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在離開寧遠之前,楊弘義及楊延平夫婦便和楊昊商議過。
楊家祖孫三代都推斷,此次楊昊入京,楚皇很有可能會問這個問題。
畢竟,寧遠這些年所做的許多事,不說是後無古人,至少在大楚,甚至包括大楚之前的曆朝曆代,皆無先例可循。
對於這個問題,楊家祖孫三代都認為,一旦楚皇問起,楊昊唯一能做的,隻能是如實告知。因為,這件事在寧遠官員之中,可以說是一件半公開的事了。而以陳三所轄內司之能,不可能打探不到相關的消息。
但是,若是據實相告,很有可能會引出更多相關的問題。
不過,此時楚皇已經拋出這個問題,就容不得楊昊多想了。
楊昊果斷答道:“迴稟陛下,確實是小子胡鬧,出了些主意。”
“胡鬧?“楚皇似笑非笑地看著楊昊,然後指了指龍案之上一摞奏折,說道:“小家夥,這些奏折都是彈劾寧遠離經叛道的,甚至有彈劾寧遠動搖我大楚之根本的。這樣的奏折,老餘這些年可是搬得腿都軟了,豈是你這小家夥一句胡鬧就能敷衍過去的?”
楊昊聞言,剛剛站起身來,楚皇抬起手,說道:“給朕好好坐著答話。年紀輕輕的,不要做磕頭蟲。”
楊昊隻得老老實實重新坐下,說道:“陛下,小子慚愧!”
“朕看你這樣子,可一點兒都不慚愧。”楚皇道。
楊昊:“......”
“朕再問你,這些主意,你從何得來?”楚皇盯著楊昊,拋出了第二個讓楊昊更撓頭的問題。
這也是楊弘義和楊延平夫婦最擔心的問題。
對於楊昊身上的秘密,楊弘義和楊延平夫婦也不甚明了。他們唯一知道的便是,楊昊有一個神通廣大的修行界的師父。這個師父,他們從來沒有見過,也不方便問太多。
這件事,一直也是楊家最大的秘密。
楚皇會問這件事,也在楊家祖孫三代的預料之中。
楊昊臨行前,楊家祖孫商議來商議去,最終決定,若是楚皇問起這件事,楊昊隻能是給一個摸棱兩可的答案,略略透露一點兒關於楊昊師父的信息。畢竟,楊昊總不能對楚皇說,自己是生而知之吧。
而且,楊昊稍稍透露一些關於他師父的信息,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為楊家消除一個不可為外人道的絕大隱患。
此刻聽到楚皇發問,楊昊並未立即作答,而是站起身來,對楚皇躬身道:“陛下,關於這件事,小子鬥膽,有一個不情之請,想請陛下恩準!”
“哦?老餘,你看看,這個小家夥果然離經叛道,居然跟朕談起條件來了。”楚皇笑道。
“咳,咳咳,楊世子,萬歲爺麵前,不可造次!”餘懷恩咳嗽兩聲,給楊昊使了個眼色。
“行了,你這老東西,還給這小家夥打掩護,真當朕老眼昏花了嗎?”楚皇笑罵了一句,接著道:“小家夥,朕準了。你坐下說話。”
楊昊又一躬身,說道:“多謝陛下!”
坐下身來,楊昊道:“陛下,實不相瞞,小子的主意,皆是拜一位高人所賜。”
給出這個答案,楊昊心道,小光頭可不就是一位高人嘛,就是個頭兒小了一點兒。
小光頭的喊聲瞬間在楊昊腦海中響起:“楊傻子,你說誰個頭兒小呢?!”
楊昊連忙裝傻,假裝什麽都沒聽見。
“楊傻子,裝傻是吧?你等著!”小光頭哼哼道。
“高人?”楚皇和餘懷恩同時露出好奇的神色。
“何種高人?”楚皇問道。
“陛下請恕罪!非是小子有心欺瞞陛下,實是這位高人有言,關於他的來曆,小子不可對任何人言明。而且,對於這位高人的真正來曆,小子也知之甚少。不過,這位高人告訴小子,他對寧遠也好,對我大楚也罷,隻有善意,絕無惡意。”楊昊答道。
“哦?如此神秘?”楚皇微微皺了皺眉,然後道:“小家夥,你是說,這位高人,並非我大楚之人?”
楊昊微一躊躇,貌似下了很大的決心,說道:“陛下,小子隻知道,這位高人,曾經去過無數片天地。小子的那些主意,乃是這位高人從其他的天地所獲。“
“小家夥,你是說,這位高人乃是修行之人?“楚皇和餘懷恩同時一驚。
“請陛下為小子遮掩一二!“楊昊道。
“這就是你的不情之請?“楚皇道。
“是,陛下!若非陛下垂詢,未得這位高人許可,小子斷不敢將此事道與人知。“楊昊道。
“楊老愛卿與你父母可知此事?”楚皇道。
“迴稟陛下,小子的家祖及父母曾遭遇來自修士的威脅,乃是這位高人出手化解,故而亦知這位高人的存在。不過,家祖及家父家母所知,亦止於此。”楊昊答道。
楚皇略一沉吟,似是想要再問什麽,卻又似將問題咽了迴去,說道:“小家夥,朕準了。這件事,就止於朕這禦書房。“
“多謝陛下!“楊昊站起身,躬身道。
“小家夥,朕既許你父親於寧遠自治,便不會太多過問寧遠之事。”楚皇道。
楊昊正欲答話,餘懷恩插話道:“楊世子,這些奏折,萬歲爺可是都幫寧遠擋下來了。”
楊昊忙站起身,對楚皇躬身道:“小子代家祖、家父及寧遠上下數千萬軍民謝陛下隆恩!陛下聖明!”
這句謝辭,楊昊確確實實是發自真心。
雖說二十年前那場大戰之後,楚皇將寧遠賜為楊延平封地,並特許楊延平在寧遠自治,但與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國家一樣,大楚依然是皇權至上。若無楚皇的支持或默許,寧遠這些年所做的許多事情,不僅不可能做成,更有可能給寧遠惹來潑天大禍。
“小家夥,朕若是不給寧遠擋下這些奏折,是不是就不聖明了?”楚皇用極為罕見的玩笑口氣道。
餘懷恩聞言,頓時一愣。
萬歲爺今兒個是怎麽了?
這心情不是一般地好啊!
餘懷恩在楚皇跟前侍奉了幾十年,可從沒見過楚皇這樣。
楊昊聞言,也是一愣。
自懂事以來,這還是楊昊第一次真正於君前奏對。在楊昊聽來,楚皇這話,可就太重了。
楊昊正要拜倒,楚皇哈哈一笑,說道:“你這小家夥,也不是那麽聰明嘛!”
楊昊這才明白,楚皇是在跟自己說笑了。
待楊昊坐下,楚皇又開口道:“朕之前不過問寧遠的事,以後也不會過問。不過,有幾個問題,朕卻想聽聽你的說法。”
楊昊道:“陛下請賜問!”
楚皇道:“寧遠的這個土地改革,你早就想做了吧?”
楊昊微微一怔,答道:“迴稟陛下,這件事,小子確實早就想做了。隻是......”
“隻是你也有些害怕,是不是?”楚皇打斷楊昊的話,說道。
“陛下聖明!”楊昊道。
“朕還以為,你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呢。”楚皇笑道。
楊昊:“......”
“小家夥,你很不厚道啊!簡夫子這樣的君子,你也敢推出來做擋箭牌。”楚皇又似笑非笑道。
楊昊道:“陛下,情非得已,小子慚愧!”
“嗬,這次倒還真有點兒慚愧的樣子。”楚皇道。
餘懷恩在一旁看得又是一愣。
今兒個萬歲爺這究竟是怎麽了?
莫說在朝臣麵前,便是在眾位皇子麵前,萬歲爺也從來不曾似今日這般放下君王的威嚴啊!
“小家夥,你跟朕說說,你既然知道這件事做不得,為什麽一定要做?你可知道,因為這件事,朕收到了多少參奏你們的折子?老餘,鬧著要死諫的有多少個了?”楚皇道。
“迴稟萬歲爺,老奴所知的,已有十四位。”餘懷恩躬身答道。
“小家夥,聽到沒有?要到朕這兒死諫的,就有十多位了。說說吧,你怎麽想的。”楚皇道。
楊昊站起身,說道:“陛下,小子有幾個問題,想先請教餘大總管。”
餘懷恩一愣,心道,這怎麽還有自己的事了?
楚皇卻似明白了什麽,點頭道:“你問。”
楊昊對餘懷恩躬身一禮,說道:“大總管,請恕小子冒昧。”
餘懷恩道:“世子不必多禮!世子請問。”
楊昊道:“大總管,在您看來,我大楚億萬百姓,日日辛勤勞作,所求為何?“
餘懷恩道:“自是為安居樂業。“
楊昊接著問道:“大總管,以您之了解,我大楚億萬百姓,是否皆已安居樂業?“
餘懷恩心中微微一震,已經明白楊昊為什麽要將自己也拉進這番話了。
這小子不糊塗啊!這句話,沒話直接問萬歲爺啊!
餘懷恩答道:“以老朽之了解,我大楚尚有許多百姓,並未安居樂業。不過,在老朽看來,天下各朝,皆不敢言其百姓均已安居樂業。”
雖然隻是給了這麽一個模糊的答案,跟著又找補了一句,餘懷恩已感覺到自己的後背隱隱有冷汗滲出。
餘懷恩雖然已經明白楊昊的用意,更理解楊昊的難處,但心中卻暗暗叫苦。照這個趨勢問下去,這小子的下一個問題,可能就會要了自己這條老命了。
楊家祖孫三代都推斷,此次楊昊入京,楚皇很有可能會問這個問題。
畢竟,寧遠這些年所做的許多事,不說是後無古人,至少在大楚,甚至包括大楚之前的曆朝曆代,皆無先例可循。
對於這個問題,楊家祖孫三代都認為,一旦楚皇問起,楊昊唯一能做的,隻能是如實告知。因為,這件事在寧遠官員之中,可以說是一件半公開的事了。而以陳三所轄內司之能,不可能打探不到相關的消息。
但是,若是據實相告,很有可能會引出更多相關的問題。
不過,此時楚皇已經拋出這個問題,就容不得楊昊多想了。
楊昊果斷答道:“迴稟陛下,確實是小子胡鬧,出了些主意。”
“胡鬧?“楚皇似笑非笑地看著楊昊,然後指了指龍案之上一摞奏折,說道:“小家夥,這些奏折都是彈劾寧遠離經叛道的,甚至有彈劾寧遠動搖我大楚之根本的。這樣的奏折,老餘這些年可是搬得腿都軟了,豈是你這小家夥一句胡鬧就能敷衍過去的?”
楊昊聞言,剛剛站起身來,楚皇抬起手,說道:“給朕好好坐著答話。年紀輕輕的,不要做磕頭蟲。”
楊昊隻得老老實實重新坐下,說道:“陛下,小子慚愧!”
“朕看你這樣子,可一點兒都不慚愧。”楚皇道。
楊昊:“......”
“朕再問你,這些主意,你從何得來?”楚皇盯著楊昊,拋出了第二個讓楊昊更撓頭的問題。
這也是楊弘義和楊延平夫婦最擔心的問題。
對於楊昊身上的秘密,楊弘義和楊延平夫婦也不甚明了。他們唯一知道的便是,楊昊有一個神通廣大的修行界的師父。這個師父,他們從來沒有見過,也不方便問太多。
這件事,一直也是楊家最大的秘密。
楚皇會問這件事,也在楊家祖孫三代的預料之中。
楊昊臨行前,楊家祖孫商議來商議去,最終決定,若是楚皇問起這件事,楊昊隻能是給一個摸棱兩可的答案,略略透露一點兒關於楊昊師父的信息。畢竟,楊昊總不能對楚皇說,自己是生而知之吧。
而且,楊昊稍稍透露一些關於他師父的信息,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為楊家消除一個不可為外人道的絕大隱患。
此刻聽到楚皇發問,楊昊並未立即作答,而是站起身來,對楚皇躬身道:“陛下,關於這件事,小子鬥膽,有一個不情之請,想請陛下恩準!”
“哦?老餘,你看看,這個小家夥果然離經叛道,居然跟朕談起條件來了。”楚皇笑道。
“咳,咳咳,楊世子,萬歲爺麵前,不可造次!”餘懷恩咳嗽兩聲,給楊昊使了個眼色。
“行了,你這老東西,還給這小家夥打掩護,真當朕老眼昏花了嗎?”楚皇笑罵了一句,接著道:“小家夥,朕準了。你坐下說話。”
楊昊又一躬身,說道:“多謝陛下!”
坐下身來,楊昊道:“陛下,實不相瞞,小子的主意,皆是拜一位高人所賜。”
給出這個答案,楊昊心道,小光頭可不就是一位高人嘛,就是個頭兒小了一點兒。
小光頭的喊聲瞬間在楊昊腦海中響起:“楊傻子,你說誰個頭兒小呢?!”
楊昊連忙裝傻,假裝什麽都沒聽見。
“楊傻子,裝傻是吧?你等著!”小光頭哼哼道。
“高人?”楚皇和餘懷恩同時露出好奇的神色。
“何種高人?”楚皇問道。
“陛下請恕罪!非是小子有心欺瞞陛下,實是這位高人有言,關於他的來曆,小子不可對任何人言明。而且,對於這位高人的真正來曆,小子也知之甚少。不過,這位高人告訴小子,他對寧遠也好,對我大楚也罷,隻有善意,絕無惡意。”楊昊答道。
“哦?如此神秘?”楚皇微微皺了皺眉,然後道:“小家夥,你是說,這位高人,並非我大楚之人?”
楊昊微一躊躇,貌似下了很大的決心,說道:“陛下,小子隻知道,這位高人,曾經去過無數片天地。小子的那些主意,乃是這位高人從其他的天地所獲。“
“小家夥,你是說,這位高人乃是修行之人?“楚皇和餘懷恩同時一驚。
“請陛下為小子遮掩一二!“楊昊道。
“這就是你的不情之請?“楚皇道。
“是,陛下!若非陛下垂詢,未得這位高人許可,小子斷不敢將此事道與人知。“楊昊道。
“楊老愛卿與你父母可知此事?”楚皇道。
“迴稟陛下,小子的家祖及父母曾遭遇來自修士的威脅,乃是這位高人出手化解,故而亦知這位高人的存在。不過,家祖及家父家母所知,亦止於此。”楊昊答道。
楚皇略一沉吟,似是想要再問什麽,卻又似將問題咽了迴去,說道:“小家夥,朕準了。這件事,就止於朕這禦書房。“
“多謝陛下!“楊昊站起身,躬身道。
“小家夥,朕既許你父親於寧遠自治,便不會太多過問寧遠之事。”楚皇道。
楊昊正欲答話,餘懷恩插話道:“楊世子,這些奏折,萬歲爺可是都幫寧遠擋下來了。”
楊昊忙站起身,對楚皇躬身道:“小子代家祖、家父及寧遠上下數千萬軍民謝陛下隆恩!陛下聖明!”
這句謝辭,楊昊確確實實是發自真心。
雖說二十年前那場大戰之後,楚皇將寧遠賜為楊延平封地,並特許楊延平在寧遠自治,但與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國家一樣,大楚依然是皇權至上。若無楚皇的支持或默許,寧遠這些年所做的許多事情,不僅不可能做成,更有可能給寧遠惹來潑天大禍。
“小家夥,朕若是不給寧遠擋下這些奏折,是不是就不聖明了?”楚皇用極為罕見的玩笑口氣道。
餘懷恩聞言,頓時一愣。
萬歲爺今兒個是怎麽了?
這心情不是一般地好啊!
餘懷恩在楚皇跟前侍奉了幾十年,可從沒見過楚皇這樣。
楊昊聞言,也是一愣。
自懂事以來,這還是楊昊第一次真正於君前奏對。在楊昊聽來,楚皇這話,可就太重了。
楊昊正要拜倒,楚皇哈哈一笑,說道:“你這小家夥,也不是那麽聰明嘛!”
楊昊這才明白,楚皇是在跟自己說笑了。
待楊昊坐下,楚皇又開口道:“朕之前不過問寧遠的事,以後也不會過問。不過,有幾個問題,朕卻想聽聽你的說法。”
楊昊道:“陛下請賜問!”
楚皇道:“寧遠的這個土地改革,你早就想做了吧?”
楊昊微微一怔,答道:“迴稟陛下,這件事,小子確實早就想做了。隻是......”
“隻是你也有些害怕,是不是?”楚皇打斷楊昊的話,說道。
“陛下聖明!”楊昊道。
“朕還以為,你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呢。”楚皇笑道。
楊昊:“......”
“小家夥,你很不厚道啊!簡夫子這樣的君子,你也敢推出來做擋箭牌。”楚皇又似笑非笑道。
楊昊道:“陛下,情非得已,小子慚愧!”
“嗬,這次倒還真有點兒慚愧的樣子。”楚皇道。
餘懷恩在一旁看得又是一愣。
今兒個萬歲爺這究竟是怎麽了?
莫說在朝臣麵前,便是在眾位皇子麵前,萬歲爺也從來不曾似今日這般放下君王的威嚴啊!
“小家夥,你跟朕說說,你既然知道這件事做不得,為什麽一定要做?你可知道,因為這件事,朕收到了多少參奏你們的折子?老餘,鬧著要死諫的有多少個了?”楚皇道。
“迴稟萬歲爺,老奴所知的,已有十四位。”餘懷恩躬身答道。
“小家夥,聽到沒有?要到朕這兒死諫的,就有十多位了。說說吧,你怎麽想的。”楚皇道。
楊昊站起身,說道:“陛下,小子有幾個問題,想先請教餘大總管。”
餘懷恩一愣,心道,這怎麽還有自己的事了?
楚皇卻似明白了什麽,點頭道:“你問。”
楊昊對餘懷恩躬身一禮,說道:“大總管,請恕小子冒昧。”
餘懷恩道:“世子不必多禮!世子請問。”
楊昊道:“大總管,在您看來,我大楚億萬百姓,日日辛勤勞作,所求為何?“
餘懷恩道:“自是為安居樂業。“
楊昊接著問道:“大總管,以您之了解,我大楚億萬百姓,是否皆已安居樂業?“
餘懷恩心中微微一震,已經明白楊昊為什麽要將自己也拉進這番話了。
這小子不糊塗啊!這句話,沒話直接問萬歲爺啊!
餘懷恩答道:“以老朽之了解,我大楚尚有許多百姓,並未安居樂業。不過,在老朽看來,天下各朝,皆不敢言其百姓均已安居樂業。”
雖然隻是給了這麽一個模糊的答案,跟著又找補了一句,餘懷恩已感覺到自己的後背隱隱有冷汗滲出。
餘懷恩雖然已經明白楊昊的用意,更理解楊昊的難處,但心中卻暗暗叫苦。照這個趨勢問下去,這小子的下一個問題,可能就會要了自己這條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