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府中,李星寒已然是興致不高,沒有去到三人任何一個的房間,自己跑到臥房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睡醒的三女找到李星寒,免不了對這老父親的心思又是一番嘲笑。
日子平靜的過了一個月,這一個月李星寒也教會了宋文遠很多的道理和為官的哲學,其實說到底無非就是一顆真心,若是全心全意的跟著朱標,以朱標寬厚的性子,定然也不會虧待了自己這個參謀。
就在李星寒準備出發去揚州慰問百姓,安頓來揚州落戶的流民之時,一封急召將李星寒喚入皇宮。
朱元璋正在大發雷霆,看到李星寒進來,將手中的卷軸拋給了李星寒:“看看,這才安穩了幾天,北元朝廷的兵馬就開始安頓不住了,根據楊特使的探子來報,亦力把裏和烏斯藏的元軍開始秘密調動,朝著河套方向前進,看這個意思,是要偷我的山西了。”
“出兵!馬上出兵,這次我親自掛帥,定然將他們趕出河套,大哥天恩浩蕩不急於一時將他們趕盡殺絕,他們反倒跳騰起來了。”
“河套都不給他們,徹底給他們趕到祁連山去。”李星寒說的斬釘截鐵。
“陛下,歧王殿下放心,收到消息後,我已經派出所有人馬迴杭州調動錢糧,他娘的元兵,過於放肆了。”沈萬三的怒罵響起,戶部尚書楊思義帶著秦楚和沈萬三兩個侍郎走入了禦書房。
朱元璋沒有責怪沈萬三的君前失儀:“沈卿說的好,這次朕的計劃提前,還是得靠你們了。”
沈萬三行禮後起身:“陛下放心,我和秦楚已經商量好了,除了商會應繳納的賦稅,我們兩家傾家蕩產將錢財拿出,誓與大明朝共患難。”
“好,好。”
朱元璋對沈萬三的話很滿意,現在最缺的就是軍餉。
“陛下,商會除了應交的賦稅一絲不差,更有一十八家富商,願意和我們一起將家產盡數捐出,共擊元兵。”
秦楚從懷中摸出折子交給了朱元璋。
“鄭國公,永昌侯到!”門外響起太監的高唱,常遇春帶著藍玉也到了。
聽朱元璋說完急報,兩人也很憤怒,可是如此陣仗,畢竟李星寒還在,就未曾立刻表態。
朱元璋看出兩人的心思:“你們可以說,歧王這次不去,你們兩個掛帥,給你們兩個時辰,點好你們的兵馬和將領,十天後等錢糧到位,立刻出發。”
“陛下,事關重大,多少兵馬.....”
“除了應天附近的大軍,朕給你們二十五萬兵馬,想從哪兒調從哪兒調動,將他們趕出河套。”
“是!”
兩人領命謝恩後離去。
朱元璋讓楊思義三人也退下,對著李星寒說道:“星寒,這次你就不要去了,標兒北伐,那些標兒需要慰問的地方,你就替朕多跑幾趟吧。”
“迴去告訴勞狄,接管陷陣營,誓死保護太子的安危。”
“大哥,既然不放心標兒,不如我跟著去。”
朱元璋搖了搖頭:“你不行,應天必須有一根定海神針在,你不在,我不踏實。”
“如此看來,沐英去川滇的事情,需要放一下了,你等等去一趟軍營,告訴常遇春他們,若是輕鬆將元兵趕出河套,就南下將陝西收迴吧。”
李星寒領命去軍營找常遇春幾人,一道道軍報也傳到了五軍都督府,宋文遠看到軍報後,將手頭的工作交給關係不錯的同僚,自己收拾收拾桌麵出門朝著歧王府跑去。
“小滿,要打仗了。”
看著上氣不接下氣的宋文遠,小滿急切問道:“不是說明年出征嗎,怎麽提前了。”
“根據密報上說,大元在河套開始屯兵,妄圖南下。”
“那我和爹說,我跟你去。”
“你不能去,太危險了,鄭國公的親兵說這次咱們就要出動二十五萬兵馬,可想而知那邊會是個什麽樣子。”
“我就是來看看你,馬上就要去收拾東西了,等我迴來,如果我能活著迴來,我馬上過來提親。”
匆匆說完,宋文遠握了握小滿的手,戀戀不舍的又迴到了五軍都督府。
宋文遠剛走,街道的另一頭李星寒的馬車就過來了,下車走到小滿身邊,李星寒說道:“你別急,這小子頭一次打仗,有些緊張,陛下在等沈伯的錢糧,十天後才能出發。”
“爹.....”
“別說了,想去就去吧,找藍玉去說,記住,保護好標兒,你們幾個是一家人,出去後要互相照應,懂嗎?”
“懂!”小滿緊緊擁抱了一下李星寒,“二子哥,牽馬。”
“啊?小姐稍等。”
快馬衝入軍營,人影絲毫未停衝入軍帳。
“五軍都督府斷事官李小滿,見過大帥,副帥。”
藍玉皺著眉頭:“你幹什麽?都督府可沒你這個斷事官。”
“迴副帥,太子殿下親自任命,不過公文還未到。”
藍玉氣的胡子都立了起來:“我知道太子讓你去五軍都督府,我意思是你爹知道嗎?”
“知道。”
“親兵呢?去,去歧王府找殿下問問,可曾親口答應平陽郡主隨軍北伐。”
親兵得令出門,兩刻鍾迴來稟告:“報告將軍,殿下同意了。”
藍玉看向常遇春:“姐夫,怎麽辦?”
常遇春笑道:“小滿他爹讓她去就帶著她去唄,不然還能怎麽辦。”
“要我說,出行前捆了她,等咱們走後讓親兵將她交給王府。”藍玉想了個辦法。
越聽越不對,小滿站起身:“常伯伯,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那你當真想在?”
“想。”
藍玉取來紙筆:“那你給我簽個軍令狀,就寫你會隨著太子留在中軍,若是做不到,迴來拿著這軍令狀自己去找你爹討打。”
洋洋灑灑百字寫完,藍玉將紙疊好塞入懷中:“去吧,找李四領迴你的盔甲,十天後過來中軍報到。”
“謝謝常伯伯,謝謝藍叔。”小滿說著就跑去找李四要盔甲,藍玉兩人搖搖頭,真是沒辦法,幸好小滿不用自己保護,待在中軍自己就能行了。
日子平靜的過了一個月,這一個月李星寒也教會了宋文遠很多的道理和為官的哲學,其實說到底無非就是一顆真心,若是全心全意的跟著朱標,以朱標寬厚的性子,定然也不會虧待了自己這個參謀。
就在李星寒準備出發去揚州慰問百姓,安頓來揚州落戶的流民之時,一封急召將李星寒喚入皇宮。
朱元璋正在大發雷霆,看到李星寒進來,將手中的卷軸拋給了李星寒:“看看,這才安穩了幾天,北元朝廷的兵馬就開始安頓不住了,根據楊特使的探子來報,亦力把裏和烏斯藏的元軍開始秘密調動,朝著河套方向前進,看這個意思,是要偷我的山西了。”
“出兵!馬上出兵,這次我親自掛帥,定然將他們趕出河套,大哥天恩浩蕩不急於一時將他們趕盡殺絕,他們反倒跳騰起來了。”
“河套都不給他們,徹底給他們趕到祁連山去。”李星寒說的斬釘截鐵。
“陛下,歧王殿下放心,收到消息後,我已經派出所有人馬迴杭州調動錢糧,他娘的元兵,過於放肆了。”沈萬三的怒罵響起,戶部尚書楊思義帶著秦楚和沈萬三兩個侍郎走入了禦書房。
朱元璋沒有責怪沈萬三的君前失儀:“沈卿說的好,這次朕的計劃提前,還是得靠你們了。”
沈萬三行禮後起身:“陛下放心,我和秦楚已經商量好了,除了商會應繳納的賦稅,我們兩家傾家蕩產將錢財拿出,誓與大明朝共患難。”
“好,好。”
朱元璋對沈萬三的話很滿意,現在最缺的就是軍餉。
“陛下,商會除了應交的賦稅一絲不差,更有一十八家富商,願意和我們一起將家產盡數捐出,共擊元兵。”
秦楚從懷中摸出折子交給了朱元璋。
“鄭國公,永昌侯到!”門外響起太監的高唱,常遇春帶著藍玉也到了。
聽朱元璋說完急報,兩人也很憤怒,可是如此陣仗,畢竟李星寒還在,就未曾立刻表態。
朱元璋看出兩人的心思:“你們可以說,歧王這次不去,你們兩個掛帥,給你們兩個時辰,點好你們的兵馬和將領,十天後等錢糧到位,立刻出發。”
“陛下,事關重大,多少兵馬.....”
“除了應天附近的大軍,朕給你們二十五萬兵馬,想從哪兒調從哪兒調動,將他們趕出河套。”
“是!”
兩人領命謝恩後離去。
朱元璋讓楊思義三人也退下,對著李星寒說道:“星寒,這次你就不要去了,標兒北伐,那些標兒需要慰問的地方,你就替朕多跑幾趟吧。”
“迴去告訴勞狄,接管陷陣營,誓死保護太子的安危。”
“大哥,既然不放心標兒,不如我跟著去。”
朱元璋搖了搖頭:“你不行,應天必須有一根定海神針在,你不在,我不踏實。”
“如此看來,沐英去川滇的事情,需要放一下了,你等等去一趟軍營,告訴常遇春他們,若是輕鬆將元兵趕出河套,就南下將陝西收迴吧。”
李星寒領命去軍營找常遇春幾人,一道道軍報也傳到了五軍都督府,宋文遠看到軍報後,將手頭的工作交給關係不錯的同僚,自己收拾收拾桌麵出門朝著歧王府跑去。
“小滿,要打仗了。”
看著上氣不接下氣的宋文遠,小滿急切問道:“不是說明年出征嗎,怎麽提前了。”
“根據密報上說,大元在河套開始屯兵,妄圖南下。”
“那我和爹說,我跟你去。”
“你不能去,太危險了,鄭國公的親兵說這次咱們就要出動二十五萬兵馬,可想而知那邊會是個什麽樣子。”
“我就是來看看你,馬上就要去收拾東西了,等我迴來,如果我能活著迴來,我馬上過來提親。”
匆匆說完,宋文遠握了握小滿的手,戀戀不舍的又迴到了五軍都督府。
宋文遠剛走,街道的另一頭李星寒的馬車就過來了,下車走到小滿身邊,李星寒說道:“你別急,這小子頭一次打仗,有些緊張,陛下在等沈伯的錢糧,十天後才能出發。”
“爹.....”
“別說了,想去就去吧,找藍玉去說,記住,保護好標兒,你們幾個是一家人,出去後要互相照應,懂嗎?”
“懂!”小滿緊緊擁抱了一下李星寒,“二子哥,牽馬。”
“啊?小姐稍等。”
快馬衝入軍營,人影絲毫未停衝入軍帳。
“五軍都督府斷事官李小滿,見過大帥,副帥。”
藍玉皺著眉頭:“你幹什麽?都督府可沒你這個斷事官。”
“迴副帥,太子殿下親自任命,不過公文還未到。”
藍玉氣的胡子都立了起來:“我知道太子讓你去五軍都督府,我意思是你爹知道嗎?”
“知道。”
“親兵呢?去,去歧王府找殿下問問,可曾親口答應平陽郡主隨軍北伐。”
親兵得令出門,兩刻鍾迴來稟告:“報告將軍,殿下同意了。”
藍玉看向常遇春:“姐夫,怎麽辦?”
常遇春笑道:“小滿他爹讓她去就帶著她去唄,不然還能怎麽辦。”
“要我說,出行前捆了她,等咱們走後讓親兵將她交給王府。”藍玉想了個辦法。
越聽越不對,小滿站起身:“常伯伯,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那你當真想在?”
“想。”
藍玉取來紙筆:“那你給我簽個軍令狀,就寫你會隨著太子留在中軍,若是做不到,迴來拿著這軍令狀自己去找你爹討打。”
洋洋灑灑百字寫完,藍玉將紙疊好塞入懷中:“去吧,找李四領迴你的盔甲,十天後過來中軍報到。”
“謝謝常伯伯,謝謝藍叔。”小滿說著就跑去找李四要盔甲,藍玉兩人搖搖頭,真是沒辦法,幸好小滿不用自己保護,待在中軍自己就能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