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張獻忠抓起香爐就丟向龍王的神像,隻砸得龍王的一隻胳膊都掉了。
“俺入你了個娘的告訴你,三天之內再不下雨,咱老子用大炮崩你個忘八蛋!
你要不信咱等著瞧!”
說罷,張獻忠就大踏步的離開龍王廟,看著周圍的百姓,張獻忠的表情很是複雜,甚至竟帶著一絲愧疚。
於是就這麽等到了第三天,仍舊沒有下雨,張獻忠真個是怒了。
當即帶著滿朝文武再度奔著那龍王廟殺去,而且還真的命人運過去整整三十門弗朗機火炮。
當張獻忠再次抵達那龍王廟時,龍王廟周圍仍舊聚滿了前來祈雨的百姓。
“都給朕起開,別跪了!
這個狗日的龍王不識好歹,朕今日就給他點顏色看看!”
他的部下很快將百姓驅趕到安全的地方,張獻忠立即命令炮手將整整三十門弗朗機炮拉過來。
在距離龍王廟五六十步距離的高崗上排成了兩排,炮口全部對準了龍王廟。
一些百姓跪著哭泣,喃喃自語些諸如‘對龍王不敬是要天打雷劈的’之類的話。
張獻忠聽到了一些,更加生氣了。
他沒有去懲處那些百姓,反倒是將火氣全都灑在了那龍王身上。
他雖然不信鬼神,但龍王被人供奉千百年,心底總還是有些犯怵,滿臉怒色的皺著眉頭,似乎也有些糾結。
可是當更多的百姓小聲勸諫,希望他不要對龍王不敬時,張獻忠左右看看百姓,又看看那龍王,再也受不了了。
他倉啷一聲抽出腰間佩刀,十分堅決的道:
“龍王,俺入你娘——
開炮!”
幾十個炮手立即點火,周圍的百姓趕緊捂著耳朵趴伏在地上。
轟轟——轟轟轟——
隨著一輪炮擊,還算氣派的龍王廟,再也沒有了氣派的模樣。
龍王廟不僅整體垮塌,連神像也被轟成了渣渣,隻餘屁股下麵的部分還算完整。
張獻忠正考慮著要不要再轟一輪,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隨著一陣風的襲來,天空的雲朵遮蔽了太陽,天色也變得陰暗起來。
一刻鍾後,陰雲密布的天空突然出現一道閃電,而後轟轟的雷聲之下,竟然真的下雨了。
張獻忠人都愣了一下,幾滴雨落到他的嘴唇上,張獻忠舔了一下,才意識到這是真的。
雨陡然間就下的挺大,還伴隨著更加激烈的閃電雷鳴。
‘對龍王不敬,是要天打雷劈的!’
張獻忠突然想起剛才老百姓的呢喃,當即就有些慌了。
“迴宮,迴宮!”
說罷,他騎上高頭大馬,就朝著自己在成都的皇宮疾馳。
就這樣到了七月底的時候,張獻忠得到消息,病了半年多的馬守應死了。
馬守應臨死前的遺書,想將手底下的一萬多兵馬交給曹操羅汝才,希望他能同意。
來報信的不是別人,而是四將軍之一的平東將軍張可望。
“父皇,馬守應和曹操雖然明裏遵從父皇的命令,但其實一直都對咱們不太服氣。
這次馬守應死了,咱們必須趁著這個機會吞了他的人馬。
若是給了那曹操,那曹操就更不可能歸心了!”孫可望珍而重之的諫言道。
張獻忠一邊在妃子的伺候下換衣服,一邊皺著眉頭道:
“入他娘的,都是一塊四處奔走的老夥計,讓咱老子動粗,屬實有點不地道咧!”
當初闖王一代目高迎祥在時,諸如李自成和他八大王張獻忠,以及太多的其他義軍首領,都是以高迎祥馬首是瞻。
尤其是開滎陽大會時,十三家義軍相約攻守同盟,絕不互相攻訐,一起反抗暴明。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張獻忠跟馬守應、曹操等少數幾個義軍頭領經常合作擺脫朝廷的軍隊。
危機出現在一年多前,那一次,李自成被打的隻剩下十八騎,而張獻忠、馬守應、曹操等,也隻能先以詐降保命。
那個時候,張獻忠有兵馬四萬多,馬守應和曹操合起來,也隻有一萬多,從那時起,這二人就以張獻忠馬首是瞻。
直到現在他們一同入主四川,張獻忠都將他們當作部下。
他這麽想,可馬守應和曹操卻不這麽想,曾經他們可是平起平坐的。
張獻忠稱帝時,也給了二人封賞,奈何二人似乎並不如何領情。
但張獻忠念著舊時情誼,也沒有太當迴事。
如今馬守應死了,連個後都沒能留下,他手下可是有一萬六千多人,而且戰鬥力還不賴。
若是按義軍的老規矩,要麽是由義軍的首領指認軍中的人當下一任首領,要麽是交給信得過的其他首領。
可現在除了四川,哪還有義軍?
自己怎麽著也是大西國的皇帝,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個馬守應,確實有點不懂事兒了。
張可望見父皇這麽說,不由得有點焦急,便又道:
“父皇既然已經建國,不論是馬守應,還是曹操,隻要在大西國土上,就都是父皇的臣屬。
兵權自古以來便是大忌,這馬守應的所為如同叛國。
兒臣知道父皇不想兄弟鬩牆,但兒臣以為父皇身為天子,就應該遵從禮法,而非那些老掉牙的規矩。
父皇您,就是最大的規矩。
父皇倘若不想大動幹戈,致使親者痛仇者快,兒臣倒是有個法子。”
“哦?旺兒有什麽計策,且給朕說來聽聽。”張獻忠換好了衣衫後道。
“父皇可以下一道詔令,表示願意將那些兵馬交給那曹操。
父皇還可為那曹操封侯,如此大的恩賞,自然要隆重些,便由兒臣親自去宣旨並恭賀。
到時兒臣便可趁其不備直接將那曹操,以及他的一應骨幹部下全部殺死。
兒臣會事先將自己的部下埋伏在資陽周圍,一旦行事,便讓他們立刻衝進資陽城穩住大局。
到時候那群人群龍無首,自然隻有歸降我們這一條路!”
張獻忠聽了之後不動聲色,似乎也覺得可行,他摒棄掉對老夥計下手的那絲愧疚感,正要下令,卻看到幾個部下有些慌張的跑進來。
“陛下!陛下!不好了!
那挨千刀的張世康要殺過來了!”
……
“俺入你了個娘的告訴你,三天之內再不下雨,咱老子用大炮崩你個忘八蛋!
你要不信咱等著瞧!”
說罷,張獻忠就大踏步的離開龍王廟,看著周圍的百姓,張獻忠的表情很是複雜,甚至竟帶著一絲愧疚。
於是就這麽等到了第三天,仍舊沒有下雨,張獻忠真個是怒了。
當即帶著滿朝文武再度奔著那龍王廟殺去,而且還真的命人運過去整整三十門弗朗機火炮。
當張獻忠再次抵達那龍王廟時,龍王廟周圍仍舊聚滿了前來祈雨的百姓。
“都給朕起開,別跪了!
這個狗日的龍王不識好歹,朕今日就給他點顏色看看!”
他的部下很快將百姓驅趕到安全的地方,張獻忠立即命令炮手將整整三十門弗朗機炮拉過來。
在距離龍王廟五六十步距離的高崗上排成了兩排,炮口全部對準了龍王廟。
一些百姓跪著哭泣,喃喃自語些諸如‘對龍王不敬是要天打雷劈的’之類的話。
張獻忠聽到了一些,更加生氣了。
他沒有去懲處那些百姓,反倒是將火氣全都灑在了那龍王身上。
他雖然不信鬼神,但龍王被人供奉千百年,心底總還是有些犯怵,滿臉怒色的皺著眉頭,似乎也有些糾結。
可是當更多的百姓小聲勸諫,希望他不要對龍王不敬時,張獻忠左右看看百姓,又看看那龍王,再也受不了了。
他倉啷一聲抽出腰間佩刀,十分堅決的道:
“龍王,俺入你娘——
開炮!”
幾十個炮手立即點火,周圍的百姓趕緊捂著耳朵趴伏在地上。
轟轟——轟轟轟——
隨著一輪炮擊,還算氣派的龍王廟,再也沒有了氣派的模樣。
龍王廟不僅整體垮塌,連神像也被轟成了渣渣,隻餘屁股下麵的部分還算完整。
張獻忠正考慮著要不要再轟一輪,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隨著一陣風的襲來,天空的雲朵遮蔽了太陽,天色也變得陰暗起來。
一刻鍾後,陰雲密布的天空突然出現一道閃電,而後轟轟的雷聲之下,竟然真的下雨了。
張獻忠人都愣了一下,幾滴雨落到他的嘴唇上,張獻忠舔了一下,才意識到這是真的。
雨陡然間就下的挺大,還伴隨著更加激烈的閃電雷鳴。
‘對龍王不敬,是要天打雷劈的!’
張獻忠突然想起剛才老百姓的呢喃,當即就有些慌了。
“迴宮,迴宮!”
說罷,他騎上高頭大馬,就朝著自己在成都的皇宮疾馳。
就這樣到了七月底的時候,張獻忠得到消息,病了半年多的馬守應死了。
馬守應臨死前的遺書,想將手底下的一萬多兵馬交給曹操羅汝才,希望他能同意。
來報信的不是別人,而是四將軍之一的平東將軍張可望。
“父皇,馬守應和曹操雖然明裏遵從父皇的命令,但其實一直都對咱們不太服氣。
這次馬守應死了,咱們必須趁著這個機會吞了他的人馬。
若是給了那曹操,那曹操就更不可能歸心了!”孫可望珍而重之的諫言道。
張獻忠一邊在妃子的伺候下換衣服,一邊皺著眉頭道:
“入他娘的,都是一塊四處奔走的老夥計,讓咱老子動粗,屬實有點不地道咧!”
當初闖王一代目高迎祥在時,諸如李自成和他八大王張獻忠,以及太多的其他義軍首領,都是以高迎祥馬首是瞻。
尤其是開滎陽大會時,十三家義軍相約攻守同盟,絕不互相攻訐,一起反抗暴明。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張獻忠跟馬守應、曹操等少數幾個義軍頭領經常合作擺脫朝廷的軍隊。
危機出現在一年多前,那一次,李自成被打的隻剩下十八騎,而張獻忠、馬守應、曹操等,也隻能先以詐降保命。
那個時候,張獻忠有兵馬四萬多,馬守應和曹操合起來,也隻有一萬多,從那時起,這二人就以張獻忠馬首是瞻。
直到現在他們一同入主四川,張獻忠都將他們當作部下。
他這麽想,可馬守應和曹操卻不這麽想,曾經他們可是平起平坐的。
張獻忠稱帝時,也給了二人封賞,奈何二人似乎並不如何領情。
但張獻忠念著舊時情誼,也沒有太當迴事。
如今馬守應死了,連個後都沒能留下,他手下可是有一萬六千多人,而且戰鬥力還不賴。
若是按義軍的老規矩,要麽是由義軍的首領指認軍中的人當下一任首領,要麽是交給信得過的其他首領。
可現在除了四川,哪還有義軍?
自己怎麽著也是大西國的皇帝,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個馬守應,確實有點不懂事兒了。
張可望見父皇這麽說,不由得有點焦急,便又道:
“父皇既然已經建國,不論是馬守應,還是曹操,隻要在大西國土上,就都是父皇的臣屬。
兵權自古以來便是大忌,這馬守應的所為如同叛國。
兒臣知道父皇不想兄弟鬩牆,但兒臣以為父皇身為天子,就應該遵從禮法,而非那些老掉牙的規矩。
父皇您,就是最大的規矩。
父皇倘若不想大動幹戈,致使親者痛仇者快,兒臣倒是有個法子。”
“哦?旺兒有什麽計策,且給朕說來聽聽。”張獻忠換好了衣衫後道。
“父皇可以下一道詔令,表示願意將那些兵馬交給那曹操。
父皇還可為那曹操封侯,如此大的恩賞,自然要隆重些,便由兒臣親自去宣旨並恭賀。
到時兒臣便可趁其不備直接將那曹操,以及他的一應骨幹部下全部殺死。
兒臣會事先將自己的部下埋伏在資陽周圍,一旦行事,便讓他們立刻衝進資陽城穩住大局。
到時候那群人群龍無首,自然隻有歸降我們這一條路!”
張獻忠聽了之後不動聲色,似乎也覺得可行,他摒棄掉對老夥計下手的那絲愧疚感,正要下令,卻看到幾個部下有些慌張的跑進來。
“陛下!陛下!不好了!
那挨千刀的張世康要殺過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