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馬車裏鋪著厚厚的鹿皮絨毯,一張軟榻早已經收拾妥當,車內置一小案,一隻玲瓏的白玉瓶兒插著三枝吐蕊紅梅。銀霜炭盆兒擱在角落,車內溫暖勝春。
楚瑜剛上車就歪在榻上沉沉睡了過去,直到車駛到侯府是門前也未曾醒來。秋月看著自家爺臉色眉間深皺出的倦意,一時竟是不忍叫醒他。
可就這麽一直在車裏睡下去也不是個事兒,秋月無奈,隻得輕聲喚道:“二爺,二爺?”
反複喚了十幾聲,楚瑜才混混沌沌地睜開眸子,帶著一臉初醒的迷茫和惺忪,道:“怎麽……”
秋月知道自家爺向來淺眠,能睡成這般模樣,可見著實是累到了極點,她滿是心疼地遞過一方熱巾帕:“二爺,到家了。”
楚瑜接過巾帕覆在臉上,用力捂了捂,半晌才鬆開遞迴去。原本蒼白得毫無血色的臉,硬是被熱水浸過的帕子捂出幾分紅潤來。
秋月將狐裘大氅給楚瑜披上,給仔仔細細係好。
楚瑜剛要撐著起身,誰知方才睡醒正是渾身無力,手上力道撐不住本就有些發沉的身子,起了一半沒穩住竟是從軟榻上跌了下來,滑坐在地上。
“二爺!”秋月被這一摔嚇得險些魂飛魄散,忙一把拉住楚瑜袖口,哆嗦著扶住他。
楚瑜隻覺得身子先是一沉,短暫的空白過後,一陣鑽心的疼從腹底炸開,來勢洶洶。
“二爺您怎樣?”秋月驚的臉色慘白,卻見楚瑜已經疼得咬緊唇,用力捂住高隆的腹部彎下腰去。
楚瑜把頭低下去,一隻手攥緊了腰間的衣袍,疼得半晌說不出話來。手心挪到腹底,原本柔軟的肚子竟開始一陣陣發硬,這讓他心裏有些緊張起來,緊跟著腹內發緊,肚子裏的孩子受了驚般胡亂折騰起來。
秋月一個姑娘家扶不動楚瑜,轉身要出去喊人,被楚瑜一把拉住衣袖。
“二爺!我這就去叫人來!”秋月剛說完,就見楚瑜擺了擺手,似乎緩過一口氣來。
“沒事,就是跌了一下,我歇會兒……”楚瑜鎖緊眉心,忍過腹中讓人頭皮發麻的緊痛,過了好一會兒才長長喘了口氣。
秋月用帕子擦去楚瑜額角的西汗,仍是不放心道:“二爺這事怎麽能強撐著,得趕緊差人去找大夫看看才成,還是使人遞牌子請禦醫來府裏才妥帖。”
楚瑜緩過勁兒來,倒是覺得方才那讓人險些失態的痛感又漸漸消失了,扶著秋月的手捧著肚子緩緩起身,道:“這會兒倒是還好,若是不放心便依你說的就是。”對上孩子的事,他也不敢托大,還是謹慎些為好。
侍從將杌子擺好,伸手穩穩當當扶著楚瑜下車。楚瑜一手托著肚子,一手攀著侍從的手臂,馬車算不得太高,可那隆起的肚子卻恰恰好的掩住腳下的視線,這讓他頭一迴覺得下個馬車都十分吃力。
“二爺,您小心些。”秋月在一旁細聲提醒著,看著楚瑜全憑直覺踩住小杌子,俯身的時候膝頭險些抵在肚子上,眉心時不時皺上一皺,卻抿緊薄唇不肯人前失態的模樣,直叫她心裏頭一陣酸澀難受。
若不是被腹中那作怪的小家夥兒拖累,楚二爺何曾這般示弱過。
剛下了車,楚瑜不由得一怔。除歲新春剛過去沒多久,府門都換了新的聯對,門神,桃符,顯得上上下下煥然一新。大門、儀門、大廳、暖閣一路下來皆是紅綢纏匾,茜紗燈籠一字排開,頗為喜慶。
若不是楚瑜自問,侯府上下沒人膽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生事,他當真是要懷疑秦崢這是準備大婚了。
孟寒衣跟著秦崢一路從蘇州到上京,彼時楚瑜正外憂國事,內憂兄長,忙得焦頭爛額,便由得秦崢去了。卻不知這些時日,這個家被倒騰成了什麽樣。
秋月見楚瑜麵露疑色,在一旁提醒道:“二爺,今個兒是老夫人壽辰。”
楚瑜這才想起來,轉而看向一旁迎來的大管事,問道:“今年可還是按著往年章程來的?”
侯府大管事頷首道:“二爺放心,全都是按著往年份例來,隻增不減。七十二席麵請的都是以前宮裏外放的老禦廚親自掌勺,晌午的戲照例是慶梨園的班子,若不是二爺的麵子,這慶梨園的戲班子可真是難請,這幾年身價愈發高,聽聞上京裏幾個伯爺府都沒能排得上他們的場。”
楚瑜捏了捏眉心,壓下倦意,道:“無非便是熱鬧熱鬧罷了,待會兒多備些金瓜子賞府裏的下人,叫大夥兒都高高興興的,也別屈了誰。”
“是,二爺周全。”大管事頓了頓,又小心翼翼問道:“二爺可要往鬆壽園去?”
老夫人孫氏壽宴往年都是在鬆壽園。
楚瑜有些猶豫,按著慣例,若是他去,隻會惹得讓孫氏無理取鬧一場,若是不去,隻會讓孫氏背後數落他不孝順。故而往年,他總是過去隨便站上一站,走個過場便罷了。左右該做的,他一樣沒有短缺過誰,何苦又要鬧得人人不快。
“去看看吧。”楚瑜伸手撐了把後腰,隻覺得胸腹裏都悶得厲害,右眼皮驀地跳了幾下,他抬手按了按眼瞼,抬步往鬆壽園去。
園種鬆柏,暖廳內閣皆是琉璃青磚白玉雕欄,兩側名花異草縛金綢銀鈴兒,若有人經過,必卷起一陣清脆動人的聲響,如至仙境。侯府裏的丫鬟小廝身上穿著嶄新的夾襖,個個麵色紅潤,好一派喜氣洋洋的繁榮景象。
未入暖閣,但聞笑語聲聲。
烏木八仙桌並不大,幾個人圍坐剛剛好,雖不顯得排場,卻如普通家宴般和睦融洽。孫氏今個兒氣色瞧著委實不錯,麵色紅潤,眼底帶著明顯的笑意,像普通富貴人家裏的老太太一樣,帶著養尊處優的富態。
挨著孫氏坐的是秦府的大小姐秦瑤,小姑娘正是花兒般的年紀,綾羅錦裙,花黃華勝,珠釵玉鐲,交相輝映,一張俏麗的小臉神采飛揚。秦瑤正湊在孫氏耳畔說些什麽,惹得孫氏笑容不斷。
秦崢坐在孫氏左側,緊挨著的是孟寒衣。
想來孟寒衣這段日子過的當是不錯的,瞧著眉眼如玉,容色無暇,一身繡山水錦繡長袍披身,全然沒了當初在江南青衣淡衫的清貧,整個人仿佛帶著皎月輝光,不刺眼卻也奪目。
孟寒衣左手輕攏衣袖,親自給秦崢布菜,素手持玉箸,淺笑低語時,兩人的額頭似乎都要抵在一處了。難得秦崢將自己收拾了整齊,倒是頗有幾分難掩的豐神俊秀,乍一看當真以為是哪家正兒八經的高門新貴。真兒被秦崢抱在懷裏,正低頭用軟軟的小指頭繞著蝴蝶袖上的一縷絲絛玩。
楚瑜靠在垂花門旁看了會兒,一旁大管事和秋月臉色都有些難看,卻不敢出聲。楚瑜忽覺對事事皆意興闌珊,這念頭一起,心間不由得愈發感到疲累,隻想拂袖離去,尋個清淨地睡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便是洪水滔天,與他何幹。
可事事不順遂,難得楚二爺頭一迴懶得同人爭什麽,卻不能如意。
“爹爹!”
第一個瞧見楚瑜的是真兒,秦崢隻覺得原本還乖乖坐在膝頭的閨女忽然用力掙開他,噗通跳下去朝門前跑去。
楚瑜驀地醒過神來,不由得心頭一凜,心道自己方才著實是瘋了,真兒還在這裏,他又怎能把女兒留給旁人來磨搓。
他有些吃力地俯**去,抱住朝他撲來的真兒。秋月在一旁看得膽戰心驚,忙伸手扶住楚瑜,道:“二爺,小心些。”
楚瑜低頭一看,隻見真兒眼眶都紅了,心裏的火氣竄得壓都壓不住。他抬眸冷冷掃了眼八仙桌前的一家人,屋子裏瞬間灌入了寒風般,吹散了所有的溫情。
“爹爹,真兒想你。”小姑娘緊緊拽住楚瑜的手,恨不得一股腦將心裏頭的委屈全都說出來。
楚瑜抬手摸了摸真兒的小臉:“今個兒是祖母的壽辰,真兒聽話,不要掉眼淚。”
真兒點了點頭,努力把眼眶裏打轉轉的淚珠憋了迴去。
秋月伸手將真兒抱到自己身邊,掏出手帕給她擦了擦眼角的零星淚花,柔聲哄道:“姑娘可別這樣,叫人瞧著心疼。”
孫氏臉色不愉道:“怎麽著了這是?方才還好端端的,誰委屈這丫頭了?這會兒人前賣味,倒是叫人以為我們怎麽苛責她了。”
姑娘也有五歲了,該是記事的年紀,楚瑜不願真兒感觸到這些,聞言頓時眼神又寒三分。
秋月會意道:“二爺給姑娘捎了不少好玩意兒在大堂裏,咱們一起過去瞧瞧。”
真兒雖有幾分不願意離開爹爹身旁,卻也能感覺到爹爹此時不願她在這,於是隻得一步三迴首地跟著秋月離開。
少了個小輩,暖閣裏的氣氛愈發顯得風雨欲來。
孟寒衣起身,笑著道:“二爺既然來了,就坐吧。老夫人前些日子同我說想念從前家鄉的清粥小菜,我便做主辭了那掌勺的大師傅,自己動手做了些簡單的家常便飯。若是二爺不嫌棄,不如嚐嚐?來人,給二爺添副碗筷。”
楚瑜唇角微勾,孟寒衣此時儼然家主作態,他倒成了來客。
孫氏在一旁道:“還是寒衣想得周到,我這眼瞧著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吃什麽宮宴七十二席麵,這福老太婆我是享不起,又不跟人家似的世家高門出身,得金貴成那般模樣。我瞧著這些家常便飯就好得很。”
秦瑤跟著幫腔:“娘看中的是孟哥哥親自下廚的一番心意,自是旁人比不得的。”
孫氏瞥了眼楚瑜,不滿道:“十天半個月不進家門,進來就擺出一副冷臉也不曉得給誰看,不侍公婆身前就罷了,連頓飯都不叫人吃得省心。也不知道我們老秦家是哪輩子欠了你的,生個病秧子丫頭,如今倒好又要添個小討債鬼……”
“娘!”秦崢猛地打斷孫氏的話。
秦瑤一聽,不幹了,當即道:“哥哥喊什麽,娘哪裏說的不對?也就孟哥哥迴來的這些日子府裏才算是有了點家的樣子。原本哥哥心裏就隻有孟哥哥一人,如今豈不是正好!這裏是秦府,不是楚家,怎麽連句實話都說不得了?”
孟寒衣眉心微皺,低聲道:“瑤兒,莫要這般說……”
孫氏連指桑罵槐的心思都沒有了,直截了當道:“趁我這把老骨頭還在,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個兒定下來親事,挑個好日子讓寒衣入了門。也好早日為老秦家開枝散葉,免得被人磨光秦家氣數。”
“娘你胡說什麽!”秦崢腦子嗡鳴一聲,下意識看向楚瑜。
楚瑜隻是站在那裏,像是一個旁觀者般,漠然瞧著眼前這出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大戲,隻覺得請什麽慶梨園的戲班子,委實浪費,家裏這班子可要比外頭精彩多了。
比起驕矜清傲的楚瑜,當然是溫柔小意的孟寒衣更得孫氏喜歡。世人都道高嫁女,低娶媳,偏生楚家門第太高,孫氏在楚瑜麵前一直沒能抬起頭來,可孟寒衣就截然不同了,無枝可依,便隻能攀附秦家這棵歪脖子樹。
至於秦瑤,從往楚瑜不準她跟上京高門貴女接觸過多,一來是她的性子太容易得罪人,二來她本就心氣傲,眼高於頂,若是任由她同高門貴女來往,不免會愈發不肯低頭瞧瞧腳下的路。楚瑜本意是磨一磨秦瑤的心性,再為她斟酌個好人家風光嫁了,不見得要多麽榮華,夠她一世衣食無憂就好。
隻是這等心思,秦瑤不肯領罷了。孟寒衣會縱容她同貴女門來往,還會親自掏腰包送她一副華美的點翠頭麵,叫她在眾多貴女中也出盡了風頭。她隻道,若是能叫哥哥休妻另娶,往後自會有的是好日子過。
這一對母女難得將這半輩子的精明都用在了今天。
楚瑜被吵嚷得有些腦子疼,伸手扶住一旁的椅子,自顧自坐了下來,腹中悶痛接踵而至。隻得咬緊牙關,不肯痛哼出聲來,可這樣漫長的沉默,卻是助長了孫氏的氣焰。
“既然你平日裏忙得顧不得家,那家裏中饋你也無需插手了,包括侯府各樣進項一並清算。”孫氏道。
秦瑤麵上是壓不住的喜色,看來是惦記許久了,張口就道:“當年爹爹可是留了好多鋪子莊子的!一筆筆清清楚楚記著賬,若是有人從中動了手腳,一眼便能瞧得出來。”
孫氏當即拍板:“瑤兒說得對,秦家不能交給不一心的人手裏,這些年那些進項如何,今天一並細細查了!”
楚瑜抬眸看了眼麵前的秦家人,心底竟是再無波瀾。
大管事羞愧得滿臉通紅,對楚瑜道:“二爺,這……”
楚瑜挪開視線,恍惚盯著窗外一抹芭蕉綠,緩緩開口道:“開庫房,取六年來的全部年賬。”
桌案抬上,香燭點燃,侯府賬目一字排開,一方玉石算盤擱在中央。
楚瑜一手翻開賬本,一手搭上算盤,緩緩抬眸迎上:“瑜嫁入侯府,與君妻時有六年久,此六載,從未與我共黃昏,從未問我粥可溫。你以為我貪圖秦家什麽?金山還是銀礦?”
他垂眸輕笑出聲,強忍著腹中一陣陣緊密的絞痛,指尖撚開賬本,一筆筆念去:“昌武二十一年,老侯爺走後,除卻這鎮北侯府宅,另有鋪子五間,兩間經營米糧,三間經營綢緞,舊管七百八十二銀,新收三百五十一銀,開除當年所繳所納,年末所見負字二百二十餘銀,至此已是第三年赤字。另有良田十頃,莊子五處,時年正逢蝗災三載,除卻給佃戶和當年所繳,所見餘糧一百斛,折作白銀隻餘二百四十一銀。”
楚瑜十指翻飛,算盤上的**隨著他的聲音,擊出清脆的聲響,那雙手清瘦得厲害,像是薄薄一層雪色的皮安靜地包裹住纖瘦的指骨,腕側血管泛著淡淡的幽藍色,蜿蜒至手臂……
老侯爺是個英雄,曾橫刀立馬,守邊關數十年。可於經營一道上,堪比天盲,年年赤字,到了撒手歸天的時候就剩下這麽一堆爛攤子,莊子窮得揭不開鍋,鋪子賠得隻剩條褲衩。
後來老侯爺被調迴上京述職,統領北門十四軍,那裏是什麽地方?眾人心知肚明,那是給世家公子鍍金的地方,養著一群少爺兵。老侯爺沙場舔血太多年,怒其不爭,上任頭一天便以十四條軍令處置了北門軍中五十二人,將上京滿朝權貴得罪了一遍。
從那以後,在今上的授意下,老侯爺成了一柄刀,割韭菜一樣肅清了朝堂汙濁一茬又一茬。可到頭來,能留給秦崢的又有什麽?滿朝的敵意和一個窮得叮當響的侯府。
老侯爺憂渾了雙眸,愁白了兩鬢,直到那一天楚瑜送上門來。
那天,楚瑜帶著少年未褪的輕狂和滿心沉甸甸的癡念,來到老侯爺麵前,字字鏗鏘道:“縱觀滿朝中,能救侯府,守秦家,護柏鸞者,除我楚瑜,無他耳。”
一諾千金,歲歲不改。
他要替侯府掙得金粉鋪地,白玉雕欄,珠玨擲響,為秦崢捧得一身清貴無人覷。他要握得朝中三分權杖,待有朝一日站穩根基重新將秦崢帶至朝堂,讓他紫金綬帶,銀甲披身,做那揚名萬裏,不可一世的將軍。
他曾想,用不了太久的,若拚盡全力不過十年而已,這些念想皆能實現。
他知道這條路難走,曾想過千難萬險,不曾想到到頭來最難的卻是秦崢一個無動於衷的眼神罷了。
楚瑜眼前有些模糊,腦海裏一片空空蕩蕩,腹中痛得讓他指尖發麻,可撥弄算盤的手卻依然如穿花蛺蝶,不曾停歇。賬目被一本本翻開……
“昌武二十二年,鋪子五間,田產十頃,舊管五百四之一銀,新收九百九十銀,開除四百三十銀,年末所見銀錢一千一百餘一。”
“昌武二十三年,鋪子增至七間,田產十二頃,舊管一千一百餘一,年末所見盈餘兩千七百八十銀……”
“昌武二十四年,鋪子增至十六間,田產三十頃,舊管三千八百八十餘一銀,年末所見盈餘一萬六千九十銀……”
“昌武二十五年,莊子十二處,鋪子三十間,當鋪三處,田產百頃……”
“昌武二十六年,田莊三十七處,鋪子六十二間,當鋪七處,田產三百頃,溫泉山莊三處……”
“昌武二十七年,田莊五十處,鋪子七十九間,當鋪十二處,田產五百頃,溫泉莊五處,盈餘……”
一滴淚砸落在玉石珠上,濺得四分五裂,沾在指尖,隻一瞬便散盡餘溫,徒留冰涼。
**相擊聲戛然而止。
楚瑜怔怔看著滲落在指尖的淚,如夢初醒。他抬頭,秦崢不過離他三步遙,卻是山海遠。
楚瑜想,他大概是撐不過十年了。
馬車裏鋪著厚厚的鹿皮絨毯,一張軟榻早已經收拾妥當,車內置一小案,一隻玲瓏的白玉瓶兒插著三枝吐蕊紅梅。銀霜炭盆兒擱在角落,車內溫暖勝春。
楚瑜剛上車就歪在榻上沉沉睡了過去,直到車駛到侯府是門前也未曾醒來。秋月看著自家爺臉色眉間深皺出的倦意,一時竟是不忍叫醒他。
可就這麽一直在車裏睡下去也不是個事兒,秋月無奈,隻得輕聲喚道:“二爺,二爺?”
反複喚了十幾聲,楚瑜才混混沌沌地睜開眸子,帶著一臉初醒的迷茫和惺忪,道:“怎麽……”
秋月知道自家爺向來淺眠,能睡成這般模樣,可見著實是累到了極點,她滿是心疼地遞過一方熱巾帕:“二爺,到家了。”
楚瑜接過巾帕覆在臉上,用力捂了捂,半晌才鬆開遞迴去。原本蒼白得毫無血色的臉,硬是被熱水浸過的帕子捂出幾分紅潤來。
秋月將狐裘大氅給楚瑜披上,給仔仔細細係好。
楚瑜剛要撐著起身,誰知方才睡醒正是渾身無力,手上力道撐不住本就有些發沉的身子,起了一半沒穩住竟是從軟榻上跌了下來,滑坐在地上。
“二爺!”秋月被這一摔嚇得險些魂飛魄散,忙一把拉住楚瑜袖口,哆嗦著扶住他。
楚瑜隻覺得身子先是一沉,短暫的空白過後,一陣鑽心的疼從腹底炸開,來勢洶洶。
“二爺您怎樣?”秋月驚的臉色慘白,卻見楚瑜已經疼得咬緊唇,用力捂住高隆的腹部彎下腰去。
楚瑜把頭低下去,一隻手攥緊了腰間的衣袍,疼得半晌說不出話來。手心挪到腹底,原本柔軟的肚子竟開始一陣陣發硬,這讓他心裏有些緊張起來,緊跟著腹內發緊,肚子裏的孩子受了驚般胡亂折騰起來。
秋月一個姑娘家扶不動楚瑜,轉身要出去喊人,被楚瑜一把拉住衣袖。
“二爺!我這就去叫人來!”秋月剛說完,就見楚瑜擺了擺手,似乎緩過一口氣來。
“沒事,就是跌了一下,我歇會兒……”楚瑜鎖緊眉心,忍過腹中讓人頭皮發麻的緊痛,過了好一會兒才長長喘了口氣。
秋月用帕子擦去楚瑜額角的西汗,仍是不放心道:“二爺這事怎麽能強撐著,得趕緊差人去找大夫看看才成,還是使人遞牌子請禦醫來府裏才妥帖。”
楚瑜緩過勁兒來,倒是覺得方才那讓人險些失態的痛感又漸漸消失了,扶著秋月的手捧著肚子緩緩起身,道:“這會兒倒是還好,若是不放心便依你說的就是。”對上孩子的事,他也不敢托大,還是謹慎些為好。
侍從將杌子擺好,伸手穩穩當當扶著楚瑜下車。楚瑜一手托著肚子,一手攀著侍從的手臂,馬車算不得太高,可那隆起的肚子卻恰恰好的掩住腳下的視線,這讓他頭一迴覺得下個馬車都十分吃力。
“二爺,您小心些。”秋月在一旁細聲提醒著,看著楚瑜全憑直覺踩住小杌子,俯身的時候膝頭險些抵在肚子上,眉心時不時皺上一皺,卻抿緊薄唇不肯人前失態的模樣,直叫她心裏頭一陣酸澀難受。
若不是被腹中那作怪的小家夥兒拖累,楚二爺何曾這般示弱過。
剛下了車,楚瑜不由得一怔。除歲新春剛過去沒多久,府門都換了新的聯對,門神,桃符,顯得上上下下煥然一新。大門、儀門、大廳、暖閣一路下來皆是紅綢纏匾,茜紗燈籠一字排開,頗為喜慶。
若不是楚瑜自問,侯府上下沒人膽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生事,他當真是要懷疑秦崢這是準備大婚了。
孟寒衣跟著秦崢一路從蘇州到上京,彼時楚瑜正外憂國事,內憂兄長,忙得焦頭爛額,便由得秦崢去了。卻不知這些時日,這個家被倒騰成了什麽樣。
秋月見楚瑜麵露疑色,在一旁提醒道:“二爺,今個兒是老夫人壽辰。”
楚瑜這才想起來,轉而看向一旁迎來的大管事,問道:“今年可還是按著往年章程來的?”
侯府大管事頷首道:“二爺放心,全都是按著往年份例來,隻增不減。七十二席麵請的都是以前宮裏外放的老禦廚親自掌勺,晌午的戲照例是慶梨園的班子,若不是二爺的麵子,這慶梨園的戲班子可真是難請,這幾年身價愈發高,聽聞上京裏幾個伯爺府都沒能排得上他們的場。”
楚瑜捏了捏眉心,壓下倦意,道:“無非便是熱鬧熱鬧罷了,待會兒多備些金瓜子賞府裏的下人,叫大夥兒都高高興興的,也別屈了誰。”
“是,二爺周全。”大管事頓了頓,又小心翼翼問道:“二爺可要往鬆壽園去?”
老夫人孫氏壽宴往年都是在鬆壽園。
楚瑜有些猶豫,按著慣例,若是他去,隻會惹得讓孫氏無理取鬧一場,若是不去,隻會讓孫氏背後數落他不孝順。故而往年,他總是過去隨便站上一站,走個過場便罷了。左右該做的,他一樣沒有短缺過誰,何苦又要鬧得人人不快。
“去看看吧。”楚瑜伸手撐了把後腰,隻覺得胸腹裏都悶得厲害,右眼皮驀地跳了幾下,他抬手按了按眼瞼,抬步往鬆壽園去。
園種鬆柏,暖廳內閣皆是琉璃青磚白玉雕欄,兩側名花異草縛金綢銀鈴兒,若有人經過,必卷起一陣清脆動人的聲響,如至仙境。侯府裏的丫鬟小廝身上穿著嶄新的夾襖,個個麵色紅潤,好一派喜氣洋洋的繁榮景象。
未入暖閣,但聞笑語聲聲。
烏木八仙桌並不大,幾個人圍坐剛剛好,雖不顯得排場,卻如普通家宴般和睦融洽。孫氏今個兒氣色瞧著委實不錯,麵色紅潤,眼底帶著明顯的笑意,像普通富貴人家裏的老太太一樣,帶著養尊處優的富態。
挨著孫氏坐的是秦府的大小姐秦瑤,小姑娘正是花兒般的年紀,綾羅錦裙,花黃華勝,珠釵玉鐲,交相輝映,一張俏麗的小臉神采飛揚。秦瑤正湊在孫氏耳畔說些什麽,惹得孫氏笑容不斷。
秦崢坐在孫氏左側,緊挨著的是孟寒衣。
想來孟寒衣這段日子過的當是不錯的,瞧著眉眼如玉,容色無暇,一身繡山水錦繡長袍披身,全然沒了當初在江南青衣淡衫的清貧,整個人仿佛帶著皎月輝光,不刺眼卻也奪目。
孟寒衣左手輕攏衣袖,親自給秦崢布菜,素手持玉箸,淺笑低語時,兩人的額頭似乎都要抵在一處了。難得秦崢將自己收拾了整齊,倒是頗有幾分難掩的豐神俊秀,乍一看當真以為是哪家正兒八經的高門新貴。真兒被秦崢抱在懷裏,正低頭用軟軟的小指頭繞著蝴蝶袖上的一縷絲絛玩。
楚瑜靠在垂花門旁看了會兒,一旁大管事和秋月臉色都有些難看,卻不敢出聲。楚瑜忽覺對事事皆意興闌珊,這念頭一起,心間不由得愈發感到疲累,隻想拂袖離去,尋個清淨地睡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便是洪水滔天,與他何幹。
可事事不順遂,難得楚二爺頭一迴懶得同人爭什麽,卻不能如意。
“爹爹!”
第一個瞧見楚瑜的是真兒,秦崢隻覺得原本還乖乖坐在膝頭的閨女忽然用力掙開他,噗通跳下去朝門前跑去。
楚瑜驀地醒過神來,不由得心頭一凜,心道自己方才著實是瘋了,真兒還在這裏,他又怎能把女兒留給旁人來磨搓。
他有些吃力地俯**去,抱住朝他撲來的真兒。秋月在一旁看得膽戰心驚,忙伸手扶住楚瑜,道:“二爺,小心些。”
楚瑜低頭一看,隻見真兒眼眶都紅了,心裏的火氣竄得壓都壓不住。他抬眸冷冷掃了眼八仙桌前的一家人,屋子裏瞬間灌入了寒風般,吹散了所有的溫情。
“爹爹,真兒想你。”小姑娘緊緊拽住楚瑜的手,恨不得一股腦將心裏頭的委屈全都說出來。
楚瑜抬手摸了摸真兒的小臉:“今個兒是祖母的壽辰,真兒聽話,不要掉眼淚。”
真兒點了點頭,努力把眼眶裏打轉轉的淚珠憋了迴去。
秋月伸手將真兒抱到自己身邊,掏出手帕給她擦了擦眼角的零星淚花,柔聲哄道:“姑娘可別這樣,叫人瞧著心疼。”
孫氏臉色不愉道:“怎麽著了這是?方才還好端端的,誰委屈這丫頭了?這會兒人前賣味,倒是叫人以為我們怎麽苛責她了。”
姑娘也有五歲了,該是記事的年紀,楚瑜不願真兒感觸到這些,聞言頓時眼神又寒三分。
秋月會意道:“二爺給姑娘捎了不少好玩意兒在大堂裏,咱們一起過去瞧瞧。”
真兒雖有幾分不願意離開爹爹身旁,卻也能感覺到爹爹此時不願她在這,於是隻得一步三迴首地跟著秋月離開。
少了個小輩,暖閣裏的氣氛愈發顯得風雨欲來。
孟寒衣起身,笑著道:“二爺既然來了,就坐吧。老夫人前些日子同我說想念從前家鄉的清粥小菜,我便做主辭了那掌勺的大師傅,自己動手做了些簡單的家常便飯。若是二爺不嫌棄,不如嚐嚐?來人,給二爺添副碗筷。”
楚瑜唇角微勾,孟寒衣此時儼然家主作態,他倒成了來客。
孫氏在一旁道:“還是寒衣想得周到,我這眼瞧著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吃什麽宮宴七十二席麵,這福老太婆我是享不起,又不跟人家似的世家高門出身,得金貴成那般模樣。我瞧著這些家常便飯就好得很。”
秦瑤跟著幫腔:“娘看中的是孟哥哥親自下廚的一番心意,自是旁人比不得的。”
孫氏瞥了眼楚瑜,不滿道:“十天半個月不進家門,進來就擺出一副冷臉也不曉得給誰看,不侍公婆身前就罷了,連頓飯都不叫人吃得省心。也不知道我們老秦家是哪輩子欠了你的,生個病秧子丫頭,如今倒好又要添個小討債鬼……”
“娘!”秦崢猛地打斷孫氏的話。
秦瑤一聽,不幹了,當即道:“哥哥喊什麽,娘哪裏說的不對?也就孟哥哥迴來的這些日子府裏才算是有了點家的樣子。原本哥哥心裏就隻有孟哥哥一人,如今豈不是正好!這裏是秦府,不是楚家,怎麽連句實話都說不得了?”
孟寒衣眉心微皺,低聲道:“瑤兒,莫要這般說……”
孫氏連指桑罵槐的心思都沒有了,直截了當道:“趁我這把老骨頭還在,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個兒定下來親事,挑個好日子讓寒衣入了門。也好早日為老秦家開枝散葉,免得被人磨光秦家氣數。”
“娘你胡說什麽!”秦崢腦子嗡鳴一聲,下意識看向楚瑜。
楚瑜隻是站在那裏,像是一個旁觀者般,漠然瞧著眼前這出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大戲,隻覺得請什麽慶梨園的戲班子,委實浪費,家裏這班子可要比外頭精彩多了。
比起驕矜清傲的楚瑜,當然是溫柔小意的孟寒衣更得孫氏喜歡。世人都道高嫁女,低娶媳,偏生楚家門第太高,孫氏在楚瑜麵前一直沒能抬起頭來,可孟寒衣就截然不同了,無枝可依,便隻能攀附秦家這棵歪脖子樹。
至於秦瑤,從往楚瑜不準她跟上京高門貴女接觸過多,一來是她的性子太容易得罪人,二來她本就心氣傲,眼高於頂,若是任由她同高門貴女來往,不免會愈發不肯低頭瞧瞧腳下的路。楚瑜本意是磨一磨秦瑤的心性,再為她斟酌個好人家風光嫁了,不見得要多麽榮華,夠她一世衣食無憂就好。
隻是這等心思,秦瑤不肯領罷了。孟寒衣會縱容她同貴女門來往,還會親自掏腰包送她一副華美的點翠頭麵,叫她在眾多貴女中也出盡了風頭。她隻道,若是能叫哥哥休妻另娶,往後自會有的是好日子過。
這一對母女難得將這半輩子的精明都用在了今天。
楚瑜被吵嚷得有些腦子疼,伸手扶住一旁的椅子,自顧自坐了下來,腹中悶痛接踵而至。隻得咬緊牙關,不肯痛哼出聲來,可這樣漫長的沉默,卻是助長了孫氏的氣焰。
“既然你平日裏忙得顧不得家,那家裏中饋你也無需插手了,包括侯府各樣進項一並清算。”孫氏道。
秦瑤麵上是壓不住的喜色,看來是惦記許久了,張口就道:“當年爹爹可是留了好多鋪子莊子的!一筆筆清清楚楚記著賬,若是有人從中動了手腳,一眼便能瞧得出來。”
孫氏當即拍板:“瑤兒說得對,秦家不能交給不一心的人手裏,這些年那些進項如何,今天一並細細查了!”
楚瑜抬眸看了眼麵前的秦家人,心底竟是再無波瀾。
大管事羞愧得滿臉通紅,對楚瑜道:“二爺,這……”
楚瑜挪開視線,恍惚盯著窗外一抹芭蕉綠,緩緩開口道:“開庫房,取六年來的全部年賬。”
桌案抬上,香燭點燃,侯府賬目一字排開,一方玉石算盤擱在中央。
楚瑜一手翻開賬本,一手搭上算盤,緩緩抬眸迎上:“瑜嫁入侯府,與君妻時有六年久,此六載,從未與我共黃昏,從未問我粥可溫。你以為我貪圖秦家什麽?金山還是銀礦?”
他垂眸輕笑出聲,強忍著腹中一陣陣緊密的絞痛,指尖撚開賬本,一筆筆念去:“昌武二十一年,老侯爺走後,除卻這鎮北侯府宅,另有鋪子五間,兩間經營米糧,三間經營綢緞,舊管七百八十二銀,新收三百五十一銀,開除當年所繳所納,年末所見負字二百二十餘銀,至此已是第三年赤字。另有良田十頃,莊子五處,時年正逢蝗災三載,除卻給佃戶和當年所繳,所見餘糧一百斛,折作白銀隻餘二百四十一銀。”
楚瑜十指翻飛,算盤上的**隨著他的聲音,擊出清脆的聲響,那雙手清瘦得厲害,像是薄薄一層雪色的皮安靜地包裹住纖瘦的指骨,腕側血管泛著淡淡的幽藍色,蜿蜒至手臂……
老侯爺是個英雄,曾橫刀立馬,守邊關數十年。可於經營一道上,堪比天盲,年年赤字,到了撒手歸天的時候就剩下這麽一堆爛攤子,莊子窮得揭不開鍋,鋪子賠得隻剩條褲衩。
後來老侯爺被調迴上京述職,統領北門十四軍,那裏是什麽地方?眾人心知肚明,那是給世家公子鍍金的地方,養著一群少爺兵。老侯爺沙場舔血太多年,怒其不爭,上任頭一天便以十四條軍令處置了北門軍中五十二人,將上京滿朝權貴得罪了一遍。
從那以後,在今上的授意下,老侯爺成了一柄刀,割韭菜一樣肅清了朝堂汙濁一茬又一茬。可到頭來,能留給秦崢的又有什麽?滿朝的敵意和一個窮得叮當響的侯府。
老侯爺憂渾了雙眸,愁白了兩鬢,直到那一天楚瑜送上門來。
那天,楚瑜帶著少年未褪的輕狂和滿心沉甸甸的癡念,來到老侯爺麵前,字字鏗鏘道:“縱觀滿朝中,能救侯府,守秦家,護柏鸞者,除我楚瑜,無他耳。”
一諾千金,歲歲不改。
他要替侯府掙得金粉鋪地,白玉雕欄,珠玨擲響,為秦崢捧得一身清貴無人覷。他要握得朝中三分權杖,待有朝一日站穩根基重新將秦崢帶至朝堂,讓他紫金綬帶,銀甲披身,做那揚名萬裏,不可一世的將軍。
他曾想,用不了太久的,若拚盡全力不過十年而已,這些念想皆能實現。
他知道這條路難走,曾想過千難萬險,不曾想到到頭來最難的卻是秦崢一個無動於衷的眼神罷了。
楚瑜眼前有些模糊,腦海裏一片空空蕩蕩,腹中痛得讓他指尖發麻,可撥弄算盤的手卻依然如穿花蛺蝶,不曾停歇。賬目被一本本翻開……
“昌武二十二年,鋪子五間,田產十頃,舊管五百四之一銀,新收九百九十銀,開除四百三十銀,年末所見銀錢一千一百餘一。”
“昌武二十三年,鋪子增至七間,田產十二頃,舊管一千一百餘一,年末所見盈餘兩千七百八十銀……”
“昌武二十四年,鋪子增至十六間,田產三十頃,舊管三千八百八十餘一銀,年末所見盈餘一萬六千九十銀……”
“昌武二十五年,莊子十二處,鋪子三十間,當鋪三處,田產百頃……”
“昌武二十六年,田莊三十七處,鋪子六十二間,當鋪七處,田產三百頃,溫泉山莊三處……”
“昌武二十七年,田莊五十處,鋪子七十九間,當鋪十二處,田產五百頃,溫泉莊五處,盈餘……”
一滴淚砸落在玉石珠上,濺得四分五裂,沾在指尖,隻一瞬便散盡餘溫,徒留冰涼。
**相擊聲戛然而止。
楚瑜怔怔看著滲落在指尖的淚,如夢初醒。他抬頭,秦崢不過離他三步遙,卻是山海遠。
楚瑜想,他大概是撐不過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