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淩,在任何社會都有,從上幼兒園到入土,都會遇到。


    這個不是社會問題。


    有勢力的人欺負弱小,是動物的常態。


    由於我的書沒有流量,所以我也不再懷著一個魯迅的夢想,改變世界了,當然也不可能。


    其實,我讀書時也經常遇到霸淩。


    我讀書時,家裏不是很富裕,所以營養跟不上,也許是我長得太快,所以很瘦。


    有時候霸淩是隨著你的一生的。


    在學校被同學霸淩,這個是人的天性,就是權力。


    說一個吧,一個同學,他帶著一幫狐朋狗友,還做了代理班長,對我這個不太會講粵語的人冷嘲冷諷。


    後來我很快學會了粵語,他又有新的理由,我不是本地人,其實他的粵語也不正宗,也是外地過來的,大家都是本地戶口。


    所以我沒有和他肢體衝突,因為我還是有一點獨立思考能力的。


    我找了幾個朋友,融入小集體。


    其實雖說是大集體,實際是由很多的小集體組成,所以即使小集體沒有發聲的權力,但你會得到幫助,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老師也沒有什麽辦法。


    這個就是社會。


    但有了小集體,大家會達成共識,然後默默反抗,當然有權勢的集體會獲得很多利益,但小集體會私下吐槽,一個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你有了心理安慰,人家喧囂的時候即使沒人出聲,但大家會眼神交流,偶爾撇一嘴,叨叨幾句,這個就是支持。因為大環境不允許。


    但大勢力的團體,也會投鼠忌器,這就是輿論壓力。


    畢竟榮譽感是高於道德標準的。


    有了獨立思考能力,人可以委曲求全,而不會出現過激行為,凡事都要想後果,也就是小範圍和可控範圍的反抗。


    一個人有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就決定一個人可以走多遠,可以生存多久。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道德綁架,例如好好學習,有好的工作,其實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每個人努力都會和別人一樣,結果書沒讀好,眼鏡戴起來了,身體差了,壓力大了,將來也不可能有好工作。


    很多時候都要權衡利弊,發揮自己的特長。


    人不是橡皮泥,同樣的模具一拓就都一樣了。


    人是需要審時度勢的,百害取其輕,百利取其大。


    人就是一個矛盾的存在,任何事都有利弊,都要權衡,人不是活得通透的,凡事都有如果。所以三思而後行,一時腦門一熱,就捅婁子。


    這裏不是說不反抗,而是智取,人都有弱點,不能硬碰硬。


    所以我一直認為經濟學不是研究經濟的,而是研究經濟社會人的行為。也就是概率問題。


    我年輕時為了更好的生活去學了編程,求學期間也是一邊工作,很多時候都要妥協,為了就是可以有時間學習。


    對我的評價也是各有不同。


    後來學了編程,換了領導,其實換湯不換藥,天下人都一樣,個人利益至上,因為人都是自私的,合作是有條件的,一切都是利益。但在大損失麵前就要多考慮損失,所以我也不是很忠心,所以都是暫時合作,不會捆綁。


    我也是也可升職,畢竟是草根,不可能和別人一樣。


    後來得了幹眼症,領導就說是我自己造成的,當時我也升了一級,和領導談判再升級無望,為了眼睛和領導疏遠,做一些業務工作,養了10年,把眼睛養好,結婚生子。


    因為眼睛幹眼症見不了陽光,所以業餘就在家裏學英語和經濟學,因為書本沒有光。也無法談戀愛,所以結婚很晚,眼睛不好找的肯定不好,眼睛養好了才去談戀愛。


    所以我為什麽後來總是占便宜,根本原因就是經濟學裏的人性分析。


    所以大家不要老認為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的,其實是群體行為。


    所以後來就很順。


    獨立思考是免除霸淩的唯一途徑,但很難,基本經濟學思想要很熟練,這也就是經濟學家很有錢很有地位的原因,當然言論有錯有對,但不影響人家賺錢,這就是根本區別。


    因為每個人都有機遇,言論要符合當時的市場,拉開幾十年肯定有錯有對,不奇怪,你聽風就是雨,是你自己的責任。


    你要學的是經濟學家的分析思路,而不是斷言,他在教你用經濟學思考,你非要結果。


    世界風雲變幻,黑天鵝滿天飛,你非要刻舟求劍,我也沒辦法,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小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曉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曉鷹並收藏職場小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