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寧遠和議的內容傳遍大楚。


    大楚之內,舉國嘩然。


    寧遠之外,更是群情激憤,罵聲一片。甚至在寧遠之內,也有許多人對和議的內容無法理解。


    因為,所有人,包括絕大多數的飽學之士,乃至一些當世大儒,都覺得楊昊這次讓大楚吃大虧了。


    楊昊沒讓天狼割地。


    他連一個大子兒都沒跟天狼要。


    楊昊也沒打算扣住俘獲的天狼兵將不放。


    他向天狼使團承諾,等雙方國主在和議書上正式蓋印,和議書正式生效之後,寧遠立即釋放所有被俘的天狼兵將,包括牧天豪和蕭博西二人。


    當然,楊昊也代表大楚向天狼提出了一些條件。


    條件還不能說少。


    其中主要有這樣幾條。


    其一,自和議書正式生效之日起,天狼向大楚全麵開放軍工之外的所有商業。對於在天狼境內進行合法經營活動的大楚商人,天狼保證其人身及財產安全。


    其二,自和議書正式生效之日起,天狼向大楚全麵開放所有民用港口,並在各個港口劃出專供大楚商船停靠及裝卸貨物的區域。


    其三,自和議書正式生效之日起,天狼不再限製楚風學院在天狼境內的數量,亦不限製楚風學院在天狼境內招收學員的數量。


    其四,自和議書正式生效之日起,天狼允許大楚在天狼境內發行邸報。隻要邸報內容不涉及天狼軍政要務,天狼不得對邸報內容進行幹涉或限製。


    其五,自和議書正式生效之日起,天狼不再以官方名義限製寧遠官號銀票在天狼境內的使用和流通。


    其六,自和議書正式生效之日起,天狼不再對來自大楚的商品加征任何稅費,而以與天狼本國商品完全相同的稅率進行征稅。


    其七,自和議書正式生效之日起,天狼不再限製大楚之人在天狼境內購買軍工之外的各種產業,包括房屋和土地。


    除了主要的這幾條之外,楊昊還列出了其他一些條件,諸如大楚可以在天狼境內派駐少量的護衛人員對楚風學院等地進行保護,又諸如大楚之人在天狼境內如果觸犯刑律,天狼在對其進行處罰前,需與天狼境內的大楚使節溝通雲雲,大多也都是圍繞著那幾個主要的條件在做一些補充。


    這都是些什麽啊?


    在大楚占盡了優勢的情況下,怎麽就談了個這?


    做買賣?在咱大楚就不能做買賣了嗎?非得天遠地遠地跑到還不如大楚的天狼去做買賣?


    要港口?不說從大楚到天狼走最近的水路一個單邊至少要耗費個把月時間,單說這一路江河之上的各種危險,就已經讓許多走過一次的老船工再也不願意走第二次了。


    不限製楚風學院的數量?這算什麽?


    咱大楚到天狼開辦楚風學院,本來就是把咱大楚的好教給天狼了。在天狼開辦的楚風學院越多,不是咱們越吃虧嗎?


    在大楚發行邸報?這又是什麽鬼?


    邸報這玩意兒,尤其是在寧遠,看邸報的人倒是越來越多了,老百姓從邸報中獲取的信息也是越來越多了。但是,到天狼發行邸報,還不能說天狼的軍政,費的又是哪門子勁?


    在天狼使用寧遠的官號銀票?


    這倒是能方便在天狼經商的大楚商人。隻是,大楚發行銀票的商號不少,為啥隻提寧遠的官號銀票?


    天狼允許大楚之人在天狼購買包括房屋和土地在內的各種產業?


    聽起來倒是不錯。問題是,不要銀子嗎?又有多少人願意離開越來越好的大楚,跑到一年有大半時間天寒地凍的天狼去買房買地?


    主要的七條當中,唯一一條讓大楚之人覺得稍微有點兒好處的就是第六條。但是,就是這一條,對於絕大多數的大楚之人好像也沒什麽用啊!因為,在天狼經商的大楚之人,畢竟是極少數的一部分人。


    所以,楊昊這是談了個啥啊?


    尤其讓人氣憤的是,楊昊對天狼開出的所有條件,還做了對等的承諾。


    也就是說,大楚在這次和議之中,一個銅板的便宜都沒占到。


    在占盡優勢的情況下談成這樣,這分明就是談了個寂寞啊!


    更讓人可氣的是,在和議結束的當天,寧遠就直接將和議書的內容廣示寧遠,並以八百裏加急將雙方代表簽好字的和議書送往京城,還附上了一大堆囉嗦話,大意就是說,既然朝廷讓楊昊來做這個主議之人,那麽,楊昊談好的東西,朝廷若是反悔,就會有損大楚的威信雲雲。


    還大楚的威信?!


    楊昊若是還知道維護大楚的威信,怎麽會談成這樣?


    寧遠這麽說,不就是以大義為名,變相地綁架朝廷,不讓朝廷對和議的結果提出任何異議嗎?


    而就在朝廷收到寧遠加急送來的和議書的第二日,天狼狼主牧樊傑再次派往大楚的使者也到了丹陽。


    使者這次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帶來了已經加蓋狼主大印的和議書,等著楚皇在和議書上加蓋玉璽。


    聽到天狼使者來得這麽快,大楚之人愈發覺得,大楚這次吃虧吃大發了。否則,天狼怎麽會這麽著急忙慌、迫不及待地想讓和議書正式生效?


    於是,罵楊昊的人更多了。


    說什麽的都有。


    說得最多的,就是楊昊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傻子。


    暗地裏甚至說楊昊喪權辱國的都有。


    如果不是雁門的一場大捷,如果不是楊昊帶著虎賁一路殺入天狼大大揚了一番大楚的威風,估計都會有人罵楊昊是賣國賊。


    許多朝臣也紛紛向宮內遞奏折,參奏楊昊。


    隻是,奏折是遞進去了,但卻沒能得到宮中的任何迴應。


    一些消息靈通的人說,在寧遠發出的加急和議書到達京師的當天,楚皇急召太子和太子之師餘固進宮了。


    消息靈通人士還透露,這也是此次京師戒嚴以來,楚皇第一次召人入宮。


    至於楚皇和太子以及餘固談了什麽,無人得知。


    但是,第二天,楚皇終於又開朝了。


    與上次朝會相比,這次的朝會,有些不同。


    首先,位列朝堂的人,少了不少。


    雍王、威王等幾位親王都不見了。


    右相邱東瀚、戶部尚書江承疇等多位重臣也不見了。


    其次,此次朝會一開始,殿頭官就吆喝了,今日朝會,楚皇不聽任何奏事,亦不議任何事。


    換言之,此次朝會,楚皇一個人說,文武百官隻能聽。


    楚皇隻說了三件事。


    其一,雁門大捷。


    為慶祝雁門大捷,朝廷決定於新年舉行慶典。


    同時,對參與雁門之戰的大楚官兵論功行賞。


    楚皇一說到論功行賞,很多大臣都把耳朵豎起來了,有些人甚至躍躍欲試,想要說上那麽兩句,卻被楚皇隻是掃了一眼,就將他們的話給掃迴肚子裏去了。


    掃了那麽一眼之後,楚皇說,一切按照大楚相應的製度進行,但對楊延平與楊昊父子二人的封賞除外。


    楚皇這麽一說,很多大臣又把耳朵豎起來了,急切地想要知道這父子二人會得到何種封賞。


    但是,楚皇卻不說了。


    楚皇開始說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和議之事。


    關於這件事,楚皇也說得很簡單。


    那就是,楊昊既然是楚皇欽點的大楚主議之人,那麽,為了維護大楚的威信,寧遠送來的和議書,大楚朝廷認了。


    楚皇這話一說出來,很多大臣又險些按捺不住了。如果不是楚皇又掃了一眼,殿頭官還大喝了一聲,陳三更是滿臉煞氣地杵在那兒,一定會有人跳出來反對。


    大夥兒正等著楚皇說第三件事的時候,楚皇卻又繞迴到第一件事了。


    楚皇說,雁門大捷,楊延平與楊昊二人論功當重賞。


    但是,此次與天狼和議,楊昊及寧遠文武的表現差強人意,故而不對楊延平與楊昊父子二人予以任何賞賜。


    聽到此處,許多大臣開始悄悄左右相顧,一副心領神會的樣子。


    雁門大捷啊!


    這是多大的一場勝利啊!


    如果楚皇真要對楊延平與楊昊父子二人進行封賞,再賜封楊家一個國公也不為過。


    此刻,楚皇一句話就把對楊延平與楊昊父子二人的封賞給徹底抹掉了,那就說明,楚皇對此次和議的結果,不是有些不滿意,而是非常不滿意啊。


    眾臣正琢磨間,楚皇說出了第三件事。


    一件震得眾臣發暈的事。


    這就是,楚皇決定將皇位傳於太子,而且新皇登基大典就與新年大捷慶典同時舉行。


    說完這件事,楚皇又掃了一眼眾臣,直接就起身退朝了,留下闔殿傻了眼的群臣。


    當日,此次朝會上議的,不是,是楚皇說的這三件事,以比和議書傳播速度更快的速度傳遍了整個大楚。


    大楚境內,又是一片嘩然。


    這三件事,第一件事還好說,但另外兩件,太引人遐想了。


    對楊延平父子不加封賞,這意味著什麽?


    是不是意味著,朝廷,尤其是楚皇和即將繼位的太子,因為楊昊這個大傻子這次幹的這件大傻事,對寧遠,尤其是對楊家,開始不滿了?


    楚皇為什麽又會在這個時候傳位於太子?


    大楚曆代,從來就沒這個先例啊!


    甚至包括大楚之前的曆朝曆代,也都沒有這個先例。


    縱觀曆朝曆代的所有帝皇,哪一個不是一直幹到駕崩才將皇位傳下去的?


    楚皇這麽做,究竟是出於什麽考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間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近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近鄉並收藏人間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