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發生了幾件事
在那鹹陽宮的巍峨殿宇之下,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盧生,生得一副狡黠麵容,三角眼滴溜溜轉個不停,兩撇鼠須在嘴角輕輕顫動,身形瘦小卻透著一股世故圓滑。侯生則略顯肥胖,大腹便便,臉上堆滿了虛偽的笑容,眼睛眯成一條細縫,仿佛能從中窺探出無盡的貪婪。
此二人,昔日在秦始皇麵前巧舌如簧,信誓旦旦地宣稱知曉海外仙山所在,可求得長生不老之藥。“陛下,臣等曾於深山遇異人,習得仙法,那海外仙山有仙人煉製神丹,服之可與天地同壽。陛下乃天子之尊,當有此仙緣。”盧生言辭懇切,眼神卻閃爍其詞,雙手作揖,深深彎腰,一副虔誠模樣。侯生在旁連連點頭,肉嘟嘟的臉上滿是諂媚:“陛下,此去求藥雖有艱險,然臣等不懼,定將神丹帶迴,助陛下萬壽無疆,大秦江山永固。”秦始皇聞之,龍顏大悅,當即賞賜無數金銀財寶、綾羅綢緞,令其速速啟程。
盧生和侯生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路佯裝忙碌籌備,實則中飽私囊。他們在海邊修築奢華行宮,每日山珍海味,左擁右抱,盡享榮華富貴,求藥之事卻毫無進展。
時光匆匆,騙局終有敗露之日。盧生心懷鬼胎,率先在密室中與侯生商議:“那秦始皇殘暴不仁,我等騙術恐難再瞞。若再留此地,必遭大禍。”侯生額頭滿是汗珠,肥胖的身軀微微顫抖:“這可如何是好?那秦始皇定然不會輕饒我們。”盧生眼珠一轉,惡狠狠地說:“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我們散布流言,就說秦始皇剛愎自用,專任獄吏,貪於權勢,如此昏君,不配得長生。”侯生猶豫片刻,終是點頭。
於是,鹹陽城內流言蜚語四起。秦始皇聞聽後,雷霆震怒,那憤怒的吼聲仿佛要震塌鹹陽宮的宮牆:“朕待此等逆臣不薄,竟敢如此誹謗朕!”他的雙眼怒睜,好似燃燒的火焰,臉龐漲得通紅,雙手緊緊握拳,在大殿中來迴踱步。當即下令徹查,那氣勢洶洶的甲士如潮水般湧向大街小巷,整個鹹陽城陷入一片恐慌。
那些平日裏與盧生、侯生有過交集的儒生們,也被牽連其中。他們在刑場之上,高唿冤枉,滿臉驚恐與絕望。鮮血染紅了鹹陽的土地,而秦始皇的怒火,仍在熊熊燃燒,這一場因欺騙與誹謗引發的災禍,如同濃重的陰霾,籠罩在大秦帝國的上空。
鹹陽宮,巍峨聳立,金碧輝煌。宮牆之上雕龍畫鳳,似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戰功與無上榮耀。殿內,燈火通明,映照得滿室生輝,珍饈美饌擺滿了一桌又一桌,酒香四溢,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
秦始皇嬴政高坐於龍椅之上,身著黑色繡金龍袍,頭戴冕旒,十二旒白玉珠串在額前輕輕晃動,他的麵容冷峻,眼神深邃而威嚴,猶如那俯瞰蒼生的雄鷹,舉手投足間盡顯帝王霸氣。眾臣分列兩旁,皆身著華麗朝服,神色恭敬卻又難掩內心的敬畏與忐忑。
此時,淳於越挺身而出,他年約五十,麵容清瘦,眼神中透著一股迂腐的倔強,頷下一縷長須隨風微微飄動。他上前一步,雙手抱拳,深深行禮後,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陛下,臣以為,大秦統一六國之後,當延續周朝之諸侯分封製。想那周朝,諸侯拱衛王室,綿延八百載,此乃長治久安之良策。陛下若分封子弟功臣為諸侯,可保大秦根基穩固,如眾星捧月,熠熠生輝,江山社稷方能世代相傳,豈不善哉?”他言辭懇切,語氣堅定,眼神中滿是對自己觀點的篤定,身體微微前傾,似要將心中所想一股腦兒地灌入眾人耳中。
丞相李斯聞聽此言,眉頭緊皺,眼神瞬間銳利如刀。他身形挺拔,一襲丞相官服更襯得他氣宇軒昂,不怒自威。李斯向前一步,向秦始皇恭敬行禮後,轉身看向淳於越,聲音沉穩而有力,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口吻反駁道:“淳於越,你且莫要胡言!周之分封,末路如何?諸侯紛爭,戰火紛飛,百姓塗炭,致使王室衰微,禮崩樂壞。如今天下初定,若再行分封,豈不是重蹈覆轍?陛下推行郡縣製,方能集權於中央,令行禁止,如臂使指,此乃創新之舉,可保大秦千秋萬代,永享太平。”李斯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淳於越,雙手有力地揮舞著,似要將這郡縣製的優勢一一展現在眾人麵前,話語擲地有聲,在大殿內迴蕩。
秦始皇坐在龍椅上,麵容冷峻,眼神在淳於越和李斯之間來迴遊移,薄唇緊抿,似在思索著這關乎大秦命運的兩種治國方略。大殿內一時寂靜無聲,唯有眾人緊張的唿吸聲此起彼伏,仿佛一場無形的風暴即將在這鹹陽宮中掀起驚濤駭浪。
秦始皇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他的目光猶如寒星,緩緩開口道:“淳於越之言,雖似有理,然朕觀前朝興衰,亦知分封之弊。然郡縣製初行,亦有諸多事宜需斟酌謀劃。”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在大殿中迴蕩,眾臣皆俯首傾聽。
淳於越麵露焦急,急忙再次進言:“陛下,郡縣製雖集權於中央,然地方若無諸侯鎮守,一旦有亂,恐難迅速平叛。且諸侯乃皇室宗親或功臣之後,其對大秦忠心耿耿,必不會生亂。陛下三思啊!”他言辭愈發激昂,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身體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李斯見狀,冷笑一聲,反駁道:“淳於越,你隻見諸侯之利,卻不見其害。諸侯擁兵自重,久而久之,必生異心。且郡縣製下,官員由中央任免,可保其清正廉潔,為百姓謀福。若行分封,諸侯割據,稅賦不均,百姓苦不堪言,大秦何來太平盛世?”李斯挺直腰杆,神色傲然,眼神中透著對自己見解的自信。
秦始皇沉思片刻,緩緩道:“朕意已決,郡縣製乃大勢所趨,不可更改。然淳於越忠心可嘉,雖其言未被采納,亦不必責罰。”淳於越聽聞,臉色一僵,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多言,隻得默默退下。
而李斯則微微鬆了口氣,向秦始皇行禮道:“陛下聖明,此乃大秦之福。臣定當全力輔佐陛下,完善郡縣製,使大秦繁榮昌盛。”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決心,身姿愈發挺拔,仿佛已看到大秦在郡縣製下走向輝煌的未來。
嬴政道:“召令秦王前來議事”
鹹陽宮的書房內,氣氛凝重得似能擰出水來。秦始皇嬴政負手而立,他身形高大挺拔,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不怒自威。那一身繡著金龍的黑色長袍,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令人敬畏的光芒,冕旒下的麵龐冷峻而深邃,雙眸猶如寒星,仿佛能洞察世間一切虛妄。
扶蘇接到父皇的傳召,匆匆趕來。他身姿英挺,一襲月白色的錦袍襯得他氣質儒雅,麵容英俊卻帶著一絲疲憊與憂慮,劍眉之下的眼眸清澈而真誠,一頭烏黑的長發整齊地束起。進入書房,他恭敬地行禮:“父皇,兒臣前來。”
嬴政微微轉身,目光如炬地盯著扶蘇,沉聲道:“扶蘇,淳於越提出恢複分封之事,你且談談你的看法。”
扶蘇心中一緊,他深知這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輕吸一口氣,緩緩說道:“父皇,兒臣以為郡縣製乃大勢所趨,不可動搖。郡縣製下,中央集權得以加強,如臂使指,政令暢通無阻,可使我大秦高效運轉,此乃父皇高瞻遠矚之創舉。”他的聲音平穩,眼神堅定地望著嬴政,雙手微微握拳,表現出一副篤定支持的模樣。
嬴政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對這個迴答並不滿意。他向前邁了一小步,語氣中帶著一絲質問:“哼,隻是如此泛泛而談?朕想聽的是你更深層次的見解,莫要敷衍朕。”
扶蘇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他趕忙補充道:“父皇,兒臣深知郡縣製能避免諸侯割據之禍。昔日周朝分封,諸侯漸強,尾大不掉,終致戰亂紛飛,百姓流離失所。兒臣豈會不知其中利害?兒臣定當全力支持父皇推行郡縣製,絕無二話。”他的語速加快,眼神中帶著一絲急切,身體也不自覺地微微前傾,試圖讓父皇感受到自己的真誠。
嬴政卻冷哼一聲,臉色愈發陰沉:“扶蘇,你這般說辭,不過是些空話套話。朕期望你能有自己獨到的思考,有治國安邦的遠見卓識,而非人雲亦雲,如此輕浮之語,豈是儲君該有的風範?”他的聲音提高了幾分,眼神中滿是失望與不滿,那目光猶如利箭,直直地刺向扶蘇。
扶蘇心中一陣刺痛,他低下頭,麵露惶恐與不安:“父皇,兒臣知罪。兒臣隻是一心想擁護父皇的決策,未曾深思熟慮,言語間有失妥當。兒臣定當自省,努力提升。”他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雙手不安地搓著衣角,內心滿是苦澀與迷茫。他本是想順應父皇之意,卻不想弄巧成拙,讓父皇更加不滿。
嬴政看著低頭不語的扶蘇,心中的失望如同潮水般湧來。他想起扶蘇往日裏的種種表現,隻覺得這個兒子離自己心中理想的儲君形象越來越遠。“你且退下吧,朕不想再聽你這些無用之語。”嬴政轉過身去,不再看扶蘇,那背影仿佛透著一股無法言說的疏離與冷漠。
扶蘇緩緩退出書房,腳步沉重得如同灌了鉛一般。他的心情低落到了極點,不知道從何時起,父皇對自己的態度竟變得如此冷淡。他抬頭望著天空,那片曾經象征著大秦榮耀與希望的天空,此刻在他眼中卻顯得灰暗無光。
迴到自己的居所,扶蘇獨自坐在窗前,思緒萬千。他深知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可又不知該如何挽迴。他想要努力表現,卻總是不得其法。“難道我真的如此不堪,無法成為父皇期望的繼承人嗎?”扶蘇喃喃自語,眼神中滿是失落與無助。
而嬴政在書房內,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對扶蘇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睿智果斷的君主。可如今扶蘇的表現,讓他不禁懷疑自己的培養是否出了差錯。“朕的大秦,未來該托付給誰?”嬴政望著牆上的大秦疆域圖,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一絲憂慮與迷茫。
此後的日子裏,扶蘇處處小心謹慎,試圖改變父皇對自己的看法。他埋首於古籍之中,努力學習治國之策,參與朝政時也更加積極主動,言辭間多了幾分深思熟慮。然而,嬴政對他的偏見仿佛已經根深蒂固,每一次看到扶蘇,心中總會不自覺地湧起一股不滿之情。
在一次朝會上,討論關於邊疆治理的問題。扶蘇鼓起勇氣,提出了一套詳細的方案,包括加強軍事防禦、促進邊疆與內地的貿易往來、安撫當地百姓等措施。他侃侃而談,眼神中透著自信與期待:“父皇,兒臣以為如此這般,可保我大秦邊疆安寧,百姓富足。”
嬴政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絲毫波瀾。待扶蘇說完,他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此方案雖有可取之處,但仍有諸多漏洞,你且迴去再好好思量。”語氣中沒有一絲讚賞,隻有一如既往的冷淡與嚴苛。
扶蘇的心仿佛墜入了冰窖,他滿心的期待瞬間化為泡影。他看著父皇那冷漠的麵容,心中的苦澀如同決堤的洪水。他不知道自己還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重新贏得父皇的信任與青睞。在這大秦宮廷的權力漩渦之中,扶蘇如同一葉扁舟,在狂風巨浪中艱難前行,而他與父皇之間的嫌隙,也如同一道深深的鴻溝,橫亙在他們父子之間,難以逾越。
胡亥府中的暗流湧動
胡亥的府邸,坐落在鹹陽城的一隅,相較於巍峨壯麗的皇宮,這裏少了幾分莊嚴肅穆,多了些許精致與閑適。庭院中,幾株鬆柏鬱鬱蔥蔥,似忠誠的衛士守衛著府邸。樹下,繁花似錦,五彩斑斕的花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宛如翩翩起舞的彩蝶。假山水池裏,金魚在荷葉下悠然嬉戲,偶爾濺起一串串晶瑩的水花,發出清脆的聲響,似在奏響一曲歡快的樂章。
胡亥斜倚在庭院中的躺椅上,他麵容圓潤,眉眼間透著一絲稚氣與慵懶,一襲華麗的錦袍隨意地披在身上,頭發有些散亂地散落在肩頭,手中把玩著一塊溫潤的玉佩,眼神中滿是百無聊賴。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府邸的寧靜。家仆引著一位不速之客匆匆趕來。來人自稱嫪忠,隻見他身形矯健,眼神中透著一股狡黠與決絕。他身著一襲黑色勁裝,腰間佩著一把鋒利的短劍,劍柄上鑲嵌的寶石在陽光下閃爍著幽冷的光。頭發束得緊緊的,顯得幹練而又透著一絲神秘感。
胡亥微微坐起,眉頭微皺,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與警惕:“你是何人?為何闖入本公子的府邸?”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悅,坐直身子,將玉佩收入懷中,目光緊緊地盯著嫪忠。
嫪忠趕忙上前,單膝跪地,抱拳行禮:“公子,小人嫪忠,乃是嫪毐大人的心腹親信。今日前來,實有要事相告。”他的頭微微低下,但眼神卻不時地抬起,觀察著胡亥的表情。
胡亥聽聞“嫪毐”之名,心中一驚,臉色微微一變:“嫪毐?他已被父皇懲處,你此時來找本公子,莫不是想連累本公子?”他的身體微微後仰,似乎想與嫪忠拉開距離,眼神中滿是戒備。
嫪忠連忙搖頭,急切地說道:“公子誤會了。公子可知,小人之所以苟活至今,全是為了報仇雪恨。那扶蘇與朝中一些大臣,將嫪毐大人逼入絕境,此仇不報,小人誓不為人。”他的眼中燃燒著仇恨的火焰,牙齒咬得咯咯作響,雙手緊緊地握拳,關節泛白。
胡亥輕輕哼了一聲:“這與本公子又有何幹?本公子隻想做一個閑散公子,逍遙自在,對那皇權之爭,並無興趣。”他重新靠迴躺椅,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屑,抬手揮了揮,仿佛想驅趕眼前的麻煩。
嫪忠卻冷笑一聲:“公子,您真的如此想嗎?您雖口口聲聲說對皇權不感興趣,可那扶蘇公子,平日裏對您多有教訓,您難道就甘心如此?”他的眼神緊緊地盯著胡亥,似要將他的內心看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胡亥聽到這話,身體微微一僵,眼中閃過一絲不甘與惱怒。他想起平日裏扶蘇對自己的斥責,那些嚴厲的話語仿佛還在耳邊迴響:“胡亥,你如此玩物喪誌,怎堪為大秦子孫?”“你需得勤奮好學,莫要整日隻知享樂。”每一次的教訓都如同一把利刃,刺痛著他的自尊心。
胡亥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那又能怎樣?父皇看重的是扶蘇,他才是未來皇位的繼承人,本公子能有什麽機會?”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與沮喪,眼神黯淡了下來,原本把玩玉佩的手也無力地垂落在一旁。
嫪忠向前湊近了一些,壓低聲音說道:“公子,莫要灰心。如今局勢並非不可改變。小人在暗中觀察已久,深知朝中各方勢力的微妙平衡。隻要公子您願意,小人願效犬馬之勞,為您出謀劃策,在這皇位角逐之中,助您脫穎而出。”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蠱惑與期待,雙手微微張開,似乎在向胡亥描繪著一幅美好的未來畫卷。
胡亥心中一動,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他的內心在掙紮,一方麵,他害怕卷入殘酷的皇位爭鬥,深知其中的兇險與血腥;另一方麵,對扶蘇的怨恨以及對權力的一絲渴望又在心底悄然作祟。“你且先說說,你有何計劃?本公子可不會輕易答應。”胡亥坐直身子,眼神中帶著一絲好奇與謹慎,身體微微前傾,靠近嫪忠。
嫪忠見胡亥有所動搖,心中暗喜,嘴角微微上揚:“公子,扶蘇雖得父皇青睞,但他在一些決策上也並非毫無破綻。例如他在對待儒生之事上,過於寬厚,與父皇的強硬手段相悖。我們可從此處入手,暗中散播謠言,離間扶蘇與父皇的關係。再聯合一些對扶蘇不滿的朝中勢力,慢慢削弱他的根基。待時機成熟,公子便可一舉登上皇位。”他的聲音低沉而又充滿自信,眼神中閃爍著陰謀的光芒,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仿佛一切都已在他的掌控之中。
胡亥聽著嫪忠的計劃,心中不禁有些害怕。他站起身來,在庭院中來迴踱步,眉頭緊鎖:“這……這是不是太危險了?若是被父皇發現,本公子性命不保。”他的腳步慌亂而急促,眼神中滿是恐懼與不安,雙手不停地搓著。
嫪忠連忙起身,跟在胡亥身後:“公子,富貴險中求。若您一直退縮,隻能永遠被扶蘇踩在腳下。隻要我們計劃周密,行事謹慎,定不會被發現。而且,公子您想想,一旦您登上皇位,整個大秦都將在您的掌控之下,您將成為天下之主,擁有無上的權力與榮耀。”他的語氣中帶著強烈的誘惑,眼神緊緊地盯著胡亥的背影,試圖用權力的誘惑打動他。
胡亥停下腳步,望著庭院中的繁花,心中陷入了沉思。許久,他緩緩轉過身來,眼神中多了一絲決絕:“好,本公子且信你一次。但若是有任何危險跡象,本公子可不會坐以待斃。”他的眼神中雖然還有一絲恐懼,但更多的是被激發出來的鬥誌,雙手緊緊地握成了拳頭。
嫪忠麵露喜色,再次單膝跪地:“公子英明。小人定當全力以赴,為公子的大業肝腦塗地。”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激動與忠誠,頭低得更低,仿佛在向未來的君主宣誓效忠。
此時,一陣微風吹過,庭院中的鬆柏沙沙作響,似在低語著這一場即將掀起的權力風暴。胡亥望著遠方,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自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未來的命運充滿了未知與危險,但那一絲對皇位的憧憬,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支撐著他繼續前行。
在那鹹陽宮的巍峨殿宇之下,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盧生,生得一副狡黠麵容,三角眼滴溜溜轉個不停,兩撇鼠須在嘴角輕輕顫動,身形瘦小卻透著一股世故圓滑。侯生則略顯肥胖,大腹便便,臉上堆滿了虛偽的笑容,眼睛眯成一條細縫,仿佛能從中窺探出無盡的貪婪。
此二人,昔日在秦始皇麵前巧舌如簧,信誓旦旦地宣稱知曉海外仙山所在,可求得長生不老之藥。“陛下,臣等曾於深山遇異人,習得仙法,那海外仙山有仙人煉製神丹,服之可與天地同壽。陛下乃天子之尊,當有此仙緣。”盧生言辭懇切,眼神卻閃爍其詞,雙手作揖,深深彎腰,一副虔誠模樣。侯生在旁連連點頭,肉嘟嘟的臉上滿是諂媚:“陛下,此去求藥雖有艱險,然臣等不懼,定將神丹帶迴,助陛下萬壽無疆,大秦江山永固。”秦始皇聞之,龍顏大悅,當即賞賜無數金銀財寶、綾羅綢緞,令其速速啟程。
盧生和侯生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路佯裝忙碌籌備,實則中飽私囊。他們在海邊修築奢華行宮,每日山珍海味,左擁右抱,盡享榮華富貴,求藥之事卻毫無進展。
時光匆匆,騙局終有敗露之日。盧生心懷鬼胎,率先在密室中與侯生商議:“那秦始皇殘暴不仁,我等騙術恐難再瞞。若再留此地,必遭大禍。”侯生額頭滿是汗珠,肥胖的身軀微微顫抖:“這可如何是好?那秦始皇定然不會輕饒我們。”盧生眼珠一轉,惡狠狠地說:“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我們散布流言,就說秦始皇剛愎自用,專任獄吏,貪於權勢,如此昏君,不配得長生。”侯生猶豫片刻,終是點頭。
於是,鹹陽城內流言蜚語四起。秦始皇聞聽後,雷霆震怒,那憤怒的吼聲仿佛要震塌鹹陽宮的宮牆:“朕待此等逆臣不薄,竟敢如此誹謗朕!”他的雙眼怒睜,好似燃燒的火焰,臉龐漲得通紅,雙手緊緊握拳,在大殿中來迴踱步。當即下令徹查,那氣勢洶洶的甲士如潮水般湧向大街小巷,整個鹹陽城陷入一片恐慌。
那些平日裏與盧生、侯生有過交集的儒生們,也被牽連其中。他們在刑場之上,高唿冤枉,滿臉驚恐與絕望。鮮血染紅了鹹陽的土地,而秦始皇的怒火,仍在熊熊燃燒,這一場因欺騙與誹謗引發的災禍,如同濃重的陰霾,籠罩在大秦帝國的上空。
鹹陽宮,巍峨聳立,金碧輝煌。宮牆之上雕龍畫鳳,似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戰功與無上榮耀。殿內,燈火通明,映照得滿室生輝,珍饈美饌擺滿了一桌又一桌,酒香四溢,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
秦始皇嬴政高坐於龍椅之上,身著黑色繡金龍袍,頭戴冕旒,十二旒白玉珠串在額前輕輕晃動,他的麵容冷峻,眼神深邃而威嚴,猶如那俯瞰蒼生的雄鷹,舉手投足間盡顯帝王霸氣。眾臣分列兩旁,皆身著華麗朝服,神色恭敬卻又難掩內心的敬畏與忐忑。
此時,淳於越挺身而出,他年約五十,麵容清瘦,眼神中透著一股迂腐的倔強,頷下一縷長須隨風微微飄動。他上前一步,雙手抱拳,深深行禮後,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陛下,臣以為,大秦統一六國之後,當延續周朝之諸侯分封製。想那周朝,諸侯拱衛王室,綿延八百載,此乃長治久安之良策。陛下若分封子弟功臣為諸侯,可保大秦根基穩固,如眾星捧月,熠熠生輝,江山社稷方能世代相傳,豈不善哉?”他言辭懇切,語氣堅定,眼神中滿是對自己觀點的篤定,身體微微前傾,似要將心中所想一股腦兒地灌入眾人耳中。
丞相李斯聞聽此言,眉頭緊皺,眼神瞬間銳利如刀。他身形挺拔,一襲丞相官服更襯得他氣宇軒昂,不怒自威。李斯向前一步,向秦始皇恭敬行禮後,轉身看向淳於越,聲音沉穩而有力,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口吻反駁道:“淳於越,你且莫要胡言!周之分封,末路如何?諸侯紛爭,戰火紛飛,百姓塗炭,致使王室衰微,禮崩樂壞。如今天下初定,若再行分封,豈不是重蹈覆轍?陛下推行郡縣製,方能集權於中央,令行禁止,如臂使指,此乃創新之舉,可保大秦千秋萬代,永享太平。”李斯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淳於越,雙手有力地揮舞著,似要將這郡縣製的優勢一一展現在眾人麵前,話語擲地有聲,在大殿內迴蕩。
秦始皇坐在龍椅上,麵容冷峻,眼神在淳於越和李斯之間來迴遊移,薄唇緊抿,似在思索著這關乎大秦命運的兩種治國方略。大殿內一時寂靜無聲,唯有眾人緊張的唿吸聲此起彼伏,仿佛一場無形的風暴即將在這鹹陽宮中掀起驚濤駭浪。
秦始皇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他的目光猶如寒星,緩緩開口道:“淳於越之言,雖似有理,然朕觀前朝興衰,亦知分封之弊。然郡縣製初行,亦有諸多事宜需斟酌謀劃。”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在大殿中迴蕩,眾臣皆俯首傾聽。
淳於越麵露焦急,急忙再次進言:“陛下,郡縣製雖集權於中央,然地方若無諸侯鎮守,一旦有亂,恐難迅速平叛。且諸侯乃皇室宗親或功臣之後,其對大秦忠心耿耿,必不會生亂。陛下三思啊!”他言辭愈發激昂,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身體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李斯見狀,冷笑一聲,反駁道:“淳於越,你隻見諸侯之利,卻不見其害。諸侯擁兵自重,久而久之,必生異心。且郡縣製下,官員由中央任免,可保其清正廉潔,為百姓謀福。若行分封,諸侯割據,稅賦不均,百姓苦不堪言,大秦何來太平盛世?”李斯挺直腰杆,神色傲然,眼神中透著對自己見解的自信。
秦始皇沉思片刻,緩緩道:“朕意已決,郡縣製乃大勢所趨,不可更改。然淳於越忠心可嘉,雖其言未被采納,亦不必責罰。”淳於越聽聞,臉色一僵,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多言,隻得默默退下。
而李斯則微微鬆了口氣,向秦始皇行禮道:“陛下聖明,此乃大秦之福。臣定當全力輔佐陛下,完善郡縣製,使大秦繁榮昌盛。”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決心,身姿愈發挺拔,仿佛已看到大秦在郡縣製下走向輝煌的未來。
嬴政道:“召令秦王前來議事”
鹹陽宮的書房內,氣氛凝重得似能擰出水來。秦始皇嬴政負手而立,他身形高大挺拔,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不怒自威。那一身繡著金龍的黑色長袍,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令人敬畏的光芒,冕旒下的麵龐冷峻而深邃,雙眸猶如寒星,仿佛能洞察世間一切虛妄。
扶蘇接到父皇的傳召,匆匆趕來。他身姿英挺,一襲月白色的錦袍襯得他氣質儒雅,麵容英俊卻帶著一絲疲憊與憂慮,劍眉之下的眼眸清澈而真誠,一頭烏黑的長發整齊地束起。進入書房,他恭敬地行禮:“父皇,兒臣前來。”
嬴政微微轉身,目光如炬地盯著扶蘇,沉聲道:“扶蘇,淳於越提出恢複分封之事,你且談談你的看法。”
扶蘇心中一緊,他深知這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輕吸一口氣,緩緩說道:“父皇,兒臣以為郡縣製乃大勢所趨,不可動搖。郡縣製下,中央集權得以加強,如臂使指,政令暢通無阻,可使我大秦高效運轉,此乃父皇高瞻遠矚之創舉。”他的聲音平穩,眼神堅定地望著嬴政,雙手微微握拳,表現出一副篤定支持的模樣。
嬴政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對這個迴答並不滿意。他向前邁了一小步,語氣中帶著一絲質問:“哼,隻是如此泛泛而談?朕想聽的是你更深層次的見解,莫要敷衍朕。”
扶蘇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他趕忙補充道:“父皇,兒臣深知郡縣製能避免諸侯割據之禍。昔日周朝分封,諸侯漸強,尾大不掉,終致戰亂紛飛,百姓流離失所。兒臣豈會不知其中利害?兒臣定當全力支持父皇推行郡縣製,絕無二話。”他的語速加快,眼神中帶著一絲急切,身體也不自覺地微微前傾,試圖讓父皇感受到自己的真誠。
嬴政卻冷哼一聲,臉色愈發陰沉:“扶蘇,你這般說辭,不過是些空話套話。朕期望你能有自己獨到的思考,有治國安邦的遠見卓識,而非人雲亦雲,如此輕浮之語,豈是儲君該有的風範?”他的聲音提高了幾分,眼神中滿是失望與不滿,那目光猶如利箭,直直地刺向扶蘇。
扶蘇心中一陣刺痛,他低下頭,麵露惶恐與不安:“父皇,兒臣知罪。兒臣隻是一心想擁護父皇的決策,未曾深思熟慮,言語間有失妥當。兒臣定當自省,努力提升。”他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雙手不安地搓著衣角,內心滿是苦澀與迷茫。他本是想順應父皇之意,卻不想弄巧成拙,讓父皇更加不滿。
嬴政看著低頭不語的扶蘇,心中的失望如同潮水般湧來。他想起扶蘇往日裏的種種表現,隻覺得這個兒子離自己心中理想的儲君形象越來越遠。“你且退下吧,朕不想再聽你這些無用之語。”嬴政轉過身去,不再看扶蘇,那背影仿佛透著一股無法言說的疏離與冷漠。
扶蘇緩緩退出書房,腳步沉重得如同灌了鉛一般。他的心情低落到了極點,不知道從何時起,父皇對自己的態度竟變得如此冷淡。他抬頭望著天空,那片曾經象征著大秦榮耀與希望的天空,此刻在他眼中卻顯得灰暗無光。
迴到自己的居所,扶蘇獨自坐在窗前,思緒萬千。他深知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可又不知該如何挽迴。他想要努力表現,卻總是不得其法。“難道我真的如此不堪,無法成為父皇期望的繼承人嗎?”扶蘇喃喃自語,眼神中滿是失落與無助。
而嬴政在書房內,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對扶蘇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睿智果斷的君主。可如今扶蘇的表現,讓他不禁懷疑自己的培養是否出了差錯。“朕的大秦,未來該托付給誰?”嬴政望著牆上的大秦疆域圖,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一絲憂慮與迷茫。
此後的日子裏,扶蘇處處小心謹慎,試圖改變父皇對自己的看法。他埋首於古籍之中,努力學習治國之策,參與朝政時也更加積極主動,言辭間多了幾分深思熟慮。然而,嬴政對他的偏見仿佛已經根深蒂固,每一次看到扶蘇,心中總會不自覺地湧起一股不滿之情。
在一次朝會上,討論關於邊疆治理的問題。扶蘇鼓起勇氣,提出了一套詳細的方案,包括加強軍事防禦、促進邊疆與內地的貿易往來、安撫當地百姓等措施。他侃侃而談,眼神中透著自信與期待:“父皇,兒臣以為如此這般,可保我大秦邊疆安寧,百姓富足。”
嬴政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絲毫波瀾。待扶蘇說完,他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此方案雖有可取之處,但仍有諸多漏洞,你且迴去再好好思量。”語氣中沒有一絲讚賞,隻有一如既往的冷淡與嚴苛。
扶蘇的心仿佛墜入了冰窖,他滿心的期待瞬間化為泡影。他看著父皇那冷漠的麵容,心中的苦澀如同決堤的洪水。他不知道自己還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重新贏得父皇的信任與青睞。在這大秦宮廷的權力漩渦之中,扶蘇如同一葉扁舟,在狂風巨浪中艱難前行,而他與父皇之間的嫌隙,也如同一道深深的鴻溝,橫亙在他們父子之間,難以逾越。
胡亥府中的暗流湧動
胡亥的府邸,坐落在鹹陽城的一隅,相較於巍峨壯麗的皇宮,這裏少了幾分莊嚴肅穆,多了些許精致與閑適。庭院中,幾株鬆柏鬱鬱蔥蔥,似忠誠的衛士守衛著府邸。樹下,繁花似錦,五彩斑斕的花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宛如翩翩起舞的彩蝶。假山水池裏,金魚在荷葉下悠然嬉戲,偶爾濺起一串串晶瑩的水花,發出清脆的聲響,似在奏響一曲歡快的樂章。
胡亥斜倚在庭院中的躺椅上,他麵容圓潤,眉眼間透著一絲稚氣與慵懶,一襲華麗的錦袍隨意地披在身上,頭發有些散亂地散落在肩頭,手中把玩著一塊溫潤的玉佩,眼神中滿是百無聊賴。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府邸的寧靜。家仆引著一位不速之客匆匆趕來。來人自稱嫪忠,隻見他身形矯健,眼神中透著一股狡黠與決絕。他身著一襲黑色勁裝,腰間佩著一把鋒利的短劍,劍柄上鑲嵌的寶石在陽光下閃爍著幽冷的光。頭發束得緊緊的,顯得幹練而又透著一絲神秘感。
胡亥微微坐起,眉頭微皺,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與警惕:“你是何人?為何闖入本公子的府邸?”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悅,坐直身子,將玉佩收入懷中,目光緊緊地盯著嫪忠。
嫪忠趕忙上前,單膝跪地,抱拳行禮:“公子,小人嫪忠,乃是嫪毐大人的心腹親信。今日前來,實有要事相告。”他的頭微微低下,但眼神卻不時地抬起,觀察著胡亥的表情。
胡亥聽聞“嫪毐”之名,心中一驚,臉色微微一變:“嫪毐?他已被父皇懲處,你此時來找本公子,莫不是想連累本公子?”他的身體微微後仰,似乎想與嫪忠拉開距離,眼神中滿是戒備。
嫪忠連忙搖頭,急切地說道:“公子誤會了。公子可知,小人之所以苟活至今,全是為了報仇雪恨。那扶蘇與朝中一些大臣,將嫪毐大人逼入絕境,此仇不報,小人誓不為人。”他的眼中燃燒著仇恨的火焰,牙齒咬得咯咯作響,雙手緊緊地握拳,關節泛白。
胡亥輕輕哼了一聲:“這與本公子又有何幹?本公子隻想做一個閑散公子,逍遙自在,對那皇權之爭,並無興趣。”他重新靠迴躺椅,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屑,抬手揮了揮,仿佛想驅趕眼前的麻煩。
嫪忠卻冷笑一聲:“公子,您真的如此想嗎?您雖口口聲聲說對皇權不感興趣,可那扶蘇公子,平日裏對您多有教訓,您難道就甘心如此?”他的眼神緊緊地盯著胡亥,似要將他的內心看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胡亥聽到這話,身體微微一僵,眼中閃過一絲不甘與惱怒。他想起平日裏扶蘇對自己的斥責,那些嚴厲的話語仿佛還在耳邊迴響:“胡亥,你如此玩物喪誌,怎堪為大秦子孫?”“你需得勤奮好學,莫要整日隻知享樂。”每一次的教訓都如同一把利刃,刺痛著他的自尊心。
胡亥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那又能怎樣?父皇看重的是扶蘇,他才是未來皇位的繼承人,本公子能有什麽機會?”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與沮喪,眼神黯淡了下來,原本把玩玉佩的手也無力地垂落在一旁。
嫪忠向前湊近了一些,壓低聲音說道:“公子,莫要灰心。如今局勢並非不可改變。小人在暗中觀察已久,深知朝中各方勢力的微妙平衡。隻要公子您願意,小人願效犬馬之勞,為您出謀劃策,在這皇位角逐之中,助您脫穎而出。”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蠱惑與期待,雙手微微張開,似乎在向胡亥描繪著一幅美好的未來畫卷。
胡亥心中一動,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他的內心在掙紮,一方麵,他害怕卷入殘酷的皇位爭鬥,深知其中的兇險與血腥;另一方麵,對扶蘇的怨恨以及對權力的一絲渴望又在心底悄然作祟。“你且先說說,你有何計劃?本公子可不會輕易答應。”胡亥坐直身子,眼神中帶著一絲好奇與謹慎,身體微微前傾,靠近嫪忠。
嫪忠見胡亥有所動搖,心中暗喜,嘴角微微上揚:“公子,扶蘇雖得父皇青睞,但他在一些決策上也並非毫無破綻。例如他在對待儒生之事上,過於寬厚,與父皇的強硬手段相悖。我們可從此處入手,暗中散播謠言,離間扶蘇與父皇的關係。再聯合一些對扶蘇不滿的朝中勢力,慢慢削弱他的根基。待時機成熟,公子便可一舉登上皇位。”他的聲音低沉而又充滿自信,眼神中閃爍著陰謀的光芒,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仿佛一切都已在他的掌控之中。
胡亥聽著嫪忠的計劃,心中不禁有些害怕。他站起身來,在庭院中來迴踱步,眉頭緊鎖:“這……這是不是太危險了?若是被父皇發現,本公子性命不保。”他的腳步慌亂而急促,眼神中滿是恐懼與不安,雙手不停地搓著。
嫪忠連忙起身,跟在胡亥身後:“公子,富貴險中求。若您一直退縮,隻能永遠被扶蘇踩在腳下。隻要我們計劃周密,行事謹慎,定不會被發現。而且,公子您想想,一旦您登上皇位,整個大秦都將在您的掌控之下,您將成為天下之主,擁有無上的權力與榮耀。”他的語氣中帶著強烈的誘惑,眼神緊緊地盯著胡亥的背影,試圖用權力的誘惑打動他。
胡亥停下腳步,望著庭院中的繁花,心中陷入了沉思。許久,他緩緩轉過身來,眼神中多了一絲決絕:“好,本公子且信你一次。但若是有任何危險跡象,本公子可不會坐以待斃。”他的眼神中雖然還有一絲恐懼,但更多的是被激發出來的鬥誌,雙手緊緊地握成了拳頭。
嫪忠麵露喜色,再次單膝跪地:“公子英明。小人定當全力以赴,為公子的大業肝腦塗地。”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激動與忠誠,頭低得更低,仿佛在向未來的君主宣誓效忠。
此時,一陣微風吹過,庭院中的鬆柏沙沙作響,似在低語著這一場即將掀起的權力風暴。胡亥望著遠方,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自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未來的命運充滿了未知與危險,但那一絲對皇位的憧憬,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支撐著他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