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會給人出主意,但不是每個主意都有用。


    因為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


    也就是說兩個人對一個人說同樣的話,效果不一樣。


    這就是人心。


    一個人家概念中的狐狸,即使他和雞拜年,就和豬給雞拜年不一樣。


    因為對方是有思想的,你不可能用聖人的一句話打動別人,因為人家不是傻子,你的一貫表現,你的目的,對方會有察覺。


    也就是說你心善,即使你罵人,人家也會有覺悟。


    因為你不是天天罵人,而且罵人是為了人家好,還是為了自己好,對方很懂。


    不要愚弄別人,因為你會變的很傻。


    我和每個人一樣,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這個叫歧視,當然歧視在經濟學來講是個中性詞。


    也就是說老虎會吃人,大家都這麽認為,這就是歧視,但不是每個老虎都吃人,但為了安全,為了效率,為了節省時間,我沒有時間詳細了解你,成本太高,我的生命時間是有限的,而且我為什麽要去了解你,而不去和朋友聊天。


    和陌生人達成了解其實是很痛苦的事,就像你交個朋友,都會遇到背叛,疏遠,欺騙一樣。


    每個人隻有那麽幾個朋友,其他的可以說是同事。甚至統稱為陌生人。


    對於陌生人,你隻能歧視,因為出於安全考慮。


    所以聖人的理論用不到陌生人身上,用到了也是白費,人家也不相信你。


    所以聖人的言論,就像孔子,這些隻能用於熟人,也就是熟人社會。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就是一個熟人社會,它有階層,而且不是用投名狀或者流血是不可能階層跨越。


    所以聖人的言論就很有效。


    你不可能接觸到非同階層的人。


    但現在是市場經濟,也就是群體合作。


    此時仁義道德就不太好使了,也就是大家開始迷戀厚黑學,成功學,孫子兵法。


    但這些基本可以稱為術,而不是道。


    上升到道,就要了解人性,而不是善良。


    這也就是很多弱者甚至強者總是抱怨不公的原因。


    因為你的利益受損,大概率是你有貪欲,而交換沒達成,被出賣。


    其實對方也是人,也有貪欲。


    所以一味的強調教化是不行的。


    社會可以理解為一部機器,原則上他有感情,但更多的是規則。


    你總是希望用感情獲取利益,不現實,因為別人也是這麽想的。也就是以小博大,小利益換取大利益,這個很難維持。


    所以我才強調規則,也就是經濟學裏的人性,和博弈論。還有就是社會宏觀思想,康德周期。


    不懂得理論,總是磨練技巧,肯定是不斷吃虧。


    為什麽有錢人可以磨練,即使不懂理論,因為試錯成本低。


    你做生意失敗一次萬劫不複,人家無數次失敗最終成功,因為人家有人脈,有米,有錢。


    所以一個底層想要階層躍升,要麽脫層皮還要運氣好。


    所以千萬不要去看成功人士怎麽做,你照做肯定死。


    這也就是讀書的意義,你看到隔壁同學這樣努力就成功了,你照做結果不行,所以我覺得學校就是一個試驗場,告訴你,每個人的命運不一樣,運氣不一樣,家底不一樣,甚至基因也不一樣。同樣努力換不來相同的結果。


    我讀書時就不太在意成績,我家裏也不要求,隻要健康就可以,所以我大部分時間都在觀察人,了解每一位同學的背景和故事。


    當然並不是為了人脈,而是好奇,因為我知道將來自己的路還是要自己走,還要和很多人打交道,特別是陌生人。


    每個人走上不同的道路都是有前因後果的,大家在一個老師教育下,同樣的條件,結果不一樣,這個就是專注力不同。


    一個總是說自己做的很好的人通常不怎麽樣,因為他滿足了。


    而一個總是尋求不足的人,大概率是有出息的。


    我就是個好奇的人,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分寸,否則就是好奇害死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小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曉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曉鷹並收藏職場小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