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絹絲卷緩緩展開,細膩流光抹過一行行小字。
楚瑜用手中的青竹筆杆末端輕輕點在那小字上,待看到一半的時候,麵前忽然炸開一聲——大人!
青竹筆晃了晃,險些從指尖抖出去,楚瑜輕吸一口氣,伸手不經意似地按了按耳廓。
待再抬頭打量李恣方才發現這位小進士竟是麵頰飛紅,一雙眸子亮得如同璀璨的星子。他似是察覺自己的失態,輕輕抿了下唇,耳尖也透出淡淡薄紅。
“到底是江南水土好,出得這般鍾靈毓秀的人物。”楚瑜勾了勾唇角,話雖親切,可聲音太過清冷,笑容太過疏離,倒是叫人體味不出半分溫度來。
李恣穩了穩心神,眉心微皺,將視線壓低下去,不敢多看眼前這位尚書大人,隻是道:“大人謬讚,學生當不起。學生不過出身窮鄉僻壤之地罷了。”
楚瑜自是知道李恣出身,手裏這卷就是差人專門找來的,上麵詳寫盡了李恣的來頭背景。一句話來講,草根的不能更草根。
沒有宗族,沒有靠山,甚至親緣寡淡父母早逝連個家都沒有。自小全靠村裏人的接濟長大,被村頭教書先生啟蒙入學,後來得座師欣賞,竟奇跡般的直到今日取得功名。
若說李恣不是天縱英才的聰慧,楚瑜是不信的。
可若說是才華橫溢,卓爾不群偏又……
“青葙,今日找你來是想問一問你,”楚瑜頓了頓道,“你可願意來戶部聽政,拜本官為座師?”
這句話不亞於萬裏晴空的一道驚雷,霹的李恣險些一個趔趄,他雙眸大睜,心下卻是千萬個不解。
楚瑜見半晌得不到迴應,疑惑道:“你不願意?”
“不,不是!”李恣有些語無倫次,道:“非是不願意拜大人為座師,隻是……隻是恣有惑。”
楚瑜微微頷首,示意他說。
李恣雖有些羞於啟齒,但仍是坦誠道:“恣愚鈍,雖得進士卻也隻堪堪是三甲末流,莫說比不得一甲狀元榜眼探花驚才絕豔,比不得二甲諸多進士才華卓越,就連三甲裏也多得是德才兼備者。故而不明白,大人為何單單看上恣。”
這番話說的坦率直白,讀書人多心氣高,自負且藏拙,而李恣麵對直接入戶部聽政這等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竟是也能眼也不眨地坦然提疑,不得不算極是可愛。
楚瑜眼底帶了零星笑意,道:“那我也來問問你,世人多以沉博絕麗、辭藻雅致的文章為上佳。以古今論政、論民、論戰為題。偏為何你的試卷棄炳炳烺烺的辭藻,以那等平鋪直敘的言辭為刃,挑了最末的商道來論。是想要劍走偏鋒,獨辟蹊徑?”
李恣眉心微皺,堅定搖頭,道:“非是要獨辟蹊徑,卷上所言,皆是恣心中所想。雖商為末,可若能安國富國又豈能因此而規避?殊不知熙熙攘攘,利來利往可為一柄好刃,若得以好生使用,成益未可知。恣愚,所論商道太過淺顯,讓大人見笑了。”
楚瑜麵上不動聲色,心底卻極為滿意。進士裏不乏才高八鬥者,可心思通透澄澈,敢坦率直言者唯李恣,無他耳。所以旁人看不上的小進士,被楚瑜順手撿走。
“以鹽鐵為引,分千萬股,行商以運糧抵邊境得以換取。此為你試卷中所寫,如何說?”楚瑜問道。
李恣心下一凜,明白這是座師要考校自己。
“願舉一例,令商人於大同倉入米一石,太原倉入米一石三鬥。給淮鹽一小引。商人賣鬻畢,即以原引赴所在繳之,帝從其請,召商輸糧而與之鹽。氣候各行省邊境,多召商中鹽以備邊儲。計道裏遠近,自五石至一石有差……”
班房裏對策聲不停歇。
房簷下有一柳枝兒編成的鳥籠,裏麵養著一隻紅嘴綠鸚哥兒,正歪著腦袋眨著黑豆眼往裏頭瞅……
溫茶清香,楚瑜淺淺抿了一口,放下杯盞。通過一番對策,對於李恣愈發滿意。心性澄且堅,聰慧又通透明達,雖年紀尚輕,但自有一番不驕不躁的沉穩。假以時日,當成大器。
“大人……”李恣剛開口就被楚瑜抬手打斷。
“還不願入我戶部?”楚瑜問。
以李恣的名次,若放棄這次機會,恐怕隻能被外放了。
李恣臉上消退的溫度忽然又升溫:“恣,願意。”
楚瑜這才揚起唇角:“那就不要叫我大人,我有心將你當我半個學生。”
“先生!”李恣攏在袖中的手不由得緊了緊,壓下欣喜恭恭敬敬給楚瑜行了個學生禮,拜他為座師。
楚瑜白撿了珠混魚目的寶貝,心情大好,緩緩起身推開門。李恣跟在他身後。
夕陽一抹紅,映出楚瑜眉眼幾分譎豔,就連身上的公服都顯出無與倫比的清貴雍容。
李恣有些癡了,從不曾想世間有此一景,勝卻萬千。這讓他想到曾經小時候見過的一株不知名的花,生於峭壁間,不以無人而不芳。分明美的奪人眼,卻偏又隔了天涯般遠,叫人隻能努力抻長了脖子,用力踮起腳尖,試圖縮近一尺之距。
“到放衙時辰了,走吧,我送你迴家。”楚瑜話音剛落,隻聽見身後咣當一聲。
迴頭,見李恣絆趴在門檻。
楚瑜:……
※
時年三月,正是春寒未過,楚瑜比旁人還要怕冷些。
李恣看的分明,楚瑜剛出門就裹了厚厚的狐裘,半截羊脂白玉般的手指捏住領口,微微有些發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待出了衙門,往宮外走,方才看見楚家的車馬正候在外頭多時。
“二爺!”小廝遠遠瞧見直招唿了上去,從懷裏滾出了個精致的手爐塞到楚瑜手心裏。
楚瑜略微頷首,跟著上了馬車,輕輕轉過頭來,示意李恣上去。
“先生……”李恣並未跟上,站在下麵弓身一禮:“大人先迴吧,恣自己迴家就可以了。”
楚瑜挑起簾子,道:“無妨,並不著急迴府,先送你一程。”
“先生不必……”李恣有些急,又要推辭。
“上來。”楚瑜淡淡打斷他。
李恣一怔,隻覺得自己是那不聽老師話的學生,瞬間不敢反抗,乖乖跟著爬上了馬車,規規矩矩地坐在一旁。
楚瑜唇角微翹一瞬,眼底蒙上幾分笑意。
楚家的馬車從外麵看並不張揚,但裏麵卻別有乾坤。鹿皮裹壁,紅木鋪底,足下是番邦貢的波斯絨毯繡了大朵綺麗的花。一方鏤花小案上擺了鼎巴掌大的金銅九蓮香爐,透著幽幽蘭香。案角有一掐絲琺琅瓶,插著幾株白碧桃正枝頭吐蕊。
楚瑜坐在軟榻上,難得放鬆地往後倚了倚,卸下幾分嚴肅的他透出幾分慵懶。
李恣像是被施了什麽定身咒般,眼觀鼻鼻觀心,不敢多窺上座的先生,生怕那幾分慵媚叫人不經意恍惚了心神。
“青葙,家在哪裏?”楚瑜有些累,語氣裏帶出幾分含糊不清的鼻音。他伸手按住腰背,忍不住攥拳輕輕敲了敲,卻有些隔靴搔癢的無力感。到底是落下病,撐不住久坐,否則從後腰開始便隱隱發痛,針紮般叫人疼得沒脾氣,跟這雙一年到頭不太好使的腿有得一拚。
李恣猛地抬頭,半晌才輕聲道:“寧安南街,貓兒眼胡同。”
楚瑜抬眸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吩咐了車夫往李恣說的地方去。倒也明白了,為何李恣三番推辭這相送。
貓兒眼胡同極窄,勉強容得下兩人並肩,馬車進不去,李恣拜別座師正要下車,卻見楚瑜竟是跟著下來了。
“先生您快些迴去吧,外麵冷。”李恣攔住楚瑜。
楚瑜推開李恣手臂,道:“走吧。”
李恣:……
默默跟在座師後麵,有種無力感。
胡同口有幾個小孩正在嬉鬧著玩,隻聽他們拍著手笑鬧著。
“南街廊,北邊房,拆了東牆補西牆。鋤頭鐵犁排成行,不及戶部楚二郎!”
李恣臉色一白,下意識地朝那群小孩走了兩步,孩子們一哄而散。
為了充盈國庫,楚瑜拉了刑部大理寺一起下水,這兩年刑部負責抄家,戶部負責收贓。一時間上京高門人人自危,生怕戶部尚書喪心病狂到挖了自己家。得罪人是肯定的,楚瑜既是選擇做孤臣,就不曾想過自己究竟還能跟以前做總管大臣一樣左右逢源。
既是得罪了人,名聲自是好不到哪裏去,毀譽參半,便是街頭巷尾的孩童也能哼傳幾句諷刺意味極濃的歌謠來。
“先生……”李恣有些不是滋味。
楚瑜麵色無波,隻是朝胡同裏麵去:“無妨,走吧。”
胡同狹窄,地上滿是泥濘,家家戶戶總有將泔水倒在外頭的習慣,楚瑜一雙扣玉緞靴每一步都踩得李恣膽戰心驚。怕他靴上沾汙,怕他狐裘落塵。
“先生,到了!”李恣鬆了口氣,指了指前麵一戶小院。見楚瑜麵上有疑,又解釋道:“東家騰了個屋子給我,倒還算是清淨。”
最重要的是便宜,李恣咽迴了這句話。
楚瑜點了點頭,哪怕不進去也清楚是個什麽光景,於是道:“從前住在這裏無妨,眼下就不要住下去了,置辦個宅院吧。”
李恣輕輕點了點頭,然而並沒有錢置辦房產。
上京的宅院貴得令人咂舌,以李恣眼下每個月領的俸銀,攢個十年八年的沒準能在上京邊郊買個院。
楚瑜心裏明白李恣的窘境,寬慰道:“我差人幫你留意就是了,這裏太遠,你每日去戶部應卯也不方便。眼下就先跟我去國公府住吧。”
話音剛落,隻聽噗通一聲,李恣再度被門檻絆了一腳,險些摔地上。
楚瑜低頭打量了一眼那並不高的門檻,心想自己學生怕是跟門檻犯衝,找宅子的時候就不要找帶門檻的了。
李恣驚魂不定,座師邀我住他家,怎麽辦……
……
楚瑜一番好意,李恣無法推辭,也不敢推辭。
馬蹄噠噠噠,拽著李恣和他的全部家當——幾箱子書和幾件衣裳,駛向國公府。
下了車,李恣還是有些不安:“會不太打擾先生?”
楚瑜道:“不會,國公府人少,空著的院子有很多,閑著也是閑著。眼下上京現成的宅子不多,你找起來也麻煩,就先安心住著吧。”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就是走路的時候要當心些,門檻挺高的……”
李恣:……
這邊剛迴家,楚瑜還不等安頓好李恣,就聽見一聲脆生生的“爹爹。”
李恣眼前一花,隻見一團鵝黃撲向了楚瑜,仔細瞧去,原是一個小姑娘,身著鵝黃襦裙,白絨絨的狐毛薄夾襖襯得小臉粉雕玉琢,一雙忽閃閃的眸子帶出十足的嬌態,粉潤的唇翹著滿是甜意,叫人不得不心生喜愛。
“真兒。”楚瑜一把按住撲過來的小腦袋,屈指彈了下真兒鬢下垂著的步搖珠,惹得女兒撥浪鼓似的搖了搖頭。
真兒這才瞧見爹爹身後的人,小臉一紅,端起了閨秀模樣,輕輕福了一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恣一怔,想到之前那聲爹爹,這才明白,竟是楚瑜的女兒。一時間竟是有些說不清的滋味,想來也是,先生這等家世合該早就成家了。
真兒行了禮後,又拽住楚瑜不鬆手,詢問道:“爹爹今日迴來的有些晚。”
麵對女兒的楚瑜跟在外麵判若兩人,微微俯身眉眼俱是溫柔:“稍有些事耽擱了。”
“可有按時服藥?”真兒將小手從楚瑜手心裏抽出來,背在伸手,一板一眼問道。
楚瑜點頭:“自然有。”
真兒小心朝爹爹走近兩步,仰著小臉又問:“可有按時?”
楚瑜略微遲疑一瞬:“有。”
真兒秀眉一皺,聲音大了些:“爹爹當真有按時?”
楚瑜忍不住輕笑出聲:“忙著幾份案宗,稍稍涼了些許。”
真兒跺了跺腳,繡鞋上綴的花瓣金鈴兒跟著起了脆響:“良大夫曾說藥至七分溫,涼了對脾胃不好,爹爹怎的如此大意。”
楚瑜不敢得罪自己的心肝兒,忙道:“是爹爹疏忽,下次不會了。”
“當真?”
“當真。”
真兒這才重新將小手遞了過去,被楚瑜微涼的掌心牽住。
李恣看著眼前這一大一小,心頭幾分紛亂蕩然無存,無端起了幾分羨慕,道:“千金聰慧可人,想來定是平日裏先生和尊夫人教導的好。”
無心之言,卻淡了楚瑜臉上的笑容。
真兒看了眼爹爹,輕輕咬了咬粉唇道:“大人,真兒沒有娘。”
李恣心下一驚,料想自己說錯了話,不由得暗惱自己說話沒分寸,有些著急地想要同楚瑜解釋。
“真兒是我的女兒。”楚瑜一句話堵住了李恣的解釋。
李恣不明白楚瑜話中意思,卻也不好多言。
楚瑜吩咐家仆帶李恣去所住院子裏安頓歇息,又道:“有事直接差人找我,若是有住得不習慣的地方跟我說就是。家裏人少,不必見外。”
“叨擾先生了。”李恣又是一禮,這才跟著小廝下去。
楚瑜看著李恣清雋的背景,緩緩轉過身去,重新揉了揉女兒的頭頂。
真兒抬起頭,輕輕道:“走吧爹爹。”
楚瑜彎唇一笑:“好。”
“今日該抄《涅粲經》第十六卷了。”真兒掰著手指數了數。
楚瑜捏了捏掌心裏的小手:“今天爹爹有點累。”
真兒有些猶豫:“可觀雲山的方丈大師說爹爹思慮太深,鬱結於心,當日日抄錄佛經清心養身。”
楚瑜不忍女兒擔心,暗暗扶了下發痛的腰背,頷首道:“好,那便再抄一卷。”
花枝攔人衣袂,卷起幾縷清香。微風輕拂卷落零星花瓣,悄然落了這一大一小的發絲間……
國公府,驚鵲苑。
大丫鬟逢冬打理了房間,福了福道:“大人可先歇著,待會兒叫人傳飯。”
“多謝姑娘。”李恣迴了一禮。
逢冬趕緊側開身子:“大人使不得,委實折煞婢子了。”
李恣搖頭,道:“楚大人抬愛容我落腳國公府,是恣叨擾,辛苦姑娘了。”
“大人是二爺的座上賓,可萬萬莫要這樣說。”逢冬見李恣人俊俏又這般有禮,不由得道:“婢子多嘴兩句,大人莫要見怪。”
李恣道:“姑娘但說就是。”
逢冬稍稍壓低了些許聲音,道:“婢子鬥膽問一句,大人應不是上京人?”
李恣頷首。
逢冬這才道:“那就難怪不知我家二爺了……”
李恣想到之前的事,道:“莫不是恣說錯了話。”
逢冬搖頭:“不怪大人,隻是大人不知其間事罷了。”
“還望姑娘提點。”李恣懇請道。
逢冬忙擺手:“大人言重了……”她頓了頓,道:“真姑娘是我家二爺的女兒。”
“這我知……”李恣話未說完,驀地睜大眼睛。楚瑜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未曾反應過來,如今再聽逢冬重複一遍,方才明白其中意思。
真兒是楚瑜的女兒。
真兒是楚瑜親身生下的女兒。
逢冬見李恣迴過味來,繼續道:“之前那段錯亂姻緣,二爺已經和離,真姑娘重歸了楚家家譜,隻是從前舊事,府裏上下雖算不得皆諱莫如深,倒也無人敢提。婢子多嘴,大人隨意聽一耳朵就是……”
李恣久久無言,直到逢冬走後甚久,方才有些失魂落魄地坐下。腦海中滿是初見楚瑜的模樣,口中漸而微苦。原來這般風姿綽約的人物,竟也甘為人下,生兒育女的嗎?
卻不知染指霜華者是誰。
絹絲卷緩緩展開,細膩流光抹過一行行小字。
楚瑜用手中的青竹筆杆末端輕輕點在那小字上,待看到一半的時候,麵前忽然炸開一聲——大人!
青竹筆晃了晃,險些從指尖抖出去,楚瑜輕吸一口氣,伸手不經意似地按了按耳廓。
待再抬頭打量李恣方才發現這位小進士竟是麵頰飛紅,一雙眸子亮得如同璀璨的星子。他似是察覺自己的失態,輕輕抿了下唇,耳尖也透出淡淡薄紅。
“到底是江南水土好,出得這般鍾靈毓秀的人物。”楚瑜勾了勾唇角,話雖親切,可聲音太過清冷,笑容太過疏離,倒是叫人體味不出半分溫度來。
李恣穩了穩心神,眉心微皺,將視線壓低下去,不敢多看眼前這位尚書大人,隻是道:“大人謬讚,學生當不起。學生不過出身窮鄉僻壤之地罷了。”
楚瑜自是知道李恣出身,手裏這卷就是差人專門找來的,上麵詳寫盡了李恣的來頭背景。一句話來講,草根的不能更草根。
沒有宗族,沒有靠山,甚至親緣寡淡父母早逝連個家都沒有。自小全靠村裏人的接濟長大,被村頭教書先生啟蒙入學,後來得座師欣賞,竟奇跡般的直到今日取得功名。
若說李恣不是天縱英才的聰慧,楚瑜是不信的。
可若說是才華橫溢,卓爾不群偏又……
“青葙,今日找你來是想問一問你,”楚瑜頓了頓道,“你可願意來戶部聽政,拜本官為座師?”
這句話不亞於萬裏晴空的一道驚雷,霹的李恣險些一個趔趄,他雙眸大睜,心下卻是千萬個不解。
楚瑜見半晌得不到迴應,疑惑道:“你不願意?”
“不,不是!”李恣有些語無倫次,道:“非是不願意拜大人為座師,隻是……隻是恣有惑。”
楚瑜微微頷首,示意他說。
李恣雖有些羞於啟齒,但仍是坦誠道:“恣愚鈍,雖得進士卻也隻堪堪是三甲末流,莫說比不得一甲狀元榜眼探花驚才絕豔,比不得二甲諸多進士才華卓越,就連三甲裏也多得是德才兼備者。故而不明白,大人為何單單看上恣。”
這番話說的坦率直白,讀書人多心氣高,自負且藏拙,而李恣麵對直接入戶部聽政這等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竟是也能眼也不眨地坦然提疑,不得不算極是可愛。
楚瑜眼底帶了零星笑意,道:“那我也來問問你,世人多以沉博絕麗、辭藻雅致的文章為上佳。以古今論政、論民、論戰為題。偏為何你的試卷棄炳炳烺烺的辭藻,以那等平鋪直敘的言辭為刃,挑了最末的商道來論。是想要劍走偏鋒,獨辟蹊徑?”
李恣眉心微皺,堅定搖頭,道:“非是要獨辟蹊徑,卷上所言,皆是恣心中所想。雖商為末,可若能安國富國又豈能因此而規避?殊不知熙熙攘攘,利來利往可為一柄好刃,若得以好生使用,成益未可知。恣愚,所論商道太過淺顯,讓大人見笑了。”
楚瑜麵上不動聲色,心底卻極為滿意。進士裏不乏才高八鬥者,可心思通透澄澈,敢坦率直言者唯李恣,無他耳。所以旁人看不上的小進士,被楚瑜順手撿走。
“以鹽鐵為引,分千萬股,行商以運糧抵邊境得以換取。此為你試卷中所寫,如何說?”楚瑜問道。
李恣心下一凜,明白這是座師要考校自己。
“願舉一例,令商人於大同倉入米一石,太原倉入米一石三鬥。給淮鹽一小引。商人賣鬻畢,即以原引赴所在繳之,帝從其請,召商輸糧而與之鹽。氣候各行省邊境,多召商中鹽以備邊儲。計道裏遠近,自五石至一石有差……”
班房裏對策聲不停歇。
房簷下有一柳枝兒編成的鳥籠,裏麵養著一隻紅嘴綠鸚哥兒,正歪著腦袋眨著黑豆眼往裏頭瞅……
溫茶清香,楚瑜淺淺抿了一口,放下杯盞。通過一番對策,對於李恣愈發滿意。心性澄且堅,聰慧又通透明達,雖年紀尚輕,但自有一番不驕不躁的沉穩。假以時日,當成大器。
“大人……”李恣剛開口就被楚瑜抬手打斷。
“還不願入我戶部?”楚瑜問。
以李恣的名次,若放棄這次機會,恐怕隻能被外放了。
李恣臉上消退的溫度忽然又升溫:“恣,願意。”
楚瑜這才揚起唇角:“那就不要叫我大人,我有心將你當我半個學生。”
“先生!”李恣攏在袖中的手不由得緊了緊,壓下欣喜恭恭敬敬給楚瑜行了個學生禮,拜他為座師。
楚瑜白撿了珠混魚目的寶貝,心情大好,緩緩起身推開門。李恣跟在他身後。
夕陽一抹紅,映出楚瑜眉眼幾分譎豔,就連身上的公服都顯出無與倫比的清貴雍容。
李恣有些癡了,從不曾想世間有此一景,勝卻萬千。這讓他想到曾經小時候見過的一株不知名的花,生於峭壁間,不以無人而不芳。分明美的奪人眼,卻偏又隔了天涯般遠,叫人隻能努力抻長了脖子,用力踮起腳尖,試圖縮近一尺之距。
“到放衙時辰了,走吧,我送你迴家。”楚瑜話音剛落,隻聽見身後咣當一聲。
迴頭,見李恣絆趴在門檻。
楚瑜:……
※
時年三月,正是春寒未過,楚瑜比旁人還要怕冷些。
李恣看的分明,楚瑜剛出門就裹了厚厚的狐裘,半截羊脂白玉般的手指捏住領口,微微有些發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待出了衙門,往宮外走,方才看見楚家的車馬正候在外頭多時。
“二爺!”小廝遠遠瞧見直招唿了上去,從懷裏滾出了個精致的手爐塞到楚瑜手心裏。
楚瑜略微頷首,跟著上了馬車,輕輕轉過頭來,示意李恣上去。
“先生……”李恣並未跟上,站在下麵弓身一禮:“大人先迴吧,恣自己迴家就可以了。”
楚瑜挑起簾子,道:“無妨,並不著急迴府,先送你一程。”
“先生不必……”李恣有些急,又要推辭。
“上來。”楚瑜淡淡打斷他。
李恣一怔,隻覺得自己是那不聽老師話的學生,瞬間不敢反抗,乖乖跟著爬上了馬車,規規矩矩地坐在一旁。
楚瑜唇角微翹一瞬,眼底蒙上幾分笑意。
楚家的馬車從外麵看並不張揚,但裏麵卻別有乾坤。鹿皮裹壁,紅木鋪底,足下是番邦貢的波斯絨毯繡了大朵綺麗的花。一方鏤花小案上擺了鼎巴掌大的金銅九蓮香爐,透著幽幽蘭香。案角有一掐絲琺琅瓶,插著幾株白碧桃正枝頭吐蕊。
楚瑜坐在軟榻上,難得放鬆地往後倚了倚,卸下幾分嚴肅的他透出幾分慵懶。
李恣像是被施了什麽定身咒般,眼觀鼻鼻觀心,不敢多窺上座的先生,生怕那幾分慵媚叫人不經意恍惚了心神。
“青葙,家在哪裏?”楚瑜有些累,語氣裏帶出幾分含糊不清的鼻音。他伸手按住腰背,忍不住攥拳輕輕敲了敲,卻有些隔靴搔癢的無力感。到底是落下病,撐不住久坐,否則從後腰開始便隱隱發痛,針紮般叫人疼得沒脾氣,跟這雙一年到頭不太好使的腿有得一拚。
李恣猛地抬頭,半晌才輕聲道:“寧安南街,貓兒眼胡同。”
楚瑜抬眸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吩咐了車夫往李恣說的地方去。倒也明白了,為何李恣三番推辭這相送。
貓兒眼胡同極窄,勉強容得下兩人並肩,馬車進不去,李恣拜別座師正要下車,卻見楚瑜竟是跟著下來了。
“先生您快些迴去吧,外麵冷。”李恣攔住楚瑜。
楚瑜推開李恣手臂,道:“走吧。”
李恣:……
默默跟在座師後麵,有種無力感。
胡同口有幾個小孩正在嬉鬧著玩,隻聽他們拍著手笑鬧著。
“南街廊,北邊房,拆了東牆補西牆。鋤頭鐵犁排成行,不及戶部楚二郎!”
李恣臉色一白,下意識地朝那群小孩走了兩步,孩子們一哄而散。
為了充盈國庫,楚瑜拉了刑部大理寺一起下水,這兩年刑部負責抄家,戶部負責收贓。一時間上京高門人人自危,生怕戶部尚書喪心病狂到挖了自己家。得罪人是肯定的,楚瑜既是選擇做孤臣,就不曾想過自己究竟還能跟以前做總管大臣一樣左右逢源。
既是得罪了人,名聲自是好不到哪裏去,毀譽參半,便是街頭巷尾的孩童也能哼傳幾句諷刺意味極濃的歌謠來。
“先生……”李恣有些不是滋味。
楚瑜麵色無波,隻是朝胡同裏麵去:“無妨,走吧。”
胡同狹窄,地上滿是泥濘,家家戶戶總有將泔水倒在外頭的習慣,楚瑜一雙扣玉緞靴每一步都踩得李恣膽戰心驚。怕他靴上沾汙,怕他狐裘落塵。
“先生,到了!”李恣鬆了口氣,指了指前麵一戶小院。見楚瑜麵上有疑,又解釋道:“東家騰了個屋子給我,倒還算是清淨。”
最重要的是便宜,李恣咽迴了這句話。
楚瑜點了點頭,哪怕不進去也清楚是個什麽光景,於是道:“從前住在這裏無妨,眼下就不要住下去了,置辦個宅院吧。”
李恣輕輕點了點頭,然而並沒有錢置辦房產。
上京的宅院貴得令人咂舌,以李恣眼下每個月領的俸銀,攢個十年八年的沒準能在上京邊郊買個院。
楚瑜心裏明白李恣的窘境,寬慰道:“我差人幫你留意就是了,這裏太遠,你每日去戶部應卯也不方便。眼下就先跟我去國公府住吧。”
話音剛落,隻聽噗通一聲,李恣再度被門檻絆了一腳,險些摔地上。
楚瑜低頭打量了一眼那並不高的門檻,心想自己學生怕是跟門檻犯衝,找宅子的時候就不要找帶門檻的了。
李恣驚魂不定,座師邀我住他家,怎麽辦……
……
楚瑜一番好意,李恣無法推辭,也不敢推辭。
馬蹄噠噠噠,拽著李恣和他的全部家當——幾箱子書和幾件衣裳,駛向國公府。
下了車,李恣還是有些不安:“會不太打擾先生?”
楚瑜道:“不會,國公府人少,空著的院子有很多,閑著也是閑著。眼下上京現成的宅子不多,你找起來也麻煩,就先安心住著吧。”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就是走路的時候要當心些,門檻挺高的……”
李恣:……
這邊剛迴家,楚瑜還不等安頓好李恣,就聽見一聲脆生生的“爹爹。”
李恣眼前一花,隻見一團鵝黃撲向了楚瑜,仔細瞧去,原是一個小姑娘,身著鵝黃襦裙,白絨絨的狐毛薄夾襖襯得小臉粉雕玉琢,一雙忽閃閃的眸子帶出十足的嬌態,粉潤的唇翹著滿是甜意,叫人不得不心生喜愛。
“真兒。”楚瑜一把按住撲過來的小腦袋,屈指彈了下真兒鬢下垂著的步搖珠,惹得女兒撥浪鼓似的搖了搖頭。
真兒這才瞧見爹爹身後的人,小臉一紅,端起了閨秀模樣,輕輕福了一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恣一怔,想到之前那聲爹爹,這才明白,竟是楚瑜的女兒。一時間竟是有些說不清的滋味,想來也是,先生這等家世合該早就成家了。
真兒行了禮後,又拽住楚瑜不鬆手,詢問道:“爹爹今日迴來的有些晚。”
麵對女兒的楚瑜跟在外麵判若兩人,微微俯身眉眼俱是溫柔:“稍有些事耽擱了。”
“可有按時服藥?”真兒將小手從楚瑜手心裏抽出來,背在伸手,一板一眼問道。
楚瑜點頭:“自然有。”
真兒小心朝爹爹走近兩步,仰著小臉又問:“可有按時?”
楚瑜略微遲疑一瞬:“有。”
真兒秀眉一皺,聲音大了些:“爹爹當真有按時?”
楚瑜忍不住輕笑出聲:“忙著幾份案宗,稍稍涼了些許。”
真兒跺了跺腳,繡鞋上綴的花瓣金鈴兒跟著起了脆響:“良大夫曾說藥至七分溫,涼了對脾胃不好,爹爹怎的如此大意。”
楚瑜不敢得罪自己的心肝兒,忙道:“是爹爹疏忽,下次不會了。”
“當真?”
“當真。”
真兒這才重新將小手遞了過去,被楚瑜微涼的掌心牽住。
李恣看著眼前這一大一小,心頭幾分紛亂蕩然無存,無端起了幾分羨慕,道:“千金聰慧可人,想來定是平日裏先生和尊夫人教導的好。”
無心之言,卻淡了楚瑜臉上的笑容。
真兒看了眼爹爹,輕輕咬了咬粉唇道:“大人,真兒沒有娘。”
李恣心下一驚,料想自己說錯了話,不由得暗惱自己說話沒分寸,有些著急地想要同楚瑜解釋。
“真兒是我的女兒。”楚瑜一句話堵住了李恣的解釋。
李恣不明白楚瑜話中意思,卻也不好多言。
楚瑜吩咐家仆帶李恣去所住院子裏安頓歇息,又道:“有事直接差人找我,若是有住得不習慣的地方跟我說就是。家裏人少,不必見外。”
“叨擾先生了。”李恣又是一禮,這才跟著小廝下去。
楚瑜看著李恣清雋的背景,緩緩轉過身去,重新揉了揉女兒的頭頂。
真兒抬起頭,輕輕道:“走吧爹爹。”
楚瑜彎唇一笑:“好。”
“今日該抄《涅粲經》第十六卷了。”真兒掰著手指數了數。
楚瑜捏了捏掌心裏的小手:“今天爹爹有點累。”
真兒有些猶豫:“可觀雲山的方丈大師說爹爹思慮太深,鬱結於心,當日日抄錄佛經清心養身。”
楚瑜不忍女兒擔心,暗暗扶了下發痛的腰背,頷首道:“好,那便再抄一卷。”
花枝攔人衣袂,卷起幾縷清香。微風輕拂卷落零星花瓣,悄然落了這一大一小的發絲間……
國公府,驚鵲苑。
大丫鬟逢冬打理了房間,福了福道:“大人可先歇著,待會兒叫人傳飯。”
“多謝姑娘。”李恣迴了一禮。
逢冬趕緊側開身子:“大人使不得,委實折煞婢子了。”
李恣搖頭,道:“楚大人抬愛容我落腳國公府,是恣叨擾,辛苦姑娘了。”
“大人是二爺的座上賓,可萬萬莫要這樣說。”逢冬見李恣人俊俏又這般有禮,不由得道:“婢子多嘴兩句,大人莫要見怪。”
李恣道:“姑娘但說就是。”
逢冬稍稍壓低了些許聲音,道:“婢子鬥膽問一句,大人應不是上京人?”
李恣頷首。
逢冬這才道:“那就難怪不知我家二爺了……”
李恣想到之前的事,道:“莫不是恣說錯了話。”
逢冬搖頭:“不怪大人,隻是大人不知其間事罷了。”
“還望姑娘提點。”李恣懇請道。
逢冬忙擺手:“大人言重了……”她頓了頓,道:“真姑娘是我家二爺的女兒。”
“這我知……”李恣話未說完,驀地睜大眼睛。楚瑜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未曾反應過來,如今再聽逢冬重複一遍,方才明白其中意思。
真兒是楚瑜的女兒。
真兒是楚瑜親身生下的女兒。
逢冬見李恣迴過味來,繼續道:“之前那段錯亂姻緣,二爺已經和離,真姑娘重歸了楚家家譜,隻是從前舊事,府裏上下雖算不得皆諱莫如深,倒也無人敢提。婢子多嘴,大人隨意聽一耳朵就是……”
李恣久久無言,直到逢冬走後甚久,方才有些失魂落魄地坐下。腦海中滿是初見楚瑜的模樣,口中漸而微苦。原來這般風姿綽約的人物,竟也甘為人下,生兒育女的嗎?
卻不知染指霜華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