯人是一天比一天多。


    即便之前已經申請擴建了,但現在還是不太夠。


    “重八,你冷靜點。”


    奉先殿內,朱元璋剛準備把幾名官員打進大獄,馬皇後風風火火的趕了過來。


    原本馬皇後是不會幹預朝政的,但最近朱元璋處理的官員,著實有些太多了。


    這要是繼續下去,大明這個巨大的機器能不能轉起來,那就不好說了。


    “妹子,你怎麽來了?”


    朱元璋看向馬皇後,頗有些意外。


    這些日子,天寒地凍的,從坤寧宮到奉先殿,還是有段距離的。


    “我要是再不來,這大臣們都被伱抓完了!”


    馬皇後沒好氣的看向朱元璋道。


    朱元璋立刻道:“妹子,這事你別管了,這些臣子,一個個的,簡直就是不把我放在眼裏,必須得好好懲治一番才行!”


    說起這些事,朱元璋的火氣噌的一下就上來了。


    馬皇後立刻道:“重八,這些日子你處理了多少大臣了,你知道嗎?”


    “刑部大牢裏都快塞不下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隨即道:“沒事,妹子,我早就想好了,這些官員,我要讓他們帶著鐐銬工作,有罪得罰,但自己的職責還得繼續承擔。”


    好家夥!


    這任誰來了都隻能直唿好家夥!


    狠心點的資本家業不給馬兒草還要馬兒跑已經是極限了。


    到了朱元璋這裏,直接就是帶著枷鎖鐐銬工作了。


    勞改犯也沒這麽搞的吧。


    “重八,你就不覺得沒有什麽不妥嗎?”


    馬皇後聽著朱元璋的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隻能反問朱元璋。


    朱元璋迴答道:“有什麽不妥的?做官不是讓他們享福的,我不殺他們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恩賜了。”


    這就是朱元璋的理念,在他的心裏,大明所有的官員臣子都是他朱家的家臣。


    除了他朱家可以享受之外,其他人就應該當牛做馬。


    官員這東西,就是應該勤勤懇懇的工作,不求迴報,不斷付出。


    貪腐了就該殺,犯錯了就該罰。


    至於薪俸比較低?


    雖然蘇璟也說過這個問題,但朱元璋不以為然。


    大明百姓不知道還有多少連飯都吃不飽呢。


    有工資領,已經相當不錯了。


    “重八,凡事過猶不及,這些臣子也是人,也會犯錯,有些事不能小題大做,牽連的太多。”


    馬皇後耐心的勸導道。


    關於被懲治的大臣的情況,馬皇後也找人做了一些簡單的了解。


    其中固然是有些犯了大錯,但不少其實都屬於被波及了。


    比如失察或者是連帶責任等等。


    “妹子,我知道你心善,但治國之道,當嚴刑峻法,犯了錯,就應該受罰。”


    朱元璋解釋道。


    也就是馬皇後才有這待遇了,要是換做其他人,朱元璋根本就不會解釋半句。


    馬皇後眼見朱元璋並沒有要放過官員的意思,當即說道:“重八,治國之道,寬仁也是很重要的,你聽我一句勸,可以懲罰,但有些不那麽嚴重的,口頭懲戒就可以了。”


    “曆史的明君,就沒有一個是殘暴的,對待臣子寬仁,臣子才能更好的為國家效力。”


    馬皇後直接教導起朱元璋治國了,但朱元璋還真就聽馬皇後的。


    “行,我聽你的,妹子,就當他們運氣好。”


    朱元璋點點頭,沒有和馬皇後繼續掰扯。


    大明的群臣,真是多虧了有馬皇後,也難怪他們在馬皇後去世的時候,哭得那麽傷心了。


    馬皇後真的在為了他們說情,保他們的命啊!


    “話說迴來,蘇先生這稅務審查的辦法,還真是相當的有用,大明上下,百官都相當的敬畏。”


    馬皇後話頭一轉道。


    對於蘇璟,她向來是不吝嗇自己的讚美。


    朱元璋點頭道:“沒錯,以前不覺得,但自從青州府的事情之後,我才明白,蘇璟的才能真不是隻會動嘴。”


    “他的這些治國之道,都是十分實用的辦法,也不曉得他是怎麽想出來的。”


    朱元璋最重實務處理的能力,之前的蘇璟隻是被欣賞,現在的蘇璟那是被看重。


    馬皇後笑道:“蘇先生學究天人,就是上天派下來幫你的,你可得好好感謝上天。”


    “上天?”


    朱元璋抬頭,然後搖頭道:“妹子,我不相信上天,不過蘇璟,倒是很值得我相信。”


    身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心中的信念,就是自己能夠決定一切。


    無論遭遇什麽樣的險境,他都能相信自己。


    人定勝天,才是他的意誌。


    這話一出手,馬皇後的臉色稍稍變了,她看著朱元璋道:“重八,你現在有些不對勁啊,蘇先生可還在萊州府呢,怎麽好像你都迫不及待他入朝為官了。”


    朱元璋麵色有些尷尬,強行解釋道:“我那是給蘇璟麵子,是他想入朝為官施展抱負,我給他這個舞台,展現自己的才華。”


    馬皇後捂嘴笑笑,也沒有揭穿朱元璋。


    她今日前來的目的已經達到,就是將朱元璋的屠刀給攔下。


    大明的官員,可不能被朱元璋當殺雞一樣的殺。


    戶部的盤賬和稽查辦的審核一直都沒停過,百官整日都是戰戰兢兢。


    而搞出這個東西來的蘇璟,此時也在百官記恨的名單之中。


    即便朱元璋當時讓李善長推行下去的時候,說的是太子朱標的意思。


    但大家都不傻,朱標怎麽會突然搞出這種新奇的玩意來。


    隻有可能是朱標的老師,蘇璟。


    丞相府。


    李善長現在很閑,或者說,他是主動讓自己變得閑起來的。


    除了民報的事情,他基本上就怎麽搞具體的事情。


    放權。


    或者說遠離權力,好讓朱元璋對他的猜忌,少一些。


    自從上次青州府一事之後,淮西集團的一眾官員感受到了來自蘇璟的威脅,不自覺的抱的更緊了些。


    這些,都被朱元璋看在眼裏。


    身為淮西集團領頭的李善長,自然明白,自己不能再繼續這樣把持朝政下去了。


    “惟庸,我這裏沒什麽事,你多忙忙自己的事情就成,不必特意過來的。”


    李善長品了口茶,朝著麵前正在細心泡茶的胡惟庸說道。


    胡惟庸立刻道:“丞相,惟庸就是順路而已,再說了,這又不是費勁的事。”


    “惟庸啊,你就是不會說謊。”


    李善長看著胡惟庸笑嗬嗬的說道:“你的衙門,和我這裏相距甚遠,怎麽會順路呢?”


    “丞相慧眼,惟庸這點小心思,自然是瞞不過丞相的。”


    胡惟庸將泡好的茶,再度遞到了李善長的麵前。


    順路不順路,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胡惟庸這麽說,隻是為了藏拙,讓自己在李善長麵前,顯得愚笨些而已。


    麵對領導,就是得讓他指出自己的錯誤來。


    這才是身為下屬,最應該做的事情。


    當然了,胡惟庸的這點心思,李善長自然是一眼就看穿了。


    但看穿了又怎麽樣呢?


    還是受用啊!


    “說吧,什麽事?”


    李善長淡然開口。


    胡惟庸說道:“丞相大人,這最近戶部在盤賬,那稽查辦也盯得很緊,不少同僚都被查出了問題,惟庸這邊,有一個下屬,也牽涉其中,這……”


    “你呢?你有牽扯到嗎?”


    李善長直接打斷了胡惟庸的話,神色都有些嚴肅起來。


    胡惟庸立刻道:“沒有,雖說他是我的下屬,但並無任何職務上的往來,他的事情,扯不到我的身上。”


    “那就好。”


    李善長點點頭,重新恢複了淡然的神色。


    胡惟庸小心問道:“他與我關係不錯,此事能否……”


    在朝為官,不論是上級還是下級,總不可能是孑然一身,總有些關係。


    胡惟庸這會,便是為人來求情的。


    “不要想太多,惟庸,現在這個時候,什麽都不做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李善長盯著胡惟庸,告誡道。


    “惟庸明白了。”


    胡惟庸立即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麽。


    李善長淡淡道:“惟庸,是不是覺得我有些不近人情,連什麽事都沒問,直接就讓你不要管了。”


    “以我丞相的身份,想保一個人還是能做到的。”


    聽到這話,胡惟庸馬上說道:“惟庸不敢,丞相此舉必有深意。”


    李善長淡淡道:“非是我不幫忙,而是幫了這個忙,以後可就是你受累了,你能明白嗎?惟庸。”


    胡惟庸思考了一番,搖頭道:“還請丞相明示。”


    李善長說道:“我問你,陛下現在對蘇璟的態度,肯定是想將蘇璟推到朝堂,成為一個關鍵人物對吧。”


    “是的,丞相,這位蘇璟,將來便是與丞相唱對台戲的。”


    胡惟庸迴答道。


    李善長點頭:“不錯,那為什麽陛下要讓蘇璟來與我唱對台戲呢?”


    胡惟庸一愣,然後猛然明白過來:“丞相,惟庸懂了,現在的陛下,對於丞相您……”


    話到一半,胡惟庸又收了迴來。


    有些話,不好說。


    李善長淡淡道:“陛下對我有猜忌。”


    “惟庸不敢妄自揣測。”


    胡惟庸那是立刻就朝著李善長跪了下來,低著頭看不見表情。


    李善長擺擺手道:“惟庸,起來吧,不必如此,這不是什麽說不得的事情,我要告訴你的是,不管丞相是誰,都不會改變這件事,現在,你懂了吧。”


    無論丞相是誰,都無法改變朱元璋的猜忌。


    因為朱元璋猜忌的就不是人,而是權!


    丞相的權力太大,朱元璋又是一個極度具有權力欲的人。


    丞相本身,便是朱元璋猜忌的來源。


    這也是朱元璋後來廢除丞相的原因,權力!


    李善長繼續道:“我現在是可以幫你,但我每做一件事,陛下的心裏便多一分想法,而這分想法,將來也會絲毫不減的加到你的身上。”


    李善長在丞相的位置上做的越多,就越說明丞相的權力大。


    這樣一來,朱元璋的猜忌,就會越大!


    胡惟庸麵色震撼之色,其實此事並不難想到,隻是他畢竟不在李善長的位置上,有些事情,無法親身體會。


    “多謝丞相明言,惟庸明白了!”


    胡惟庸恭敬行禮,衷心感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