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瞬間鴉雀無聲,隻有袁州律沒有絲毫的遲疑,立即領了命令而去。


    雖然一口氣就要殺掉一百多新科進士,但張獻忠麵不改色,便召見了張大受。


    張大受進來拜見之後,張獻忠一看這俊美男子,果然就喜歡的不得了。


    與其暢談一番後,就更喜歡了,當天便賞賜了張大受許多金子以及弓馬,等數種恩賞。


    第二天朝會,張大受入朝叩謝隆恩,那群文官見張大受如此受寵,便立即開始誇讚張大受聰明能幹、詩詞歌賦無一不通。


    張獻忠聽了更加高興,便當即著人擺宴,款待張大受,連帶著文武大臣也都沾了光。


    散席時,張獻忠將宴席上的金銀器皿,全部賞賜給了張大受。


    第三天朝會,張大受再次入朝叩謝皇恩,那群大臣們仍舊誇讚非常,尤其是右丞相袁州律,十分誇張且興奮的表示:


    “陛下剛剛建立大西,老天就為陛下賜下這等良才,正說明我大西國有著萬年休、繁榮昌盛之征兆。


    陛下應該考慮其形象、傳播各地,讓我大西國的臣民都知道我大西國有如此賢才,那麽敵人就可以不戰而勝了!”


    張獻忠聽了高興的合不攏嘴,立即便命令畫師為張大受畫像,再次設宴招待張大受,並賞賜了他五名美女,以及一座豪華的府宅、二十個仆人。


    張大受對此自然是感恩戴德,興奮的一晚上睡不好覺,就想著第二天如何謝恩。


    可是到了第四天朝會,當張大受再次跪在午門外請求謝恩的時候,張獻忠坐在大殿內卻道:


    “這個張大受是個人才,朕老子打心眼裏喜歡他,一見他就更加愛他愛的要命,搞的老子都有點怕他了。”


    一群朝臣正想隨聲附和,卻聽張獻忠又道:


    “你們趕緊去殺了他,朕不想再看到他了。”


    於是張狀元一家老小,連同賞賜的美人、家丁盡數被斬首。


    在整個過程中,全體朝臣沒有一個敢出言反對的,張獻忠似乎對自己的決定很滿意,便又要求朝臣繼續奏事。


    禮部尚書秦東來便奏報:


    “啟稟陛下,有地方寺廟僧人報與衙門,希望朝廷能分配給他們一些田地。


    衙門官員不敢妄自下令,便將奏疏遞交陛下定奪。”


    張獻忠聞言就皺了皺眉頭問道:


    “僧人此前是怎麽過活?”


    “迴稟陛下,僧人原本是有田地的,僧人不用繳納稅賦,是以近來各寺廟僧人人數激增,以至原本田地不足以支撐,方有此請。”


    “驢球蛋子!不給朕繳納稅賦,還要真給他更多田地,這是什麽道理?”張獻忠果然更憤怒了。


    “凡繳納稅賦者,方為我大西國百姓,不繳納稅賦的,皆非我大西國臣民。


    既然不是我大西國臣民,卻敢在我大西國要這要那,都該死!


    傳老子君令,盡殺寺廟僧人,將寺廟的土地分配給百姓!”


    張獻忠幾乎都沒有猶豫,他不信神佛,隻信自己手裏的刀。


    他認為被他厭棄的妃嬪再次討好她,有可能是想趁機對他行刺,所以他就殺了以絕後患。


    太多聰明的舉子,將來有可能就會圖謀他大西國的江山,是以張獻忠便殺光舉子。


    僧人不上交賦稅,卻又張口要好處,張獻忠自然不會慣著,殺殺殺!


    仍舊是沒有任何一個官員出來阻止,敢於阻撓張獻忠的,都去見了他太奶。


    而在整個大西國的文臣武將裏,唯有四將軍的諫言,能讓張獻忠聽進去一些。


    “陛下,成都府自入夏以來,已經一個多月未曾下雨,老百姓因此苦不堪言。


    有地方官認為,陛下登基伊始,當為我大西國祈雨,以增進百姓對我大西國的認同。”


    右丞相袁州律出班奏道。


    “他娘的,兩個月不下雨?


    好像也確實如此,咱老子也都好久沒見下雨了。”


    張獻忠聽了後,捋著自己的長髯,皺眉沉思。


    下麵的朝臣都不敢胡亂開口,很少有人能猜透陛下的心思,能猜到的,大部分都已經死了。


    “這可不成!”張獻忠沉吟片刻,似乎下了決定。


    袁州律立刻就想說,這官員豈有此理,竟敢讓陛下九五之尊去給百姓祈雨,實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罪當淩遲。


    可他還沒來得及說出口,便聽張獻忠道:


    “不下雨可不成,收不上糧食,咱們不得完犢子?


    咱老子的百姓苦啊!”


    說罷,張獻忠竟然真的麵有戚戚然。


    “是啊陛下,我大西國的百姓在受苦,臣也懇請陛下為百姓們祈雨,教百姓感受天恩浩蕩!”


    袁州律為人圓滑,立馬就改了口風,而且是三十六度大反轉。


    其餘朝臣也都相繼拜倒,懇請陛下為大西國百姓祈雨。


    “還用你們說,朕當然要去!


    不僅朕要去,你們也要去!”


    說著張獻忠竟然真的就當場出了大殿,帶著一群朝臣就出了皇宮。


    張獻忠帶著兩千侍衛一路縱馬,身後稀稀拉拉的大臣坐著馬車落下了好幾裏。


    半個時辰後,張獻忠抵達華陽,此地供奉著一座較大的龍王廟,一般成都府出現旱情,百姓都會來此供奉香燭,以乞求龍王降下甘霖。


    當張獻忠來到這裏時,周圍的百姓都驚呆了,趕緊跪倒在地。


    “都給朕平身吧,朕剛得知這裏的旱情,於是直接結束了朝會便趕了過來。


    老天不下雨,讓爾等不能好好種地,朕心焦啊!


    朕今日來,便是為爾等祈雨。”


    說罷,張獻忠便從部下手裏接過三根香燭點燃,甚至對這龍王廟裏的神像微微躬身,將香燭親手插在香爐裏。


    “龍王,朕是天子,是皇帝,你雖然尊貴,但王哪有帝大。


    這麽說,你倒還算是朕的手下,但是朕這個人呢,向來是客氣的。


    朕勸你莫要跟朕置氣,香燭也給你上,貢品咱老子送你一頭牛,趕緊給咱老子下雨,聽到沒?”


    張獻忠確實覺得自己很客氣了,完了還真的命人拉來一頭牛,來充當此次祈雨的祭品。


    然而,就這麽等了老半天,天氣依舊是晴空萬裏,大太陽高懸,一點麵子都不給。


    袁州律本想提醒陛下,祈雨心要誠懇,最好能連著乞求三天。


    可是他還沒張口,張獻忠看到周圍衣衫襤褸等待降雨的百姓,立馬就怒了。


    他怒目圓睜,指著龍王的神像高聲道:


    “龍王,你算什麽鳥王?


    驢球蛋子兩個月不下雨,讓百姓給你磕頭,讓朕給你燒香,入你娘的,你坐在這兒大模大樣不幹事,你什麽龍王?


    咱老子看,你是聾王吧!”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攪屎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者寒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者寒寒並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