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帝國雄關:1644年風雲局勢中的山海關 作者:劉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宗敏也開始動搖,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訊息。李自成感到了眾叛親離的恐懼。此人跟隨自己一路征戰,即使在商洛山隻有十七騎可用時,他也是最堅定的分子,如果連他都走了,自己就一無所有了。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李自成想出了一個萬般無奈的辦法。他對劉宗敏說:“人人都說我是天子之命,但今天落到如此地步。你去卜上一卦,如果不是吉卦,就帶著我的人頭去見楊嗣昌吧。”
在萬般無奈之下,把命運交給天來決策,這是中國歷史上政治人物常喜歡做的一件事,唯物論者自然覺得荒唐,但你也不得不相信,冥冥中似乎真有天意,劉宗敏卜了第一卦,吉!再卜一次,吉!第三次,還是吉!
這三卦對李自成、對劉宗敏、對崇禎,都是一個極不尋常的時刻。三卦之後,老天開始眷顧起這位一路備受磨難的英雄。李自成的好運氣來了,崇禎的好運氣到了頭。
劉宗敏震驚了。片刻之前,他還有過獻出李自成的首級保自己一條命的念頭,此時,這個念頭馬上被一種對天命的崇拜而取代。他對李自成說:“我就是死,也要跟著你!”
劉宗敏說到做到了,迴到家裏,把兩個妻子全殺了。這個吉卦,送了兩個無辜女子的命,成就了兩位草根英雄。而此事經過宣傳後,“軍中壯士聞之,亦多殺妻子願叢者。自成乃盡焚輜重,輕騎由鄖、均走河南。”(《明史·李自成傳》)
在這吉卦的後麵,在幾十個不幸的女子的生命殉葬的後麵,李自成的壞運氣,終於到了頭。這些無情地殺掉妻子的“勇士”們,大約有五十來人。他們跟隨著李自成,居然輕裝突破了“魚腹”,輾轉到了河南。
在河南,李自成遇見了一個罕見的好時機,河南大旱,糧價上漲,加派仍未停止,百姓生不如死,在這個大背景下,流民越來越多,當他們聽說名震天下的“闖王”來了時,不等李自成招納,就自動來投奔了。
突然之間又有了人的資源,這個對於一個領袖來說,太重要了,短短數月間,李自成又有了七八萬人。這當然還要“感謝”崇禎,如果這個時候,他不再推行三餉加派的政策,肯撥款賑災濟民,李自成哪有如此喘息之機?
重新擁有了力量的李自成,在屢次失敗的痛苦中抽身出來,瘋狂的對所有的對手進行報復,他帶著這些流民,在河南大開殺戒,攻城掠地,抓來的俘虜剖心剁腳,殘暴指數不在一向以此為標誌的張獻忠之下。
就在這個漸漸喪失了理性的時刻,李自成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的好運氣也終於到了極致。
這個人,是一個知識分子,也是在中國歷史上一個有著高貴人文精神的真正的貴族。他後來成為了李自成軍中的“宣傳部長”——他的名字叫李岩(信)。李自成擁有了他,就像當年朱元璋擁有了劉基一樣重要。
對於李岩與李自成交往的事跡,《明史》上有詳細的記載,今天我們重看這段歷史,頗多慷慨激昂熱血沸騰之感,而其中的浪漫情趣、兒女情懷,更為黑暗陰冷的紛繁亂世添上了一層難得的暖色。
在李岩還叫李信的時候,他的名氣已經很大了。他是河南杞縣人,在當地本是望族,他的父親李精白,曾經任過前朝尚書。
除了官做得比較大外,這位李精白最讓人記住的事情就是他為魏忠賢修建過很多生祠,並將“天巍巍盪,帝德難名”的語言刻在生祠的碑刻上,來形容偉大的魏公公。他在拍馬屁上很有創意,將碑刻上的“巍”的山挪到了下麵,對別人說:“‘山’哪能壓在魏公的頭上啊?”
毋庸置疑,這樣高明的拍馬屁者,自然得到了魏閹的喜愛,李精白後來官至尚書,當然是得到了魏忠賢的幫助。崇禎臨朝後,李精白位列“逆案”中,被東林黨人彈劾,貶死他鄉。
這樣一位道德底線極低的父親,卻生了一個鐵骨錚錚,充滿善心的兒子,這不能說不是一件怪事。李信的行為與他的父親截然相反,他在杞縣長大,中過舉人,但一直未曾做官,而他平時最喜歡做的事,一是結交豪傑,二是救濟窮人,頗有點梁山好漢“及時雨”宋江的作風。在當地災荒鬧的最兇的時候,與其他官宦子弟不同,李信竟然開倉散糧,救濟貧民,當地百姓感其恩德,稱其為“李公子。”
亂世總有豪傑出現,與李自成、張獻忠不同,李信出身貴族,但對平民的關愛卻發自真心,體現了中國人身上傳統的俠義的精神。“李公子活我”,成了當地人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李信名氣越來越大。這時,非常戲劇性的是,一位女中豪傑竟然慕其名要與他交結。這個人叫紅娘子,原本是個藝人——“繩伎”,後來因不堪官吏壓迫欺淩而落草為寇。這位紅娘子在當地也是個名人,她對李信也早有仰慕之心,但苦於無法相識,於是,她使出了一個強蠻但卻極有效的手段,將李信強行綁架到了自己的營塞。一見之下,紅娘子被李信的文採風度折服,要與他結為夫婦。中國歷史上最浪漫的故事,就在這個時候拉開了帷幕。接下來的故事,更像一部傳奇小說:“擄信,強委身焉。信逃歸。官以為賊,囚獄中。紅娘子來救,饑民應之,共出信。”《明史》中短短幾十個字裏,可以演繹出多少起承轉合、波瀾起伏的愛情傳奇故事!李信最初對紅娘子的過激行為難以接受,但他是個機智之人,先是假意應承,然後趁機逃走。可是沒想到這一逃,反而把自己逼上了一條絕路。地方官昏昧,竟然將他與盜匪同論,將他拿下大獄,準備處斬。而這時紅娘子冒險救他,那些曾喊過“李公子活我”的饑民群起響應,殺了縣令,救出了李信。這時的李信已經沒有迴頭路了。
</br>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李自成想出了一個萬般無奈的辦法。他對劉宗敏說:“人人都說我是天子之命,但今天落到如此地步。你去卜上一卦,如果不是吉卦,就帶著我的人頭去見楊嗣昌吧。”
在萬般無奈之下,把命運交給天來決策,這是中國歷史上政治人物常喜歡做的一件事,唯物論者自然覺得荒唐,但你也不得不相信,冥冥中似乎真有天意,劉宗敏卜了第一卦,吉!再卜一次,吉!第三次,還是吉!
這三卦對李自成、對劉宗敏、對崇禎,都是一個極不尋常的時刻。三卦之後,老天開始眷顧起這位一路備受磨難的英雄。李自成的好運氣來了,崇禎的好運氣到了頭。
劉宗敏震驚了。片刻之前,他還有過獻出李自成的首級保自己一條命的念頭,此時,這個念頭馬上被一種對天命的崇拜而取代。他對李自成說:“我就是死,也要跟著你!”
劉宗敏說到做到了,迴到家裏,把兩個妻子全殺了。這個吉卦,送了兩個無辜女子的命,成就了兩位草根英雄。而此事經過宣傳後,“軍中壯士聞之,亦多殺妻子願叢者。自成乃盡焚輜重,輕騎由鄖、均走河南。”(《明史·李自成傳》)
在這吉卦的後麵,在幾十個不幸的女子的生命殉葬的後麵,李自成的壞運氣,終於到了頭。這些無情地殺掉妻子的“勇士”們,大約有五十來人。他們跟隨著李自成,居然輕裝突破了“魚腹”,輾轉到了河南。
在河南,李自成遇見了一個罕見的好時機,河南大旱,糧價上漲,加派仍未停止,百姓生不如死,在這個大背景下,流民越來越多,當他們聽說名震天下的“闖王”來了時,不等李自成招納,就自動來投奔了。
突然之間又有了人的資源,這個對於一個領袖來說,太重要了,短短數月間,李自成又有了七八萬人。這當然還要“感謝”崇禎,如果這個時候,他不再推行三餉加派的政策,肯撥款賑災濟民,李自成哪有如此喘息之機?
重新擁有了力量的李自成,在屢次失敗的痛苦中抽身出來,瘋狂的對所有的對手進行報復,他帶著這些流民,在河南大開殺戒,攻城掠地,抓來的俘虜剖心剁腳,殘暴指數不在一向以此為標誌的張獻忠之下。
就在這個漸漸喪失了理性的時刻,李自成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的好運氣也終於到了極致。
這個人,是一個知識分子,也是在中國歷史上一個有著高貴人文精神的真正的貴族。他後來成為了李自成軍中的“宣傳部長”——他的名字叫李岩(信)。李自成擁有了他,就像當年朱元璋擁有了劉基一樣重要。
對於李岩與李自成交往的事跡,《明史》上有詳細的記載,今天我們重看這段歷史,頗多慷慨激昂熱血沸騰之感,而其中的浪漫情趣、兒女情懷,更為黑暗陰冷的紛繁亂世添上了一層難得的暖色。
在李岩還叫李信的時候,他的名氣已經很大了。他是河南杞縣人,在當地本是望族,他的父親李精白,曾經任過前朝尚書。
除了官做得比較大外,這位李精白最讓人記住的事情就是他為魏忠賢修建過很多生祠,並將“天巍巍盪,帝德難名”的語言刻在生祠的碑刻上,來形容偉大的魏公公。他在拍馬屁上很有創意,將碑刻上的“巍”的山挪到了下麵,對別人說:“‘山’哪能壓在魏公的頭上啊?”
毋庸置疑,這樣高明的拍馬屁者,自然得到了魏閹的喜愛,李精白後來官至尚書,當然是得到了魏忠賢的幫助。崇禎臨朝後,李精白位列“逆案”中,被東林黨人彈劾,貶死他鄉。
這樣一位道德底線極低的父親,卻生了一個鐵骨錚錚,充滿善心的兒子,這不能說不是一件怪事。李信的行為與他的父親截然相反,他在杞縣長大,中過舉人,但一直未曾做官,而他平時最喜歡做的事,一是結交豪傑,二是救濟窮人,頗有點梁山好漢“及時雨”宋江的作風。在當地災荒鬧的最兇的時候,與其他官宦子弟不同,李信竟然開倉散糧,救濟貧民,當地百姓感其恩德,稱其為“李公子。”
亂世總有豪傑出現,與李自成、張獻忠不同,李信出身貴族,但對平民的關愛卻發自真心,體現了中國人身上傳統的俠義的精神。“李公子活我”,成了當地人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李信名氣越來越大。這時,非常戲劇性的是,一位女中豪傑竟然慕其名要與他交結。這個人叫紅娘子,原本是個藝人——“繩伎”,後來因不堪官吏壓迫欺淩而落草為寇。這位紅娘子在當地也是個名人,她對李信也早有仰慕之心,但苦於無法相識,於是,她使出了一個強蠻但卻極有效的手段,將李信強行綁架到了自己的營塞。一見之下,紅娘子被李信的文採風度折服,要與他結為夫婦。中國歷史上最浪漫的故事,就在這個時候拉開了帷幕。接下來的故事,更像一部傳奇小說:“擄信,強委身焉。信逃歸。官以為賊,囚獄中。紅娘子來救,饑民應之,共出信。”《明史》中短短幾十個字裏,可以演繹出多少起承轉合、波瀾起伏的愛情傳奇故事!李信最初對紅娘子的過激行為難以接受,但他是個機智之人,先是假意應承,然後趁機逃走。可是沒想到這一逃,反而把自己逼上了一條絕路。地方官昏昧,竟然將他與盜匪同論,將他拿下大獄,準備處斬。而這時紅娘子冒險救他,那些曾喊過“李公子活我”的饑民群起響應,殺了縣令,救出了李信。這時的李信已經沒有迴頭路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