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章不僅是嘉獎有功軍士,也可以追授犧牲的軍士。”林豪繼續說出自己對授勳的看法,


    “這份名錄裏的犧牲功勳軍士,是為國殉難的烈士,可追授金色五星勳章,”


    “他們完全配得上代表主力大軍獲此殊榮。”


    朱元璋聞言,微微頷首,


    “咱明白了,追授勳章,和朝廷追贈已故官員爵位,還有賜諡號相似。”


    “聖上英明!追贈和賜諡號,都是針對官員的恩遇,而勳章製度是專門針對普通軍士們的嘉獎製度,”林豪拱手一拜說道,“在以後,朝廷可以根據需要,再多定出各種等級、類型的勳章,以鼓勵軍士們建功之心。”


    “甚好!”朱元璋從林豪手裏接迴功勳名錄,“老三、老四,給這份名錄中功勳軍士授予金色、銀色兩類五星勳章的事,你二人盡快落實,”


    “此外,勳章製度完善的事,你二人立刻聯絡兵部擬出一個章程。”


    “兒臣遵旨!”晉王、燕王躬身領命。


    朱元璋點點頭,端起茶杯淺抿一口,語氣輕鬆地說道,“軍務的事說完了,咱還有一件大事想辦,”


    “這大事就是開放北方互市,”


    “你們仨怎麽看?”


    朱棡、朱棣聞言,神情一愣,


    父皇怎麽會想到開放互市?!


    以前為了收集戰馬,短暫開放過和草原的互市,


    但後來朝中有文官,覺得這種行為是資敵,


    所有賣給草原上部落的物資,都將成為北元人進犯我大明的利器,


    北元也借著互市,派了大量的間諜滲透入境大明,搞破壞,


    父皇也因此禁止了互市,


    這樣做的結果是,


    對北元封鎖的目的的確是達到了,他們的物資隻能靠走私獲取,


    但也嚴重影響了北方地區的貿易,也導致了北方民生發展的遲緩。


    像晉藩、燕藩身處北方前沿,


    如果能開放互市,他們將獲利頗豐,


    兩位王爺自然是求之不得。


    朱棡壓製住激動的心情,“父皇英明!開放互市,堪比解除海禁,對我大明利大於弊,”


    “北方可以通過貿易商稅收入獲得民生方麵的發展。”


    朱棣也附和道,“以前北元就像頑疾,時刻侵擾著我北境,現在我大軍已經將他們完全打殘,不必再擔心他們會成為我們的威脅,”


    “當下開放互市,正好可以補充我大明所需的馬匹和牛羊皮草,”


    “兒臣萬分讚同!”


    開放互市,晉藩、燕藩等前沿的藩地肯定是首要受益者,


    朱元璋自然知道兩個兒子肯定是會支持,


    他扭頭看向林豪問道,


    “林卿,你的看法呢?”


    沒有你小子在日記裏念叨著,咱也不會想通這事,


    當然這後麵的心裏話,朱元璋是不會說出口的。


    聽到朱元璋的問詢,


    林豪這才迴神過來,拱手應道,“聖上英明!開放互市,利國利民,臣也附議!”


    他不止一次地在日記裏寫到要想辦法勸朱元璋開放互市,


    但是為了低調行事,這等要事他不敢找朱元璋直接提請,


    一般都是先做通了晉王、燕王等重量級人士的思想工作,再讓他們去找朱元璋提請,


    可此次出征,他們之前就沒機會碰上麵,


    現在朱元璋卻主動提出來,


    這令林豪產生出了一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覺。


    在商議完其他一些事項之後,


    晉王、燕王及林豪便告退離去。


    ······


    燕王府,


    後花園,


    燕王朱棣盡地主之宜,特地設宴招待三哥和林豪兩人,


    一個是嫡親兄長,雖然於公,他們隔閡甚深,但他們畢竟是一起上戰場的生死兄弟,


    而另一個是至交摯友兼臣子,


    所以,朱棣沒有像朝廷慣例那般,安排小桌用膳,


    而是在涼亭裏擺下一張圓桌,三人同桌而食。


    酒菜上齊,朱棣揮退王府侍從舉杯道,“三哥、誌清,今天這場是家宴,大家不醉不歸,”


    “咱這個主人家先敬你們二位客人。”


    朱棣不用“孤”這個自稱,學著父皇自稱“咱”,以示對二人的親近。


    “幹!”朱棡和林豪異口同聲,舉杯一口飲盡。


    自林豪去年末離京去舟山犒賞水師,到現在出征北元大勝而歸,


    他和二王分別都快有一年了,


    此番重逢,他們杯酒不停,暢聊雙方的戰場經曆,也很快聊到了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北方草原的威脅如何根除,


    朱棡放下酒杯說道,“這次雖然我軍大獲全勝,摧毀了北元都城,抓了北元大汗和黃金家族的大宗繼承人,”


    “可是這茫茫北地的各個部落,很快就會聚在一起,推舉出新的領頭人,進犯我大明的北地。”


    朱棣也吐氣說道,“是啊,這一戰,我方雖然大勝,但北元尚有餘孽未根除,像烏格齊哈什哈也逃走了,浩海達裕更是從頭到尾都沒露麵,他們都還保存著實力,”


    “還有那額勒伯克的心腹阿魯台,現在有消息稱他帶著餘部跑到甘肅去了,這明顯是想聯合那邊的元人部族,再生事端,”


    “以咱的估算,這次最多隻能維持個少則五年,多則十年的和平,十年以後的事,不好說啊。”


    聽著二王說出心中所想,林豪也是沒有顧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兩位殿下無非是覺得這北方草原是我大明的頑疾,一直無法根除,”


    “隻能靠戰爭來維持短暫的和平,”


    “依臣之見,想解決草原這個頑疾,也不是沒有辦法。”


    二王聞言互看一眼,眸中閃過驚喜,


    再齊齊看向林豪,期待著他後麵的話,


    林豪放下酒杯,拎起酒壺大飲一口繼續說道,


    “隻要我大明收複了西域,問題就算解了八成。”


    “北方草原是與西域相連的,”


    “北元和控製西域的東察合台汗國關係不睦,但他們畢竟都是元人政權,北方草原又是他們元人的故鄉,”


    “每當北元被我軍打得勢弱,東察合台汗國的勢力總會乘虛而入,搶占地盤,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助力北元恢複實力,”


    “經過一段時間休養生息,北元又會侵擾我大明,這次也不會例外,”


    “所以隻要我們能驅逐或者消滅東察合台在西域的勢力,控製了西域,那麽就等於是切斷了北元人的外援,他們就無法從外部,獲得有生力量恢複元氣。”


    朱棣撫掌說道,“咱明白了,西域本質上和雲南一樣,是拱衛我大明核心地區的屏障,”


    “但西域沒有收複,我大明北方的防衛總是缺了一環,以至於北元人之患一直不能斷根。”


    大明是從南到北,驅逐前元,統一華夏的,


    江南和中原是大明的核心區域,


    受製於之前朝廷財政問題,朱元璋隻得采取防禦策略,


    在山西、河北、遼東、陝西等地設置藩地,令諸位王爺戍邊塞,維護核心區域北麵的安全,


    又吸取元朝滅亡南宋的教訓,大力開發雲南,保障大明西垂的安全。


    “殿下說的沒錯!雲南穩,則西南穩,收複西域,則北方穩。”林豪舉杯敬道,“隻要我大明收複了西域,就能把防禦核心地區的屏障向外推進數千裏地,”


    “而且那些地方本就是我華夏祖宗之土,我等後輩本就有義務和責任將它們收迴。”


    朱棣猛然站起身激動地說道,


    “日月所照皆為明土!”


    “這是大哥的抱負,也是他對大明的期許!”


    “不錯!咱當時陪大哥巡視關陝時,他也對咱說過這話,大哥他誌在帶領大明再複漢唐之榮光。”朱棡也起身顫聲說道,“隻是迴京之後,他就病倒了,不久之後便。。。”


    懿文太子朱標在晉王的陪同下,巡視完關陝迴京之後,便染病薨逝。


    迴憶起大哥壯誌未酬便英年早逝,


    朱棡朱棣兄弟二人不由地心頭一沉,坐迴了位置上。


    林豪見狀,舉壺說道,


    “太子爺不忘收複故土,複興我華夏,不愧是真龍之子,”


    “這杯敬太子爺!”


    “也祝二位殿下能領軍收複西域,實現太子爺的壯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河山的安千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河山的安千君並收藏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