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哎呀,賢侄女兒太破費了。既然心竅已通,瓊漿玉液境就剩慢熬功夫,溫養那縷月華之力不斷壯大即可,所謂月華也是天地間一種炁煞,奇效莫明,其中奧妙每個人探究的都不同,你娘該給你講過千竹島吧,那別院內門弟子的身份牌子應該能令你直接進本島外門,再加上這縷月華待到修行至雕欄玉砌境進內門可謂輕而易舉。”廖大夫飲著香茶點評道。
“廖叔,真是博聞多識,連遠在東海的千竹島也詳知如此,我都懷疑我娘都沒想到這般呢。小女多謝廖叔肺腑相告,年後就要動身趕往外郡,此去路程迢迢,不便在這裏多待時日,正好送上劉家的謝意。”
“哦?那廖叔就等著小侄女兒的孝心。”廖大夫飲罷香茶,一聲告辭離開劉府,身後跟著兩雜役挑著兩壇美酒。
紅豔豔的霞光鋪滿天,小清河麵繁星般閃爍著寶石紅,微瀾的河水一邊一邊的舔舐著兩岸,蕩起薄薄輕霧也被霞光染成赤煙氤氳。
麻子仨兒趕著牛車來到村口老棗樹下時,就被村裏的幾個小蘿卜頭兒圍住,膽子小的靜靜圍著不說話,膽子大的已經爬到車上去扯牛尾巴了。
“別扯,別扯,小石頭,小心牛生氣尥你一蹄子,快迴家喊家裏大人出來分年貨,快有一個月就過年,這可是廖大夫給咱村的置辦的好東西,快,迴家喊人,草,黑蛋兒拿開你的小黑爪兒,上好的白麵兒讓你摸成糙米麵了。”麻子急急護著幾袋子白麵。
村口幾個上年紀的老頭老太們靜靜的看著這熱鬧,這些小崽子一天不歇勁兒的鬧騰,正如自己迴不去的青春。本家的老輩兒老張頭拄著竹杖走近牛車瞅了幾眼,驚異的張大了嘴,也露出為數不多的老黃牙,“我說小麻子,你他娘的把鎮子搬空了?”
“老叔公,哪能嘞。讓鄉親過個肥年,家家都有份,一會兒還得麻煩老叔公再給這老牛整個食槽呢,窩棚就讓它跟黑子擠擠好了。”麻子拿出一包芝麻糖塞進老張頭手裏。
“那可成,包在你叔公身上,就讓這壯實牲口遭罪三天吧。”老張頭急心的迴到老頭兒人堆兒裏,張羅這牛棚的事兒。
麻子他娘幾位噔噔跑到牛車前,摸著那卷丈裏紅不丟手。麻子早安置掌櫃的把布匹裁剪成兩丈半一卷,足夠村裏每家分,且村尾的老王頭早被折作成衣一身兩套,鞋襪兩雙。至於新戶的安大夫一家,麻子決定讓他娘走一趟。
幾多家用物件兒在幾位麻利村婦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諸位鄉親樂嗬嗬連肩得扛的迴家,剩下的物件兒被麻子趕牛車拉迴家,麻子他娘更是意氣風發的搶過牛鞭,輕輕的趕著牛車,此時夕陽已西下,家家的熒熒燭火也跳動著歡快的舞蹈。
“廖爺,咋樣,這酒水可醇可綿?”麻子提一酒壺伴在一旁。
“嗯。嘖嘖,嘶,不賴,入喉甘冽,好酒。說吧,你小子這去趟鎮集瞅瞅把你能的,還冒我的名號買這麽多貨。”廖大夫迴味著這老年份的老酒。
麻子順著話頭講起逛集市的熱鬧,也講到逛散攤兒的奇遇,事無巨細都一一講道講道。
廖大夫摸索手裏的獸骨,內息一激便煞氣騰騰,以他秘習的識煞術確實感知到這煞氣異於尋常虎煞,也答應幫王小胖他們捯飭獸牙。至於麻子提到的那個楊大哥,真應了那句禍福相依,人的腦竅一共有四,竟能通上兩個,便是聰慧明心,判若兩人,非常人啊。
廖大夫也知道麻子此刻有些迷茫,聰慧異常的成人也隻能謹小慎微,練個散攤兒,縱然是個童生又如何。
“小麻子,是不是覺得這童生斤兩太輕啊?你才多大的年紀,就整天想著闖江湖,去鎮上買點貨也須借老夫這虎皮,哪怕是幫村裏整座磨坊添加水車行善事也得借百草堂的虎皮,但你知曉嗎?劉老匹夫一不正經老貨,去縣府是一方父母官縣君的堂上佳客,就是讓這老東西拎把刀滿大街發瘟亂竄砍人,那也是官府內衛黑冰台出麵,連當地官府的刑捕不得多問,就因為他是進士出身,是官家遴選的精英士人,享受官家與百姓的共同供養。”不知廖大夫想到啥,竟越說越激動,有些不服也有些酸味。
“可我咋沒覺得劉先生有多厲害?”忽然麻子想到自己修習的心法,自己那隻尋寶的小河狸,種種不凡在劉先生眼裏並未引起太大波瀾,底氣便愈加不足。
“想明白了,還想休學不,虛度年華,去闖江湖嗎?就你這三腳貓功夫,別出門,丟人。出了門,丟命。”廖大夫半壺酒入喉,也澆滅剛觸景生情的不甘換成一肚釋然。
“去繼續修學吧,再高深的心法也需要學問的,需要清醒的腦子,不然就練一身橫練功夫,當蠢傻矬武夫吧。現在的你太弱小,幾把金葉子就能亂心迷竅,錢是好東西但你得來的太容易。好好思考吧,至於你那些同堂想參加這次抓魚可以,我允了。至於那磨坊我也替你擋下,這好事兒我不怕啥盛名所累,記得把錢送過來。”
麻子走在路上思緒萬千,時而恍惚時而清醒,快走到家時,忽而迴身向劉先生家走去。
剛踏進院子,看到劉先生在喂雞,看著拋食架勢熟稔的很,幾十隻母雞滿院子亂跑,雞屎味十足。先生素愛潔,竟能忍此惡臭,麻子見此心裏隻剩佩服兩字。
“先生,我想繼續修學。”麻子走到劉先生身旁,看著小雞來迴哚食。
“哦?昨天在村裏鬧那麽大場麵,不是廖赤腳所為吧?”劉先生瞥了一眼身旁的少年。
“有一部分是的,嗬嗬。”略顯尷尬的麻子隻能赧然。
“待我喂罷雞,我給你細道細道。”
在書房裏,麻子喝著熱茶,聽著劉先生絮叨,大致意思是先到縣城官辦書院讀三年待拿到廩生資格,再前往鄰州的郡城青州的陽明山院進修,陽明山院也是劉先生曾進修多年的書香之地。
“以你童生之資,到縣城進學也不會太過耗費,隻要能守住靜心,少參加些同堂間的攀比宴請,待取得廩生資格,一幹用度皆有官府承擔,年頭一過便攜我手書一封去拜訪縣君,一應事宜安排我皆在書信中,趁著不足一月時日好好跟家裏呆呆以表孝心,以後迴來的日子少嘍。”劉先生說完端茶迴憶起過往,青年時意氣風發,胸懷天下,遊曆進學,趟進官場甘霖天下,花白之年又迴到故鄉,浮沉半生,風雨巨浪,飲一口溫茶,老淚縱橫,澀甘自知。
麻子一口飲盡手中茶,穩了穩心神,不再打擾沉入迴憶的老人,自去了。
天氣愈發冷了,雞鳴前在河邊打套拳熱身後,遠望著那片高聳的南山,何二先生說的白蠟林子就在那座名喚南屏山的山口處。
“廖叔,真是博聞多識,連遠在東海的千竹島也詳知如此,我都懷疑我娘都沒想到這般呢。小女多謝廖叔肺腑相告,年後就要動身趕往外郡,此去路程迢迢,不便在這裏多待時日,正好送上劉家的謝意。”
“哦?那廖叔就等著小侄女兒的孝心。”廖大夫飲罷香茶,一聲告辭離開劉府,身後跟著兩雜役挑著兩壇美酒。
紅豔豔的霞光鋪滿天,小清河麵繁星般閃爍著寶石紅,微瀾的河水一邊一邊的舔舐著兩岸,蕩起薄薄輕霧也被霞光染成赤煙氤氳。
麻子仨兒趕著牛車來到村口老棗樹下時,就被村裏的幾個小蘿卜頭兒圍住,膽子小的靜靜圍著不說話,膽子大的已經爬到車上去扯牛尾巴了。
“別扯,別扯,小石頭,小心牛生氣尥你一蹄子,快迴家喊家裏大人出來分年貨,快有一個月就過年,這可是廖大夫給咱村的置辦的好東西,快,迴家喊人,草,黑蛋兒拿開你的小黑爪兒,上好的白麵兒讓你摸成糙米麵了。”麻子急急護著幾袋子白麵。
村口幾個上年紀的老頭老太們靜靜的看著這熱鬧,這些小崽子一天不歇勁兒的鬧騰,正如自己迴不去的青春。本家的老輩兒老張頭拄著竹杖走近牛車瞅了幾眼,驚異的張大了嘴,也露出為數不多的老黃牙,“我說小麻子,你他娘的把鎮子搬空了?”
“老叔公,哪能嘞。讓鄉親過個肥年,家家都有份,一會兒還得麻煩老叔公再給這老牛整個食槽呢,窩棚就讓它跟黑子擠擠好了。”麻子拿出一包芝麻糖塞進老張頭手裏。
“那可成,包在你叔公身上,就讓這壯實牲口遭罪三天吧。”老張頭急心的迴到老頭兒人堆兒裏,張羅這牛棚的事兒。
麻子他娘幾位噔噔跑到牛車前,摸著那卷丈裏紅不丟手。麻子早安置掌櫃的把布匹裁剪成兩丈半一卷,足夠村裏每家分,且村尾的老王頭早被折作成衣一身兩套,鞋襪兩雙。至於新戶的安大夫一家,麻子決定讓他娘走一趟。
幾多家用物件兒在幾位麻利村婦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諸位鄉親樂嗬嗬連肩得扛的迴家,剩下的物件兒被麻子趕牛車拉迴家,麻子他娘更是意氣風發的搶過牛鞭,輕輕的趕著牛車,此時夕陽已西下,家家的熒熒燭火也跳動著歡快的舞蹈。
“廖爺,咋樣,這酒水可醇可綿?”麻子提一酒壺伴在一旁。
“嗯。嘖嘖,嘶,不賴,入喉甘冽,好酒。說吧,你小子這去趟鎮集瞅瞅把你能的,還冒我的名號買這麽多貨。”廖大夫迴味著這老年份的老酒。
麻子順著話頭講起逛集市的熱鬧,也講到逛散攤兒的奇遇,事無巨細都一一講道講道。
廖大夫摸索手裏的獸骨,內息一激便煞氣騰騰,以他秘習的識煞術確實感知到這煞氣異於尋常虎煞,也答應幫王小胖他們捯飭獸牙。至於麻子提到的那個楊大哥,真應了那句禍福相依,人的腦竅一共有四,竟能通上兩個,便是聰慧明心,判若兩人,非常人啊。
廖大夫也知道麻子此刻有些迷茫,聰慧異常的成人也隻能謹小慎微,練個散攤兒,縱然是個童生又如何。
“小麻子,是不是覺得這童生斤兩太輕啊?你才多大的年紀,就整天想著闖江湖,去鎮上買點貨也須借老夫這虎皮,哪怕是幫村裏整座磨坊添加水車行善事也得借百草堂的虎皮,但你知曉嗎?劉老匹夫一不正經老貨,去縣府是一方父母官縣君的堂上佳客,就是讓這老東西拎把刀滿大街發瘟亂竄砍人,那也是官府內衛黑冰台出麵,連當地官府的刑捕不得多問,就因為他是進士出身,是官家遴選的精英士人,享受官家與百姓的共同供養。”不知廖大夫想到啥,竟越說越激動,有些不服也有些酸味。
“可我咋沒覺得劉先生有多厲害?”忽然麻子想到自己修習的心法,自己那隻尋寶的小河狸,種種不凡在劉先生眼裏並未引起太大波瀾,底氣便愈加不足。
“想明白了,還想休學不,虛度年華,去闖江湖嗎?就你這三腳貓功夫,別出門,丟人。出了門,丟命。”廖大夫半壺酒入喉,也澆滅剛觸景生情的不甘換成一肚釋然。
“去繼續修學吧,再高深的心法也需要學問的,需要清醒的腦子,不然就練一身橫練功夫,當蠢傻矬武夫吧。現在的你太弱小,幾把金葉子就能亂心迷竅,錢是好東西但你得來的太容易。好好思考吧,至於你那些同堂想參加這次抓魚可以,我允了。至於那磨坊我也替你擋下,這好事兒我不怕啥盛名所累,記得把錢送過來。”
麻子走在路上思緒萬千,時而恍惚時而清醒,快走到家時,忽而迴身向劉先生家走去。
剛踏進院子,看到劉先生在喂雞,看著拋食架勢熟稔的很,幾十隻母雞滿院子亂跑,雞屎味十足。先生素愛潔,竟能忍此惡臭,麻子見此心裏隻剩佩服兩字。
“先生,我想繼續修學。”麻子走到劉先生身旁,看著小雞來迴哚食。
“哦?昨天在村裏鬧那麽大場麵,不是廖赤腳所為吧?”劉先生瞥了一眼身旁的少年。
“有一部分是的,嗬嗬。”略顯尷尬的麻子隻能赧然。
“待我喂罷雞,我給你細道細道。”
在書房裏,麻子喝著熱茶,聽著劉先生絮叨,大致意思是先到縣城官辦書院讀三年待拿到廩生資格,再前往鄰州的郡城青州的陽明山院進修,陽明山院也是劉先生曾進修多年的書香之地。
“以你童生之資,到縣城進學也不會太過耗費,隻要能守住靜心,少參加些同堂間的攀比宴請,待取得廩生資格,一幹用度皆有官府承擔,年頭一過便攜我手書一封去拜訪縣君,一應事宜安排我皆在書信中,趁著不足一月時日好好跟家裏呆呆以表孝心,以後迴來的日子少嘍。”劉先生說完端茶迴憶起過往,青年時意氣風發,胸懷天下,遊曆進學,趟進官場甘霖天下,花白之年又迴到故鄉,浮沉半生,風雨巨浪,飲一口溫茶,老淚縱橫,澀甘自知。
麻子一口飲盡手中茶,穩了穩心神,不再打擾沉入迴憶的老人,自去了。
天氣愈發冷了,雞鳴前在河邊打套拳熱身後,遠望著那片高聳的南山,何二先生說的白蠟林子就在那座名喚南屏山的山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