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後,天氣終於放晴,積雪也慢慢融化了,朝下少了各部門上書的寒災折子,朝上又聽少股流民已被鎮壓,這下國庫的銀子終於可以不再往外運了,天下亦是國泰民安。
因此這日朝議承帝心情很是不錯,加之國子監司業一事也定,他借由蔣芝結黨營私一事壓下一片士族聲音,把一個毫無根基的學政給捧上了司業,總算絕了那些士族想插手國子監的機會。
解決了幾件大事,承帝甚是心愉,便早早散了朝會,一出奉天殿便坐著龍攆直奔長安殿。
長安殿,便是當今李皇後所居寢宮。
其實大周皇後寢宮原名不叫長安殿,而是隨了古漢朝未央宮叫法,然而承帝繼位後,覺得這未央宮實在太晦氣,試想漢帝時居住在未央宮裏的皇後,不是被廢就是賜死。
而到了大周國祚,十幾位皇後皇夫裏,也有大半沒落了個好下場,特別是前前位皇夫,膽大包天竟行謀逆之事,妄想造反奪了大周皇位,雖然這位反賊最後還是被鳳皇給賜死了,但總歸也是不好的兆頭。
而天下人都知道,承帝花心後宮佳麗美男無數,然而承帝對李皇後的癡情亦是有目共睹。
不說別的,就說因為皇後寢宮這未央宮名字不吉利,承帝繼位當天,屁股還未坐熱皇位,李皇後剛剛冊封,承帝便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說要改名字,要拆了未央宮重建。
這可了不得,滿朝百官裏泰半是儒家子弟,向來遵循禮法維護祖製,這未央宮是聖祖親自定下的,有史記記載大周皇宮無數,聖祖皆假手於他人,然而就未央宮建殿,大到取址設計,小到一木一瓦,皆經聖祖之手,其重視程度如此,便是祖宗禮法,怎能說拆就拆,說改就改?
於是就此一事,年輕的承帝和滿朝文武愣是在登基大典上僵持,最後眼看要誤了吉時,欽天監急得都想哭了,還是李皇後出麵說服了承帝,兩方各退一步,不能拆,但可以改名。
於是承帝便將之改為長安殿,同名長安城,寓意他希望李皇後能夠長久安康。
有傳聞說李皇後自第一次產子時便落下病根,身體柔弱多病,因此承帝極是心疼,又是擔憂李皇後早逝。
此事後被傳出了皇宮,被民間所津津樂道,同時,百姓們對這位陌生的新帝皇的第一印象也來出來了,癡情,而李皇後的傾城容貌,也為世人所向往。
而如今,帝後相攜二十載,承帝一如既往的將李皇後放在心窩子裏疼,但凡煩心的不好的事都不會與李皇後說,也不會讓自己的鬱鬱麵容出現在李皇後麵前。
而到了這個時候,才是後宮諸多妃君使出各手段爭寵之時。
而承帝自年前便因流民和雪災一事而不高興,到如今好不容易舒心了,一想到就過年宴會上見了皇後一麵,心中不由思念過甚。
桂公公服侍承帝多年,自是知曉承帝有多麽癡情這位絕世皇後,手一揮加快龍攆行進速度,又遠遠瞧見了長安殿的,高興說道:“迴陛下,長安殿就在眼前,想必皇後殿下多日不見陛下,也甚是掛念陛下。”
承帝聞言,心情亦是更加喜悅,等到了長安殿前,龍攆還未停穩,承帝便猶如小孩兒一般,矯健的跳下,快步向殿裏走去。
殿裏院子正有小太監們在打掃,突然見了承帝惶惶的跪下行禮,承帝手一揮噓聲道:“且不用通報,以免驚了皇後。”
說罷躡手躡腳的靠近正殿宮門,便聽見裏麵隱約傳來說話聲。
承帝不由微有些不愉,直起腰來讓守門的宮女打開,眉頭微皺著走進殿內。
“陛下。”
殿內值班的宮女們見了承帝紛紛行禮,承帝這次卻不製止,自然也讓內室的人給聽見了。
然而卻無人出來迎接。
等承帝進了內室,便瞧見他心愛的皇後正和他母家權勢最大的貴君,兩人正言笑晏晏,聊的好不熱鬧。
雖然大部分還是貴君在喋喋不休,皇後基本不出聲,隻冷淡的時不時喝口茶。
但是承帝一腔熱情還是瞬間被澆滅了。
貴君如此不要臉便算了,關鍵是還打攪了他和皇後難得的獨處時光!
權傾後宮的年輕貴君顧盼仿佛這時才知道承帝來了,理理衣袍起身行了一禮,溫文爾雅道:“見過陛下。”
有著傾城絕世容貌,性子卻清冷端莊不似凡人,讓人生不出褻瀆之心的李皇後隻向承帝微微頷首,表示見禮。
若換成別人這樣對待承帝,早就被他砍了頭,放眼天下,估計也就李皇後能這般無視承帝了。
反觀承帝見李皇後搭理他了,雖然隻是投來一個眼神,也是喜上眉梢,自然而然的坐上皇後身邊的位置。
顧盼看向皇後,眼神委屈:皇後殿下……死老頭子,那是本郎君的位置!
李皇後目不斜視,輕闔雙眼假寐。
光明正大占了顧盼位置的承帝無辜道:“朕來看看梓童,不過貴君好閑情,今日怎的來皇後這裏了。”還不快點走喲。
雖然皇後並不待見他,錯了,皇後性子冷淡,不待見任何人。
除了她的兩個孩子,大皇子周天祁,十二皇女周天淩。
對此,承帝真真是鬱悶至極又毫無辦法。
顧盼站到皇後身側,負手道:“聽聞皇後殿下近幾日心情不愉,特來陪陪皇後殿下,為皇後殿下解解悶。”
顧盼人如其名,顧盼生輝,身為男兒身,卻長的漂亮非凡,猶如畫中的美男子一般,如此風情,但凡讓人見了都會心情愉快,承帝不得不承認,自己那位極好美的皇後見了顧盼確實會心情好些。
承帝想到此處,對顧盼的怨念少了點,轉而心疼李皇後:“梓童可有不舒服之處?可有叫禦醫來瞧瞧。”
李皇後眯著眼隻淡淡道:“嗯。”
承帝不由一僵,隻一瞬馬上恢複自然,麵帶笑容。
在旁看著的顧盼暗自嗤笑。
李皇後身邊的貼身大宮女子佩瞟了眼那不怕搞事的貴君,適時說道:“迴陛下,禦醫看過了,皇後殿下無事,隻是有些心思戾王殿下。”
不怕搞事的貴君顧盼繼續在旁煽風點火:“戾王突然出走,皇後殿下身邊沒了可說話的人,陛下這段時間又忙著寵幸新歡,自是顧不上來關心皇後殿下了,如此一來,皇後殿下可不就心鬱成結嗎。”
李皇後微睜鳳眼,清冷道:“貴君多言了。”
承帝聞此饞言,也忍不住火氣,怒視顧盼道:“貴君休要胡說,朕這段時間忙於國事……”
話未說完,殿外突然有一尖利聲音傳來:“陛下,婕妤突發疾病,暈倒在寢宮了。”
婕妤,正是顧盼口中,承帝的新歡。
因此這日朝議承帝心情很是不錯,加之國子監司業一事也定,他借由蔣芝結黨營私一事壓下一片士族聲音,把一個毫無根基的學政給捧上了司業,總算絕了那些士族想插手國子監的機會。
解決了幾件大事,承帝甚是心愉,便早早散了朝會,一出奉天殿便坐著龍攆直奔長安殿。
長安殿,便是當今李皇後所居寢宮。
其實大周皇後寢宮原名不叫長安殿,而是隨了古漢朝未央宮叫法,然而承帝繼位後,覺得這未央宮實在太晦氣,試想漢帝時居住在未央宮裏的皇後,不是被廢就是賜死。
而到了大周國祚,十幾位皇後皇夫裏,也有大半沒落了個好下場,特別是前前位皇夫,膽大包天竟行謀逆之事,妄想造反奪了大周皇位,雖然這位反賊最後還是被鳳皇給賜死了,但總歸也是不好的兆頭。
而天下人都知道,承帝花心後宮佳麗美男無數,然而承帝對李皇後的癡情亦是有目共睹。
不說別的,就說因為皇後寢宮這未央宮名字不吉利,承帝繼位當天,屁股還未坐熱皇位,李皇後剛剛冊封,承帝便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說要改名字,要拆了未央宮重建。
這可了不得,滿朝百官裏泰半是儒家子弟,向來遵循禮法維護祖製,這未央宮是聖祖親自定下的,有史記記載大周皇宮無數,聖祖皆假手於他人,然而就未央宮建殿,大到取址設計,小到一木一瓦,皆經聖祖之手,其重視程度如此,便是祖宗禮法,怎能說拆就拆,說改就改?
於是就此一事,年輕的承帝和滿朝文武愣是在登基大典上僵持,最後眼看要誤了吉時,欽天監急得都想哭了,還是李皇後出麵說服了承帝,兩方各退一步,不能拆,但可以改名。
於是承帝便將之改為長安殿,同名長安城,寓意他希望李皇後能夠長久安康。
有傳聞說李皇後自第一次產子時便落下病根,身體柔弱多病,因此承帝極是心疼,又是擔憂李皇後早逝。
此事後被傳出了皇宮,被民間所津津樂道,同時,百姓們對這位陌生的新帝皇的第一印象也來出來了,癡情,而李皇後的傾城容貌,也為世人所向往。
而如今,帝後相攜二十載,承帝一如既往的將李皇後放在心窩子裏疼,但凡煩心的不好的事都不會與李皇後說,也不會讓自己的鬱鬱麵容出現在李皇後麵前。
而到了這個時候,才是後宮諸多妃君使出各手段爭寵之時。
而承帝自年前便因流民和雪災一事而不高興,到如今好不容易舒心了,一想到就過年宴會上見了皇後一麵,心中不由思念過甚。
桂公公服侍承帝多年,自是知曉承帝有多麽癡情這位絕世皇後,手一揮加快龍攆行進速度,又遠遠瞧見了長安殿的,高興說道:“迴陛下,長安殿就在眼前,想必皇後殿下多日不見陛下,也甚是掛念陛下。”
承帝聞言,心情亦是更加喜悅,等到了長安殿前,龍攆還未停穩,承帝便猶如小孩兒一般,矯健的跳下,快步向殿裏走去。
殿裏院子正有小太監們在打掃,突然見了承帝惶惶的跪下行禮,承帝手一揮噓聲道:“且不用通報,以免驚了皇後。”
說罷躡手躡腳的靠近正殿宮門,便聽見裏麵隱約傳來說話聲。
承帝不由微有些不愉,直起腰來讓守門的宮女打開,眉頭微皺著走進殿內。
“陛下。”
殿內值班的宮女們見了承帝紛紛行禮,承帝這次卻不製止,自然也讓內室的人給聽見了。
然而卻無人出來迎接。
等承帝進了內室,便瞧見他心愛的皇後正和他母家權勢最大的貴君,兩人正言笑晏晏,聊的好不熱鬧。
雖然大部分還是貴君在喋喋不休,皇後基本不出聲,隻冷淡的時不時喝口茶。
但是承帝一腔熱情還是瞬間被澆滅了。
貴君如此不要臉便算了,關鍵是還打攪了他和皇後難得的獨處時光!
權傾後宮的年輕貴君顧盼仿佛這時才知道承帝來了,理理衣袍起身行了一禮,溫文爾雅道:“見過陛下。”
有著傾城絕世容貌,性子卻清冷端莊不似凡人,讓人生不出褻瀆之心的李皇後隻向承帝微微頷首,表示見禮。
若換成別人這樣對待承帝,早就被他砍了頭,放眼天下,估計也就李皇後能這般無視承帝了。
反觀承帝見李皇後搭理他了,雖然隻是投來一個眼神,也是喜上眉梢,自然而然的坐上皇後身邊的位置。
顧盼看向皇後,眼神委屈:皇後殿下……死老頭子,那是本郎君的位置!
李皇後目不斜視,輕闔雙眼假寐。
光明正大占了顧盼位置的承帝無辜道:“朕來看看梓童,不過貴君好閑情,今日怎的來皇後這裏了。”還不快點走喲。
雖然皇後並不待見他,錯了,皇後性子冷淡,不待見任何人。
除了她的兩個孩子,大皇子周天祁,十二皇女周天淩。
對此,承帝真真是鬱悶至極又毫無辦法。
顧盼站到皇後身側,負手道:“聽聞皇後殿下近幾日心情不愉,特來陪陪皇後殿下,為皇後殿下解解悶。”
顧盼人如其名,顧盼生輝,身為男兒身,卻長的漂亮非凡,猶如畫中的美男子一般,如此風情,但凡讓人見了都會心情愉快,承帝不得不承認,自己那位極好美的皇後見了顧盼確實會心情好些。
承帝想到此處,對顧盼的怨念少了點,轉而心疼李皇後:“梓童可有不舒服之處?可有叫禦醫來瞧瞧。”
李皇後眯著眼隻淡淡道:“嗯。”
承帝不由一僵,隻一瞬馬上恢複自然,麵帶笑容。
在旁看著的顧盼暗自嗤笑。
李皇後身邊的貼身大宮女子佩瞟了眼那不怕搞事的貴君,適時說道:“迴陛下,禦醫看過了,皇後殿下無事,隻是有些心思戾王殿下。”
不怕搞事的貴君顧盼繼續在旁煽風點火:“戾王突然出走,皇後殿下身邊沒了可說話的人,陛下這段時間又忙著寵幸新歡,自是顧不上來關心皇後殿下了,如此一來,皇後殿下可不就心鬱成結嗎。”
李皇後微睜鳳眼,清冷道:“貴君多言了。”
承帝聞此饞言,也忍不住火氣,怒視顧盼道:“貴君休要胡說,朕這段時間忙於國事……”
話未說完,殿外突然有一尖利聲音傳來:“陛下,婕妤突發疾病,暈倒在寢宮了。”
婕妤,正是顧盼口中,承帝的新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