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翁,您請!”一個麵攤兒前,一名麵色白裏透紅的老者將一碗熱騰騰的臊子麵輕輕放到另外一名頭發花白的老者麵前,微微躬身道。
“老餘,小陳,你們也坐。老板,還有兩碗麵好了沒?”頭發花白的老者大箸大箸地挑起麵送到口中,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邊抬手示意麵色白裏透紅的老者和站在另外一邊的一名中年男子也坐下,然後轉頭看向正在麵攤兒前忙活的店老板,問道。
“黃老板,馬上就好!”店老板尚未說話,剛剛在灶裏撥弄了繼續灶火的老板娘站起身來答道。
“東翁,您這胃口是越來越好了!您慢點兒!”待另一名老者坐下後,中年男子也依言在桌旁坐下,看著正在大口吃麵的老者,笑道。
“我這胃口再好,也比不上你們兩個。”正在吃麵的老者捧起碗,喝了一口麵湯,也笑道。
“麵來啦!餘管家,來,您的麵!”老者話音才落,老板娘已經端著一碗麵走了過來,放在那名麵色白裏透紅的老者麵前。
“看看!老餘這碗麵夠嚇人吧?”頭發花白的老者指了指老板娘剛剛端過來的這碗麵,笑道。
“東翁,我這不是天天在您跟前服侍,心情好,所以胃口就好嘛!“麵色白裏透紅的老者將麵碗朝跟前挪了挪,也笑道。
他麵前這碗麵雖然也是一碗臊子麵,但是碗卻比另外一名老者的碗大太多了。
“黃老板,您府裏這風氣可真好!您幾位在我這兒吃了半年多的麵,我們兩口子一直都覺得,您三位一點兒都不像主仆。”老板娘又端著一碗和剛剛那碗一樣大小的麵走過來,放在中年男子麵前,說道。
“老板娘,我們不像主仆像啥?”頭發花白的老者操著一口半熟不熟的寧遠官話笑問道。
“像一家人啊!您看看,餘管家對您多盡心,每次都要親自給您端麵。您對餘管家和陳師傅也隨和,一點兒都不像個老爺。”老板娘讚道。
“嗬嗬,寧遠的官都不像官了,我一個生意人哪兒還能像個老爺?”頭發花白的老者又端起碗喝了一口湯,放下筷子,笑道。他麵前的那個麵碗,已經徹底見底了。
“黃老板,您這話太對了!咱們寧遠的老爺們,都不像老爺!碗我給您收了?”老板娘走到頭發花白的老板旁邊,說道。
“麻煩你了,老板娘。”頭發花白的老者將凳子朝後挪了挪,說道。
“黃老板,您看看!您每次都是這麽客氣,真是一點兒都不像個老爺。”老板娘連忙收起老者麵前的碗,轉身送迴麵攤兒,又拎著一個茶壺走了出來,放到三人麵前的小桌上,說道:“我給您換壺熱水。”
頭發花白的老者道了聲謝,正欲去取茶壺,另外一名老者已經拎起茶壺,站起身來,說道:“東翁,我來。”
如那位老板娘所說,這半年多來,這兩名老者和那名中年男子,除了大雨天,幾乎每天早晨都會到這個麵攤兒吃麵,而且來得都很早。
麵攤兒的老板和老板娘都不清楚,這位黃老爺究竟是做什麽買賣的。但是,他們卻能看得出,這位黃老爺,一定不是普通人。他做的,一定是大買賣。因為,這位黃老爺雖然隨和,但舉手投足之前透出的那種貴氣,卻是很多人裝都裝不來的。
就是黃老板身邊的那位餘管家和那位陳護院,他們雖然在黃老板身邊總是擺出一副仆從的姿態,但麵攤兒老板夫婦倆卻覺得,他們的舉止,也比他們夫婦倆之前見過的許多達官貴人要從容大方得多。
麵攤兒老板夫婦倆猜得沒錯。
這位黃老板,確實不是普通人。他身邊的兩位仆從,也不是普通人。
但是,就是打死麵攤兒老板夫婦倆,他們也猜不出,這位黃老板究竟有多不普通。如果真地給他們知道了這位黃老板的真實身份,隻怕那位老板娘在這位黃老板麵前站都要站不穩了。因為,這位黃老板,並非真地姓黃。
他姓熊。
他的姓,乃是大楚皇姓。
而他,正是大楚前任國主,如今的太上皇,楚皇。
至於他身邊的另一位老者和那位陳姓中年男子,自然就是餘懷恩和陳三了。
三年前,楚皇禪位於太子熊樗之後,餘懷恩也立即辭去了大總管之職,將其交由原太子府總管孫立本接掌。陳三也將內司大統領之職讓於孫空,和餘懷恩一起,專心侍奉在已經禪位的楚皇身前。
是年夏天,楚皇以避暑為名,白龍魚服,僅僅隻帶著餘懷恩和陳三二人就離了丹陽,悄悄地來到了寧遠。
隻是,楚皇此行雖然極為隱秘,但既然入了寧遠,又怎可能瞞得住楊弘義一家三代?
楊弘義親身前往楚皇落腳之處拜見之後,依楚皇的意思,也將楚皇來到寧遠的消息給瞞了下來,還特地為楚皇安排了一處頗為清淨的莊院,並遵照楚皇的要求,極少再去拜見楚皇。
當初說是來寧遠避暑,但楚皇自從於二十年後再次來到寧遠,便再也沒有離開過,更沒有再迴過丹陽。
前兩年,楚皇在餘懷恩和陳三的陪同下,不僅幾乎走遍了寧遠地界所有主要的城鎮,還時不時到鄉村之中,與老農們坐在田間地頭嘮嗑。
半年多前,楚皇帶著餘懷恩和陳三來到現在的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叫做金銀鎮。
它所在的位置,就在雁門關前。
它的前身,就是雁門關前原來那處與天狼交界的三十裏緩衝地帶。
但是,如今,它早已舊貌換了新顏,再也不是原來那種杳無人煙的荒涼景象了。
這裏,現在已經成為大楚與天狼交界處最為繁華的邊貿重鎮。
這個鎮子,是上次雁門大捷之後,寧遠動用了大量民夫以及俘獲的七國聯軍建成的。
上次雁門一戰,寧遠俘獲的七國聯軍有三十餘萬。
與天狼和議之後,寧遠將包括牧天豪本人在內的天狼降兵降將都給釋放了迴去。但是對於其他幾國,既然他們的國主都對這些俘虜下了處死的命令,也未遣使前來與大楚和議,寧遠自然沒有將他們也放迴去的道理。
不放迴去,寧遠也不能白白地耗費錢糧就那麽養著他們,便將他們都充作勞力,參與到這座邊貿重鎮的建設之中。
“老餘,小陳,你們也坐。老板,還有兩碗麵好了沒?”頭發花白的老者大箸大箸地挑起麵送到口中,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邊抬手示意麵色白裏透紅的老者和站在另外一邊的一名中年男子也坐下,然後轉頭看向正在麵攤兒前忙活的店老板,問道。
“黃老板,馬上就好!”店老板尚未說話,剛剛在灶裏撥弄了繼續灶火的老板娘站起身來答道。
“東翁,您這胃口是越來越好了!您慢點兒!”待另一名老者坐下後,中年男子也依言在桌旁坐下,看著正在大口吃麵的老者,笑道。
“我這胃口再好,也比不上你們兩個。”正在吃麵的老者捧起碗,喝了一口麵湯,也笑道。
“麵來啦!餘管家,來,您的麵!”老者話音才落,老板娘已經端著一碗麵走了過來,放在那名麵色白裏透紅的老者麵前。
“看看!老餘這碗麵夠嚇人吧?”頭發花白的老者指了指老板娘剛剛端過來的這碗麵,笑道。
“東翁,我這不是天天在您跟前服侍,心情好,所以胃口就好嘛!“麵色白裏透紅的老者將麵碗朝跟前挪了挪,也笑道。
他麵前這碗麵雖然也是一碗臊子麵,但是碗卻比另外一名老者的碗大太多了。
“黃老板,您府裏這風氣可真好!您幾位在我這兒吃了半年多的麵,我們兩口子一直都覺得,您三位一點兒都不像主仆。”老板娘又端著一碗和剛剛那碗一樣大小的麵走過來,放在中年男子麵前,說道。
“老板娘,我們不像主仆像啥?”頭發花白的老者操著一口半熟不熟的寧遠官話笑問道。
“像一家人啊!您看看,餘管家對您多盡心,每次都要親自給您端麵。您對餘管家和陳師傅也隨和,一點兒都不像個老爺。”老板娘讚道。
“嗬嗬,寧遠的官都不像官了,我一個生意人哪兒還能像個老爺?”頭發花白的老者又端起碗喝了一口湯,放下筷子,笑道。他麵前的那個麵碗,已經徹底見底了。
“黃老板,您這話太對了!咱們寧遠的老爺們,都不像老爺!碗我給您收了?”老板娘走到頭發花白的老板旁邊,說道。
“麻煩你了,老板娘。”頭發花白的老者將凳子朝後挪了挪,說道。
“黃老板,您看看!您每次都是這麽客氣,真是一點兒都不像個老爺。”老板娘連忙收起老者麵前的碗,轉身送迴麵攤兒,又拎著一個茶壺走了出來,放到三人麵前的小桌上,說道:“我給您換壺熱水。”
頭發花白的老者道了聲謝,正欲去取茶壺,另外一名老者已經拎起茶壺,站起身來,說道:“東翁,我來。”
如那位老板娘所說,這半年多來,這兩名老者和那名中年男子,除了大雨天,幾乎每天早晨都會到這個麵攤兒吃麵,而且來得都很早。
麵攤兒的老板和老板娘都不清楚,這位黃老爺究竟是做什麽買賣的。但是,他們卻能看得出,這位黃老爺,一定不是普通人。他做的,一定是大買賣。因為,這位黃老爺雖然隨和,但舉手投足之前透出的那種貴氣,卻是很多人裝都裝不來的。
就是黃老板身邊的那位餘管家和那位陳護院,他們雖然在黃老板身邊總是擺出一副仆從的姿態,但麵攤兒老板夫婦倆卻覺得,他們的舉止,也比他們夫婦倆之前見過的許多達官貴人要從容大方得多。
麵攤兒老板夫婦倆猜得沒錯。
這位黃老板,確實不是普通人。他身邊的兩位仆從,也不是普通人。
但是,就是打死麵攤兒老板夫婦倆,他們也猜不出,這位黃老板究竟有多不普通。如果真地給他們知道了這位黃老板的真實身份,隻怕那位老板娘在這位黃老板麵前站都要站不穩了。因為,這位黃老板,並非真地姓黃。
他姓熊。
他的姓,乃是大楚皇姓。
而他,正是大楚前任國主,如今的太上皇,楚皇。
至於他身邊的另一位老者和那位陳姓中年男子,自然就是餘懷恩和陳三了。
三年前,楚皇禪位於太子熊樗之後,餘懷恩也立即辭去了大總管之職,將其交由原太子府總管孫立本接掌。陳三也將內司大統領之職讓於孫空,和餘懷恩一起,專心侍奉在已經禪位的楚皇身前。
是年夏天,楚皇以避暑為名,白龍魚服,僅僅隻帶著餘懷恩和陳三二人就離了丹陽,悄悄地來到了寧遠。
隻是,楚皇此行雖然極為隱秘,但既然入了寧遠,又怎可能瞞得住楊弘義一家三代?
楊弘義親身前往楚皇落腳之處拜見之後,依楚皇的意思,也將楚皇來到寧遠的消息給瞞了下來,還特地為楚皇安排了一處頗為清淨的莊院,並遵照楚皇的要求,極少再去拜見楚皇。
當初說是來寧遠避暑,但楚皇自從於二十年後再次來到寧遠,便再也沒有離開過,更沒有再迴過丹陽。
前兩年,楚皇在餘懷恩和陳三的陪同下,不僅幾乎走遍了寧遠地界所有主要的城鎮,還時不時到鄉村之中,與老農們坐在田間地頭嘮嗑。
半年多前,楚皇帶著餘懷恩和陳三來到現在的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叫做金銀鎮。
它所在的位置,就在雁門關前。
它的前身,就是雁門關前原來那處與天狼交界的三十裏緩衝地帶。
但是,如今,它早已舊貌換了新顏,再也不是原來那種杳無人煙的荒涼景象了。
這裏,現在已經成為大楚與天狼交界處最為繁華的邊貿重鎮。
這個鎮子,是上次雁門大捷之後,寧遠動用了大量民夫以及俘獲的七國聯軍建成的。
上次雁門一戰,寧遠俘獲的七國聯軍有三十餘萬。
與天狼和議之後,寧遠將包括牧天豪本人在內的天狼降兵降將都給釋放了迴去。但是對於其他幾國,既然他們的國主都對這些俘虜下了處死的命令,也未遣使前來與大楚和議,寧遠自然沒有將他們也放迴去的道理。
不放迴去,寧遠也不能白白地耗費錢糧就那麽養著他們,便將他們都充作勞力,參與到這座邊貿重鎮的建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