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稻田手不閑,揮汗如雨輕舞鐮。
說的卻正是繁忙的秋收景象。
閔家大人們天還蒙蒙亮,便起來拿著先頭晚上蒸好的幹糧出門去地裏,獨留閔氏在家生火做飯,閔清也沒有閑著,跟著早起給閔氏燒火,做些輕快的活。
等早飯做好,太陽也升起來,天氣變熱,便招唿閔江去地裏喊大人們迴來吃飯。
此時的白天,比往年更熱,白花花的陽光直刺的人睜不開眼,眾人隻能挑早上和下午至傍晚的時間去秋收,不然被那太陽一曬,都不知道要脫幾層皮。
也因此,一日三頓改為兩餐,而之前買了好幾斤肉,閔氏也頗為舍得,每次下工迴來的飯菜都有肉塊,還拿出攢著的雞蛋,打兩個放碗裏,再加點水就能蒸一盆滑嫩噴香的蒸雞蛋。
油鹽肉都舍得,又換著花樣做,等忙過了好些天的秋收,閔家的田地都收完了,又趁著天氣好將糧食鋪開暴曬,入了倉房,一年之中,農家最重要的秋收時刻完美落幕,眾人這才放鬆下來,便發現大量勞作也沒瘦,反而胖了點。
倒是讓閔清極為滿意,又因為得空,便開始琢磨自己的學業。
自上次縣府禮房來報喜那日,已經過了十來天,閔清那工科第一帶來的熱鬧也逐漸冷淡,閔清這才能放空大腦,擯棄外界幹擾專心打算縣試之路。
那日一夢,猶如當頭棒喝,將這些年她隱隱的自豪與自負給打醒。
三歲開蒙,四歲入學,八歲聯考便取得工科第一,放在真正的孩子身上,真可謂是天縱奇才,莫不值得驕傲自負。
但隨著年歲增長,腦中一些記憶隨之清晰,她曾猜測,那是否是她的前世,而她所謂的天資隻不過是比常人多一份見識,哪怕這份見識曾經屬於她。
但她現在是閔清,是在這個大周朝代,所有的規章製度與記憶中都不同,她的路在哪?又該怎麽走?
閔清這些年的清冷沉穩,並不是自身閱曆所培養起來的,而是在有意識的模仿腦中的另一個自己,那個自己優秀完美,遠比農家女出生的自己高貴,但是,為何那個自己還如此不甘?
閔清現在還沒有答案,或許等她見過更寬廣的天地,便會懂得。
此次聯考,工科是她占了便宜,因為有幾題是縣試班才會學的算經知識,因此閔清沒有大意,縣試之前的工科學習,也是她必須提升的一個重點。
另一個便是文科,她的小楷雖工整,但遠稱不上靈秀,若想有所進步,還是須得去尋碑帖來練,寫出自己的風格;另外便是雜文國策,積累不夠,行文用詞中規中矩無出彩之地,這些都需要常年累月的閱讀與練習。
那,家裏的四書五經可是不夠,可是得課外閱讀了。
這便需要去書肆購買了,又是一筆大花銷。
不過花銷再大,也有結果的那天。
但不妨,能省一點是一點。
閔清想到一個人,嘴角微微勾起。
下午,教了兩個小學生閔江閔念一些算術小技巧,又背了一篇孟子,布下作業便讓兩人自行去玩。
自己便在房裏,先練了幾個大字找找手感,又看了會四書五經,待心靈空淨,方才伏案寫書。
不久便要開學,她勢必沒有時間再專心寫書,但是此後她花銷越來越大,這門收入也不可放下,便趁著休息趕緊存稿。
待寫的差不多,天色也不早,還有個把時辰便是晚飯了,閔清便又找出算經筆記,上麵從易到難各種知識都進行了分門別類歸納整理,且有經典例題在旁佐證,讓人一看便一目了然。
重點考察以及難點也標了出來,旁邊還有注解思路,整本小冊若是流傳出去,大概會成為算經偏科的童生學子爭相購買的重點書籍。
原因無他,這本小冊幾乎囊括了算經考試考點,有了此書,複習時也不至於兩眼一抓瞎,看什麽什麽沒看了。
手裏拎著那本小冊子,跟閔氏打了招唿,又去外頭把閔江拎迴來讓他好好看著小三兒,便把雙手背在身後笑容滿麵的出門了。
閔江難得看閔清如此外露情緒,學著閔智的思考習慣,手在下巴上一捋一捋的,斜眼看搖籃裏的小三兒,故作深沉說道:“阿姐一笑,必有人倒黴。小三兒,你怎麽看?”
小三兒睜著烏黑晶亮的大眼睛對著閔江一笑,一股便便的臭味便彌散開來,閔江被氣的吐血,一張臉都綠了:“阿奶,小三兒又拉粑粑了!”
這邊閔清一出門,便恰好遇到也正出門的閔正。
兩人向來不對頭,或者說是閔正嫉妒閔清,單方麵的討厭她。
但平常在閔家村,閔正顧及自己顏麵,倒是沒找事,並且大多時間在埋頭苦讀,兩人到少有見麵。
閔清也是難得出門,這一出門就相遇,因此對他微微一點頭,便繼續朝村長家走去。
閔正一看她的去向,不好的預感的油然而生,快步追上閔清,問道:“你去村長家幹嘛?”
閔清途中遇到其他村民,便友好的打個招唿,聽閔正有此問,頭也不迴道:“柱子哥平日一心鑽讀聖賢書,要麽去縣城和其他同窗把酒作詩,好不瀟灑,今日怎的有閑心來管別的事。”
言下之意,我做什麽輪不到你來管,也沒必要告訴你。
閔正冷笑道:“呦,不愧是第一,未來的閔狀元,閔某慚愧高攀不上,問都問不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閔清聞言,不由笑道:“借柱子哥吉言,哪日我成了狀元,便給你一個大大的獎賞。”
閔正一噎,這廝臉皮一如既往的厚,冷哼一聲,加快速度走到她前麵。
很快,兩人一前一後便來到了一青磚紅瓦大門敞開的大院前,整個村子最氣派的的房子,正是村長家。
閔正搶先一步,跨入進去,徑直去了閔樂的房間,閔清在後麵不緊不慢的跟著。
因為兩人在村裏頗有知名度,因此閔村長家人見了也不阻攔。
閔樂正伏案看書,見閔清兩人一起出現,倒是頗為驚訝,連忙出來接上二人進屋。
“貴客上門啊,你們怎麽想著來我這裏了,平常一個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閔正急忙接口道:“樂兄,此次我來是有個不情之請。”
“恩恩,你說。”閔樂把兩人安排坐下,順手收了桌上攤開的書籍,放其他書下壓著。
閔清進門便注意到了那書,正是神探狄仁傑,看閔樂鬼鬼祟祟的樣子,估計村長還不知道。
她也不說破,落座之後略帶好奇的環視閔樂的一排大書架,琳琅滿目的排列各種書籍,粗粗一看,恰好有她想要的。
同是鄉野農家,人家占了個村長,便比之常人富貴許多,這麽多書,那就是大把的白花花的銀子啊。
果然權貴權貴,沒有權,哪裏來的富貴?
閔清正想著,突然聽到閔正提及她:“要不還是閔清先說吧。”
卻是他向來愛麵子,閔清又在場,不好意思先開口,便推脫讓閔清先說。
閔清迴過神,二人俱都看向她,便大方說道:“閔師兄,我來是想借水經注,博物誌,還有文選。”
閔正暗道一聲遭,這也正是他想借的,就知道見了閔清準沒好事。
遂跟著說道:“樂兄,我也是想借這幾本書。”
這三本書,極有名氣,都比較金貴,並且市麵上數量不多,一般的人極難買到,之前為著縣試,村長花了極大心思才買到。
閔樂有次高興,拿出來給他們看過。現在縣試已過,二人俱都想來借閱。
閔樂聽此,便有些頭疼,這二人俱是村裏的希望,哪邊都不好得罪,便有些支吾道:“這個,這些書比較金貴,想必你們也知道的,並且我還正在觀閱。”
閔清早有準備,極為自信的把那本小冊子遞給閔樂,笑道:“我可用此物換,師兄可以手抄一本,再來還我。”
閔樂好奇打開這本其貌不揚的小冊子,翻了幾頁,頓時喜得跳起來,連說幾個好字。
顧不得照顧閔正情緒,怕閔清反悔,趕緊找到閔清要的那三本書,塞到她手上:“哈哈,你慢慢看,看完了再還我就是。”
閔正在旁看的氣急,不悅道:“樂兄,我呢?三本書也可借其一本給我啊。”
閔樂不好意思的說道:“啊,不急,等她看完就借給你嘛,閔清可都把她珍貴的筆記借給我了。”
他讀書上比較愚鈍,平日雖愛玩,但未嚐沒有考取功名之心,現下閔清這本筆記可是能幫他提升好大一截算經成績,更何況家裏還有一個正讀乙二班的小弟,也是有用呢。
說著極為愛惜的摸了摸書,給閔正看一眼。
閔正沒有帶任何東西過來。
見閔正臉色青一陣紅一陣,閔清詳裝大人語氣說教道:“求人辦事哪有空手上門的,謝過師兄不嫌棄我的禮物了。”
看,這不就輕鬆借到了嘛。
年輕人,多學著點。
說的卻正是繁忙的秋收景象。
閔家大人們天還蒙蒙亮,便起來拿著先頭晚上蒸好的幹糧出門去地裏,獨留閔氏在家生火做飯,閔清也沒有閑著,跟著早起給閔氏燒火,做些輕快的活。
等早飯做好,太陽也升起來,天氣變熱,便招唿閔江去地裏喊大人們迴來吃飯。
此時的白天,比往年更熱,白花花的陽光直刺的人睜不開眼,眾人隻能挑早上和下午至傍晚的時間去秋收,不然被那太陽一曬,都不知道要脫幾層皮。
也因此,一日三頓改為兩餐,而之前買了好幾斤肉,閔氏也頗為舍得,每次下工迴來的飯菜都有肉塊,還拿出攢著的雞蛋,打兩個放碗裏,再加點水就能蒸一盆滑嫩噴香的蒸雞蛋。
油鹽肉都舍得,又換著花樣做,等忙過了好些天的秋收,閔家的田地都收完了,又趁著天氣好將糧食鋪開暴曬,入了倉房,一年之中,農家最重要的秋收時刻完美落幕,眾人這才放鬆下來,便發現大量勞作也沒瘦,反而胖了點。
倒是讓閔清極為滿意,又因為得空,便開始琢磨自己的學業。
自上次縣府禮房來報喜那日,已經過了十來天,閔清那工科第一帶來的熱鬧也逐漸冷淡,閔清這才能放空大腦,擯棄外界幹擾專心打算縣試之路。
那日一夢,猶如當頭棒喝,將這些年她隱隱的自豪與自負給打醒。
三歲開蒙,四歲入學,八歲聯考便取得工科第一,放在真正的孩子身上,真可謂是天縱奇才,莫不值得驕傲自負。
但隨著年歲增長,腦中一些記憶隨之清晰,她曾猜測,那是否是她的前世,而她所謂的天資隻不過是比常人多一份見識,哪怕這份見識曾經屬於她。
但她現在是閔清,是在這個大周朝代,所有的規章製度與記憶中都不同,她的路在哪?又該怎麽走?
閔清這些年的清冷沉穩,並不是自身閱曆所培養起來的,而是在有意識的模仿腦中的另一個自己,那個自己優秀完美,遠比農家女出生的自己高貴,但是,為何那個自己還如此不甘?
閔清現在還沒有答案,或許等她見過更寬廣的天地,便會懂得。
此次聯考,工科是她占了便宜,因為有幾題是縣試班才會學的算經知識,因此閔清沒有大意,縣試之前的工科學習,也是她必須提升的一個重點。
另一個便是文科,她的小楷雖工整,但遠稱不上靈秀,若想有所進步,還是須得去尋碑帖來練,寫出自己的風格;另外便是雜文國策,積累不夠,行文用詞中規中矩無出彩之地,這些都需要常年累月的閱讀與練習。
那,家裏的四書五經可是不夠,可是得課外閱讀了。
這便需要去書肆購買了,又是一筆大花銷。
不過花銷再大,也有結果的那天。
但不妨,能省一點是一點。
閔清想到一個人,嘴角微微勾起。
下午,教了兩個小學生閔江閔念一些算術小技巧,又背了一篇孟子,布下作業便讓兩人自行去玩。
自己便在房裏,先練了幾個大字找找手感,又看了會四書五經,待心靈空淨,方才伏案寫書。
不久便要開學,她勢必沒有時間再專心寫書,但是此後她花銷越來越大,這門收入也不可放下,便趁著休息趕緊存稿。
待寫的差不多,天色也不早,還有個把時辰便是晚飯了,閔清便又找出算經筆記,上麵從易到難各種知識都進行了分門別類歸納整理,且有經典例題在旁佐證,讓人一看便一目了然。
重點考察以及難點也標了出來,旁邊還有注解思路,整本小冊若是流傳出去,大概會成為算經偏科的童生學子爭相購買的重點書籍。
原因無他,這本小冊幾乎囊括了算經考試考點,有了此書,複習時也不至於兩眼一抓瞎,看什麽什麽沒看了。
手裏拎著那本小冊子,跟閔氏打了招唿,又去外頭把閔江拎迴來讓他好好看著小三兒,便把雙手背在身後笑容滿麵的出門了。
閔江難得看閔清如此外露情緒,學著閔智的思考習慣,手在下巴上一捋一捋的,斜眼看搖籃裏的小三兒,故作深沉說道:“阿姐一笑,必有人倒黴。小三兒,你怎麽看?”
小三兒睜著烏黑晶亮的大眼睛對著閔江一笑,一股便便的臭味便彌散開來,閔江被氣的吐血,一張臉都綠了:“阿奶,小三兒又拉粑粑了!”
這邊閔清一出門,便恰好遇到也正出門的閔正。
兩人向來不對頭,或者說是閔正嫉妒閔清,單方麵的討厭她。
但平常在閔家村,閔正顧及自己顏麵,倒是沒找事,並且大多時間在埋頭苦讀,兩人到少有見麵。
閔清也是難得出門,這一出門就相遇,因此對他微微一點頭,便繼續朝村長家走去。
閔正一看她的去向,不好的預感的油然而生,快步追上閔清,問道:“你去村長家幹嘛?”
閔清途中遇到其他村民,便友好的打個招唿,聽閔正有此問,頭也不迴道:“柱子哥平日一心鑽讀聖賢書,要麽去縣城和其他同窗把酒作詩,好不瀟灑,今日怎的有閑心來管別的事。”
言下之意,我做什麽輪不到你來管,也沒必要告訴你。
閔正冷笑道:“呦,不愧是第一,未來的閔狀元,閔某慚愧高攀不上,問都問不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閔清聞言,不由笑道:“借柱子哥吉言,哪日我成了狀元,便給你一個大大的獎賞。”
閔正一噎,這廝臉皮一如既往的厚,冷哼一聲,加快速度走到她前麵。
很快,兩人一前一後便來到了一青磚紅瓦大門敞開的大院前,整個村子最氣派的的房子,正是村長家。
閔正搶先一步,跨入進去,徑直去了閔樂的房間,閔清在後麵不緊不慢的跟著。
因為兩人在村裏頗有知名度,因此閔村長家人見了也不阻攔。
閔樂正伏案看書,見閔清兩人一起出現,倒是頗為驚訝,連忙出來接上二人進屋。
“貴客上門啊,你們怎麽想著來我這裏了,平常一個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閔正急忙接口道:“樂兄,此次我來是有個不情之請。”
“恩恩,你說。”閔樂把兩人安排坐下,順手收了桌上攤開的書籍,放其他書下壓著。
閔清進門便注意到了那書,正是神探狄仁傑,看閔樂鬼鬼祟祟的樣子,估計村長還不知道。
她也不說破,落座之後略帶好奇的環視閔樂的一排大書架,琳琅滿目的排列各種書籍,粗粗一看,恰好有她想要的。
同是鄉野農家,人家占了個村長,便比之常人富貴許多,這麽多書,那就是大把的白花花的銀子啊。
果然權貴權貴,沒有權,哪裏來的富貴?
閔清正想著,突然聽到閔正提及她:“要不還是閔清先說吧。”
卻是他向來愛麵子,閔清又在場,不好意思先開口,便推脫讓閔清先說。
閔清迴過神,二人俱都看向她,便大方說道:“閔師兄,我來是想借水經注,博物誌,還有文選。”
閔正暗道一聲遭,這也正是他想借的,就知道見了閔清準沒好事。
遂跟著說道:“樂兄,我也是想借這幾本書。”
這三本書,極有名氣,都比較金貴,並且市麵上數量不多,一般的人極難買到,之前為著縣試,村長花了極大心思才買到。
閔樂有次高興,拿出來給他們看過。現在縣試已過,二人俱都想來借閱。
閔樂聽此,便有些頭疼,這二人俱是村裏的希望,哪邊都不好得罪,便有些支吾道:“這個,這些書比較金貴,想必你們也知道的,並且我還正在觀閱。”
閔清早有準備,極為自信的把那本小冊子遞給閔樂,笑道:“我可用此物換,師兄可以手抄一本,再來還我。”
閔樂好奇打開這本其貌不揚的小冊子,翻了幾頁,頓時喜得跳起來,連說幾個好字。
顧不得照顧閔正情緒,怕閔清反悔,趕緊找到閔清要的那三本書,塞到她手上:“哈哈,你慢慢看,看完了再還我就是。”
閔正在旁看的氣急,不悅道:“樂兄,我呢?三本書也可借其一本給我啊。”
閔樂不好意思的說道:“啊,不急,等她看完就借給你嘛,閔清可都把她珍貴的筆記借給我了。”
他讀書上比較愚鈍,平日雖愛玩,但未嚐沒有考取功名之心,現下閔清這本筆記可是能幫他提升好大一截算經成績,更何況家裏還有一個正讀乙二班的小弟,也是有用呢。
說著極為愛惜的摸了摸書,給閔正看一眼。
閔正沒有帶任何東西過來。
見閔正臉色青一陣紅一陣,閔清詳裝大人語氣說教道:“求人辦事哪有空手上門的,謝過師兄不嫌棄我的禮物了。”
看,這不就輕鬆借到了嘛。
年輕人,多學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