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推理] 《俠盜魯平奇案(出書版)》作者:孫了紅【完結】
內容簡介
此版本收入短篇《鬼手》《烏鴉之畫》《木偶的戲劇》《賽金花的表》《博物院的秘密》五篇。
作者簡介
孫了紅,自號“野貓”。祖居吳淞鎮,家境清寒,30年代中國偵探小說作家,筆下的魯平是一個係紅領結、叼菸鬥,左耳有一顆紅痞的血肉豐滿的俠盜。民國35年(1946年),孫擔任《大偵探》主編,除寫偵探小說外,也寫通俗小說、散文,並翻譯小說。50年代初,寫過以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事跡為主題的新編歷史劇《萬古忠義》,以及《三不願意》、《滴仙怨》等劇本。後因病不能再寫大型劇本,改寫《綠色之燭》連載驚險小說,發表在《新聞日報》副刊上。
鬼手
有一個穿中山裝的中年人,在一處俱樂部裏,噴著濃烈的土耳其煙,述說了一個故事。這故事的開頭,很帶著一點恐怖性。筆者且用鋼筆尖挑開這故事的幕布,介紹於讀者之前。
這是一個十二月初的寒夜,時間已過了十二點。
在一間寬敞的臥室中,布置著華貴的家具。暖暖的水汀,淡淡的燈光,四周微帶一些百合花香水的氣息,使人置身其中,感到一種仲春天氣的舒適。這時候,在這溫馨的屋子裏,有四個人,正在興高采烈談著話。
四人中的兩人,是這裏的主人與主婦。主人李瑞麟,年齡約近三十,動作談吐,顯示出一個小布爾喬亞的風度。主婦佩華,不過二十四五歲,穿著雖很入時,可是態度之間還流露著一種舊時代的拘謹,顯見她是一個生長鄉間的女子,唿吸都市的空氣還沒有很久。
第三人是個瘦長的青年,麵目相當端正,可是臉色很蒼白,沒有一絲血色。一雙神經質的眼珠,時常露出沉思之狀,說話幽幽的,像女人那樣文靜。再看他的細長的手指,可以見到他是一個聰明的人物。
除此之外一還有一個妙齡的女侍,長著一個健美的身材。紅潤的兩唇,不需要胭脂的塗抹,自然顯出鮮艷。一雙眼珠,更富魅力,她是這裏主婦的唯一心腹,名字叫作鳳霞。
主人李瑞麟,和瘦長的神經質者——朱龍——他們是由同鄉與鄰居的雙重關係而結成的密友。這位朱先生,因為居住接近,差不多成為這裏每夜的座客,親密得和家人一樣。
在一小時前,李瑞麟夫婦,和這朱龍,在大上海戲院,看了一本電影。這天的影片,原名叫作mummy’s hand,直譯起來,應該是“殭屍之手”,或竟譯為“鬼手”。但那電影院裏,卻給了它一個古艷的名字,叫作“返魂香”。
看這影片的原名,那不用說,當然是張恐怖片。這片子敘述一個埃及金字塔中的殭屍,借著一種神秘的能力,竟把它可怕的生命,維持到了二千餘年之久。這老醜的怪物大概是因為挨了太久的寂寞,又因墓道裏麵並沒有一麵可以照麵孔的鏡子,因此,他“老人家”一旦見到異性,竟也熱烈追求起來了。總之,這片子的故事和另一本卡洛夫所主演的“木乃伊”,輪廊大致相似。意思,當然談不到,可是全片的布景、音響、攝影的角度和那僵死的化裝等等,確能給人一種相當的刺激。
李瑞麟夫婦,一向膽子很小,尤其是佩華,怕鬼更怕得厲害。隻是人類都有一種需求刺激的天性,他們越是怕鬼,越要尋求恐怖性的刺激。因此,他們迴到了家裏,還在起勁地談著這影片中的故事。
生長在鄉間的佩華,思想原很簡單。她看過了這本恐怖影片,既感到滿意,又覺得害怕,她向著她丈夫和朱龍,奇怪地說:“咦!怎麽外國地方,也會有殭屍?”
由於這一問題的提出,於是這小組的座談會,話題都集中到了殭屍與鬼物上去。神經質的朱龍,對於這個問題,似乎並不感到興趣。但是,他為了助興起見,這晚,他也敘述了幾則關於“鬼”的故事,甚至連那女侍鳳霞,她也興奮地說了一段離奇的鬼話。
她說:“在她的家鄉——蘇州——地方,有一個著名的惡訟師,平時專仗刀筆害人。有一迴,他設了一條毒計,把一個平白無辜的人,害掉了性命,結果他自己卻發了一注財。一直過了三年,並沒有事。不料三年後的有一晚,他在一家小茶館內聽完了書,從一條荒涼的路上迴去,他覺得在他身後,一直有一個人,緊緊追隨著他,借朦朧的月色,旋轉頭去一看:呀!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三年前他所害死的那個冤鬼!那個冤鬼對他似乎很客氣,月光之下,露著白齒,在溫和地向他微笑,正像久別了的好友一樣。這惡訟師的靈魂化作千百縷的冷氣,都從毛孔裏麵冒了出去!他拖著顫抖的身軀,亡命向家裏直奔!隻覺背後的腳步聲,靜靜地,不即不離,一直送他到了家。迴家以後,這惡訟師已一句話也不能再說,當晚,就得了急病而死。死後,家人發現他的胸口,顯出了一個又黑又青的手印,手掌手指,非常清楚。顯見這殘酷的惡訟師,已遭受了那鬼手的一下閃電襲擊!”
這小姑娘滔滔地說時,眼角透露一種深刻的恐怖。但是,她的口齒很伶俐,她把這段鬼的故事,演說得非常生動,竟把聽者的情感,完全控製住了。最後,她指出她所說的是件親見親聞的實事,因為那個惡訟師的家,離著她們的住處不很遠。
</br>
內容簡介
此版本收入短篇《鬼手》《烏鴉之畫》《木偶的戲劇》《賽金花的表》《博物院的秘密》五篇。
作者簡介
孫了紅,自號“野貓”。祖居吳淞鎮,家境清寒,30年代中國偵探小說作家,筆下的魯平是一個係紅領結、叼菸鬥,左耳有一顆紅痞的血肉豐滿的俠盜。民國35年(1946年),孫擔任《大偵探》主編,除寫偵探小說外,也寫通俗小說、散文,並翻譯小說。50年代初,寫過以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事跡為主題的新編歷史劇《萬古忠義》,以及《三不願意》、《滴仙怨》等劇本。後因病不能再寫大型劇本,改寫《綠色之燭》連載驚險小說,發表在《新聞日報》副刊上。
鬼手
有一個穿中山裝的中年人,在一處俱樂部裏,噴著濃烈的土耳其煙,述說了一個故事。這故事的開頭,很帶著一點恐怖性。筆者且用鋼筆尖挑開這故事的幕布,介紹於讀者之前。
這是一個十二月初的寒夜,時間已過了十二點。
在一間寬敞的臥室中,布置著華貴的家具。暖暖的水汀,淡淡的燈光,四周微帶一些百合花香水的氣息,使人置身其中,感到一種仲春天氣的舒適。這時候,在這溫馨的屋子裏,有四個人,正在興高采烈談著話。
四人中的兩人,是這裏的主人與主婦。主人李瑞麟,年齡約近三十,動作談吐,顯示出一個小布爾喬亞的風度。主婦佩華,不過二十四五歲,穿著雖很入時,可是態度之間還流露著一種舊時代的拘謹,顯見她是一個生長鄉間的女子,唿吸都市的空氣還沒有很久。
第三人是個瘦長的青年,麵目相當端正,可是臉色很蒼白,沒有一絲血色。一雙神經質的眼珠,時常露出沉思之狀,說話幽幽的,像女人那樣文靜。再看他的細長的手指,可以見到他是一個聰明的人物。
除此之外一還有一個妙齡的女侍,長著一個健美的身材。紅潤的兩唇,不需要胭脂的塗抹,自然顯出鮮艷。一雙眼珠,更富魅力,她是這裏主婦的唯一心腹,名字叫作鳳霞。
主人李瑞麟,和瘦長的神經質者——朱龍——他們是由同鄉與鄰居的雙重關係而結成的密友。這位朱先生,因為居住接近,差不多成為這裏每夜的座客,親密得和家人一樣。
在一小時前,李瑞麟夫婦,和這朱龍,在大上海戲院,看了一本電影。這天的影片,原名叫作mummy’s hand,直譯起來,應該是“殭屍之手”,或竟譯為“鬼手”。但那電影院裏,卻給了它一個古艷的名字,叫作“返魂香”。
看這影片的原名,那不用說,當然是張恐怖片。這片子敘述一個埃及金字塔中的殭屍,借著一種神秘的能力,竟把它可怕的生命,維持到了二千餘年之久。這老醜的怪物大概是因為挨了太久的寂寞,又因墓道裏麵並沒有一麵可以照麵孔的鏡子,因此,他“老人家”一旦見到異性,竟也熱烈追求起來了。總之,這片子的故事和另一本卡洛夫所主演的“木乃伊”,輪廊大致相似。意思,當然談不到,可是全片的布景、音響、攝影的角度和那僵死的化裝等等,確能給人一種相當的刺激。
李瑞麟夫婦,一向膽子很小,尤其是佩華,怕鬼更怕得厲害。隻是人類都有一種需求刺激的天性,他們越是怕鬼,越要尋求恐怖性的刺激。因此,他們迴到了家裏,還在起勁地談著這影片中的故事。
生長在鄉間的佩華,思想原很簡單。她看過了這本恐怖影片,既感到滿意,又覺得害怕,她向著她丈夫和朱龍,奇怪地說:“咦!怎麽外國地方,也會有殭屍?”
由於這一問題的提出,於是這小組的座談會,話題都集中到了殭屍與鬼物上去。神經質的朱龍,對於這個問題,似乎並不感到興趣。但是,他為了助興起見,這晚,他也敘述了幾則關於“鬼”的故事,甚至連那女侍鳳霞,她也興奮地說了一段離奇的鬼話。
她說:“在她的家鄉——蘇州——地方,有一個著名的惡訟師,平時專仗刀筆害人。有一迴,他設了一條毒計,把一個平白無辜的人,害掉了性命,結果他自己卻發了一注財。一直過了三年,並沒有事。不料三年後的有一晚,他在一家小茶館內聽完了書,從一條荒涼的路上迴去,他覺得在他身後,一直有一個人,緊緊追隨著他,借朦朧的月色,旋轉頭去一看:呀!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三年前他所害死的那個冤鬼!那個冤鬼對他似乎很客氣,月光之下,露著白齒,在溫和地向他微笑,正像久別了的好友一樣。這惡訟師的靈魂化作千百縷的冷氣,都從毛孔裏麵冒了出去!他拖著顫抖的身軀,亡命向家裏直奔!隻覺背後的腳步聲,靜靜地,不即不離,一直送他到了家。迴家以後,這惡訟師已一句話也不能再說,當晚,就得了急病而死。死後,家人發現他的胸口,顯出了一個又黑又青的手印,手掌手指,非常清楚。顯見這殘酷的惡訟師,已遭受了那鬼手的一下閃電襲擊!”
這小姑娘滔滔地說時,眼角透露一種深刻的恐怖。但是,她的口齒很伶俐,她把這段鬼的故事,演說得非常生動,竟把聽者的情感,完全控製住了。最後,她指出她所說的是件親見親聞的實事,因為那個惡訟師的家,離著她們的住處不很遠。
</br>