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臨河鎮時,小清河的另一支流還叫小清河,河麵多了小船,基本都是漁家船,這條支流河道寬,流水緩慢,泥沙多,水深處最多四丈差些,惡魚猛物不好藏身故而不多,倒是水草圍子蘆葦蕩不少,甚至還形成了幾座草島,吸引眾多水鳥作巢繁衍,水產豐富,養育了鄰近好幾個鎮子的漁家人。
這麽多漁家船最顯眼的地方就是船尾留有過水洞眼兒的活水艙,新鮮的活水保證打到的魚貨多活些時間,上市時新鮮活潑。雖然已到正月,但年味未淡,一尾兩斤以上的草鯉擱鎮上魚市六十五文一尾,幸運的話遇到青蝦進籠,一斤市價一百五十文起。
一與麻子年紀相仿的漁家小哥靈活地操著漁舟湊近麻子木舟,“喂!幾位小哥,要鮮魚麽,剛出水的活魚,做魚羹或是油煎紅燒都很出味兒。”不提吃的還好,一提,王小胖便搖不動木槳,直喊著餓得沒力氣了。
張麻子看著這位皮膚略黑濃眉大眼的漁家小哥,疑問道:“漁家小哥這都快到鎮口碼頭了,為何急著賣魚,到鎮上的魚市不是更合適嗎,賣價還高些。”
“這位小哥,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上魚市賣雖然價高但太耗費時間,半天功夫也不一定能賣完,一旦活魚都翻白,那貨值賤得更是賠到家了,可若不想費心費時直接給魚販子也可,但就得忍受他們那吐血吃價,能不找他們就不找,不然手裏有好東西還要被欺淩呢。正巧家裏這幾天翻修房子呢,我就趁船出來打點魚補貼家用。”漁家小哥邊說邊嫻熟的操著漁船挨著麻子的船齊頭並進。
王二狗看到打漁小哥有些親切,動作利落一跨步踏上漁船,嘴裏說道:“正好我們肚子餓了,魚鮮的話就來幾尾。”
“盡管挑,都是活蹦亂跳的大活魚,柳丁小鯽也有,做雜魚湯美味的很,大草魚燉湯喝上一碗擱這大寒天能暖和一整天呢。”漁家小哥放下葉槳撐著搖櫓吆喝道。
王小胖聽到漁家小哥一頓吆喝都能聽到自己肚子打鼓聲,“小哥你這口才打漁有些屈才,到鎮上的百味鮮當堂小哥,可比這掙錢多了。”王小胖酸酸的說道。
“嘿,你這一說我還真有此意呢,我本家一堂哥現今就在這百味鮮的後廚領幫雜管事,改天我可去叨擾一番。”
“麻子哥,這還有條一石糧,喲,鮮活的很。”王二狗驚喜道。
“真的呀,嘖嘖,麻子哥,要不我們就拿這條一石糧給你餞行。”王小胖扭臉迴看著麻子說道。
“說啥呢,還餞行。”張麻子瞅見王二狗用手扣著一尾兩斤重的肥碩大魚,金線鯉,亦是俗稱的一石糧,這也是小清河赤水河的特產,屬極品河鮮。體重過斤的金線鯉一斤貨值等於一石米糧,這條剛好貨值兩枚銀豆兒。王二狗也是漁家子,那手感可比一杆秤。
麻子起身摸出幾枚銀豆塞到漁家小哥手裏,“那條一石糧我們要了,再來點柳丁小鯽魚。”
“哈哈,那真是謝謝幾位小哥,啥也不說了,那點柳丁小鯽隨便拿,再送你們一條黑子魚。”漁家小哥一看,幾位同齡這麽爽快,頓時被感染的不甘於後。
王二狗用竹簍裝了幾條柳丁小雜魚黑子魚連帶那條金線鯉,最後把竹簍垂在船尾,劃船靠近鎮口那小碼頭。幾艘兩層樓高的畫舫停在一處,旁邊的鎮街口人聲嘈雜,這裏挨著魚市,漁戶魚販子甚多,還有幾處瓦舍散攤在道兩旁支著大鍋燉煮雜魚湯,提供的寡淡劣酒也是五文錢一大碗那種。
王二狗早早在小碼頭把魚收拾幹淨,尋了個生意慘淡的擔食餛飩小攤兒,麻子出八十文銅子兒拿下火灶等用具一個時辰的使用權,麻子親自下廚燉魚湯,小炒,三人不到半炷香功夫造完了小攤老漢一整天的餛飩貨量。
三人安慰罷肚子後,便於集市中來迴看熱鬧,王小胖和王二狗忍痛各花了五十文銅板從一落魄老童生的攤前各入手了塊鬆墨殘條。此等品相若是全乎的在書坊裏更貴,沒個三百文休想摸到這淡香鬆墨,讀書人的物件可是沒一個廉價的。
三人逛街盡興罷,麻子打聽到近幾日因正月客少,鮮有客船營運,河道上全是貨船在跑,隻好先研究路引圖先走一段陸路到達竹霞鎮再說。
兩小夥伴結伴把麻子送到鎮北口,冬日天短,他們亦須趁天色盡快趕迴家,離愁不表,隻剩麻子一人一騎一鳥走往北方。按路引琢磨著腳程,天擦黑能遇到村落,像他們村跟河沿村挨得那麽近的甚少,一般村與村之間距離二十多裏起步。
麻子在天擦黑前遇到一村子,這村子不大也就四十多戶的樣子,緊挨著山腳,村道挺硬實,看這車轍印也是行商們常留宿的地方。
天灰蒙蒙的飄起了碎雪,走進一商隊停宿的農家大院,一頭騾一匹駑馬正在草棚裏進食,幾位行商打扮的堂客正在吃飯,待瞥了麻子一眼又低聲嘮嗑,而麻子也被一同齡的少年郎接待迎到空桌前。
一大碗滾燙的糠餅米粥,一小碟不知名的醃山菜,幾個窩窩吃得麻子滿頭大汗,棚外的碎雪漸漸下成了雪片,這農家院子占地不小,剛聽前幾座的行商閑話,這是三兄弟打通院子一起搞的營生,三兄弟齊心協力,這院子幹這營生有十年之久,膳食雖不精但管飽。
麻子安置好黑子等,便要了一單間兒,於桌前開窗迎著雪光讀起書來。劉先生的秘籍目錄,目前麻子才通讀一點點,任重道遠啊。這次那柄赤虎劍並未攜帶在身,按著何家老爺子的說法,這番收拾不亞於重鑄,被放到南屏山熔洞於地熔泉旁溫養,麻子至此也不清楚何老爺子的如何收拾法兒。
直到店中那少年在門口提醒,麻子才察覺天色已晚,剛添了燈油的油盞在歡快的舞蹈,關好窗放下書的麻子無比想念自家的澡桶,隻能忍些時日,聽那些行商聊到,那兩三日程的竹霞鎮要比這臨河鎮繁華好幾倍,隻希望趕到鎮上找個能泡熱湯的客棧,這才剛出來就這麽不適應,矯情。
雞鳴三聲,雪已停,但仍有些許雪屑倔強的飛舞,麻子吃早飯時未看到那隊行商,收拾利落準備繼續出發,外麵的積雪有手一紮那麽深,馬行困難,但實在不想把他娘剛納的鞋子搞濕,騎上黑子隻得徐徐前行。
速度實在忍不可忍,麻子索性縱馬疾行,興奮的黑子放飛自我,於雪地中撒蹄馳騁,麻子狠狠灌得滿口寒風也讓背後的鐵雞兒提前見識了下風的力量,顛得鐵雞兒窩著腦袋昏睡過去。
麻子一看這彎彎繞繞的抽象路引圖,準備直線走,跑著跑著就偏離了村道兒,有些懵逼的麻子隻好選個大致方向繼續狂奔,殊不知路越走越斜。
這麽多漁家船最顯眼的地方就是船尾留有過水洞眼兒的活水艙,新鮮的活水保證打到的魚貨多活些時間,上市時新鮮活潑。雖然已到正月,但年味未淡,一尾兩斤以上的草鯉擱鎮上魚市六十五文一尾,幸運的話遇到青蝦進籠,一斤市價一百五十文起。
一與麻子年紀相仿的漁家小哥靈活地操著漁舟湊近麻子木舟,“喂!幾位小哥,要鮮魚麽,剛出水的活魚,做魚羹或是油煎紅燒都很出味兒。”不提吃的還好,一提,王小胖便搖不動木槳,直喊著餓得沒力氣了。
張麻子看著這位皮膚略黑濃眉大眼的漁家小哥,疑問道:“漁家小哥這都快到鎮口碼頭了,為何急著賣魚,到鎮上的魚市不是更合適嗎,賣價還高些。”
“這位小哥,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上魚市賣雖然價高但太耗費時間,半天功夫也不一定能賣完,一旦活魚都翻白,那貨值賤得更是賠到家了,可若不想費心費時直接給魚販子也可,但就得忍受他們那吐血吃價,能不找他們就不找,不然手裏有好東西還要被欺淩呢。正巧家裏這幾天翻修房子呢,我就趁船出來打點魚補貼家用。”漁家小哥邊說邊嫻熟的操著漁船挨著麻子的船齊頭並進。
王二狗看到打漁小哥有些親切,動作利落一跨步踏上漁船,嘴裏說道:“正好我們肚子餓了,魚鮮的話就來幾尾。”
“盡管挑,都是活蹦亂跳的大活魚,柳丁小鯽也有,做雜魚湯美味的很,大草魚燉湯喝上一碗擱這大寒天能暖和一整天呢。”漁家小哥放下葉槳撐著搖櫓吆喝道。
王小胖聽到漁家小哥一頓吆喝都能聽到自己肚子打鼓聲,“小哥你這口才打漁有些屈才,到鎮上的百味鮮當堂小哥,可比這掙錢多了。”王小胖酸酸的說道。
“嘿,你這一說我還真有此意呢,我本家一堂哥現今就在這百味鮮的後廚領幫雜管事,改天我可去叨擾一番。”
“麻子哥,這還有條一石糧,喲,鮮活的很。”王二狗驚喜道。
“真的呀,嘖嘖,麻子哥,要不我們就拿這條一石糧給你餞行。”王小胖扭臉迴看著麻子說道。
“說啥呢,還餞行。”張麻子瞅見王二狗用手扣著一尾兩斤重的肥碩大魚,金線鯉,亦是俗稱的一石糧,這也是小清河赤水河的特產,屬極品河鮮。體重過斤的金線鯉一斤貨值等於一石米糧,這條剛好貨值兩枚銀豆兒。王二狗也是漁家子,那手感可比一杆秤。
麻子起身摸出幾枚銀豆塞到漁家小哥手裏,“那條一石糧我們要了,再來點柳丁小鯽魚。”
“哈哈,那真是謝謝幾位小哥,啥也不說了,那點柳丁小鯽隨便拿,再送你們一條黑子魚。”漁家小哥一看,幾位同齡這麽爽快,頓時被感染的不甘於後。
王二狗用竹簍裝了幾條柳丁小雜魚黑子魚連帶那條金線鯉,最後把竹簍垂在船尾,劃船靠近鎮口那小碼頭。幾艘兩層樓高的畫舫停在一處,旁邊的鎮街口人聲嘈雜,這裏挨著魚市,漁戶魚販子甚多,還有幾處瓦舍散攤在道兩旁支著大鍋燉煮雜魚湯,提供的寡淡劣酒也是五文錢一大碗那種。
王二狗早早在小碼頭把魚收拾幹淨,尋了個生意慘淡的擔食餛飩小攤兒,麻子出八十文銅子兒拿下火灶等用具一個時辰的使用權,麻子親自下廚燉魚湯,小炒,三人不到半炷香功夫造完了小攤老漢一整天的餛飩貨量。
三人安慰罷肚子後,便於集市中來迴看熱鬧,王小胖和王二狗忍痛各花了五十文銅板從一落魄老童生的攤前各入手了塊鬆墨殘條。此等品相若是全乎的在書坊裏更貴,沒個三百文休想摸到這淡香鬆墨,讀書人的物件可是沒一個廉價的。
三人逛街盡興罷,麻子打聽到近幾日因正月客少,鮮有客船營運,河道上全是貨船在跑,隻好先研究路引圖先走一段陸路到達竹霞鎮再說。
兩小夥伴結伴把麻子送到鎮北口,冬日天短,他們亦須趁天色盡快趕迴家,離愁不表,隻剩麻子一人一騎一鳥走往北方。按路引琢磨著腳程,天擦黑能遇到村落,像他們村跟河沿村挨得那麽近的甚少,一般村與村之間距離二十多裏起步。
麻子在天擦黑前遇到一村子,這村子不大也就四十多戶的樣子,緊挨著山腳,村道挺硬實,看這車轍印也是行商們常留宿的地方。
天灰蒙蒙的飄起了碎雪,走進一商隊停宿的農家大院,一頭騾一匹駑馬正在草棚裏進食,幾位行商打扮的堂客正在吃飯,待瞥了麻子一眼又低聲嘮嗑,而麻子也被一同齡的少年郎接待迎到空桌前。
一大碗滾燙的糠餅米粥,一小碟不知名的醃山菜,幾個窩窩吃得麻子滿頭大汗,棚外的碎雪漸漸下成了雪片,這農家院子占地不小,剛聽前幾座的行商閑話,這是三兄弟打通院子一起搞的營生,三兄弟齊心協力,這院子幹這營生有十年之久,膳食雖不精但管飽。
麻子安置好黑子等,便要了一單間兒,於桌前開窗迎著雪光讀起書來。劉先生的秘籍目錄,目前麻子才通讀一點點,任重道遠啊。這次那柄赤虎劍並未攜帶在身,按著何家老爺子的說法,這番收拾不亞於重鑄,被放到南屏山熔洞於地熔泉旁溫養,麻子至此也不清楚何老爺子的如何收拾法兒。
直到店中那少年在門口提醒,麻子才察覺天色已晚,剛添了燈油的油盞在歡快的舞蹈,關好窗放下書的麻子無比想念自家的澡桶,隻能忍些時日,聽那些行商聊到,那兩三日程的竹霞鎮要比這臨河鎮繁華好幾倍,隻希望趕到鎮上找個能泡熱湯的客棧,這才剛出來就這麽不適應,矯情。
雞鳴三聲,雪已停,但仍有些許雪屑倔強的飛舞,麻子吃早飯時未看到那隊行商,收拾利落準備繼續出發,外麵的積雪有手一紮那麽深,馬行困難,但實在不想把他娘剛納的鞋子搞濕,騎上黑子隻得徐徐前行。
速度實在忍不可忍,麻子索性縱馬疾行,興奮的黑子放飛自我,於雪地中撒蹄馳騁,麻子狠狠灌得滿口寒風也讓背後的鐵雞兒提前見識了下風的力量,顛得鐵雞兒窩著腦袋昏睡過去。
麻子一看這彎彎繞繞的抽象路引圖,準備直線走,跑著跑著就偏離了村道兒,有些懵逼的麻子隻好選個大致方向繼續狂奔,殊不知路越走越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